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龙芯商业化还在筹备 国产通用CPU前景不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24日22:25:5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9月的最后一周,如果不出意外,将是中科院计算所原计划发布国内首枚高性能通用
CPU芯片—龙芯(Godson)最新版本的时间。去年10月10日,中科院已经召开了中科院计算
所重大知识创新项目“龙芯CPU设计与验证系统”鉴定会,高度评价了“龙芯”,认为其
在通用CPU设计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动态流水线的具体实现技术和CPU硬件对
系统安全性的支持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龙芯”商业化正在筹备中 
  与此同时,“龙芯”投入商业化生产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8月21日,
上交所上市公司综艺股份(交易代码:600770)发布公告称,综艺股份将以现金形式投入4
900万元,与中科院计算所、北京汇博轻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智浩联科技开发中
心共同投资组建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 
  “龙芯”的最新版本能够达到何种技术水平?中科院计算所去年提出:“明年投片
试制与生产,一年内有望获得商品化的奔腾II水平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为我国信息产
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这使人们对“龙芯”充满了期待。 
  通用CPU发展瓶颈多多 
  “龙芯”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块通用CPU芯片,即是一块可以应用于PC及PC服务器领域
的CPU。它的诞生对于中国信息产业来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但是,“龙芯”并不是第
一颗“中国芯”,它出现的同时也宣告了“中国芯”产业分化的开始。嵌入式CPU和通用
CPU的先后突破则在实质意义上使“中国芯”产业形成了“鱼和熊掌”并存的局面。 
  当“龙芯”计划正式公开以后,业界对我国目前是否有能力、有必要发展通用CPU产
业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威盛电子学术总监孙伟认为,我国开发通用CPU的技术基础障碍和困难是缺乏IC(集
成电路)设计人才,现在全国仅有3000—4000名相关人才(其中包括中外资企业,包括缺
少设计经验的初级人员),而英特尔一家便有数千名经验丰富的高级IC设计工程师。同时
,在IC制作工艺水平上,由于外国的出口限制等,我国要获得像高速高精度光刻机等高
端设备仍有相当困难。他认为,在3—5年内,我们还无法达到IC制作工艺水平的世界先
进水平。 
  同时,在与通用CPU相对应的操作系统上,开发自主CPU并非是单一的IC开发。主流
的操作系统必须支持和跟进,其核心必须开放。英特尔每一步的发展都和微软的支持和
跟进互连互动。但是我国并不存在这样的主流操作系统开发商,当然也不可能指望微软
来支持和跟进。这样,我们需要捆绑在似乎是惟一的LINUX操作系统上,但LINUX近年来
的商业推广程度远不如我们预期的好。 
  孙伟个人认为:“知识产权障碍和困难是一个更严重的障碍和困难。”据他介绍,
在这个领域“经常发生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混淆在一起”,虽然威
盛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广泛的专利(有许多是从1999年的收购美国当时的主流CPU厂商C
YRIX获得的),在英特尔大厂所在地的美国法庭赢了两宗官司,和解了四宗官司,并且没
有输一宗官司,但是威盛在财政、市场和其他方面也付了巨大的代价。 
  产业方向必须有所选择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芯片工业投资巨大,动辄以百亿计算,重复投资将造成极大的
资源浪费,我国的国力和技术能力并不允许我们在通用CPU和嵌入式CPU上齐头并进。 
  孙伟表示:“选择CPU全方位的自我发展路线存在着很高的进入壁垒,现在盲目地从
零做起或从很低级做起我个人认为在现在阶段是不合时宜的。”他提出,中国必须在“
鱼和熊掌”之间择其一,作为重点的突破方向。倪光南院士认为:“目前对中国公司来
说,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为各种信息设备(IA),如手机、掌上电脑、信息家电、网络计算
机等等,开发嵌入式的CPU,它不必有很高的性能,也不必和x86结构兼容。”他认为“
嵌入式CPU对半导体生产工艺的要求较低”,“一旦开发出嵌入式CPU和它的配套软件,
可以迅速产业化”。 
  “龙芯”项目组的唐志敏博士则认为:“纵观各类CPU芯片,可以发现,通用CPU芯
片领导着技术发展的主流,提高芯片性能的各类技术,都是首先在通用CPU芯片中得到应
用和推广,然后再逐步应用到嵌入式CPU中去的。”胡威武博士也表示:“我倒是觉得像
嵌入式处理器这样的东西可做可不做,因为别人的嵌入式处理器价格很低,且不会卡我
们。” 
  “中芯事件”(2001年上半年,布什政府冻结了克林顿政府对两个电子束系统发放的
出口许可,导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与美国APPLiedmaterualsit公司
订货合同撤消)的发生再次为中国芯片业敲响了警钟,“中国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近的
过程中还将不断遭遇类似的壁垒和阻挠。不管是通用CPU还是嵌入式CPU,必须尽快根据
国情确定合适的产业方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依然适用。(南方网-南方日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