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是亚洲的危机还是生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7日23:54:1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足达洋六8月8日宣布佳能公司在全球的最大生产工厂--
佳能(苏州)有限公司有望在10月份投产。仅隔10天,东芝公司在杭州的全球化IT工业
基地也举行了奠基仪式。在过去短短半年内,就有20多家跨国公司宣布将在中国设厂或
建立研发中心,总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9月4日,在香港召开的亚太地区策略性预测会议上,经济学家克里斯托佛.尼尔拉在
会上对100多位商界人士发表评论,他认为中国在亚洲最具成本效益与竞争优势,是全亚
洲最具竞争力的设厂地点。高盛亚洲区副总裁库尔蒂斯则惊叹:“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级
的制造中心,这种趋势不可逆转。”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日本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亚洲的下一个危机:中国制造
》。该文对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深表忧虑,称一方面要警惕来自中国的威胁,另一方
面要利用中国增进国内竞争优势。在他们眼中,“MADE IN CHINA”是一串令人爱恨交加
的符号。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按其固有的步伐踏歌疾行,来自海外的质疑与抨击也同样顽固
地继续。“中国威胁论”的病毒有了“中国制造危机论”的新变种。 

  30年前,没有人会说中国制造会带来什么危机;30年后,有人舞文弄墨,鼓吹“中
国制造危机论”。但他们所用的笔,却可能正是“MADE IN CHINA”。 

  优势丧失:新威胁论的老根源 

  2002年8月初,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对日本的年度国家经济评估报告,
指出日本经济今年将再次缩水,幅度约为0.5%,同时物价连续4年下降,民众购买力下滑
,经济危机将进一步恶化。而在两个月前《商业周刊》评选的本年度IT业百强中,3家韩
国企业、3家美国企业、3家台湾企业和1家中国大陆企业高居前10名,《商业周刊》为此
将今年称为“亚洲之年”。然而,日本在这新一轮洗牌中的最好成绩,仅是第20名。 

  日本企业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奔走他乡,加大了在中国的投
资与生产的力度。2002年5月17日,东芝宣布将投资70亿日元在中国建立全球化的IT生产
基地,此次投资将落实到苏州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中;5月20日,索尼公司宣布将投
资100亿日元在中国建立芯片组装工厂;5月28日,日本NEC宣布将关闭其在苏格兰和马来
西亚的工厂,将七成的PC生产转移到中国;6月4日,富士通、美能达、NM Visual 
Systems同时宣布将大力扩展在华业务,并宣布有意在中国投资建厂;6月20日,奥林巴
斯宣布将在本月内在中国建厂;同一天,索尼和爱立信的合资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建立研
发中心…… 

  将中日这两个东亚古老的竞争对手放在新世纪的镜头下观察,日本的劣势愈发明显
。高昂的人力成本是日本企业在本土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人力成本只有日本的百
分之五。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但它的人口比日本年轻,并10倍于日
本。此外,日本横滨的工业园土地价格相当于上海郊区的62倍;东京的电话费相当于北
京的4倍;日本的电费相当于中国的2倍。 

  上世纪70年代,当日本的贸易总量和GDP一起跃居世界第二位时,亚洲四小龙还在襁
褓中。在那个时代,工程、电子等机电技术和设备,几乎全部烙着“日本制造”的印记
。日本不仅是欧美的工厂,也是亚洲的工厂、全世界的工厂。日本当年的风采,在其所
津津乐道的“雁阵模式”中清晰可见,在这个模式中,它向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输出先进
于美国的技术和雄厚于欧洲的资金。 

  但30年后,情形则完全不同了。日本将技术优势在新经济时代到来时还给了美国,
而其数十年积累而成的资金优势,则很大一部分交由他们自己的银行去变成了坏账。如
果不是这样,很难想象日本会把当年还自闭于全球经济的中国放在眼里。 

  当日本经济进入10年来的第4次衰退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日本被前所未有地重点报
道,而这自然而然地被看作是对日本严重的经济威胁。《日本经济新闻》在2001年夏天
的调查发现,大约一半日本大公司计划转到海外生产,其中71%将转到中国。同时,另一
调查发现,65%的日本人相信来自中国的产品将威胁日本经济。一位致力于东亚问题研究
的学者指出,七大工业国之一的日本,也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力量的挑战。中国与东盟国
家组成自由贸易区,把日本排除在外,这更使日本人觉得他们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一
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加重了它们的危机感。 

  突然间,中国在日本人眼中的形象高大得让他们感到了“威胁”,这与其说是因为
中国比以前“高大”了许多,不如说日本比先前“渺小”了不少。在一些日本人的种种
言论背后,些许流露出大和民族因自大而自卑的微妙心理。 

  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在哪里? 

  一位日本朋友说,在沃尔玛超市出售的冰箱,虽是“MagiChef(神奇的厨师)”牌
,却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这个品牌的冰箱实际上是由中国广东某家电企业为沃
尔玛设计生产的。10年来,此种情形陆续地发生在各种产品上。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
,从婚纱到墓碑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影子。的确,在传统消费产品领域几乎找不到什么
是中国不能制造的。 

  如果仅仅是局限于纺织品、工艺品之类的传统消费产品,“中国制造”尚不足以引
起一贯以亚洲经济领导者身份自居的日本的“危机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
口,与其说会给日本带来“危机”,不如说这正是日本倡导的“雁阵模式”中中国最适
宜的定位。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的制造能力,几乎就等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海外有
将中国廉价劳动力比之于当年几乎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四肢发达、体力充沛、数以亿
计。他们眼中的中国制造,只是由这些平均周薪不足20美元的廉价劳动力“装配”起来
的。 

  但近年来中国IT制造业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扶正一下眼镜,调整一下观点。不仅
“价廉”而且“质优”的人力资源储备使中国很快超越了自行车和廉价电视机的生产阶
段,进入与日本相同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行业,在第三和第四代手机、先进的半导
体芯片等IT制造领域与日本竞争。这不由得让一些日本有识之士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 

  IT巨头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新兴IT制造中心,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DBS的研究人
员指出,近3年来,外商在国内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战略性投资,目标指向中国
市场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市场。跨国公司瞄准的不仅仅是13亿人口的庞大购买潜力,更是
看好中国市场的辐射作用和全球分工角色。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已经不是单
纯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现在,众多IT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也不算什么新闻。
因为无论是IBM还是Microsoft都没有更多选择:要么投资中国抢得保持领先的机会,要
么不投资,被竞争对手甩在后头。 

  在过去的一年,全球的IT巨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裁员和破产的消息屡见报端
,但中国的IT产业却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速度。手机两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便是其中
的典型,中国2001年的手机销量几乎是泰国和菲律宾两国手机保有量的总和。很难想象
,没有中国市场的增长,它们还是不是手机巨头。对于其他IT巨子,全球IT市场低迷之
时,中国市场更显重要。也许中国这块“绿洲”,是他们渡过难关的最佳堡垒。中国巨
大的市场为IT制造业者提供了绝好机会。得此荫庇,中国的IT制造业发展得比全球其他
任何地区都顺利。 

  世界上,劳动力比中国低廉的国家比比皆是,但它们非但没能给发达国家带来“危
机感”,其中的多数甚至还有被数字鸿沟抛在世界经济边缘的危险。中国不仅有适用于
制造业的高素质人才,它的软件人才也日益具有国际竞争力。在7月的早些时候,日本NE
C解决方案公司的常务执行董事池原宪二对媒体称:“对于NEC集团来讲,中国的软件技
术人员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如果把合作公司计算在内,NEC解决方案公司拥
有大约5万名软件开发和服务人员。虽然来自中国的1700人与这5万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NEC已经将中国看成是重要的软件开发基地,在人员方面将不断加强,在2003年,
中国技术人员计划将达到2700~3000人。目前,NEC在中国有NEC-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有限
公司、日电系统集成(中国)有限公司。 

  NEC只是进军中国的众多IT企业中的一个。中国对亚洲市场的重要影响力与突出的人
力资源优势成为吸引世界巨头在华建厂的两个重要原因。麦肯锡中国经理奥尔指出,对
于全球经济,这意味着“你必须在中国拥有重要的生产力量,如果你在那里没有竞争力
,你的对手很快就会击败你。” 

  谁是危机制造者? 

  伴随着“中国制造危机论”,亚洲迎来了一场日元贬值危机。 

  2001年12月份,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跌了8%、对欧元下跌了6%。12月25日,日元对
美元的比价跌破重要心理关口130日元兑1美元,当日最低探至130.95比1左右,创自1998
年10月以来的最低纪录。虽然日本经济衰退是此次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但综观当时日
元汇率变化与日本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政府的极力诱导成了此次日
元大幅贬值的直接原因。 

  首先,日本政府设定通货膨胀目标,试图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去年12月4日,日本
经济财政大臣在《2001年度经济财政报告》(经济白皮书)中要求中央银行设定通货膨
胀目标。别国央行设定通货膨胀目标一般是为了将通货膨胀控制在目标之下,但日本政
府此次的通货膨胀却是要求日本央行设法达到若干的通货膨胀率。 

  12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其购买政府债券比原先增加1/3,市场可获得的贷款规模将
由60-90兆日元提升至150兆日元。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是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重要手
段,显然,日本政府开始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日元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节节下挫。 

  其次,日本政府集中发布大量经济恶化的数据,渲染日本经济困难氛围,以此诱导
日元贬值。当时,日本政府和有关方面接二连三地公布了经济进一步恶化的数据:工矿
业生产连续9个月下降,企业利润大幅减少;完全失业率达5.6%,再创历史新高;个人消
费持续低迷,商品零售价格连续9个月下跌;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预计整个2001财
政年度(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负0.9%,2002年度的经
济增长率为“0”。 

  在促进经济恢复方面,日本政府已显黔驴技穷之态。日元贬值是日本政府可采取的
为数不多的手段。佳能公司社长御手洗富士夫曾对媒体称:即使投入了一百几十兆日元
的财政拨款、外加几次降息,但一点效果都没有。长期的日元升值使得日本经济结构发
生了变化。海外旅行的热潮使几百兆日元的消费流向海外,几百万劳力也流失了。在这
样的国家中,最彻底的做法就是日元贬值,尽可能地降低日元汇率,石油等能源的价格
就会上涨,通货紧缩也就会停止。出口产业受益,雇佣机会和设备投资也将增加。 

  此次日元贬值,让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只不过当年叱咤风
云的金融大鳄换成了今日黔驴技穷的日本政府。日元贬值让刚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复苏的
东亚各国出了一把冷汗。日本是东亚各国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韩国、香港、新加坡、
台湾等平均有10%的出口产品进入日本市场,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则接近20
%的份额。日元贬值,对于日本而言,当然带来了日本缩小外贸逆差的机会,但对于整个
亚洲经济,则有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的危险。 

  即便日元贬值如此祸害亚洲,日本国内仍有人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叫好鼓掌。《
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指出,“日元汇率下跌能够促进出口,使众多的出口企业增加
收益。日元贬值是在日本财政和金融政策难有作为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为数不多的手段。
日元贬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经济衰退,促进经济恢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此次日元贬值危机还没有古老得让我们看出亚洲的兴
替大势,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亚洲的下一个危机:日元贬值?” 

  中国制造:亚洲的危机还是生机? 

  挪威渔民捕捞的活沙丁鱼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然而,只有一艘渔船能带着活
鱼回到港内,原来这艘船每次都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鲶鱼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
。沙丁鱼发现多了这么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会紧张起来,拼命游动。这样,就一条
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如果说上个世纪后半叶,日本是亚洲的鲶鱼,那么新世纪亚洲的新鲶鱼,就是中国
。与其说中国兢兢业业的制造是危机的根源,不如说它给亚洲带来了新的生机。 

  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从最新的
财务年度中可以看出,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日本公司而言似乎意味着“危险”
。 

  这一年,日本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首度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
元,日立亏损4838亿日元、东芝亏损2540亿日元、NEC亏损3120亿日元、富士通亏损3825
亿日元、三菱电机亏损779亿日元。而索尼仅盈利153亿日元。昔日的制造业帝国正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将会发现,正是中国的出现,使日本的这些公司有逃离
“危险”境地的机会。日前一份来自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显示,经营海外业务的日本
公司中83%有意在中国扩展业务,可见中国在日本企业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果没有
中国,日本企业中现在交由中国完成的工作,只能交给效率低于中国的地区去完成,或
者说,正因为有中国,日本企业现在交由低效率地区完成的工作,可以交由中国高效地
完成。这样带来的,虽然有些隐隐约约的“危机感”,但账面上的利润增加与成本削减
,却是实实在在的。 

  有专家指出,日本长期形成的高生产成本体制和复杂封闭的国内流通市场,使日本
产业升级拖延了整整10年。日本企业所真正要做的,不是讨论什么“中国制造危机论”
,而是抓紧构建最优的国际分工格局。很显然,中国为日本制造业的突围创造了机会。 


  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中国制造的兴起,同样也是机会。 

  尽管还有很多变数,但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希冀与中国大陆建
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去年,中国向东盟提出了在2010年以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这
使东南亚各国又惊又喜。如果协议能够达成的话,中国大陆市场将对东南亚国家的农产
品、能源和原材料敞开大门,而东南亚国家也能够从中国进口它们热衷的汽车、冰箱和
电脑等工业产品。中国的提议暗含着亚洲经济的新前景:东南亚国家和中国走向经济一
体化,取长补短,而不再单单是相互竞争。这一提议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受到了东盟的欢
迎。 

  美国《新闻周刊》亚洲版在2002年2月号的封面文章中指出:中国的变迁正在塑造新
的亚洲经济前途。整个亚洲地区的命运已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中国制造,亚洲的危机还是生机,这还是个问题吗!(新电子)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