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龙芯水面下的行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8日12:15:3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eNews专稿】人们期待已久的“龙芯”终于浮出水面。9月26日,曙光天演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龙腾”问世。该款服务器采用
了中科院计算所刚刚研制成功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款通用CPU“龙芯”。 
 

  在中国IT界,没有人会怀疑芯片产业未来的增长速度。在“中国不作无芯国”的鼓
动下,人们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是,2005年前,中国内地半导体市场将以每年35%的增
长率增长,规模将高达400亿美元,芯片需求量更达170亿片;2010年时,中国将成为世
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 

  2001年12月29日,科技部依次批准了上海、西安、无锡、北京、成都、杭州、深圳
共7个国家级IC设计产业化基地。其中长三角地区有3个,珠三角1个,环渤海湾地区1个
,西部2个,全国布局的意图明显。未来5年,上海将投资1500亿元发展IT产业,其中半
数资金用于发展集成电路,形成10条以上的芯片生产线。这是上海构筑中国芯片第一基
地的奠基石,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最终上海的梦想是在2015年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
基地之一。 

  就在人们纷纷抢滩中国芯的时候,在芯片设计界一股海归暗流其实早就开始了行动
。 

  暗流 

  40岁的刘亚平读完麻省理工大学并留校搞过短暂的研究工作后,便开始了在国际半
导体大公司工作的生涯。99年,刘回到北京,创办了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火马微电子有
限公司。除有几款已经投产的智能卡产品外,火马更核心的产品--高清晰度电视、DVD等
家电类芯片及通信类芯片尚处于紧张的开发阶段。其中,研发“具有中国自己标准”的D
VD芯片是火马目前攻关的重点。 

  像火马一样有着勃勃雄心的“海归派”芯片设计公司并不止火马一家。中芯微系统
公司于2001年月7月推出首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方舟一号”。 这些公司
的经营模式是专门设计CPU或者某一用途的专用芯片,靠向整机厂商销售他们设计的芯片
赚得收入,但是一般并不拥有自己的芯片厂。相反,他们把生产外包给芯片代工厂(Fou
ndry,即专门代替芯片设计企业制造由它们设计的芯片的加工厂),把投资集中在芯片
设计上,而非昂贵的芯片加工设备。 

  据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研究所提供的数字显示,10多年来,中国半导体市场一直在强
劲增长--以平均年增长率30%的速度,最高时达到78%。2001年国内半导体市场需求量折
合成人民币高达1260亿。无疑,一场日本在1970年代、韩国在1980年代、台湾在过去10
年经历过的芯片制造热开始在中国上演,只能生产简单的集成电路的国内芯片产业有了
一次升级跃迁的机会。 

  日前,台湾“教父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公司董事长张忠谋指出,大陆芯片设计终
会超过台湾,因为大陆的设计公司多于台湾,数年之后,“大陆芯片设计业者将衍育出
规模可观的代工市场”。 

  2000年底,据统计全国芯片设计企业将近100家,但到2002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
翻了一番,达到约200家。仅去年下半年,估计芯片设计企业就增加了50家以上。 

  一个经常被业界广泛提及的数字是,中国现阶段合格的芯片设计人才大概不足3000
人,而在美国硅谷,这一数字是40万。在刘亚平看来,台湾之所以在短短一二十年内发
展成为世界芯片制造基地及重要的芯片设计基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硅谷人才回流的
结果。 

  对于海归派公司而言,这样的格局是常见的:在中国这边是公司总部,以贴近市场
;在美国那边也设有一个公司分部,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当台湾芯片制造企业为产能过剩所困时,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台湾应积聚“芯
片设计”领域的优势,使其成为半导体业的新增长引擎。而在国内,芯片代工热上演的
同时,旨在抢占制高点的芯片设计大赛便开始了。 

  高端开局 

  中国芯片领域权威人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王阳元认为,相较于芯片加工
这种动辄十几亿的“烧钱游戏”,以脑力资源为主要成本的芯片设计可能更符合中国芯
片产业发展的需要。 

  但国内芯片设计企业长期惨淡经营的现状还不能保证这是一场水到渠成的游戏。据
介绍,2000年和2001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年营业总额分别是10亿元和11亿元--相对
于整个芯片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这显然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 

  更容易让人灰心的则是国内芯片设计业“只会做低档货”的负面印象。目前国内最
大的芯片设计企业是浙江杭州士兰微电子公司,它的主攻方向则是音响、黑白电视机和
收音机等几乎被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公司所遗忘的中低端芯片技术领域。 

  何以至此呢?除了高技术的缺席,业内人士还会提到“公司结构本身的缺陷”。在
“海归力量”崭露头角之前,活跃在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芯片设计企业大致有几种背景
:高校的微电子研究实验室,邮电系统出身或脱胎于电子技术企业。这些企业虽不乏在
中档产品上做出了市场成绩的,但在科研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激励机制等方面却缺乏足
够的灵活性,也就难言高成长性。 

  最本质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闭门造车”式的产业政策环境。分析人士认为,有
两个产业链,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芯片设计业都做不大:一是国内从设计到制造、封
装、测试,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二是中国芯片业要加入到全球产业链,成为
不可或缺的一环。“闭门造车”的思路收到的只能是南辕北辙的效果。 

  2000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业内称
为18号文)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鼓励外资投资中国芯片业”和“鼓励了芯片设计业
的发展”。 

  与国内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利用中低档产品开路的做法不同,“海归派”们大多选
择了直接与国际接轨。 

  在回国创业之前,在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就读5年拿到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及经济管
理和物理学硕士学位的邓中翰,曾创办了一家数字影像技术公司,这家公司最终在纳斯
达克上市。当萌生在中国创办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想法时,邓也渴望能将数字影像技术
投入商用。 

  因此当1999年中芯微一成立,便有着十分清晰的市场定位。除此之外,它的股东阵
容也堪称豪华:除了信息产业部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启动金、作为政府鼓励的表示外,
中芯微的股东名单还包括:田长霖,加州伯克利大学校长;戴维.道,英特尔三位创始人
之一;台湾的台积电;日本的富士康,等等。 

  在中芯微的产品开发表上,有三大产品系列:电脑摄像头、数码相机以及手机和掌
上电脑的显示芯片。“什么样的东西有市场、会赚到钱,就开发什么东西。”这是中芯
微坚持的原则。但是,中芯微最具长期发展战略、也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的项目,却是
目前最像玩具而看起来难以做大市场的电脑摄像头。 

  这款看起来是个玩具的产品远非网上远程可视电话那么简单--它可以用于医疗探测
、远程监视,也可用于安检监测--比如将机场入口处的摄像机与犯罪人口资料库相连,
一旦机场入口摄像机拍到与犯罪库中相吻合的人,便立即报警。据悉,已经有北京市公
安局等部门在与中芯微接触,希望利用这种技术。而以“星光一号“芯片为核心的电脑
网络影像系统集成产品“VXD”已经在向深圳电信的用户推广。 

  不做英特尔那种高端CPU产品的中芯微系统公司避开了PC领域,将自己的技术触角伸
向嵌入式CPU领域寻找自己的空间。董事长李德磊向记者介绍,中芯微开发的CPU“方舟
一号”,可用做网络计算机的处理器,而这种经济型的网络计算机可被广泛应用于银行
柜员机、政府办公、教育、证券、海关、粮食系统、税务等领域。 

  在50岁的李德磊看来,嵌入式CPU有着比PC机CPU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从DVD机到手
机,从PDA到高清晰度电视,从路由器到机顶盒,嵌入式CPU的应用产品领域极为丰富。
去年,全世界嵌入式CPU销售量为PC机CPU的13倍。 

  当然,与PC领域牢不可动的WINTEL垄断联盟相比,嵌入式CPU市场的开放性更容易让
新入场者找到位置。这一领域也有两个做得很大的公司--英国的ARM和美国的MIPS,约占
有目前嵌入式CPU市场份额的90%,其中由嵌入式CPU第一大研发机构英国ARM公司专利授
权的芯片就销售了5亿个--不过,因为嵌入式CPU对应产品的多样性,它们没法垄断市场
。 

  李德磊的梦想是把中芯微做成一个与ARM和MIPS并肩的大公司。在回国创办中芯微系
统公司之前,拥有加拿大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李,在美国半导体业领域有
着近20年的学术研究及产业经历--其中在摩托罗拉、美国日立半导体公司的CPU设计部门
曾带领100多人的团队从事CPU研发工作。 

  中芯微在推出网络计算机CPU的同时也提供一套网络计算机整机产品的设计,由第三
方厂家专门生产出整机。李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高难度目标: “要达到的效果是在和英特
尔不兼容的情况下,仍能通过服务器用上用途广泛的微软应用程序。” 

  这些努力正在得到回报。“方舟一号”芯片的问世引起了政府对中芯微的高度关注
,目前用“方舟一号”芯片做的网络计算机被用于一个政府教育示范工程项目;银行也
开始采用这种网络计算机产品。 

  李渴望“方舟一号”的“中国芯”色彩能赢得政府的更多政策支持。“CPU是一个涉
及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产品,能否进入某些行业市场如税务行业,需要得到国家的
许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李德磊说。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