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ITnews
标  题: 扬帆出海,登陆日本——瑞星杀毒软件杀入日本市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5 21:35:00 2002) , 转信

扬帆出海,登陆日本——瑞星杀毒软件杀入日本市场 
(2002.11.05)   来自:《程序员》杂志    
 
 
 
  
 
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安全软件――瑞星杀毒软件2003日本版首度走出国门出口日
本市场,这是国内软件行业自有品牌产品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中国软件出口由委
托加工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

11月5日,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e-frontier株式会社在北京召开联合新闻发布
会,正式宣布“瑞星杀毒软件2003日本版”在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同时发布。这是中国自
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这也标志着中国
软件出口业单纯采用委托加工模式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此次合作的中日双方将先期投入1.8亿日元,用于在日本市场进行瑞星产品的市场导入宣传
。预定的年度销售目标为150万套,力争在明年使瑞星成为日本信息安全市场上的主流品牌
。瑞星公司总经理刘旭表示:“此次进军日本市场,只是瑞星整个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瑞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成熟的产品线,已经了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能力,我们要把瑞
星打造成国际一流品牌。”

据悉,经过四个多月的双方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瑞星杀毒软件2003日本版”的本地化
工作已顺利完成,其中针对日本市场的特点,专门引进了日本著名动画“北斗神拳·健次
郞”作为产品形象。同时根据日方在日本软件市场上多年积累的经验,综合双方各自的优
势,根据日本市场的特点进行调整,形成了从产品设计、生产、推广、销售、服务、支持
全面配套方案体系,从而为瑞星产品的日本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照国际市场的惯例,瑞星杀毒软件2003日本版将采用“一次购买、年度升级收费”的销
售模式,产品定价为6800日元(约合400元人民币),一年后收取升级服务费。同时考虑到
反病毒产品技术服务要求高的特性,双方在日本建立了本地化的瑞星服务网站及专业技术
服务队伍,以便直接为日本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日本作为目前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消费市场,对于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
,仅单机版市场容量就是中国的三倍。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日本本地消费者的需求,瑞星
和e-frontier准备在日本进一步推广包括瑞星病毒预报、病毒监测、应急处理、技术服务
在内的四大网络体系,把瑞星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入日本市场,并在行销和服务的各个环
节进行创新。

瑞星公司总经理刘旭坦言:“对于日本市场,瑞星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在明年做到日
本单机杀毒软件市场的前三名,其后就是在日本市场陆续推出瑞星全系列信息安全产品,
并通过在日本市场获得的经验和回报,为瑞星全面进入国际市场、进而跻身世界信息安全
前五强铺平道路。”

日本e-frontier株式会社董事长、社长安藤健一也表示:“在公司考察了韩国、欧洲、中
国的多种信息安全产品后,我们对各家产品做了长达一个月的综合分析测试,瑞星是其中
最具特色、杀毒能力最强的产品。瑞星不仅在日本申请了技术专利,而且在产品品质、稳
定性、易用性等方面都相当突出。我们的合作不仅能使瑞星进入日本市场,同时也为日本
市场增添新的活力,给日本用户以更多的选择。相信瑞星的产品能够为日本用户的信息安
全提供更为安全的保障。”


评论
中国软件:不能仅仅Made in China

瑞星的杀毒软件登陆日本,这在2002年的中国IT行业,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意味
着中国通用类软件从此结束了自我封闭的局面,开始走向国际化市场,更预示着中国软件
行业终于开始借助企业品牌的力量,试图形成在国际市场上代表自己利益的声音。

由此不难看出,一些善于技术创新的中国软件企业,已经不再把自己的企业发展目标局限
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而开始对全球各个区域市场予以更大的关注。相对于经常沦为低层
次竞争的国内软件市场,国际大市场中存在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从软件本身的角度看,瑞星登陆日本绝非是日本市场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人开发的软件。但
是作为一个中国软件品牌,以海外当地市场上类似微软推出新操作系统的力度进行品牌建
设和市场推广,这应该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长期以来国内软件业都在讨论是否应该学习印度模式,力争以自身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庞大
的“软件蓝领”群体,成为新的“世界软件加工厂”。但是,在所有的这些讨论中,似乎
从没有人回头看看几十年来中国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走过的道路。早在很多年前,“Made i
n China”的产品就是海外廉价超市中的一道风景。但是,当今天“Made in China”的服
装、家电等日用品已经足以在品质和工艺上与国外产品媲美的时候,我们却赫然发现几乎
没有哪个“Made in China”真正拥有自己品牌。

因此,当高科技的软件行业终于开始走出国门的时候,是重蹈覆辙还是改弦更张,就是中
国软件从业者们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问题。对此,瑞星公司总裁刘旭的答案很简单:“瑞
星的软件,绝不能只是‘Made in China’!不仅在日本市场上,而是要在整个国际市场打
出瑞星的品牌,瑞星不仅要进入国际市场,更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同行的尊重。”

显然,瑞星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将瑞星的品牌植入国际市场,进而引领出整个瑞
星的信息安全产品线。进入日本市场,只是瑞星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当然这也是最重要
的一步。

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国际的才可能成为中国的。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包括WTO在内的诸多影响因素,决定了中国市场再庞大、再具有本土特色,都只能是全球市
场中的一个局部。仅仅依靠在这个局部市场上赢得的市场和品牌声誉,根本不足以在整个
国际产业领域形成代表本国产业利益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当整个市场开始日益开放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企业在国内寻
找合作,努力将自己的国际化品牌进行本土化包装,同时借助其国际化市场上庞大的资金
实力和不同区域市场的营销经验,不断地冲击中国这个刚刚开放的市场。因此,在这样的
局面下,国内软件企业如果只将目光集中在国内市场,无异于“井底之蛙”,只有主动走
出去,将企业置身于整个国际市场之中,去亲身经历国际化的蜕变,才能真正登上国际舞
台。在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化这一步是必须走的。

要想大发展就必须走出国门,要想走出国门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的真正根基在于技
术创新,在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但中国软件行业中,能够真
正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见,瑞星用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杀入国际市场,无疑是一个新的
开端,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测最终的成效,但我们应该看到国内软件企业的进步,也应当为
他们所做的一切击节叫好。

中国软件出口,不能仅仅满足于包装盒上的那一行小字:Made in China.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