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vejune (办法总比问题多), 信区: ITnews
标  题: 花旗领跑网上银行 在华申请19项技术专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01日23:57:3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花旗银行在华申请19项技术专利,中资银行聚首急谋对策花旗欲领跑网上银行 

  据透露,花旗银行已悄悄地向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了19项“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
有业内人士认为花旗银行欲通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方式掌握银行业未来市场准入权。虽然
有关专利申请尚未获得授权,但一向毫无专利意识的中资银行已大为震惊,并于日前齐聚
深圳商讨对策。 
 

  花旗将主攻网上银行 

  花旗银行对专利的重视令中资银行惊诧不已。据悉,花旗银行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向
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有关“商业方法类”专利,目前已达19项。这些等待授权的专利说明
书长达1401页。这些已申请专利多是配合新兴网络技术或电子技术而开发的金融服务和系
统方法。 

  一位业内人士称,实际上,国内银行也有类似的系统,但不如花旗完善。花旗申请专
利旨在控制电子银行的核心技术,为树立网上银行的领导地位打下根基。因为花旗银行清
楚自己不可能在中国建立庞大的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才是花旗未来的主攻方向。在美国,
花旗银行已取得60多项美国专利,其中与网上银行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占2/3。而在中国,
花旗银行也将主攻网上银行。 

  中资银行引发大争论 

  花旗银行的举动引起央行和中资银行的高度关注。据银行界人士透露,央行曾通过《
通知》等各种方式发文中资银行,要求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行动。中资银行高
层也确实普遍关注此事的动向,其中一些银行已考虑申请品牌等专利。 

  在深圳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与会的多家中资银行急谋对策。但中资银行内部也产生了
对立的大争论。一派意见认为,花旗银行此举在中国并无实际意义,中资银行侵权的可能
性不大。一则因为金融服务的方式没有版权,二则因为一种方法不可能获得专利权。一位
人士举例称,两家公司同样销售炸薯条,其中一家公司不可能将制作方法和过程申请为发
明专利,而只能将薯条的品牌申请专利。 

  即便其中一家公司将制作方法和过程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另一家公司改动其中一些
环节,算不算侵权呢?花旗银行自1993年申请,到目前尚未获得一项授权,已说明这些专
利在中国不能算是专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介绍说,尽管美国专
利局已对此类发明专利实施授权,但我国在商业方法授权方面极为谨慎,至今尚无先例。 

  而另一派则极力主张中资银行应尽快拿出相应对策。一位银行界人士称,尽管花旗银
行申请的专利能否被授权还是未知数,然而一旦有利于花旗的法律出台,根据专利申请“
先申请先授权”的原则,中资银行进入某些市场将面临困难,要么交纳较高的专利费,要
么被迫退出,甚至不得不支付罚款。即便中国不授权此类专利,当中资银行进入美国或者
其它国际市场时,则必须面对花旗的专利利器。 

  -举例集成全方位服务客户系统对于花旗申请的多项电子银行技术专利,举例而言,花
旗银行认为,传统账户的开设以及跨区域销售新账户的客户必须反复提供相同的资料给银
行,这种不便成为推广金融产品的一大障碍。花旗发明的“集成全方位服务的客户银行系
统”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只要客户开立账户,就能够在全球各区域通过各种方式———
比如ATM、电话经纪人、银行电脑、个人电脑等进入自己的账户,而且每一种进入方式都能
显示一致的操作界面。(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
在十八层地狱望着上帝
丫丫,让交点变成永恒
june说我小时侯挺精神的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7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