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ngle (※★HOPE★※), 信区: ITnews
标 题: 微软-AOL开打网络争霸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29日14:37:2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微软-AOL开打网络争霸战
新华网 (2002-05-28 14:10:02)
稿件来源:京华时报
------------------------------------------------------------------------------
微软与美国在线(AOL),世界最大软件公司与世界最大网络服务供应商会和平相处相
互依托吗?那是从前。随着对互联网潜能的更深刻认识,二者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直至
发生重叠、冲突。在这场新的网络霸主争夺战中,双方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
微软先出手
最先吹响进攻号角的是微软,5月20日,其下属的在线业务部门MSN宣布发起一场为期
3个月、耗资1000万美元的市场推广活动,欢迎那些对AOL网络服务感到不满的用户“弃暗
投明”。
近日美国投资调研公司ChangeWave进行了一次网络民意调查,结果竟有60%的网民表
示不准备继续使用AOL。调查报告称,在把AOL作为其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所有用户中,有40
%的用户非常不满意AOL的品牌、服务及客户支持。还有许多人觉得每月23.90美元的服务
费太高了。
ChangeWave公司负责人对这个结果表示震惊,以前从未见过人们对一家公司或技术怀
有如此强烈的不满情绪。然而,微软却感到欢欣鼓舞,它意识到拉近与AOL距离,甚至实现
超越的机会到来了。目前,AOL的用户数为3400万人,远高于MSN的770万人。
除了拿出1000万美元发起网络、纸媒体和直接邮件三头并进的推广行动,微软还亮出
了最新研制的秘密武器——TrueSwitch软件。很多网络用户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虽然对现
在的网络服务供应商感到不满,但又舍不得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资料。而这种操作简便的
应用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种顾虑,用户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地敲键盘,TrueSwitch会将AO
L的邮箱、地址簿、日历等信息直接“搬到”MSN的数据库中。微软在文字广告中就直言不
讳地说:“有了新的转换工具,离开AOL竟然如此简单……依靠微软的技术,MSN当然是更
好的选择。所以,快跟AOL说拜拜吧!”
AOL奋起反击
就在微软“热烈追求”AOL网络用户的时候,后者并没有对此多做评论,而是点燃了另
一个战场———浏览器。5月22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旗下的网景通讯公司推出了最新浏览
器软件———Netscape7.0。一些分析家认为,AOL正努力尽快摆脱对微软IE浏览器的依赖
。
1996年,AOL将当时还不成气候的IE设置为其3000多万用户的首选浏览器,作为回报,
微软将AOL纳入其视窗操作系统。然而二者间的明争暗斗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998年,A
OL以100亿美元买下了网景公司,使AOL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服务供应商,那时就有人
预测AOL要取代IE,但当时AOL与微软的合约还没有结束。直到去年夏天,微软和AOL在由谁
的浏览器软件控制AOL的主流媒体内容方面无法达成共识,合作彻底破裂。
网景作为浏览器先锋曾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现在却被IE远远地甩在后面。不过也许人
们不久就会发现,网景再度将成为热点。如果AOL决定将网景置于平台的核心位置,以其拥
有3400万注册用户的实力来看,浏览器市场格局经历重大变革是在所难免的。
酝酿产业变局
在线业务和浏览器仅仅是微软与AOL的两块战场,他们的斗争还体现在在线通信、交易
和内容传输等方面。这两家产业巨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夺取互联网的主导地位。
如果这场争霸战的最终结局要由技术来决定,微软显然更具优势。作为一家技术公司
,微软不仅深知消费者需要标准,更懂得只有掌握了技术标准,才能积聚财富和力量。
假如决定因素是市场营销和内容,则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胜出的可能性更大。AOL具有强
大的媒体背景,如杂志、电影、电视,内容是它的制胜法宝,并因此拥有一大批铁杆网迷
。许多人承认,他们继续使用AOL的一个原因是它所提供的内容。自从成功并购时代华纳之
后,AOL内容从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到《人物》杂志、从布什到麦当娜,可谓包罗万象
。
为了成为互联网的主宰,微软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不遗余力,对管理层重新“洗牌”
、寻找同盟者,甚至在法庭上给对方设置障碍。不管结局如何,有一点却是十分明确的,
那就是产业界两大巨头发生正面冲突,必将导致产业格局的巨变。(席雪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11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