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ew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na (超然), 信区: ITnews
标  题: DoCoMo“3G抢钱计划”暂停 欧洲背弃日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4日11:04: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DoCoMo“3G抢钱计划”暂停 欧洲背弃日本?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24日 08:41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张旭
  “一度举起的拳头之所以垂下来,是因为碰到了强大的阻力,所谓试验服务只是一
种搪塞”,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Sprint官员如此解释NTTDoCoMo将基于W—CDMA的3G服
务“FOMA”的推出时间延迟为10月1日的原因。
  FOMA由于具有可以进行图像和音乐交换等此前不具备的功能,颇受世人瞩目。而由
于具有在日本之外也能使用的国际性特征,FOMA被视为将为日本打开一片新天地的“手
机之王”。但FOMA在亮相之前就遭受了挫折。
  当初,DoCoMo宣布FOMA的开始日期为5月份,但现在延期到了10月1日。DoCoMo将从
5月30日起向公开招募来的4000名用户无偿提供FOMA手机终端,进行以技术检测为目的的
试验服务。
  一竞争对手透露,其实早在去年,业内人士就议论纷纷,说DoCoMo在新服务的开发
上有些力不从心。但当时DoCoMo总裁立川敬二却表示:“FOMA的开始日期不是10月1日,
而是5月30日”,态度丝毫没有松动。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只要不出现意外情况,就一定
能在5月份正式开始提供服务。
  意外发生了。
  日本被欧洲抛弃?
  “要做业界先锋”,DoCoMo的立川敬二在3G移动电话服务上矢志不移。
  DoCoMo的前身,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于1979年率先开通了世界移动电话服务
,立川敬二当时作为NTT的技术人员对此做出了贡献。如今在3G领域也同样瞄准业界先锋
的位置,说起来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然而,立川敬二麾下的DoCoMo力争成为业界先锋的理想之火燃烧得越猛烈,来自周
围的阻力也就越强烈。在新一代移动电话的开发上一直与DoCoMo保持合作关系的欧洲通
信商开始背弃DoCoMo。
  去年秋季,中国有关方面以书面形式通知DoCoMo,在3G方面中国还没决定是否采用
DoCoMo提倡的标准。
  这一噩耗即使在DoCoMo内部也仅限于一部分人知道。一位几年前就潜心研究DoCoMo
现象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方面之所以做出不采用DoCoMo标准的决定是因为DoCoMo对
于国际合作所采取的态度的缘故”。
  1996年6月DoCoMo原总裁大星公二对当时的中国邮电部进行了访问,鼓动中方支持W
—CDMA(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标准。据知情人士介绍,大星公二受到了中方邮电部长吴基
传的国宾级接待,双方的会谈是在极其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变故发生在去年夏天来临之际”,常驻欧洲的某商界人士如是说。在此之前,Do
CoMo一直在W—CDMA标准的制订方面与欧洲派采取相同步骤。3G在1999年12月已经确立了
标准框架,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解决。
  但是2000年春季,DoCoMo突然单方面向制造商发出了基于W—CDMA标准的系统订单,
此举主要是为了赶上将于今年5月份开始的服务。但这在当时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的前提下
做出的单方面行动,使得一直与DoCoMo保持相同口径的欧洲通信厂商的态度变得强硬起
来。
  “DoCoMo应该好好学一学如何开展国际商务”,爱立信的一位人士对持不合作态度
的DoCoMo深感不快。在此之后,日欧共同开发的W—CDMA就分化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D
oCoMo的W—CDMA,另一派是欧洲推行的W—CDMA。欧洲甚至不再称自己的标准为W—CDMA
,而叫做UMTS,以示与DoCoMo标准的区别。
    标准变了
  今年3月份发生了一件导致DoCoMo与欧洲通信厂商走向对立的决定性事件。
  这就是日本电信下属的移动电话公司J—Phone决定将当初预定于2001年12月份开始
的3G服务推迟到2002年6月份一事。J—Phone原计划在3G中采用W—CDMA标准,并且已经
向瑞典的爱立信等发出了系统订单。
  J—Phone决定延期的理由是其所依据的技术标准W—CDMA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G技术
标准是由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和以DoCoMo为首的全球移动通信关联企
业组成的团体共同制订的。而3GPP在去年秋季对这一技术标准进行了更新。因此,J—P
hone认为按当初标准开发的手机将无法接入按新标准构筑起来的网络。
  “如果仍按原计划开通基于旧标准的服务的话,将给用户带来麻烦”————基于
这种判断,J—Phone总裁决心推迟3G服务的开始时间。事到如此,DoCoMo更改服务开始
时间也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暗中操纵的是沃达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J—Phone延期决定的背后,沃达
丰的身影隐约可见。沃达丰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收购移动电话公司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旗下移动电话公司的用户数量已达到了可与日本人口匹敌的1亿2000万,稳居世界第一。
沃达丰是J—Phone的股东之一。
  对沃达丰而言,销售额和利润规模几乎比自己高一倍的DoCoMo是最强大的对手。如
果坐视从前年就开始出资香港、英国、荷兰、美国、台湾等海外移动电话公司、展开海
外战略的DoCoMo在3G领域也一枝独秀的话,沃达丰的业务基础将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动摇
。为了扼制DoCoMo的发展势头,沃达丰选择了在DoCoMo将FOMA的系统订单发给制造商之
后,对本已拟定的标准进行了更新,以牵制按旧标准冲锋在前的DoCoMo————这就是
业内人士的看法。
  对于欧洲通信势力的这种釜底抽薪的行为,DoCoMo的立川总裁在今年春季举行的3G
PP会议上表示抗议:“标准变更的作法令人费解”,并呼吁今后在进行标准更新时应充
分考虑如何与以往的技术标准保持兼容性。
  背景:————————全球手机业衰退
  DoCoMo的FOMA延期的背景实际上是围绕3G展开的激烈的主导权竞争。然而,放眼世
界移动电话业界就会发现这么一个事实:3G之路正变得越来越坎坷不平。就在不久以前
人们还一直坚信移动电话会持续不断地保持成长势头,然而事态很快便发展到了和个人
电脑一样进入停顿期的状态。
  自去年以来,欧洲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公司的业绩迅速恶化,股票降级和股价
下降的现象接连不断。
  今年4月下旬,世界第4的移动电话制造商———爱立信总部大楼内聚集了100多名记
者。爱立信总裁柯德川刚一露面,记者就蜂拥而至。
  之所以有这么多记者涌入现场,主要原因是爱立信2001年1~3月份的第1季度的结算
恶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销售额为5590亿克朗(约合6兆8000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
下降了5%,净亏损为44亿克朗(约合530亿日元)。恶化的元凶便是移动电话部门的不景气
。该部门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2%,仅为72亿克朗,营业亏损却达到了57亿克
朗。
  柯德川叹息爱立信投身通信产业17年,碰到如此困境还是首次。事实是,由于移动
电话业务的亏损以及货款回收的滞后,爱立信的营业流动资金已经出现了177亿克朗的赤
字。
  严重的业绩不振不仅仅是爱立信独有的问题。在世界移动电话市场份额排名中居第
2位的美国摩托罗拉2001年第1季度移动电话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29%。就连
可以称之为最后堡垒的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芬兰的诺基亚公司在2001年
第1季度的结算中,移动电话的销售额与2000年第4季度相比也下滑了13%。
  移动电话制造商的不景气已经影响到周边产业。在位于波罗地海之滨的弹丸之地爱
沙尼亚,从爱立信承包组装业务的代工企业(EMS)已经开始着手业务重组,在解雇全部职
员1/5的基础上又关闭了一半工厂。
  过去一直供不应求的零部件领域也出现了产品过剩,在欧洲设立工厂的某日资零部
件制造厂商的厂长遗憾地表示:“因为需求旺盛才增设了工厂,但不成想现在需求却如
此低迷。更糟糕的是,由于移动电话本身销售不出去,因此零部件的价格谈判就更加困
难了”。
  “欧洲的移动电话手机库存积压已达到5000万部”————日本大型手机制造商松
下通信工业在发布2001年第1季度(2001年1~3月份)结算结果的时,透露了这一消息。2
000年欧洲市场的手机需求为1亿2000万部,所以在欧洲已有几乎相当于半年需求的产品
积压。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通信设备制造商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电话公司的投资紧缩。与日本不同,
欧美各国在3G使用的频率方面引入竞标制。对移动电话公司而言,这是在花费了相当于
1兆日元以上的资金才中标的,而且在基础建设方面还需要巨额的投资。
  不堪重负陷于绝望境地欧洲各大通信运营商开始与移动电话制造商谈判,要求共享
设备或者在新业务开始时共享许可证的出租权力。这还不算,欧洲各大通信运营商还重
新修订了向通信设备制造发出的新服务设备订单,要求对方按订货量的比例进行金融投
资。某瑞士移动电话公司就在向诺基亚订购设备的时候提出了类似的条件,并成功融资
1亿6000万欧元(约合180亿日元),这种融资方式被人们称作“活宰制造商VendorThrown
)”。
  爱立信日本公司总裁认为:欧洲的通信运营现在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Credi
tClunch),包括英国电信(BT)在内的历史悠久的优秀电话服务公司的股票等级都已经被
降低,即便现在想开展新业务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日本人寿保险也一改由去年夏天持续至今对通信公司的积极看法,而代之以消极的
评价,投资人认为这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动向。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市场评价标准正在变,主要着眼于未来赢利
的先期投资转变为以除税、利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的标准。但是鉴于目前
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萧条,这一评价尺度的核心已经变成了PER(每股收益率)等,投资人更
关心现在的业务到底能赚多少钱。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爱立信总裁柯德川还能保持方寸不乱,他说:“10年前
在从模拟向数字方式过渡之前也同样出现过终端需求衰退、全球通信业景气恶化的情况
。但是,一旦开始向数字方式过渡,需求就会迅猛增长,此次也将呈现出同样的趋势”


--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