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cpip (高级草包), 信区: Linux
标  题: 从FreeBSD的中文化说开去 (二)(转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Apr 26 21:11:34 2000), 转信

发信人: stable (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信区: FreeBSD       

标  题: 从FreeBSD的中文化说开去 (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Apr 20 14:57:45 2000)

其实中文化(localization,L10N)的工作很容易和增加易用性(facility)扯上关系,

而易用性又很容易和桌面(desktop)和图形用户界面(GUI)弄在一起.

那么多的话题讨论起来很容易就演变成四国大战了,:)

我继续仍砖头吧, xixi

我提议进行FreeBSD中文化,主要目的是推广FreeBSD在大陆的普及,主要手段就

是通过中文化提高FreeBSD对大陆爱好者的易用性. FreeBSD并不排斥易用性,

sysinstall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装过minix2.0(个人认为minix 2.0基本可以看

做BSD流派的,从安装程序,分区方式、使用的应用软件来源看),netbsd或者

openbsd就会同意, FreeBSD是这里面最好安装的, 也最容易使用的.

当然提高易用性是把双刃剑,必然会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某种改动来实现,这可以

通过比较FreeBSD和它的两个近亲NetBSD、OpenBSD得到结论. 这就有个度的问题

就是怎么改,改多少。还有个延续性的问题,就是holly大侠反复强调过的问题

你做的改动能不能被core team接受,能不能成为official的。如果改的太多,

又不被core team所承认,那么这个版本可能会慢慢地被放弃,或者另立门户,

就象OpenBSD从NetBSD分出来一样。

对于BP在Linux上的动作我想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BP剑走偏锋,勇气令人敬佩, 控制台上的中文化工作有得有失:用户会觉得

很亲切,加上中文的mc和linuxconf, 对于一般的应用,一个普通水平的用户

可以不启动X,只用控制台下的配置工具就可以搞定...

当然,问题也不小,内核的稳定性被大大地削弱了,不包括"napian",BP在我

手上死了不下5次,:(

其实我认为BP做的最不令人满意的是对SYSV INIT的处理, 为了同时支持中文

简繁体的启动脚本输出,BP采用i18n对INIT进行了改写, 通过设置locale来输

出相应的message, 改动的不小,但效果不令人满意...

我倾向于BP还是做桌面,可能更有前途一些

但BP的一个长处是它不象TLC一样非得自己来一套配置工具,基本上沿用的

RH的东西,不考虑应用程序的话,基本可以看作大陆的CLE,:)

也就是说BP可以看作是RH的中文版,或者学习版,新手可以通过玩BP来熟悉

Linux和RH的配置工具,当他到一定水平时,可能还是会使用RH...

(这里有点偏激,Mandrake原来也是走的RH的路子,但现在已经可以算是个

独立的distribution了,我想可能是实力到了,我个人认为BP的实力还没到

那个地步,再有10个hahalee差不多就够了,:)

说了半天的BP,就是想把我心中的想法说出来,通过一个FreeBSD的中文版

来普及FreeBSD, 并没有用中文版取代原版的意思,所以我对hahalee推

双响炮的动作报以衷心的敬佩和感谢...

另外,声明一下,在这里我谈了很多对BP的看法,主要是从技术上讲,

没有攻击BP的意思,如果有说过火的情况,还请BP的同志们包涵,xixi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59.226.41.16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mtla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