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e (最近比较烦), 信区: Matlab
标 题: Matlab详细教程(五十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4 13:06:42 2001), 转信
发信人: finance (淼水), 信区: MathTool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Apr 4 08:22:34 1999) WWW-POST
7.1.1 一维内插
------------------------------------------------------------------------------
--
线性内插是假设在二个已知数据中的变化为线性关系,因此可由已知二点的座标(a, b)去
计算通过这二点的斜线,公式如下:
其中 a<b<c 在上式的 b 点即是代表要内插的点,f(b) 则是要计算的内插函数值。下图
即是一个以二种内插法的比较
\pcxfile[12cm,5cm]{fig9_1.pcx}
\caption{线性式与 spline 函数的曲线契合}
线性内插是最简单的内插方法,但其适用范围很小;如果原来数据的函数f有极大的变化
,假设其数据点之间为线性变化并不合理。所以我们可以用二次、三次方程式或是另一种
称为spline函数来近似原来数据的函数。MATLAB的一维内插函数是interp1,其语法为
interp1(x,y,xi),interp1(x,y,xi,'method');其中的x,y是原已知的数据的x,y值,而xi
则是要内插的数据点,另外method可以设定内插方法有 linear,cubic,spline,分别是一
次、三次方程式和spline函数,其中预设方法是linear。如果数据的变化较大,以
spline函数内插所形成的曲线最平滑,所以效果最好。而三次方程式所得到的内插曲线平
滑度,则介于线性与spline函数之间。
我们以下面的例子说明。假设有一个汽车引擎在定转速下,温度与时间(单位为sec)的
三次量测值如下
time temp1 temp2 temp3
0 0 0 0
1 20 110 176
2 60 180 220
3 68 240 349
4 77 310 450
5 110 405 503
其中温度的数据从 20oC变化到 503oC,如果要估计在t=2.6, 4.9 sec 的温度,可以下列
指令计算
>> x=[0 1 2 3 4 5]'; % 键入时间
>> y=[0 20 60 68 77 110]'; % 键入第一组时间
>> y1=interp1(x,y,2.6) % 要内插的数据点为 2.6
y1 = % 对应 2.6 的函数值为 64.8
64.8
>> y1=interp1(x,y,[2.6 4.9]) % 内插数据点为 2.6, 4.9,注意用[ ]将多个内插点放
在其中
y1 =
64.8
106.7
>> y1=interp1(x,y,2.6,'cubic') % 以三次方程式对数据点 2.6 作内插
y1 = % 对应 2.6 的函数值为 66.264
66.264
>> y1=interp1(x,y,2.6,'spline') % 以spline函数对数据点 2.6 作内插
y1 = % 对应 2.6 的函数值为 66.368
66.368
以下的例子还配合绘图功能,用以比较不同内插方法的差异。
>> h=1:12;
>> temp=[5 8 9 15 25 29 31 30 22 25 27 24]; % 这组温度数据变化较大
>> plot(h,temp,'--',h,temp,'+') % 将线性内插结果绘图
>> h_3=1:0.1:12 % 要每0.1小时估计一次温度值
>> t_3=interp1(h,temp,h_3,'cubic') % 以三次方程式做内插
>> t_s=interp1(h,temp,h_3,'spline') % 以spline函数做内插
>> hold on
>> subplot(1,2,1)
>> plot(h,temp,'--',h,temp,'+',h_3,t_3) % 将线性及三次方程式内插绘图
>> subplot(1,2,2)
>> plot(h,temp,'--',h,temp,'+',h_3,t_s) % 将线性方程式及spline内插绘图
>> hold off
------------------------------------------------------------------------------
--
上一页 下一页 讲义大纲
--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age.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