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Zon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tar (我是阿瓜我爱阿呆), 信区: ACZone
标  题: 重新命名哆啦A梦 《机器猫》又回来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4月05日10:58:5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提起机器猫,熟悉的可不只是孩子们:蓝外套,白肚皮,胸前铃铛挂,眼睛大而泡。10
年前就曾在内地动画片中驰骋一时,如今它又回来了。

  代理动画片《机器猫》的国际影业今日宣布,该片将从4月起,陆续在国内60多家电
视台的《动画无限》时段中重新播映。而对于北京观众,其时段位于北京青少频道周六
上午8:50至9:50。

  据悉,《机器猫》共有600多集,在亚洲10多个国家播映。自1979年首次在日本朝日
电视播放至今,该电视动画片一直在全亚洲享有极高的收视率。1991年,广东电视台精
选了其中的100集左右播出,首先在内地掀起机器猫热。此次重播,是依照该片本来的次
序,播出最初的头52集,以后部分还在洽谈当中。此外,在未来几个月里,机器猫还将
陆续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巡展;早已风靡港台的哆啦A梦(机器猫现用名)音乐舞台剧也会
引进到内地演出;而相关机器猫的电影也预计将在年内推出。

  无疑,机器猫又将在中国卡通市场掀起一股蓝色风潮。

  机器猫姓名篇

  阿蒙→哆啦A梦

  1991年机器猫登陆内地,在广东首先掀起滚滚蓝色热浪。现在已经三四十岁的观众
,依然对那只肥头肥脑的家伙记忆犹新。不过,他们都称它为“阿蒙”。对于阿蒙的疼
爱,不仅是对于它的行为、语言、本领,就连它不太正统的广东味普通话配音都爱屋及
乌了。

  后来,包括一些关于机器猫的图画书,它都改名为“叮当”或“小叮当”。这种叫
法在台湾十分流行。香港亦如此。据说,香港人喜欢在颈部坠个东西祈求平安,他们把
此物称做叮当;而机器猫身上正好挂着一个大铃铛,所以就一并称呼了。同时,机器猫
早期被各国引进时都分别使用不同译名,以便当地少儿接受。根据其作者——日本著名
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的遗愿,世界各地把他笔下的这个可爱的蓝色猫型机器人统一使用
本来响亮的名字“哆啦A梦”。这次重播经过重新编辑和配音,香港著名歌星陈慧琳还用
普通话为其配唱了主题歌。

  机器猫幕后篇

  藤子不二雄→藤子.F.不二雄

  故事中的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机器猫。他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
的道具帮助主人大雄解决各种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力的
世界。也正因此,它能作为一个常青的形象,伴随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1969年,哆啦A梦首次被小学馆作为长篇连载漫画出版,自此,这个可爱的机器猫就
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当首部哆啦A梦动画片于1979年在日本播出时,全日本随即
掀起了哆啦A梦的热潮,随后,第一部哆啦A梦电影亦在1980年推出,每年春季都有一部
电影在日本发行,直至现今。

  哆啦A梦最初是由两位漫画家合作创作出版的。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他二人
从1952年开始合作,并共用同一笔名藤子不二雄。在其创作的漫画作品中,以哆啦A梦的
名气最大。从1987年起,随着安孙子素雄的逝世,藤本弘使用藤子.F.不二雄的笔名继续
创作哆啦A梦的漫画书。哆啦A梦在藤子先生的笔下依然保持了亲切和友善。

  机器猫身世篇

  残次品→万人迷

  哆啦A梦:猫型机器人1293号,2112年9月3日生,高129.3厘米,重129.3公斤,最爱
吃铜锣烧,最怕老鼠。哆啦A梦是由康夫的曾孙派去照顾康夫的,它有一个神奇的百宝袋
,每当康夫有麻烦时,就拿出法宝帮助康夫。

  2112年9月3日,哆啦A梦与其他的机器猫一样,由机器工厂组装而成,是一种专为照
顾小孩而开发的。这时因为生产过程中发生点小意外,机器猫遭电击,从传输带上掉下
来,使机器猫成了次品。后来这只机器猫进入了机器人学校读书,成绩一直排在最后几
名。虽然成绩不很理想,还落得成为百货公司的特价产品出售,2115年元月19日,被家
境贫寒的世修(康夫的曾孙)家人买去,当了世修的保姆。

  2122年8月30日,正在睡午睡的哆啦A梦,竟被老鼠啃得烂烂的,送去医院,糊涂的
医生竟然把它的耳朵全部切除,还因此遭女友抛弃。失去耳朵的哆啦A梦非常伤心,哭了
几天几夜,身上亮丽的油漆开始剥落,只剩下蓝色底漆,这就成了眼下受人喜爱的蓝色
的哆啦A梦!(晨报记者/周雪桐)

  机器猫大事记

  1969在日本首次推出系列漫画;

  1979系列动画片在日本朝日电视台首次播出;

  1980推出第一部哆啦A梦动画电影;

  1991系列动画片首次被引进到中国,同年,电视动画片和漫画亦在日本推出;

  1992系列动画片在东南亚各国和南美推出;

  2000哆啦A梦30周年庆祝活动在台湾和香港等地举办。

--
“你越是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