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Zon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信区: ACZone
标  题: 生与死的边界——论《圣斗士》之生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16 08:12:54 2006), 转信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在《圣》中(尤其后期),这个概念是很抽象的。它已经超越了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生死,发展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下面便试对圣中生死给出比较明确的解释。

    一、天马对天龙
    通常情况下心脏停止跳动就标志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圣中生死的第一个里程碑,就是紫龙的死而复生。

    心死定则 心跳停止不等于死。对于圣斗士而言,如果心脏被击导致停顿,在短时间内(小宇宙完全消失之前),从反面以相同力量再施一击,则可复生。

    其实在现实社会,心跳停止也不等于死,有时利用电击的方法能将心脏停跳的人抢救复生,圣中的方法就是反面打击,但是在通常对战中很难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在银河战争这种特殊场合才可能发生。谁会打死一个人再把他救活?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除了心脏停顿,没有其他致命伤害。在此将这种可逆死称为心死。

    二、黄泉比良坂
    积尸气冥界波这一绝招是第二个里程碑。它正式提出了生与死的边界——黄泉比良坂之说。通常情况下从生到死,会被自动由黄泉比良坂引入冥界,而无自身意识,可将此特殊力量视为一种结界,但是设下它的人是谁?肯定不是迪斯马斯克。在特殊情况下,落入黄泉比良坂的人会被引渡回人间,这通常需要神的力量。换言之,落入黄泉比良坂还有一点生还可能,但一旦落入黄泉比良坂通往的冥界深渊,就是彻底的死,是为“真死”。

    下面研究黄泉比良坂的性质。

    通常去到地狱入口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落入地狱的也只是灵魂(从紫龙仍身在巨蟹宫可以看出),否则世上就没有尸体了。少数亡灵会在比良坂徘徊,往往是有冤或是有恨(如缠住迪斯马斯克的亡灵),但是迪斯马斯克是个特例,因为他死后也从巨蟹宫消失了。他的肉体到哪里去了?如果前往地狱的兼有其肉体,那么圣域他的墓地又是怎么回事?由此可见去到地狱的并不是他的肉体。只不过其遗体不为我们所见。

    还有一种推断,就是迪斯马斯克的人与魂一起去了黄泉,这样可能更合乎情理,因为坟墓说对于修罗亦不成立,不具有权威性。

    黄泉比良坂性质定理 黄泉比良坂是将死人的灵魂引向冥界的通道,处于黄泉比良坂的人是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可能被认为已死。如落入深渊则“真死”,脱离则不会死,徘徊亡灵则无生还可能。

    人与亡灵要分开考虑,亡灵们有的死了不知多少年了,是由于特殊原因才在比良坂徘徊的,已是真正的死人(后文解释)。就人而言,只有沙织与冰河一类濒死且无意识的人才会处于黄泉比良坂。

    推论 处于黄泉比良坂的人必须濒死且无意识。迪斯马斯克有自由在人间与黄泉比良坂移动的能力。

    冥王篇沙加在巨蟹宫设下的应该是幻觉,而未必是真正的黄泉比良坂。至于拉达曼迪斯将巨蟹和双鱼扔进去的地方(不能按动画),后文再说。
    冥王篇之前,真死是不可逆的。换一种说法称为“身死”,为何如此,后文分解。

    身死特性 指躯体的彻底死亡。生命体征完全消失,凭借医学等手段已不可能复生,其灵魂与肉体同时进入“死”的状态,以灵魂落入黄泉深渊为标志。
    下文将大量涉及肉体与灵魂的问题。

    三、众神不灭论
    十二宫后是仙宫之战和海洋大战,其中涉及的死亡都是“身死”,唯一一个值得探讨的人就是波士顿。

    海皇大人乃是全篇第一个被打败的神,而他也没有死,只是灵魂被雅典娜封印而已。细想之下会发现波士顿其实没有躯体而只有灵魂。起初他潜入朱里安·索罗体内沉睡,而朱里安亦不知道他是海皇,仅有模糊的宿命感。后来狄蒂丝告诉他是海皇后,他仍是朱里安,直到最后海皇的灵魂苏醒后,出现在圣斗士们面前的才是真正的波士顿。海皇灵魂被封印后,朱里安的本性又恢复,而且忘记了海皇时的所为。也就是说,海皇的灵魂与朱里安的灵魂共用一个躯体,而当海皇的灵魂处于正常状态时,朱里安的灵魂就被压制。

    下文还将探讨神魂与神身的问题,现在主要研究的不是这个。

    波士顿的灵魂被封印说明这灵魂是不可被消灭的,从神话时代起这个灵魂就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无论他被打败多少次,封印多少次。雅典娜亦是一样,无数次的转世,同样是一个灵魂(此二神的不同亦留到后面)

    换言之,神是亘古长存的,结合《大圣战史》的说法“神是领悟到自己体内‘众神意志’的人”,可以知道人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成为神,所有的神都来自于人,一旦成为神,则从此不灭。

    众神不灭论 神可以被创生,但不可以被消灭。能够消灭的,只有神的转世之躯或附身之躯。

    神的躯体可以被消灭,符合身死的条件,所以神可以“死”,死和灭是不同的。

    四、死阿赖耶识

    冥王篇把生死推到了一个极难理解的境地,最麻烦的就是“阿赖耶识”的概念。本文的重点就是详细分解阿赖耶识。

    童虎曾说阿赖耶识通常死后才显示出来,而事实又表明所有在冥界的人都具有阿赖耶识,可见阿赖耶识是身处冥界的人所必须的,是一种“支持”,就像电脑里的显卡声卡一样。

    人死后五感完全消失,而显然亡灵在冥界仍具有感知冥界的能力,在冥王篇中各狱的亡灵被令做推滚石等事情,显然要有一种感觉来支持,这感觉就是阿赖耶识。

    复生的迪斯马斯克曾对穆说:“好好活在世上的你怎会知道那死亡世界的恐怖?”也说明了人死后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丧失了全部的意识,而有机会以阿赖耶识来感受冥界。

    这是通常情况下人死后才得到的阿赖耶识,在此称为“死阿赖耶识”,沙加,沙织乃至以后的青铜圣斗士,还有所有冥斗士等在活着的时候就领悟了阿赖耶识,称为“生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性质 阿赖耶识又称第八灵感,简称八识,是所有身处冥界的人、神或亡灵所共有的能感知冥界的一种感觉。

    阿赖耶识判定 所有身处冥界的人、神或亡灵都具有阿赖耶识。

    大家能看到显示器屏幕,都具有视觉,但你把眼闭起来,你就没有利用视觉。那么阿赖耶识呢?

    逆定理 所有正在利用阿赖耶识的人、神或亡灵,必定身处冥界。

    前面所说的“身死”到此就不一定是真的死了。具体解释见下一章。

    真死的判定 到冥王篇结束为止,以肉体和灵魂的共同死亡作为真死的判定标准。

    人魂分离法则 真死之后,灵魂落入冥界,受冥界结界控制,由于复生更为艰难,故此时的灵魂已不定义为这个死人的灵魂(例如A死去后,其灵魂落入冥界,但是此时的灵魂已不再认为是A的灵魂)。

    这一法则似乎有些奇怪,解释见最后一章。

    通常情况下肉体的死亡伴随着精神的死亡,此时身死就是真死。但是唯一的特例,就是生阿赖耶识。

    五、生阿赖耶识

    发现阿赖耶识并开生阿赖耶识先河的就是我们的SHAKA大人,但是后来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领悟生阿赖耶识的圣斗士并不是沙加而应该是奥路菲(战斗打到冥界时,他已经在冥界呆了可能有数年了)。

    生阿赖耶识是怎样形成的呢?先以沙加为例,AE无疑对沙加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也只是在肉体方面,而其精神未死,这也就是他的死与亚尔迪的死不同的地方。亚尔迪的肉体和灵魂同时进入了“死”的状态,所以是真死;而灵魂未死的沙加,只是“假死”。

    再说沙织,刺喉自尽的结局同样是“身死”,而精神不死。

    然后是哈迪斯城冥界入口的性质。

    哈迪斯城冥界入口性质 与黄泉比良坂一样,是冥界的入口,区别在于落入黄泉比良坂的是灵魂,而落入冥王城入口的是灵魂与肉体。同样是身死的标志。

    也就是说,圣斗士们从哈迪斯城进入冥界,都已“身死”。推广开来,身死的真正含义就是:

    身死的判定 所有身处冥界的人,神,亡魂,均已“身死”。(在冥界=身死)

    由此看来,生阿赖耶识的本质就显现出来了。肉体死就是“身死”,肉体精神都死就是“神死(真死)”(从未出现神死而身不死的情况),而肉体死,精神不死,就是假死,即“生阿赖耶识”,这正与童虎对阿赖耶识的描述“不是死去而是活着到冥界”相吻合。

    什么是真正的“死”,终于有了定论。

    真死的判定 在《圣》中,以灵魂的死亡作为人的真正死亡。(神死=真死)

    生阿赖耶识性质 肉体死亡,而精神未死,灵魂与肉体同时进入冥界(死阿赖耶识只有灵魂)不受冥界结界控制,有自由行动的能力和感知冥界的能力,五感不失。也就是在精神未死的情况下领悟阿赖耶识。也即“不是死去而是活着到冥界”。

     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在冥界仍然是身魂一体(沙织“尸体”消失就说明这一点),一旦在冥界再一次受到致命打击而身死,就要伴随着“神死”,也就真的死了。

    阿赖耶识对于后期的战士们来说应该并不难领悟,因为没有人因想要领悟阿赖耶识失败而在身死同时神死。但是主观上必须有要领悟阿赖耶识的目的(在身死的一刻),穆、小艾和米罗以及“地字头”的冥斗士都被搞成了“真死”就是这个原因。

    上面说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在冥界仍然是身魂一体,但是由于身死的原因,这些人的躯体可能已经被消灭(沙加),或受到致命伤害,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样解释:假死的灵魂在从人间到地狱的过程中,有能力自行修复肉体的伤害甚至是重组躯体。同时,他拥有自由在人间与地狱间移动的能力,在人间将其杀死已经是无效的(因为他通过身死进入冥界后可以修复躯体而再一次返回人间)。已经处于地狱的人,不具有修复肉体的能力,这必须在由人间到地狱的过程中完成,所以在地狱被杀就无法改变,会造成真死。这样便得到了一个奇特的推论:

    推论1 躯体无意义论 对于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在人间破坏他的躯体已没有意义,身死是可逆的,他完全可以在人间到冥界的过程中修复躯体的创伤,从而不死。在冥界时的“身死”伴随着“神死”,这是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真正的死。

    有的绝招不直接对肉体造成伤害,而是通过特殊的方法把人的灵魂渡到冥界去,从而达到杀死对方的目的,称为“即死类绝招”,《圣》中只有两个,积尸气冥界波和六道轮回。

    通过前面的讨论,很明显对于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将灵魂送到冥界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有:

    推论2 即死无用论 对于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即死类绝招彻底无效。

    打败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只有在冥界。

    利用阿赖耶识性质可以较好解释比良坂亡魂的成因。亡魂已死(身死),但由于其未入冥界,没有阿赖耶识,也就不能修复躯体的致命创伤,无身以安魂,所以只有在黄泉比良坂徘徊而不可能复生。即使进入冥界,阿赖耶识也不可能助其复生,因为冥界的特殊力量控制着他,也就是“冥界结界”

    六、真死的复活

    生死阿赖耶识的本质区别到底有那些?上面已经说了很多,还有一个就是冥界结界的问题。

    冥界结界的性质 是冥界用来限制亡魂的结界。正是这结界使亡魂丧失了五感,丧失了意识,也丧失了反抗冥界压迫的能力(否则冥界早就被亡魂给颠覆了),能够压制具有阿赖耶识的亡魂的重塑躯体能力,即将“阿赖耶识”压制成为“死阿赖耶识”。只有“真死”的人才受这结界控制,活着的人或是领悟生阿赖耶识的人不受其影响。

    死者与生者的又一大差别就是灵魂是否受冥界结界控制。而死者的灵魂如果能够在特殊情况下摆脱这一控制,就会出现极为罕见的“真死复生”情况。
    虽说真死是难以逆转的,但是在冥王篇还确实出现过几次真死复生的情况。
    首先就是奥路菲的恋人尤丽狄丝。她是一个凡人,身死与真死画等号。奥路菲用琴声征服了哈迪斯,令他撤除了对尤丽狄丝的结界控制,使她的灵魂成为了一个“活着”的灵魂。但是在躯体与灵魂的结合上出了问题。奥路菲若是把她的灵魂带回人间并令其与她坟墓里的“尸体”再度结合,这听起来可有些可怕可笑了。所以肉体与灵魂的重新结合应该是在从冥界向入口再到人间的过程中完成的,由于奥路菲的回头一望,造成了肉体与灵魂结合的不完全,或者说是肉体的恢复不完全,而使尤丽狄丝的下半身成了化石,只好留在第二狱。此时的尤丽狄丝应该已经是生阿赖耶识的领悟者,但是无奈,已经形成的躯体在冥界不可修复(根据推论1),只好以“活死人”的身份留在冥界。

    由此推断真死复生的形成过程:

    真死复生的形成 死者一旦能够脱离冥界的结界控制,其五感恢复,意识恢复,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由于不带任何修饰的阿赖耶识本身是相同的,所以此时的这个灵魂已经等同于生阿赖耶识。在脱离结界的过程中,死者有机会重塑自己的躯体,于是躯体加上生阿赖耶识的灵魂,就完成了在冥界的复生。


    也就是说所有死者都有机会(微小)复生,并不一定是圣斗士。

    除非哈迪斯自己撤去,否则冥界的结界是极难被突破的。第二次复生的是穆、小艾和米罗。

    插叙:恐怕有人要反对我将三位黄金大人列为“真死”,但事实确是如此。没有丝毫证据表明他们在落入冥界时领悟了第八灵感,巴连达因说他们“是活生生被坠进来的”,是由于在这里的死者通常只有灵魂,而由于哈迪斯城入口的特性,他们三个的身魂都在这里,与一般死者不同的原因。(疑:迪斯阿布与他们情况相同,为什么不在一起?莫非落到别的狱去了?再就是由于他们本来就是被复活的,躯体自然消灭了)

    言归正传。先生三人的复活是由于雅典娜的小宇宙帮助,后面的黄金圣斗士大会聚与之情况相同,但是帮助他们摆脱结界的却是一种感召的力量(这就说不清了)。

    还有一次复活就是刚才提到的“12小时生命”,这也借助了哈迪斯的力量。哈迪斯给了黄金圣斗士们的灵魂摆脱结界的机会,但同时也附带了12小时自动失效的属性。

    真死的复活应该还有别的方法,只不过是天界篇未曾推出而我们不知而已。

    七、众神不灭论的推广

    下面就出现过的五个神,深入讨论神的性质。

    广义众神不灭论 1、神可以通过转世和附身两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灵魂的不灭。而且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  、转世型神的转世之身会死亡,而死后神魂也从人间消失不知所踪。但若干年后可以重新转世。
    3、附身型神的灵魂会脱离附身对象,与附身对象的灵魂不是一体的,但是可以自由移动,也不受死亡的限制,只有被封印。
    4、神的灵魂本身只有小宇宙,没有战斗力,必须与人的躯体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由此看来,神之所以是神,只是他的灵魂有“众神的意志”,他的躯体还是人。
雅典娜是典型的转世型神(所以总有被杀的危险,要是海皇就不怕了),200年降生一次。从神话时代起,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躯体是人,哪有不死的道理,可是非得老得吓人才死吗,恐怖啊)。在我们这个时代,雅典娜就是城户沙织,我们可以看出雅典娜和城户沙织是一个灵魂,而她也不是与生俱来就知道自己是雅典娜。由此也可以看出,纯转世型神的另一个特点是并不记得自己的前生,每次转世过后灵魂都有一些改变(沙织和自己的前世肯定有不同)。

    转世型的优点是灵魂与肉体结合牢不可破(城户沙织=雅典娜),但正由于这样,死对于神也是一种威胁,虽然可以转世,可是又要多少年不见天日了。

    波士顿则是典型的附身型神,前面已经说过,海皇与朱里安是两个灵魂(朱里安≠波士顿),它与转世型的优缺点恰好相反,神魂与肉体的结合不是绝对稳定的,但是波士顿的灵魂不必担心因肉体的死亡而一度在世上销声匿迹,即使置朱里安于死地,也不会损伤海皇之魂。所以从神话时代起,海皇的灵魂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他也不是可以随便附身到某个人身上的,也要事先选定与自己匹配的目标,像船王世家之类。海皇的每一次出现都要选定一个附身对象,我们的时代就是索罗少爷。由于神魂的力量强,所以当神魂处于正常状态(醒着不是睡着)时被选定目标本身的灵魂就要被压制。
    其实神以这种方式存在是很理想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旦被附身的人不愿就范而反抗,往往会造成麻烦(后文说明)。在海皇被封印后,为了给雅典娜帮些忙,他的灵魂居然再一次附在朱里安身上,并送去了黄金圣衣,这实在是件怪事(他是怎么脱离雅典娜的封印的?这个问题我始终无法解释,只能归结于神力的强大)

    再说死神达拿都斯和睡神修普诺斯。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在最终被打败时没有灵魂逸出,也没有事实表明他们是附在别人身上,可见他们不是附身型而是转世型。

    怎么解释呢?在上一次圣战中,两人的灵魂被封印,而毋庸质疑他们一定领悟了阿赖耶识,以人的角度看他们属于“领悟阿赖耶识且未死的灵魂”,所以在潘多拉将他们放出时,由于生阿赖耶识的性质,他们有能力在人间重组新的肉体。而到了冥界他们就不再有这种能力,一旦被打败,就是一个“真死”,虽然神魂不灭,但他们这一世算是结束了。

    其实人没有的能力,神也不一定有。要说上一次两神灵魂被封可能有两种情况,可能上一次是“转世型”而“死”后灵魂未及消散就被封印,或是“附身型”如波士顿被封印。

    上面说过神的存在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哈迪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哈迪斯转生为潘多拉的弟弟,但是转生的只有灵魂而没有肉体,潘多拉手中的襁褓里也只有一个小宇宙(灵魂的代表)。他有自己的躯体,在哈迪斯神殿封存着,这是转世型神的性质,但是他却并不想轻易使用自己的躯体成为转世型神(前文说过如果可能,附身型是比较理想的)。可是偏偏他选中了圣斗士作为附身对象,这个宿主灵魂是万不可能妥协的,所以以自己的灵魂与哈迪斯对抗,导致冥王无法按自己意愿行动。虽然瞬的灵魂最终被神力压制下去,但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哈迪斯的灵魂最终还是被驱赶出去,这就是附身型的缺陷导致的。无奈之下哈迪斯在战斗最后时刻披挂上阵,成为了真正的转世型神(从神话时代起这躯体就未曾用过,头一回真正“转世”),结果被打败,与他的左膀右臂一起,将要“死”一个时期。他的死并不标志着冥界的毁灭,因为冥界的结界并不一定需要他的存在(十三年前的以前他就不存在)。否则世界将会变得比日食所带来的更可怕。

    神的灵魂单独存在时不可能被消灭,而封印哈迪斯的灵魂料想也是绝难,所以可以说以附身型存在的冥王几乎不可能被彻底击败,奥路菲和一辉的尝试其实都是徒劳的。但是单独的灵魂也没有攻击力,从他眼睁睁看着星矢一辉将自己的躯体拖出来而无力阻止就可以看出。

    如何打败神呢?已经有了答案。

    败神定理 打败附身型神,只有封印其灵魂,令其在一个时期不能正常行动;打败转世型神,就要致其“真死”,令其在一个时期被消灭。

    由于冥王还一定有阿赖耶识,还可以推出打败哈迪斯,必须在冥界。

    八、灵魂守恒定律

    终于到了最后一章。

    将众神不灭论纵向延伸,得广义众神不灭论,横向扩展呢?

    在《圣》后期,转世轮回的理念已经相当明显。其实冥界的存在就暗示着人是有来生的。悲壮的叹息墙壁事件时曾有“我们从神话时代起就并肩作战”的感受,哈迪斯面对星矢时的心理也正说明了神话时代也曾有一个“星矢”成为他的敌人。进而可以得出《圣》中一个很古老的理论——人的灵魂也是不灭的。

    佛家好象有“报应”的说法,人如果杀生(如蚂蚁)来生可能变为蚂蚁(我对沙学的研究不是很精,如错误望见谅),但是圣中涉及的灵魂好象并不包括非人的动物,换言之,人与动物不能相互转化,灵魂与动物无关。

    从神话时代至今未有灵魂被创生的情况,而神也是由人演变而来的,所以可以认为灵魂不可以创生,于是灵魂守恒定律(排除真死复活情况) 神与人拥有灵魂,灵魂既不可以创生,又不可以消灭,一个人只有一个灵魂,但是一个灵魂可以在不同时代属于不同的人,死是灵魂由一个人到冥界的过程,生是灵魂由冥界再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在转生之后,灵魂对于前生无任何记忆,但是可能与前生或是更前生有惊人相似的宿命和一些特点,在特殊情况下,可能记起前生的一些事情或是些片断。

    这样人与神一样也可以转世,同样是失去前生的记忆,但是神会保留自己“众神的意志”而且更容易记起前生的事情。人与转世型神是极为相似的。这样转世型神的死也可以定义为“真死”而不必强调“一个时期内消失”了。

    现在再来解释第四章的人魂分离法则。

    人魂分离法则 真死之后,灵魂落入冥界,受冥界结界控制,由于复生更为艰难,故此时的灵魂已不定义为这个死人的灵魂(例如A死去后,其灵魂落入冥界,但是此时的灵魂已不再认为是A的灵魂)。

    由于 真死的复活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到达冥界的亡魂经历的痛苦过程通常不应该是如何复活的过程,而应该是走向转世的过程。所以A死亡后若干年转生为B的过程应该是
    A→冥界→B 的过程。所以当亡魂处于冥界时,他到底是A的灵魂还是B的灵魂?两者都不是,他就是一个“无主”灵魂。所以说,一个人的真死,就标志着这个人一切的结束(除非复活),灵魂虽不灭,但他已不属于这个人。
    但是人的转生是怎样一个过程?冥界→B之间应该还有些过程,我们无从知晓。而灵魂也不一定只存在于人间和冥界。
 
    推论 人间、冥界乃至一切有灵魂存在而我们不知的地方(如天界)的灵魂总和保持不变。

    到此,《圣》中生死的论述应该是结束了。但是《圣》本身还没有结束。随着天界篇的推出,生死的新概念也一定是会有的。  



--
站在人间,往下看,地狱就像天堂一样。把堕落当作救赎的时代,上帝也不愿显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4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