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Zon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I loved you), 信区: ACZone
标  题: EVA心理学研究报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3 19:03:15 2006), 转信

EVA心理学研究报告


 建構無疑為整部作品注入巨量深邃而沉鬱,神秘的精神感染力。片頭那具有人面,十二片羽翼,二十八只眼的活物,可能隱喻“人類、四方萬國、完美”之意(猶太文化中7代表完美6、12、24等為聖數),接著出現的是“賜予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其最下端的圓輪內標“Adonai”,為上帝的另一稱呼。其下十片羽翼,代表造物主用以彰顯自己的十個溢出階段或十種大能(稱Sefira 複數型為Sefirot
或 Sephiroth),每一個 Sefira 代表上帝的一個方面。依序為:至高冠冕、慧、智、愛、大能、美、永恆、威、根本及王權。其上的十個圓輪,有的標“ Eloah”或標示“Elohim”,其意皆指上帝。此十圓輪亦代表十個Sefira,若仔細觀看,可以發現每一杈枝上亦標有“Sefirot”或“Sephiroth”。
  再向後,由十個圓輪組成,類似魔法陣的圖樣,亦為生命之樹。二十二條連鎖帶代表希伯來文二十二個字母。在猶太教著作“Sefer Yetzira”(創世之書)中曾提出:宇宙的起源是希伯來文的二十二個字母及上帝的十個溢出階段,即十個數。此二者相加即構成上帝用以創造宇宙的“三十二條秘密智慧之路”。十個數與二十二個字母都分別對應於人體各器官,以人體為宇宙的縮影。 
  若要探討NEON GENESIS EVANGLION這部作品,我個人認為由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會得到較深入且全面的結論。其他諸如神話學,神經生理學,機械設定等等,可置於次要的位置。
  片頭曲是這樣開始的:少年啊!如同殘酷天使一般成為神話吧! 問題是:怎麼作呢?
  先從真嗣開始討論起吧!在真嗣的世界裏他不斷被他人及自己強迫去做極不願意做的事:駕駛 EVA。在他的腦中,並沒有”我背負著人類的存亡”之類的大義名份及理想,有的只是單純而纖細,渴求他人關懷的”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真嗣的孤僻,不適應新環境,及極度在意他人想法等等人格特質,一方面肇因於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Subconsciousness, 類似佛門所謂的“習氣”),一方面源於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壓抑及傷害,以及青春期少年微妙的生理及心理變化。 
  真嗣的行為模式(The Code of Conduct)可以約化為“自欲”與“他欲”的衝突。 根據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人出生後自我、他人對立的概念來自於母親,換言之,一個人一生中的“第一客體”( First
Object)是他的母親。嬰孩由母親處得到自我、他人觀點中的自我的概念。人自出生之初至口腔期(Oral
Stage)“自欲”及“他欲”是可以相容的。但,到了肛門期(Anal Stage, 此期中兒童關心的是排泄的動作),兒童拉屎拉尿將招致母親的責罵,因為被疏遠對自我而言是壞事,因此兒童將改變自己的行為以迎合母親,即壓抑“自欲”而適應“他欲”。從此開始,人的一生中就無法避免這種矛盾。真嗣正是陷入此種嚴重的衝突中,而他解決的方法是不斷?#092;用”內射作用”(Introjection),一時接受他人的價值觀以減少。
  衝突, 同時使用“自我防禦機制”(Defense Mechism)、取得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間的平衡,以換取一時的“平靜”。
  本我(Id):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說中與自我(Ego), 超我(Superego)一同構成人格的三個基本力量之一。他包含與軀體的原始本能(尤其是性與攻擊)有關的心理內容,及一切遺傳的,與生俱來的物質。它毫無組織,包含許多並存但又互相矛盾的衝動。它完全依照”苦樂原則”發揮作用,同時為有意識的精神生活提供發展及繼續活動的能量。
  超我(Superego):隨著人的發育,自我進一步分化並發展出超我,這時出現了衝突。自我通過建立Defense Mechanism而成為本我與超我的中介。 超我代表對人本能的抑制,是將自我感受到的雙親生活準則及他人,社會價值觀納入個人精神生活中而發展出的系統。如此一來自我感受到的“道德標準”及“價值觀”就變成了人格的一部份。有時超我被認為有兩部份:自我理想與意識。 
  真嗣駕駛EVA也含有“逃避現實、自己,佔有(Occupy)、支配(Possess)欲”的潛在意識,或許還帶有伊底帕斯情結。因他曾親眼目睹他的母親碇唯消失在 EVA中,心靈遭受重創後,在下意識中自動採取了“迴避”及“補償”二種行動,EVA 已非單純被視為“殺害媽媽的兇手”,而是變成了“兇手、媽媽”的混合體。在真嗣的潛意識中,他一直認定母親仍存在於EVA內的某處,他一直希望能在EVA中找到母親,愛及安全感…… 


--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一切善恶,皆由心起
不随心行,令心随己
一切珍宝,尽在心中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