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Zon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R (※中立卧底·XS猫族※), 信区: ACZone
标  题: GHIBLI(吉卜力)十年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06日16:43:5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在1984年《风之谷》上映之后,不论是票房表现或影片的水准方面均获得了相当大的
成功,于是,在德间书店的支持下,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同年,吉卜力开
始制作《天空之城》,自此以后,吉卜力工作室成为一个专为宫崎骏高田熏制作动画的工
作室。 

  “吉卜力(GHIBLI)”这个名字事实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热风”在二次世界
大战的時候,意大利空軍飞行员将他们的侦察机也命名为“吉卜力”。宫崎骏是个飞行器
狂,当然也知道这件事,于是决定用“吉卜力”作为他们工作室的名字。而在这个名字的
背后,还有一层含意,也就是希望这个工作室能在日本动画界掀起一阵旋风! 
   
  吉卜力工作室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团体,不论在日本国內或是国际间都是一样。因为吉
卜力工作室原则上只制作由原著改编,剧场放映用的动画。由于制作剧场版的动画必须冒
相当大的票房风险,所以一般的工作室通常都以制作TV版动画为主,虽然偶尔会制作一些
剧场动画,但是大多数也是由著名的TV版动画改编而成的。(这里还有提到,日本平均每周
制作超过40部的新TV版动画!真惊人!)接下来谈到吉卜力的历史。 
30年前,名叫宫崎骏和高田熏的两个年轻人相遇了。那時他们一起在一个叫“东映动画”
的工作室里工作。这个工作室原本也是只制作电影动画的,但是在時代潮流的影响之下,
他们无可选择地还是做了一部TV的动画《阿尔卑斯的少女海蒂》。于1974年播出,由宫崎
骏制作,高田熏导演。这部卡通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 

  然而,在制作这部卡通的同時,宫崎骏和高田熏逐渐领悟到,透过电视版这种制作时
间和成本都大受限制的动画形式,是没有办法达到表现他们心中真正追求的境界的。他们
所追求的,是纯粹而高品质的动画,是能真正深入人心,刻画人们生命中喜悦与悲伤的动
画。这一股信念,正是他们在《风之谷》成功之后,毅然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根本动
机。他们的理想,是将全副精力都灌注在他们的每一部作品之中,决不牺牲品质向有限的
时间和预算妥协。每一部作品都将由宫崎骏和高田熏制作导演,一切的指示都由导演来下
达,导演的决定拥有最高的优先权。吉卜力工作室这十年以来,一直都坚持着这样的理念
,而这可说是宫崎骏和高田熏这两位出类拔萃的导演和全工作室人员努力的成果。 
   
  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员们,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工作室竟然能一直存活到现在。“我们制
作一部电影,如果它成功了,就再做下一部。如果失败了,那这个工作室就得结束生命。
”吉卜力成员们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出发的。为了使风险减到最低,他们没雇用半个
全职的工作人员。在制作一部影片的時候,他们大约会招募70个左右的人员组成小组,当
电影完工之后,小组即自动解散。他们工作的地方,就只有位于东京市郊一间房子中的一
层楼而已,而且还是租来的。一切的管理决策都由高田熏一手包办,在他的良好经营之下
,吉卜力工作室才得已顺利地完成《天空之城》的制作,并在1986年上映,成功地吸引了7
75,000位观众到电影院观赏,同時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吉卜力工作室接下来的两部电影是《龙猫》和《萤火虫之墓》,负责导演的分別是宫
崎骏和高田熏。当时两部电影的制作是同时进行的,整个制作过程简直是一片混乱。而令
人惊叹的是,即使是同時制作两部电影,品质却丝毫没有降低的迹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吉卜力做到了,他们的政策方针是将制作良好的影片摆在第一位,公司的经营和成长则
是其次。这就是吉卜力和其他的工作室不同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想制作这两部
电影根本是不可能的。 

  谈到吉卜力工作室的历史時,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到的,他就是德间康快,吉卜力的
总裁。同時,他也是德间书店的总裁,除了负责发行业务之外,他也参与了一些公司发展
及其他的事物。另外,他也拥有一个名叫Daiei的影片工作室,此工作室一向以制作大导演
沟口健二的影片闻名。 
德间康快很少来吉卜力的工作室,因为他原则上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自由地发展,自由地
做决定。但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他总是站在第一线帮忙。当初将宫崎骏的漫画《风之谷》
搬上荧幕,正是出自他的决定,同時,吉卜力工作室也是由他一手创建的。 

  要将《龙猫》和《萤火虫之墓》这两部电影付诸发行上映,吉卜力工作室遇到了不小
的困难。因为這两部电影和他们的之前的几部电影相较,显得相当的“沉闷”(原文是用qu
iet)。当时,德间康快自己不惜风尘仆仆地游走于发行片商之间,为这两部片拼命地争取
发行上映的机会。最后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说服了片商。如果缺少了他的任何一点努力
奉献,吉卜力工作室现在早已不在了。 

  《龙猫》和《萤火虫之墓》的票房表现并不如预期,这可能是由于错过了上映时间的
关系,也就是说,这两部片并没能在暑假这个电影旺季上映。不过,它们超卓的品质却获
得了各界一致的赞赏。那一年《龙猫》几乎包办了日本所有的电影大奖,甚至还包括了最
佳摄影奖。而《萤火虫之墓》则被盛赞为“真正的艺术”。籍着这两部片,吉卜力工作室
在日本电影界打响了极大的名气。另外,《龙猫》也为吉卜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龙猫布娃娃竟然大受欢迎。为什么说是“意想不到”呢?因为龙猫布偶的上市距离影片上
映差不多已有两年之久了,而且他们创造龙猫当初也并不是为了想促进票房。事实上,是
有一家布偶制造商看上了龙猫,觉得龙猫这个“人物”不做成布偶实在太可惜了,于是极
力央求吉卜力工作室让他制作布偶。 

  总而言之,感谢龙猫产品的销售成果,吉卜力工作室才能夠慢慢地補回制作费造成的
大笔赤字。龙猫后来还被吉卜力当成工作室的标志。目前吉卜力正在计划成立一个专门负
责销售电影角色周边商品的部门。当然,吉卜力的方针仍是以制作电影为第一优先,周边
商品的收益只是一个额外的成果而已。吉卜力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为了考虑周边商品
的价值,而改变影片的任何一个部份。 
  第一部为吉卜力创下极佳票房的电影,是1989年由宫崎骏导演的《魔女宅急便》。《
女宅急便》吸引了大约264,000,000名的观众,同時,它也成为日本全年度最卖座的电影。
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收益及票房,超過了所有吉卜力工作室之前所作的每一部电影。然而,
在这次大成功的背后,吉卜力遇上了另一个问题:吉卜力倒底该怎么运作比较好呢?尤其是
在雇佣关系、工作人员的招募和工作室的发展方面,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日本的动画
电影界,一般都是按照所画的张数来计算员工的薪资,这也是吉卜力给付它的员工薪资的
计算方法。然而,《魔女宅急便》的工作小组所得到的薪水却严重偏低,差不多只有日本
平均薪资的一半。于是,宫崎骏做了两个建议: 
1.改用全职的雇佣制度以及固定的薪资系统,将工作小组的薪资加倍。 
2.固定规律地召募新员工,并且加强训练制度。 
   
  虽然吉卜力工作室的经济状况现在有了改善,但是当时全日本的动画界却是处在低迷
状况。因此,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维持制作的水准,宫崎骏认为吉卜力需要一个固定的
工作总部,用来建立坚固的组织系统、实现全职员工制度的理想、同時实现工作人员的训
练和扩增的计划。所以可以說,吉卜力的管理经营策略有了很大的转变,自此之后,吉卜
力进入了第二个時期。 

  继《魔女宅急便》之后,吉卜力的下一部作品是《秋天的童话》,导演是高田熏。在
这部电影制作工作进行的同時,1990年的十一月,全职制度实施了,而且吉卜力也开始推
行动画训练的课程,每年固定招收新员工的制度也实现了。 

  《秋天的童话》这部电影在1991年公开上映,也创下了极佳的个票房。和《魔女宅急
便》一样,它也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不过,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宫崎骏的两个建议全
都实现了:加倍的薪水和固定招收新员工。但这两个方案付诸实行的同時,也产生另一个
新的问题:影片制作成本的大幅提高。这是吉卜力早已预料到的结果,既然动画制作的成
本有80%是来自人力,那么薪水提高两倍的结果当然会造成成本大为提高。 
   
  所以在这个時期,吉卜力的新政策是--在广告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并希望藉此来提
升票房。如果制作成本的增加是无法避免的话,那唯一的解决之道,就只有利用策略性的
手段来提高票房一途了。吉卜力工作室之前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在《秋天
的童话》之后,他们才真正想到要在广告方面下功夫。 
   
  大约就在哪个時候,吉卜力的总执行长指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3Hs”状况。“3Hs”
「High Cost」、「High Return」和「High Return」。要制作高品质的电影,就必须投注
很高的制作成本,同时虽然这样做会有很高的风险,但是得到报酬收益却是很大的。这大
概就是“3Hs”的意义。从这之后到现在已经过了4年,吉卜力仍然维持着这样的原则。不
过,虽然报酬收益很高,却全部又投注在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上面了,所以吉卜力到现在还
是穷光蛋…… 
   
  雇佣全职员工的意义,就是吉卜力必须每个月给付员工薪水。吉卜力对这个情況的应
变方法,是维持一种不断工作的状态,也就是不断地制作新的电影,现在这已成了吉卜力
的宿命了。所以,吉卜力工作室不得不开始《红猪》的制作,而当时《秋天的童话》的制
作还尚未完工呢!吉卜力第一次遇上这种两部电影制作时间重叠的情況,当时《秋天的童话
》正在接近完工、最忙碌的階段。在这种非常时节,吉卜力根本不可能拨出员工来制作《
红猪》。结果呢,在《红猪》制作刚开始的時候,宫崎骏竟然必须自己单枪匹马地工作。 
  宫崎骏在接下了《红猪》的工作之后,不知是为消解压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提出了
一个建议:“嘿!我们来盖一座新的工作室吧!”这就是宫崎骏一贯的方式:当遇到一个问
题的時候,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作为解決的方法!不过宫崎骏的理由倒是很充分:“如果
吉卜力想吸引最好的人才,一间租来的办公室未免太寒酸了吧!”所以啦,吉卜力工作室的
新家终于开始兴建啦! 
   
  那一年的宫崎骏真是個天才,在制作《红猪》的同時,他也一个人画好了新工作室的
蓝图,亲自和建造商接洽,要求工作室完成時能尽量接近他理想的样子。一年之后,《红
猪》和新的工作室几乎同時完成。《红猪》一上映,吉卜力就高高兴兴地搬到新家去啦!! 
   
  新的工作室一共有三层楼,整座建筑物最特別的地方大概是休息室了。虽然吉卜力里
的女性员工只有男性的一半,但是女生的休息室却比男生大了两倍,而且设备也比较好。
可能这是我们伟大的建筑师宫崎骏,在表现他对女性主义的支持吧!另外,新工作室的绿地
也非常多,而停车的空间被宫崎骏可以弄得比较小了......呵 
   
  回到主题。1992年的夏天,《红猪》上映了,又成为年度票房最佳的电影,甚至连史
蒂芬史匹柏的电影《虎克船长》和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都不是对手。 
吉卜力工作室 
   
  1993年,吉卜力购进了两部大型的电脑化摄影机,同時也设立了吉卜力渴望已久的摄
影部门。新增了这个部门之后,吉卜力终于成长为一个具备动画部门、美术部门,培训/绘
画部门,及摄影部门的工作室了。这和日本动画工业界的发展方向完全相反,日本动画界
一般是强调分工要极度精细的。而吉卜力采用相反发展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家
在一个屋檐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对达到高品质工作是很重要的。 
   
  1993年,吉卜力制作了他们的第一部TV动画——《听见涛声》。负责导演的是望月智
充,時年34岁。他是第一位除了宫崎骏和高田熏以外,和吉卜力合作执导影片的导演。这
部影片的制作群都非常年轻,大部份由20多岁到30多岁的人组成。他们的工作信条是“快
速、便宜而又有品质的制片”。 
   
  这部70分钟长的电视特別节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在預算及制作时间方面,
却超出了计划中所预期的。所以,电视是吉卜力未来仍需发展的领域。 
   
  1994年由高田熏所导演的《平城狸合战》也成为年度日本国产片的第一名。在这部动
画中,大部份的动画部份都是由《秋天的童话》之后新加入吉卜力、在吉卜力成熟的年轻
成员完成的,而他们也为《平城狸合战》这部影片下了非常大的努力。在《平城狸合战》
中,吉卜力第一次使用电脑作画(CG)。虽然只有3个cut有使用CG,但以后只要有需要,他
们会用得更多。 
   
  吉卜力现在总共有99个成员了:动画46,培训/绘画 8,美术12,摄影4,导演及制作1
2,出版及行销5,管理12。就如这些数字所显示的,吉卜力大部份的工作成员都是负责动
画部份的。全体工作成员的平均年龄是29岁。 
   
  前面有提过,吉卜力的影片制作费可能会比其他的工作室来得高。但是从吉卜力的组
织架构来看,大部份的经费都花在影片上面了。这就是吉卜力特別的地方。吉卜力之所以
能够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和其他的公司比起来,花在支撑各个部门的费用要少太多了。 
   
  在宫崎骏的哲学中,他认为日本应该自己来创造他们想让日本小孩看的东西。所以,
遵循宫崎骏哲学的吉卜力,从未向海外其他国家的工作室请求任何的援助。 
  我们现在来谈谈吉卜力在国外的活动! 
   
  到现在为止,吉卜力的作品主要仅限于在亚洲地区发行,也就是香港和台湾两地。大
约在两年前,这样的情形渐渐有了改变。首先《龙猫》在美国的上映。很快地福斯公司取
得了发行《龙猫》家用录影带的版权,并且销售量达到560,000卷。在美国的电影界,日本
片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很惊人的。另外,《平城狸合战》还被选为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最佳
外语片呢! 
   
  大家可能也知道,在法国《红猪》曾在六十多个戏院上映,负责配红猪波哥的是一位
著名的演員尚雷诺Jane Reno。事实上,宫崎骏本人恰好是Jane Reno的影迷,他非常喜欢J
ane Reno在《碧海蓝天》(Great Blue)这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安索Enzo。所以啦,宫崎骏
对尚雷诺Jane Reno能在《红猪》中参加演出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吉卜力希望在未来能将作品推广到欧洲和北美,只要是有建设性且合理的提案,他们
都会很高兴地采纳。身为动画的创作师,能让更多的观众欣赏自己创作的影片,并给大家
带来快乐,吉卜力会很高兴的,不管观众的种族或国际为何都是一样。但是为了要将作品
在国外发行,吉卜力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所收到的很多提案,都是只希望将影片录成
家用录影带,或是只想在电视上放映而已。但吉卜力却希望他们的电影能以在戏院上映为
优先,必竟电影本来就是为了在电影院放映而制作的。 
   
  当然,吉卜力决不允许任何人修改他们的作品。然而很不幸的,由于他们经验和思虑
的不足,在《风之谷》制作的時候,有人将它改成较短的版本,然后以「Warriors of 
the Wind」的名字在美国及其他地区上映。假如大家曾经看过这个 
版本,吉卜力建议您就当作没看过吧! 
   
  有一点是仍需强调的,吉卜力从未(今后也是一样)为了市场的考量,而制作一部适合
多国市场的影片。吉卜力将会维持一貫的风格,单纯只为日本的观众制作影片。如果情况
允许的话,他们才会朝其他的国家发展。 
   
  在1995年夏天上映的《侧耳倾听》中,吉卜力尝试了一个新的制作群组合。宫崎骏负
责制作、编剧、绘分镜表。而曾在《萤火虫之墓》、《魔女宅急便》及《秋天的童话》中
担任动画导演的近藤喜文,则出马挑战导演一职。此外,吉卜力也试着在影片中的各个部
份加入了最近的数位技术。在《侧耳倾听》完成之后,吉卜力开始着手制作他们的第十一
部影片——《幽灵公主》,此片在1997年上映,在日本过内跟美国均有很好的反响。这部
由宫崎骏执导(可能是他本人最后执导的作品)的电影运用非常多的电脑科技,这是吉卜
力的一大挑战。为了应付这个新的挑战,吉卜力设立了一个专门的CG小组,也购置了一切C
G所需的设备。同時,他们也邀请了一位Nippon Television Network的CG导演加入《幽灵
公主》制作小组,这位导演以前也曾在《平城狸合战》中参加制作。 
   
  光是影片制作的第一年,吉卜力就在更新系统上投资了一亿日元。在《侧耳倾听》中
表現优秀的电脑技术在《幽灵公主》中大量地使用。电脑技术使原来只有2D的平面影像变
得更加有深度。 

  在1995年的四月,吉卜力创立了一座“东小金井动画学院”(小金井是吉卜力所在的一
座市镇),希望能挖掘出并培养更多像近藤这样的新导演人才。学校的校长是高田熏。没人
能保证吉卜力工作室能继续像这样顺利地发展下去。吉卜力从来没有忘记,每一部电影对
他们来说都是个新挑战的。持续地在品质、技术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断创新,这就是吉卜力
工作室存在的理由。




--
  一辉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艾丝美达.深爱的刻骨铭心,为她流干了泪,只剩冷冰冰的
眼神.少有的欢笑快乐,是黑暗里一盏明灯,冰冷中一怀温暖,痛苦中一点慰藉.双手拭去
血留下泪;眼波看见善良除去残暴;莞然微笑仿佛洁白的雪,清洗罪恶.那样的深爱,却是
六年相伴一夕惨别,从此燃烧的只有复仇与憎恨.火山灰凝成的土地上,也有鲜花盛开,
柔情绕指,终不能忘.死亡皇后岛上火山迸发,一辉竟一意奔向爱人之墓,大叫:"爱丝美
达,我不会让你一个人留下!"是时,余动心动容,恨不能化身为她,得此深爱,死而无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205.10.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