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Zon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elooby (平成的罗宾), 信区: ACZone
标  题: [合集] 齐藤千穗的新作品的背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17 23:00:23 2005), 站内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48:51 2005)  说道:

普希金的爱情--天才之死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49:22 2005)  说道:

1.
1837年2月彼得堡一个阴霾的早晨,荒凉的白桦林间弥漫着寒气,几片残叶挂在枝
头,在风中瑟瑟发抖。突然,林中一声枪响,惊起几只椋鸟。丹扎斯飞奔过去,扶起倒
在地上的人,他左手捂着胸口,鲜血已透过衣服顺着他长长的指尖流过。“我……,我
想回家……”他翕动着双唇,无力地倒在丹扎斯的怀里,两手垂着,鬈曲的栗色头发衬
着苍白的面庞,淡蓝色的眼睛像一汪幽怨的湖水,带着谜一样的光渐渐暗去,死神已伴
着宁静爬上了他的额头。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曾经写
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必忧伤,不必悲忿!”的著名诗句的他却带着忧郁的诉怨离
开了人间,时年38岁。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希金的爱情--天才之死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49:50 2005)  说道:

2.
  普希金才华横溢,风流一生。他爱过许多女子,尽管他常常移情别恋,但每一次恋
爱都能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普希金在结婚后不久,毫不隐瞒地对妻子娜塔丽娅说:“你
是我第113位恋人。”甚至在做父亲之后,普希金不仅依然与过去的女友诸如亚历山
德拉·奥西波芙娜·罗谢特、安娜·彼得罗芙娜·凯恩、亚历山德罗芙娜·奥西波娃以
及她的两个女儿弗列夫斯卡娅·武尔弗(武尔弗始终忘我地爱着普希金,终生未嫁)等
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不断地向她们献诗,而且又新爱上了库图佐夫元帅的女儿和孙女:
雍容华贵的伊莉莎白·米哈伊洛芙娜·希特罗娃和她在上流社会名噪一时的女儿多莉。
普希金曾以多莉为原型塑造了《黑桃皇后》中的丽莎的人物形象。尽管普希金总是坦诚
地把他婚前的恋情和婚后的风流韵事毫无保留地告诉心爱的妻子,娜塔丽娅依然久久不
能平静,夜里常常偷偷地伤心落泪。她很少用亲热的小名来称呼普希金(他的小名叫萨
沙,俄罗斯人称呼小名表示亲昵)。她称丈夫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或者直呼普
希金。美丽纯洁的娜塔丽娅,作为像普希金这样诗坛巨擘的妻子,承受了别人难以想象
的压力和艰难的命运。
  娜塔丽娅出生于冈察罗夫家族,他们在波洛特尼亚内有一座美丽的庄园,内有豪华
的骏马场,林木苍翠欲滴,假山、池塘相映成趣。父亲尼古拉·阿法纳西耶维奇,是一
个优秀的乐师,并且非常爱好文学。他常邀请普希金到家中做客,并借给他大量书籍。
母亲娜塔丽娅·伊万诺夫娜是宫中女官,1807年嫁给尼古拉。1812年卫国战争
中,法军近逼波洛特尼亚内,尼古拉被迫携家眷迁到坦波夫省,在岳父扎格里亚什斯基
家的庄园居住。同年,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出生。战后,他们全家返回波洛特尼亚
内故居,后来又举家迁到莫斯科。娜塔丽娅五岁时,祖父阿法纳西·尼古拉耶维奇把她
接到身边,待她似掌上明珠。阿法纳西常常给孙女买洋娃娃,带着她骑马,并给她雇了
好几名家庭教师,教她音乐、绘画、俄文、法文、德文……后来,娜塔丽娅的父亲骑马
时不慎从马背上摔下来,头部受了重伤,此后患了间歇性神经病。在母亲的要求下,娜
塔丽娅从祖父那儿回到了自己家。父亲的病常常发作,母亲原来的脾气就不好,而今变
得更加乖戾。她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朝圣的女香客,成了一个暴躁的宗教狂,常常为一些
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拳打脚踢。1830年,普希金向娜塔丽娅求婚,遭到母亲的强
烈反对,后来在祖父阿法纳西的调解下,两人才终成眷属。
  1831年3月,在莫斯科尼基塔街的耶稣升天节教堂里,如花蕾初露、娇艳欲滴
的娜塔丽娅穿着白色的婚纱,走将出来。普希金目不转睛地盯着心爱的未婚妻,眼里闪
着无限的幸福和炽热的爱情。娜塔丽娅望着普希金,内心感到无比自豪,因为这位著名
的俄国诗人选中她作为终身伴侣。在他俩交换戒指时,普希金不慎把戒指掉在地上。他
急忙俯身去拾,不料又碰落了诵经台上的十字架和《圣经》。普希金有时非常迷信,他
常常向朋友说起一些非常灵验的征兆,他尊重人民的千年传说,寻觅其中的含义。这一
次,不祥的阴云抚过他的心头,他的脸色陡然变得死一般苍白。
  普希金夫妇在皇村度过了难忘的蜜月。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普希金在书房里写作
,娜塔丽娅从不去打扰他,她总是静静地料理家务,刺绣,看书,甚至学起了烹饪。在
皇村的这间小木屋(现已改为博物馆)里,普希金完成了著名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中的最后几节——奥涅金给塔吉雅娜的信。与此同时,娜塔丽娅还亲手为丈夫
誊写了长诗《科隆纳一家人》。他俩情投意合,度过了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他们共同
生活了六年,生了四个孩子。为了让丈夫安心创作,她默默地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
担。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1.
: 1837年2月彼得堡一个阴霾的早晨,荒凉的白桦林间弥漫着寒气,几片残叶挂在枝
: 头,在风中瑟瑟发抖。突然,林中一声枪响,惊起几只椋鸟。丹扎斯飞奔过去,扶起倒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0:10 2005)  说道:

3.
  常言道:红颜薄命。娜塔丽娅,身高1.73米,体态端庄,妩媚动人,是彼得堡
公认的绝色佳人。
    普希金夫妇婚后不久,住在皇村。夏天的一个清晨,他们在公园的林荫大道上散步
时,与沙皇尼古拉一世不期而遇。沙皇为娜塔丽娅的天姿国色所倾倒,邀请普希金夫妇
到宫廷去。不久,普希金被录用到外交部,尔后晋升为九等文官。为了让娜塔丽娅能够
炫耀于阿尼奇科夫的舞会,沙皇又于1833年12月底赐于普希金宫廷近侍的头衔。
普希金对此非常愤怒,因为这种头衔通常只给予年轻的贵族少年,他托病不到宫里去,
令沙皇十分恼火。面对沙皇这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人,年轻单纯的娜塔丽娅不知所
措了。沙皇常常邀请普希金夫妇参加盛大的庆典活动。在舞会上,尼古拉一世不断地邀
请娜塔丽娅跳马祖卡舞和华尔兹舞。这一切普希金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在普希金跟
丹特士决斗的前几天,沙皇曾召诗人进宫。普希金回来告诉妻子说,他非常感谢沙皇对
妻子的忠告,但他们谈话的具体内容却无人知晓。在此三个月之前,即1836年11
月4日,普希金通过邮局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其中写着,戴绿帽子协会成员在会长纳雷
什金的主持下,一致推举普希金为“副会长”和“历史编纂家”,并发给他“戴绿帽子
荣誉勋章证书”。普希金知道信中所提的纳雷什金的妻子是亚历山大一世的情妇,因而
信中暗示的就是娜塔丽娅和尼古拉一世之间有暧昧关系。
  普希金把信装入信封,陷入了沉思。六年来,他一直怀着虔敬的心爱着娜塔丽娅,
感谢上帝赐给他这样一个可亲可爱、纯洁善良的天使。他坚信,这是一帮无耻之徒布下
的恶毒的阴谋。为了捍卫爱妻的名誉,他决定接受一切挑战。
冤家路窄
  普希金受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由。他与十二月党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写了许多抨击暴政、歌颂自由、讽刺权贵的诗,令沙皇大为震怒,惨遭流放。1827
年,普希金重返彼得堡后,依然受到宪兵的多次搜查和传讯。他多次要求辞去公职,隐
居乡间,专门从事创作,但遭到拒绝。沙皇及当局企图把普希金变成御用文人,因此对
普希金的要求极为不满。他与官方的矛盾不断加深。就在这个时候,丹特士,这个不速
之客闯进了诗人的私生活。
  丹特士男爵风流倜傥,聪明伶俐,很能博得女人的欢心。早在几年前,他在德国认
识了荷兰驻俄公使盖克恩,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后来,丹特士由于在法国不得志,他便
怀着飞黄腾达的野心认盖克恩老头为义父。经盖克恩的帮忙,丹特士拿着沙皇尼古拉一
世的内弟威廉·普鲁士斯基亲王的推荐书,于1833年10月来到俄国,当上了近卫
骑兵团的少尉。据丹特士同一骑兵团的一位公爵阿·瓦·特鲁别兹科伊回忆:“丹特士
和盖克恩之间的关系非常暧昧,他们名为义子、义父,实际上是为了掩人耳目。在我们
这些知道内情的人看来,丹特士却扮演着十分不光彩的角色。当时,同性恋在上流社会
非常盛行。丹特士是不是同性恋者,很难说,他一方面与盖克恩老头保持这种关系,另
一方面又肆无忌惮地向漂亮的女人大献殷勤。为此盖克恩非常恼火。”普希金去世后,
出版《  1837年1月26日,也就是决斗前夕,普希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盖
克恩老头提出了挑战。
    普希金写道:
  男爵!
  请允许我澄清一下不久前发生的事。您儿子的卑劣行径,本人早有所知,因此不能
漠然视之……
  男爵,我必须提醒您,您身为荷兰君王的代表,却干着拉皮条的勾当,怂恿您的儿
子做出这么多不体面的事……
  男爵,从今以后,我禁止你们靠近我的妻子,我决不允许您的儿子在干这种卑鄙的
勾当之后还去追求我的妻子,我更不允许这个骗子和流氓对她散布任何流言蜚语。
  因此,请您趁早结束这一场阴谋,否则,我决不会善罢甘休。
     谨此奉告。
                    亚历山大·普希金
                  一八三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没过几天,普希金就在决斗中身亡,在场的除了丹特士之外,还有丹扎斯和达尔沙
克。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2.
:   普希金才华横溢,风流一生。他爱过许多女子,尽管他常常移情别恋,但每一次恋
: 爱都能激发他创作的灵感。普希金在结婚后不久,毫不隐瞒地对妻子娜塔丽娅说:“你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0:32 2005)  说道:

4.
  在谈到普希金之死时,我们往往容易遗漏一位名叫波列季卡的恶毒女人。她不仅对
娜塔丽娅不断地散布谣言,而且与盖克恩一同策划谋害普希金。她为什么这么憎恨普希
金夫妇呢?说来话就长了。
  伊利达娅·波列季卡是俄国赫赫有名的伯爵格利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斯特罗加
诺夫的私生女。格利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处事精明,生活放荡。在阿尔比恩(即不列
颠群岛)任职期间,已有家室的他勾引了不少英国女子。据史料研究家考证,他曾当过
拜伦的部下,并有过一段交往。后来,拜伦正是以他为生活原型塑造了“唐璜”的形象
。几年后,格利戈里被任命为俄国驻葡萄牙大使,他居心叵测,花言巧语把葡萄牙宫廷
侍从官的妻子德叶加伯爵夫人(葡萄牙著名女诗人列奥娜拉·达里莫特的女儿)骗到手
,生下了一个女孩,她就是波列季卡。1824年,斯特罗加诺夫的第一任妻子和德叶
加伯爵夫人相继去世,斯特罗加诺夫才正式确认与波列季卡之间的父女关系。这时波列
季卡已满19岁,她长得相当漂亮,一头浓密的古铜色长发,皮肤白里透红。两只微带
绿色的眼睛虽然长得俏美,但却总是不怀好意滴溜溜乱转,嘴角也总是挂着一丝阴险的
冷笑。
  据葡萄牙大百科全书中记载,伊达利娅从16岁起就与拿破仑的部下约翰将军等人
打情骂俏,有过不少风流韵事。伊达利娅的母亲德叶加伯爵夫人不仅不对女儿严加管教
,还为女儿牵线搭桥。看着女儿身边有那么多追求者,她喜不自胜。伊达利娅来到彼得
堡之后,被公认为仅次于娜塔丽娅的第二大美人,她常到近卫骑兵团里去卖弄风骚,把
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了争夺伊达利娅,骑兵团里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伊达利
娅成了他们的女皇。她那张尖嘴薄舌能把任何一件事都闹得满城风雨,难怪上流社会有
不少人在诗人死后还对他啧啧非议,却对整天寻花问柳、追逐女性的淫棍丹特士大颂赞
词。
  伊达利娅非常嫉妒娜塔丽娅的天姿,而且在普希金结婚之前,她曾一度狂热地单恋
着这位诗坛泰斗。普希金给过许多使他产生过柔情的女子写过诗,但惟独不愿给伊达利
娅献诗。他觉得伊达利娅为人尖刻、阴险,诡计多端,缺乏女性温柔纯真的魅力。据普
希金的朋友B.П.戈尔恰科夫和П.B.舍列梅捷夫回忆:有一天,伊达利娅再三央
求普希金在她的纪念册上题诗留念,普希金不肯,但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拒绝,所以随
手写了几句。第二天,伊达利娅在家举办的沙龙里得意地朗诵了这首诗。但后来有一位
客人发现,普希金署名的日期同实际时间不符,上面写着:“四月一日。”(这一天是
西方的愚人节)。伊达利娅顿时气得满脸铁紫,一下把纪念册撕得粉碎,从此她对普希
金更加怀恨在心。
  伊达利娅得知丹特士在疯狂地追逐娜塔利娅后,先是与丹特士调情,后来又假装与
娜塔利娅亲近。有一次她邀请娜塔丽娅到家中做客,然而在客厅里迎接她的不是伊达利
娅,而是丹特士。客厅的窗户都用淡黄色带褶边的窗帘紧紧遮住,房子里一点声音也没
有。丹特士跪倒在娜塔丽娅的脚下,用手枪威胁说,如果娜塔丽娅不嫁给他,他就要自
杀。娜塔丽娅一时不知所措,惊叫着冲出客厅。伊达利娅站在大门口,脸上露出阴险的
笑容。此刻在门外看守的彼得·彼得罗维奇·兰斯科依(他当时是伊达利娅的爱慕者)
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场恶毒的阴谋。他一气之下与伊达利娅一刀两断。在普希金去世7
年之后,他娶娜塔利娅为妻,并把普希金的四个孩子全部抚养成人。
  娜塔丽娅没有把在伊达利娅家发生的事告诉丈夫,她怕普希金会再次向丹特士提出
决斗。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伊达利娅在策划这次会面之后,又紧锣密鼓地与盖克恩合谋
参与谋害普希金。诗人在决斗中身亡,她称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甚至幸灾乐
祸地看着娜塔丽娅带着四个孩子,负债累累。她见普希金的大女儿玛丽娅长得特别像父
亲,她说这是一大不幸。
  伊达利娅·波利季卡死于1890年,终年85岁。从年轻时代一直到生命之终,
她都对普希金怀着刻骨的怨恨。后来在莫斯科、敖德萨等地纷纷为普希金树立起了纪念
碑,伊达利娅狂怒地大叫道,她一定要到每一块纪念碑上去唾诗人一口。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言道:红颜薄命。娜塔丽娅,身高1.73米,体态端庄,妩媚动人,是彼得堡
: 公认的绝色佳人。
:     普希金夫妇婚后不久,住在皇村。夏天的一个清晨,他们在公园的林荫大道上散步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1:29 2005)  说道:

5.
  对于一个痴爱的女人来说,她的一生就是一本绝望的小说,是无声的呜咽,是哭不
出来的哭泣。她爱了一生却毫无回音,她临死前心灵的孤独颤抖、肉体的极度困乏是没
有人可以知道、可以猜测、可以分担的。
  在险石岛公园,娜塔丽娅第一次遇见丹特士,与她同行的还有普希金的姐姐叶卡捷
琳娜(小名卡嘉)。也许是魔鬼诱惑了卡嘉的心,卡嘉从此对丹特士一往情深。
  卡嘉一厢情愿地爱着丹特士,她明白,丹特士从来没有把她放在心上,他迷恋的是
娜塔丽娅。为了能到盖克恩家去做客靠近丹特士,她不惜以娜塔丽娅为诱饵,寻机向丹
特士调情。可是每次会面,丹特士都把卡嘉撇在一边,始终用迷恋的眼睛盯着娜塔丽娅
。尽管娜塔丽娅非常讨厌丹特士,但她又可怜卡嘉,在卡嘉的央求下,她不得不与他们
一同去骑马兜风。
  沙皇尼古拉一世也钟情于娜塔丽娅,丹特士的行为令他十分恼火。1836年10
月9日,丹特士被提升为御前骑兵传令官,没过几天丹特士就跟卡嘉结了婚。这件事自
然十分蹊跷,但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的卡嘉却陶醉在黄粱美梦之中。她欢喜地试穿新
装,焦急地等待婚礼的举行。但是在新婚的午宴上,母亲、兄弟姐妹包括普希金夫妇都
没有来。这一切,卡嘉都看在眼里。跟丹特士结婚后,卡嘉一直都受着丈夫的冷遇。丹
特士偶尔也会对卡嘉亲热,但那也无非是想利用妻子和娜塔丽娅的关系更经常地与娜塔
丽娅见面。卡嘉对丈夫的放荡行径包容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她明明事先就知道弟弟与
丈夫要决斗的事,可是却不告诉娜塔丽娅,甚至在弟弟死后,她不惜抛弃亲人跟随杀死
弟弟的凶手去了法国,并死在那里。卡嘉在离开彼得堡之前,在给丹特士的一封信中写
道:“……我惟一想告诉你的,是我始终如一地爱着你,只有你才是我一生的幸福。”

  在法国,卡嘉的命运更加凄惨。她先后给丹特士生了三个女儿,但丹特士一心想要
儿子。在最后一次临产前,卡嘉赤着双脚到郊区的一座小教堂去祈祷,她发誓改信天主
教(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祈求上帝赐给她一个儿子。儿子倒是生了,但可怜的卡嘉
却死于产褥热。卡嘉的大女儿列昂尼娅非常痛恨父亲,却十分敬重普希金,但不幸的却
是她后来精神错乱,死在了疯人院里。
  卡嘉死后,丹特士当了苏尔萨市市长。1851年,他代表右翼力量在法国宪法的
审议会议上,攻击维克多·雨果。1852年法国政变后,摄政亲王路易·拿破仑任命
丹特士为参议员。1863年,娜塔丽娅死后,他还要求继承一份遗产,甚至告到了沙
皇那里。尼古拉一世在信上批谕:“请冈察罗夫(娜塔丽娅家的父姓)兄弟再三斟酌,
妥善处理。”案子拖了许多年,直到付给丹特士一笔钱,这件事才算终了。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4.
  在谈到普希金之死时,我们往往容易遗漏一位名叫波列季卡的恶毒女人。她不仅对
娜塔丽娅不断地散布谣言,而且与盖克恩一同策划谋害普希金。她为什么这么憎恨普希
金夫妇呢?说来话就长了。
  伊利达娅·波列季卡是俄国赫赫有名的伯爵格利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斯特罗加
诺夫的私生女。格利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处事精明,生活放荡。在阿尔比恩(即不列
颠群岛)任职期间,已有家室的他勾引了不少英国女子。据史料研究家考证,他曾当过
拜伦的部下,并有过一段交往。后来,拜伦正是以他为生活原型塑造了“唐璜”的形象
。几年后,格利戈里被任命为俄国驻葡萄牙大使,他居心叵测,花言巧语把葡萄牙宫廷
侍从官的妻子德叶加伯爵夫人(葡萄牙著名女诗人列奥娜拉·达里莫特的女儿)骗到手
,生下了一个女孩,她就是波列季卡。1824年,斯特罗加诺夫的第一任妻子和德叶
加伯爵夫人相继去世,斯特罗加诺夫才正式确认与波列季卡之间的父女关系。这时波列
季卡已满19岁,她长得相当漂亮,一头浓密的古铜色长发,皮肤白里透红。两只微带
绿色的眼睛虽然长得俏美,但却总是不怀好意滴溜溜乱转,嘴角也总是挂着一丝阴险的
冷笑。
  据葡萄牙大百科全书中记载,伊达利娅从16岁起就与拿破仑的部下约翰将军等人
打情骂俏,有过不少风流韵事。伊达利娅的母亲德叶加伯爵夫人不仅不对女儿严加管教
,还为女儿牵线搭桥。看着女儿身边有那么多追求者,她喜不自胜。伊达利娅来到彼得
堡之后,被公认为仅次于娜塔丽娅的第二大美人,她常到近卫骑兵团里去卖弄风骚,把
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了争夺伊达利娅,骑兵团里打架斗殴的事件时有发生,伊达利
娅成了他们的女皇。她那张尖嘴薄舌能把任何一件事都闹得满城风雨,难怪上流社会有
不少人在诗人死后还对他啧啧非议,却对整天寻花问柳、追逐女性的淫棍丹特士大颂赞
词。
  伊达利娅非常嫉妒娜塔丽娅的天姿,而且在普希金结婚之前,她曾一度狂热地单恋
着这位诗坛泰斗。普希金给过许多使他产生过柔情的女子写过诗,但惟独不愿给伊达利
娅献诗。他觉得伊达利娅为人尖刻、阴险,诡计多端,缺乏女性温柔纯真的魅力。据普
希金的朋友B.П.戈尔恰科夫和П.B.舍列梅捷夫回忆:有一天,伊达利娅再三央
求普希金在她的纪念册上题诗留念,普希金不肯,但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拒绝,所以随
手写了几句。第二天,伊达利娅在家举办的沙龙里得意地朗诵了这首诗。但后来有一位
客人发现,普希金署名的日期同实际时间不符,上面写着:“四月一日。”(这一天是
西方的愚人节)。伊达利娅顿时气得满脸铁紫,一下把纪念册撕得粉碎,从此她对普希
金更加怀恨在心。
  伊达利娅得知丹特士在疯狂地追逐娜塔利娅后,先是与丹特士调情,后来又假装与
娜塔利娅亲近。有一次她邀请娜塔丽娅到家中做客,然而在客厅里迎接她的不是伊达利
娅,而是丹特士。客厅的窗户都用淡黄色带褶边的窗帘紧紧遮住,房子里一点声音也没
有。丹特士跪倒在娜塔丽娅的脚下,用手枪威胁说,如果娜塔丽娅不嫁给他,他就要自
杀。娜塔丽娅一时不知所措,惊叫着冲出客厅。伊达利娅站在大门口,脸上露出阴险的
笑容。此刻在门外看守的彼得·彼得罗维奇·兰斯科依(他当时是伊达利娅的爱慕者)
才明白,原来这是一场恶毒的阴谋。他一气之下与伊达利娅一刀两断。在普希金去世7
年之后,他娶娜塔利娅为妻,并把普希金的四个孩子全部抚养成人。
  娜塔丽娅没有把在伊达利娅家发生的事告诉丈夫,她怕普希金会再次向丹特士提出
决斗。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伊达利娅在策划这次会面之后,又紧锣密鼓地与盖克恩合谋
参与谋害普希金。诗人在决斗中身亡,她称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甚至幸灾乐
祸地看着娜塔丽娅带着四个孩子,负债累累。她见普希金的大女儿玛丽娅长得特别像父
亲,她说这是一大不幸。
  伊达利娅·波利季卡死于1890年,终年85岁。从年轻时代一直到生命之终,
她都对普希金怀着刻骨的怨恨。后来在莫斯科、敖德萨等地纷纷为普希金树立起了纪念
碑,伊达利娅狂怒地大叫道,她一定要到每一块纪念碑上去唾诗人一口。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言道:红颜薄命。娜塔丽娅,身高1.73米,体态端庄,妩媚动人,是彼得堡
: 公认的绝色佳人。
:     普希金夫妇婚后不久,住在皇村。夏天的一个清晨,他们在公园的林荫大道上散步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1:49 2005)  说道:

6.
  1837年,春天还没有叩响彼得堡的大门,死神就收走了这位诗坛的旷世奇才。
普希金在临终时叮嘱妻子迁到乡下去住,两年后最好改嫁他人。1836年普希金在安
葬母亲时告诉妻子,如果他死在娜塔丽娅之前,就把他葬在母亲的身边。不料,不过一
年,普希金的话竟应了验。按照丈夫的遗愿,娜塔丽娅举家迁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并
把丈夫安葬在圣山修道院附近的小山头上。1841年8月,娜塔丽娅重新安葬了普希
金。1902年,墓碑旁的土层塌陷,镶着锦缎金银边饰的橡木棺裸露在外,因此不得
不实行第三次安葬。1953年,为了修复坟头的纪念碑,坟墓又被挖开。普希金的尸
体已严重腐烂,只有头发还在。
  普希金死时,他的爱子萨沙只有三岁;长女玛莎,长着一头鬈发和一双淡蓝色的眼
睛,只有四岁;胖嘟嘟的格里沙还不到两岁;白白胖胖的塔莎尚在襁褓之中。
  然而命运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塔莎长大后,爱上了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杜别
尔特。娜塔丽娅一再反对这门婚事:一则,他是迫害普希金的宪兵司令边肯多尔夫的助
手列·杜别尔特的儿子,脾气暴戾,嗜赌如命;二则,他比女儿大14岁。母亲担心女
儿会受苦,谁知塔莎不依不饶,非他不嫁。女儿出嫁后,娜塔丽娅伤心了很久。果不其
然,塔莎在生了三个孩子之后跟丈夫离了婚。娜塔丽娅想帮帮女儿,但苦于债务累累,
爱莫能助,后来她把保存在大儿子萨沙那里的普希金书信转交给了塔莎,这毕竟是一份
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年之后,塔莎又嫁给了英国亲王威廉·纳萨乌斯基,并在伦敦被赐
予托尔比伯爵夫人的封号。
  长女玛丽娅温柔秀美,皮肤白皙,鼻梁挺拔雅致,浓黑的长发垂在胸前,一双蓝眼
睛聪慧明澈。玛丽娅十分疼爱母亲,为了母亲她迟迟未嫁,直到1860年经人撮合,
与加尔东少将终成眷属。他们住在土拉,在那里结识了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非常
欣赏玛丽娅高贵典雅的气质,从她身上捕捉了种种细微特点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
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形象。
  1863年11月26日,娜塔丽娅在多年的病痛之后逝世,被安葬在彼得堡(现
改名为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瓦大寺院古老的拉扎列夫斯基墓地,终年51岁。
  早在普希金16岁那年,他就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和爱神相伴,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他没
做过什么善事,然而凭良心起誓,谢天谢地,他却是一个好人。
  普希金离开我们已有160多年了,正像他说的那样,他绝不会死去,只要在这个
月照的世界上还有一个诗人,他的名声就会传扬。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5.
:   对于一个痴爱的女人来说,她的一生就是一本绝望的小说,是无声的呜咽,是哭不
: 出来的哭泣。她爱了一生却毫无回音,她临死前心灵的孤独颤抖、肉体的极度困乏是没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2:49 2005)  说道:

有识之士的评论:
    普希金自己的一生也和书里的角色一样坎坷,甚至他就像书里的人一样有着同样的
喜怒哀乐,看过他的《黑桃皇后》描写俄罗斯那 时期的黑暗和人性的贪婪。可是看普希
金和看莫泊桑的感觉完全两样。普希金更多的是沉浸在爱情的柔密里,而莫泊桑就像一
个旁观者冷眼观看周遭的事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必忧伤,不必悲忿。可惜诗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阿!为了爱情
而死去的人,只能说活的太痴情了。是谁害了他呢?也许是心中的浪漫情怀,把世界想
像的太美好了吧......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6.
:   1837年,春天还没有叩响彼得堡的大门,死神就收走了这位诗坛的旷世奇才。
: 普希金在临终时叮嘱妻子迁到乡下去住,两年后最好改嫁他人。1836年普希金在安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3:35 2005)  说道:

    听我父亲说,普希金当时娶娜塔利娅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爱情,更多的是虚荣。这
点并不像〈青铜的天使〉中的描述。我并不否认,因为普希金当时的女人圈就很混乱。

    很多人把这位伟大诗人的死,全部推罪于他年轻美丽的夫人,其实不尽然。虽然娜
塔利娅的生活不很检点,但爱美本来就是女人的天性,何况是当时俄国的第一美人,难
道就甘心把自己的美貌埋没于墙瓦之中?

    再加上沙皇的监视,自己天性的唆使和各方面的阻挠,这对恋人的结合是可悲的。
普希金的强烈的占有愈望强加在娜塔利娅身上,这对于向往着灯光舞会和习惯别人追捧
的娜塔利娅来说,无非是阴影。或许正因为她美丽,普希金才产生了这种占有后的骄傲

    普希金的死,他自己也得负上很重要的责任。女人无非是可怕的,他的命是断送在
三个女人身上了。娜塔利娅是那场决斗的根源;而得不到普希金的爱,迸发仇恨火花的
伊利达娅无疑是这场事件的主宰;而身为普希金姐姐的卡嘉在自己可悲的命运中却活生
生的把弟弟推向了死亡。

    也许普希金是愚蠢的,居然向身为军人的丹特士发出挑战?试问在这名神枪手面前
,他如何会有胜算?难道真是为爱?

    他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始终没有答案,或许在今后这仍将是个谜,留给世人众说纷
纭。或许天才的背后,总隐藏着一桩历史的秘密...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识之士的评论:
:     普希金自己的一生也和书里的角色一样坎坷,甚至他就像书里的人一样有着同样的
: 喜怒哀乐,看过他的《黑桃皇后》描写俄罗斯那 时期的黑暗和人性的贪婪。可是看普希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5:00 2005)  说道:


    可能对于真正的爱定义并不同。不是为了爱人牺牲一切就是爱,也不是为了占有她
的那种爱。爱可能是广义的,我觉得我自己都答不出来什么是爱,估计问那些大人也很
难清晰的告诉你真正的爱。

    再仔细的看了这个帖子,再想想整个事件的发生,其实也没有真正谁是谁非。

    但是我到是同情那个伊达利娅,虽然说她是活得很长的一位。可是这个女人似乎是
为了名利而存在的,是交际场上宠过的女人,也就是说时代曾经也恩宠过伊达利娅。可
是伊达利娅对普希金我想那仅仅是迷恋而已,而迷恋就是对某一事物过渡爱好而难以舍
去。普希金当时也是个有名的才子,哪一个女孩不对才子心动的?伊达利娅也不例外。
只不过她最后的妒忌越来越强烈,所以说一个人连自己控制不住心魔的话,那这个人只
有走向悬崖了。所以伊达利娅在年老的时候还没有放下心中的恨,对普希金的恨还是深
入骨子里的。所以说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伊达利娅的命运就是无法忍受被普希金
的抛弃,这个骄傲的女人一被人家摔到底。这也许就是她和普希金之间的缘分,只不过
这个缘分是个莫大的玩笑而已......

    卡嘉却是整个事件最无辜的一个。她是普希金的姐姐,是那塔丽娅的姐姐。这样的
身份自然就吸引了丹特士。她又被利用了,又是一个可悲的女人。处处维护着丹特士。
卡嘉陷入感情世界实在是太深了难以自拔,也是一个迷恋中的女人。可惜自始至终卡嘉
都没有真正得到丹特士的垂青和爱怜。在 丹特士眼里或许把她看做一个跷跷板,只要站
到至高点仰望全景就可以了。而那个迷人的全景就是那塔丽娅。还有就是个生产的工具
,终于生了个儿子却死了,卡嘉的迷恋带来是个死的结局。真是个凄惨的女人。

    那塔丽娅是最幸福的。虽然普希金是否真的爱她我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普希金
对她很坦白。男人坦白有多少阿?他们一定也幸福过,后来普希金甚至为了那塔丽娅和
丹特士挑战。这也是爱的表达方式吧,只不过那时候人把这种方式想得过于直接简单化
了。普希金最后也为了那塔丽娅死了,是因为那塔丽娅这个可人儿是自己最在乎的妻子
呢?还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玩偶呢?有人说女人的心思难懂。我看男人也一样。普希金
究竟是爱妻子的吗?我想应该是爱的吧,因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普希金遇到了那么多
女人,却并没有和她们成亲。而是选择了那塔丽娅,若是那塔丽娅的美丽让普希金对她
迷恋,那么其他女人肯定也和那塔丽娅的美是不相上下的。而向往自由的普希金甘愿诚
服于婚姻,拜倒在那塔丽娅的石榴裙下。至于婚后于其他女人的纠葛,可能是普希金的
心还是如放飞的鸽子那般吧,想看看外面的女人。但是那塔丽娅至少有一定改变了普希
金的。所以我觉得那塔丽娅在普希金心中是那个年轻的缪斯,给他灵感的年轻的缪斯!

    这些女人之所以活成这样,是因为“迷恋”,而太执着的迷恋最终会使自己在感情
路上迷路了,永远也找不到出口。

    而普希金对那塔丽娅的也有“迷恋”就是这个“迷恋”让他在死去前还想着家,想
着那塔丽娅。

    迷恋,是爱情的根源阿!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我父亲说,普希金当时娶娜塔利娅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爱情,更多的是虚荣。这
: 点并不像〈青铜的天使〉中的描述。我并不否认,因为普希金当时的女人圈就很混乱。
:     很多人把这位伟大诗人的死,全部推罪于他年轻美丽的夫人,其实不尽然。虽然娜
: ...................



────────────────────────────────────────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于  (Tue May  3 10:57:18 2005)  说道:

从漫画开始接触vr,
从漫画开始接触classical music,
从漫画开始接触欧洲历史,
好像齐藤是对我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hehe 我崇拜这个女人。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对于真正的爱定义并不同。不是为了爱人牺牲一切就是爱,也不是为了占有她
: 的那种爱。爱可能是广义的,我觉得我自己都答不出来什么是爱,估计问那些大人也很
: 难清晰的告诉你真正的爱。
: ...................



────────────────────────────────────────
  dmyx (Kagura)                    于  (Tue May  3 11:46:10 2005)  说道:

re
【 在 belia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驾照的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希金的爱情--天才之死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8.7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