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yTale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骆驼集市), 信区: FairyTales
标  题: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之 魔幻故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25 21:11:02 2006), 站内

 推荐书目: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5月35日  纳尼亚王国传奇

 魔戒  哈利·波特系列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鸡皮疙瘩系列  吸血侠达伦·山传奇  魔法学校系列

 女巫  玛蒂尔达  好心眼儿巨人

 毛毛  愿望潘趣酒  讲不完的故事




征服全世界的小魔法师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魔幻作品比《哈利·波特》更为成功地抓住了孩子的心。1997年,当
魔法妈妈J.K.罗琳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她只是为自己的处女作能摆上
正规书店的书架而欣喜若狂。而八年之后,全世界的大人和孩子为第五本《哈利·波特与凤
凰社》的如期出版而欣喜若狂。这套写给9岁以上儿童阅读的系列魔幻小说创下了多项出版
史上的世界纪录,曾经一贫如洗的罗琳也在短短的几年内超过英国女王,成为英国最为富有
的女性。

不但是书,还有电影。“哈利·波特”的电影前两集在全球公映,继续为这位小魔法师的神
话推波助澜,如今在五、六岁的孩子中都很难找到没听说过哈利·波特的,更有趣的是,即
使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中也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外。

儿童的小说、儿童的电影,突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凡与“魔幻”相关联的,往往大红
大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哈利·波特的热门话题,实在太多太多,对此我不打算再说什么。作为书虫,我只对故
事本身感兴趣。

这是一个讲述魔法世界中一个小魔法师成长的故事。也许你已经读过,也许你还没有读过,
但你肯定听说过。我来重新为这个故事开个头:



魔法师的世界。

有一个极端崇尚纯血种的魔法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是创建伟大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创始
人之一。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个纯种继承人爱上了一个男麻瓜(麻瓜是什么?
就是我们这些不是魔法的普通人!)。他们结合并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久男麻瓜负心离去,
母亲伤心而逝。男孩成为了孤儿,被一个穷苦的麻瓜收养。

不要着急,这个男孩不是哈利·波特。他后来的名字别人连提都不敢提,他就是令人生畏的
邪恶魔法师——伏地魔!这个在巨大的仇恨和根深蒂固的偏见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变成了一
个丧心病狂的魔鬼。他在魔法世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他要毁灭魔法世界里所有具有麻瓜
血统(当然不包括他自己)、亲近麻瓜和反对他的人,似乎谁也无法阻挡他!

可是就在这时,另外一个男孩诞生了。

伏地魔的法力告诉他,这个男孩将是他的终结者!

于是伏地魔到处寻找这个婴儿,终于从一个告密者那里找到了线索。他杀死了婴儿的父亲和
母亲,就在他挥舞魔棒杀死婴儿的刹那,奇迹发生了——他的魔力反弹回来,消灭了自己的
肉身,只留下奄奄一息的孤魂,狼狈逃走。这个婴儿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永恒的伤疤,但他还
活着,并在这一晚成为了魔法世界的英雄。

他就是哈利·波特!他注定要成为伏地魔的终结者。



哈利的故事仅仅开了个头。英国作家罗琳准备用七本书来讲述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目前已
经完成了五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
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这五本都有中文译本。
这七本书讲述哈利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传奇生活,我们也期待着,哈利在最后的决斗中战
胜可怕的伏地魔。

有关“终结者”的神话其实并不新鲜,在古老的传说中可以找到一长串,最著名的有古埃及
的俄狄浦斯和古波斯的居鲁士王。大体的结构是:某个不可一世的王者,预知某个孩子将成
为自己的终结者,于是他千方百计要消灭这个孩子,但是种种奇遇使这个孩子摆脱危险并渐
渐成长起来,最终他真的成为了终结者。虽然哈利·波特的故事还没讲完,但我相信他将会
在最后一个故事中战胜伏地魔。

单单是这样一个故事,很难解释哈利·波特的魔力。

神奇的魔法妈妈罗琳,成功地汇合了魔幻世界的所有素材:神话、巫术、古堡、妖精、巨人
、幽灵、吸血鬼……;她同时将传统童话中的种种奇幻因素,还有对大千世界的种种影射,
非常巧妙地融为一炉;最后把这些素材揉进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中,用来影射这个貌
似公平的成人世界,从愤懑、恐惧和无助中挖掘勇气、智慧和爱。这个魔幻大餐式的巨型恐
怖故事,把困守于枯燥日常中的孩子们的内心郁闷尖厉地喊叫了出来!

有一位挪威的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说,“学校是系统地压抑儿童天性的一个机构”。这
么说显然有些过分,校长和老师们肯定要跳起来抗议。但我们不妨先安静地坐下来,想一想
这句话中包含的某些不太容易被接受的事实。你很难得见到一个孩子,一听说要额外放几天
假不会高兴得一蹦老高的;你很难得见到一个孩子,一到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心花怒放的;你
也很难遇到孩子,每逢考试就眉开眼笑的。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在大人的眼里看来,学校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应当是有纪律的、规范的、有条不紊的,
开学第一天到学校,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在未来某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将要做些什么,风雨不
改,雷打不动。孩子们在学校里应当努力做到大人认可的优秀标准,最起码也应该与大多数
孩子一样。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固化的,从来如此,以后也一样,好像本该如此。

魔法妈妈给了全世界孩子们一个完全不同学校——霍格沃兹魔法学校。这间学校表面上看没
有什么不同,学校该有的都有了,但多了那么一点儿魔法,也多了许多不可预料的变化。孩
子们学习各种奇妙的魔法,课上学习,课间就能使用。老师讲课有时也很沉闷,但经常有些
奇妙的花絮,比如老师从黑板里钻出来,一群小怪物在教室里东奔西走什么的。作业往往也
很奇怪,作文不看字数,却要看纸张的长度。不过这些都是些花絮,这间学校最有劲的是经
常出一些怪事,刺激、怪异,甚至很恐怖,恐怖得要命。每当出现这些怪事,校长和老师一
方面尽可能安顿好学生,另一方面也允许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与黑暗魔法的战斗
中来,而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孩子不但成为了主角,而且还成为了拯救大家的英雄。

魔法学校的魔法,在罗琳的笔下别有深意的,它是对知识的一种寓言般的诠释,也代表了对
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说得更直白一些,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想像力,但没有想像力,根本
谈不上知识。充满活力和想像力是孩子们的本能,如果我们去压抑而不是去发展这种本能,
那么教育有什么意义?

哈利·波特诞生后,曾经一度遭遇来自教育界的阻力,甚至有一些英国的学校也禁止它进入
校园,但几年过去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位小魔法师。举世公认,在这个以电视、网络
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哈利·波特”是很难得能把孩子们从电视机前拉回到书桌前的魔法
书!它的篇幅虽然比大多数名著都长,但孩子们仍旧能孜孜不倦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看完一
遍又一遍。

不管你是否喜欢魔法,你都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本魔力无边的书。



讲不完的恩德



在前面的图画书部分,我们介绍了根据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童话《犟龟》绘制的绘本。
恩德既是一位童话大师,也是一位幻想文学大师。这里我们来介绍他的三部魔幻作品《毛毛
》、《愿望潘趣酒》和《讲不完的故事》。

虽然恩德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但他本人并不完全认同“儿童文
学作家”这个称谓,他甚至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这并不是说他
不重视孩子,恰恰相反,他认为没有孩子丝毫不关心的主题、或者孩子完全不能理解的主题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话题是专门为孩子而设定的,也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与孩子一起探讨
的,只是叙述的方式不同而已。他坚持自己是为所有的大人和孩子而创作的。

不过事实上,恩德作品的绝大多数读者是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大人不愿意读恩德。为什么
呢?

一来,大概是因为恩德作品中太多孩子的“玩意儿”了,让不少大人感到难以“屈尊”。就
说这三部他最著名的魔幻小说吧,《毛毛》的主人公是小女孩,还有乌龟、时间老人、虚无
的灰衣人;《愿望潘趣酒》中有雄猫、乌鸦、巫师和巫婆;《讲不完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小
男孩,还有一堆童话世界的人物和动物。大人读这些东西,未免太孩子气了吧?

二来,大人实在没有时间,连很多有用的东西都没办法去读,怎么有时间来读小说,尤其是
幻想小说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越来越没有时间了。我们相互问候起来,总这么说——“最近
忙些什么呢?”“唉呀,瞎忙呗。总是加班呀、出差呀、开会呀。”“好啊。有的忙是好事
呀。祝你早日升官发财吧。”——大体如此吧。

你想想,如果换了这样寒暄会怎么样?——“最近在忙什么呢?”“哦,最近正在读幻想小
说,没事儿就瞎想想呗。”“好呀,能这么过真开心。”——话是这么说,可是心里恐怕在
想“真没出息,这么大的人还看闲书!”

不知从何时起,“时间就是金钱”渐渐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大都市越来越繁华,人们越来越
忙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天都在争分夺秒。我们都在想,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我们
就能做更多有用的事情,创造更多的财富,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美好。

真的是这样吗?恩德以一种童话的叙述方式提出了疑问。于是《毛毛》诞生了。



【毛毛】



在一个城市的一角,出现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女孩毛毛,她蓬头垢面,身体虚弱。开始,人们
只是因为好心,收留并给她接济,但渐渐地,人们发现生活中不能缺少毛毛,因为这个女孩
太特别了。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只是有一个小小的本领:

小毛毛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的只有一点,就是——倾听别人讲话。其实这没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现在也许有人就要说了,咳,听别人讲话,那谁不会!

如果你这样说的话,那就错了。真的,只有很少人会倾听别人讲话,而且像毛毛这样懂得怎
样听别人讲话的人,简直还从来不曾有过。

毛毛那么会倾听,她能使很笨拙的人突然产生机智的思想。这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或者问了
什么,给了那些人一些什么启发,不,她只是坐在那儿倾听,非常专心,充满同情。这时候
,她用又大又深的眼睛看着那些人,使被看的人觉得心中仿佛忽然涌现出许多自己从来没有
想过的、隐藏在心底的想法。

她那样会听,能使没有办法的人和犹豫不决的人突然明确自己的目标,还能使害羞的人突然
感到自由自在、勇气十足,能使不幸的人和心情忧郁的人变得自信而快活起来。如果有人以
为自己的生活出了岔子,觉得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天天如此,平凡之极,和千千万万的人
一样,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最多像一个可以随时更换的破罐子——那么,他就到毛毛那
里去,对她讲述这一切,于是,他就会感到一边讲,一边不知不觉地认识到自己完全错了,
仍然会像从前一样,感到自己是大家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又会重新以自己的方式显示出自
己对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毛毛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却非常实在的女孩。她的存在让周围的人们感到无比充实。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城市又出现了一些神秘的灰衣人,他们自称是“时间银行”的职员,向
每一个人推销时间储蓄业务。他们告诉大家,只要大家能把那些没有充分利用的时间节省下
来,存到时间银行里,就能获得很高的时间利息,就能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说,每天
陪着聋子母亲闲聊一个小时是多么无益,不如把她送到老人院;每天花半个小时去看望双腿
残废的邻居是多么无益,不如省下来多做一些面包;还有精致地制作食物更是浪费自己和大
家的时间,不如采用批量的快餐食品,这样自己和别人都能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大家能赚更
多的钱;等等,诸如此类。

灰衣人的推销打动了所有的大人,整个城市变得忙忙碌碌起来。忙碌,却也没了生趣。再也
不会有人来向毛毛倾诉了,因为这种事儿太浪费时间。

毛毛看穿了灰衣人的诡计,她发动孩子们游.行,提醒大人们,将时间存在灰衣人的“时间
银行”里将会带来世界的毁灭。灰衣人对毛毛和孩子们恨之入骨,全城的灰衣人出动,准备
消灭毛毛。这时时间控制者霍拉派来一只乌龟帮助毛毛脱离险境。

乌龟引导毛毛,不紧不慢地在大城市里逃亡,它告诉毛毛,并不是跑得越快越好,只要恰好
在某个时间跑到某个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就这样乌龟带着毛毛来到了整个世界的时间中心,
她要与时间控制者霍拉一起拯救这个世界。

最后,被灰衣人偷盗的时间重新被释放,它们使时间之花复苏,变成一朵巨大的云彩,花朵
宛如片片雪花飘落大地,渐渐融化、消失。它们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人们的心中。



这个小女孩与时间窃贼大战的故事,显然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寓言。孩子象征着实在,灰衣人
象征着虚无。虽然故事的叙述采用的是童话的方式,故事的字面意思完全能被孩子所理解,
紧张有趣的情节也能深深抓住孩子的心,但恩德的所求绝没有这么简单。他用这个幻想的故
事,向大人和正在长大的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

当现代人越来越追求时间的实效价值时,我们是更接近实在,还是虚无?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果你想深入讨论,不妨自己来读一读《毛毛》。你不必担心读这部作
品太“小儿科”,实际上有许多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哲学家、小说家、诗人都在读恩德的
《毛毛》和《讲不完的故事》。对恩德而言,他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叙述方式,而对我们而言
,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解读方式。

一般来说,写给孩子们的书不宜过于哲理化,并不是因为孩子不能进行这方面的讨论,而是
因为这样做成功的例子太少了。首先,作者必须是一位深具哲学修养的人,他才能真正深入
浅出地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就变成文字游戏了。其次,儿童的思维是形象化的,依赖直
觉的,所以作者也应当具备这方面的才华,他讲的故事应该是好玩的,同时趣味性又不能去
破坏哲理的内涵。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太难了,恩德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特例。




【愿望潘趣酒】

从表面上看,《愿望潘趣酒》是一个很好玩的魔幻故事,简直可以说好玩极了。仅仅为了弄
明白魔法书中常用的“望远镜词”,你也应该读读这本书。

为什么叫望远镜词?大约是因为它们像那种被叫做“小望远镜”的老式望远镜那样,既可以
被拉长,又可以缩起来的缘故。制造望远镜词的规则很简单:一个词开头和结尾的音节应当
“恰好或在稍有变化的情况下”正好能嵌在另外一个字的中间。比如六节望远镜词:


撒旦混乱考古谎言绝妙好酒地狱



看明白了吗?当然魔法书上的词并不是那么容易明白的,我再试着解释一下:



1、阎王名字是撒旦

2、但是确实很混乱

3、乱七八糟去考古

4、考出一堆是谎言

5、言不由衷很奇妙

6、妙不可言是好酒

7、好酒原来是地狱



这下明白了吧?如果还不明白,你只好再去修炼魔法了。不过你也不必太自卑,即使是故事
里那个巫师伊尔维策尔也不是很明白。他向巫婆姨妈问道:“以千兆伽马超级原子灾难的名
义发誓,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不过正如不去理会哲理也能很愉快地读恩德的小说一样,不懂这个“望远镜词”也一样可以
享受这个故事。



这一对巫师和巫婆不是好东西,他们与魔鬼签约,准备毁灭这个世界。他们在新年到来之前
制作了一种酒——撒旦混乱考古谎言绝妙好酒地狱愿望潘趣酒。只要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
喝下这种酒,然后进行美好的祝愿,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祝愿的反面。打个比方,如果我喝了
这酒,然后祝愿“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像天鹅一样美丽”,那么你就会变得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只有雄猫莫里齐奥和乌鸦雅各布有可能接近他们,可是两只动物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喝酒和
祝愿,怎么办呢?它们试图去阻止新年时钟的进程,但遭到了惨败。这时,新年老人出现了
,老人告诉它们,时间的秩序是无法被改变的。不过,他送给两只动物一个小小的音符,嘱
咐它们把音符放进愿望潘趣酒里,并且告诉它们:

“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我们是生活在时空之外的。没有前和后之分,原因和结果也不一定是
紧密相连的。一切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整体,所以,我现在就可以把这个音符送给你们,尽
管它应该在午夜时分才能敲响。如同来自永恒世界的许多馈赠一样,它的结果将会发生在其
原因之前。”



你读懂了这位新年老人的赠言吗?如果没读懂也没关系,我们并不总是去“读懂”某种东西
的,需要懂的时候自然会懂的。当然,如果你能把《愿望潘趣酒》读完,或许会得到更多的
启发。这个故事的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愿望潘趣酒》的故事节奏非常紧凑,故事从除夕的下午5点发展到新年钟声敲响时,每一
章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整个世界的命运都悬在这个时钟上,读者仿佛能听见那时钟不紧不
慢走向命运终点的嘀嗒声。

在这个紧张、好玩又带有浓厚的魔幻色彩的故事中,恩德也讲了一个哲学寓言,只是更加不
动声色,让你甚至忘了它的存在。这才是故事高手的本色。



【讲不完的故事】

讲故事的高手通常不会轻易把故事讲完,而真正的大师讲的故事永远没完。恩德的《讲不完
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故事。



一个下雨天,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巴斯蒂安来到了一家旧书店。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男孩除了
酷爱读书之外几乎一无是处。他在旧书店里发现了一本《讲不完的故事》,于是趁店主不备
拿走了它。

在学校的阴冷的阁楼里,他裹着毯子如饥似渴地读着这本书。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书,因为这
是个永不结束的故事,书中之王!很快他被卷入了书中的幻想世界,是的,他真的进入到故
事中去了。他的惊叫声发生在书中的惊险故事里,他被带进书中的世界去为童女皇完成一项
使命。

童女皇看到了一本书,名叫《讲不完的故事》。书里讲一个男孩在下雨天来到一家旧书店,
找到了一本名叫《讲不完的故事》的书,他躲在学校的阁楼里,如饥似渴地读……

这个故事每一篇用英文字母排序,从A到Z,英文字母用完了,故事还没完。不过你肯定愿意
知道,这个男孩已经跳出了这个故事,他已经找到了他需要的一切,或者说,他已经知道他
要找什么了。



这部翻译成中文长达30万字的故事,是为恩德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幻想文学名著,全世界的幻
想迷都为之着迷,着迷的程度不亚于托尔金的《魔戒》和刘易斯的《纳尼亚王国传奇》。它
的结构非常独特,主人公有时在现实世界,有时却在书中的幻想国。情节盘根错节,场景光
怪陆离。如果你不读到最后,很难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即使读到最后,这个故事还是
没完。

恩德是一位极富理性的作家,驾驭这么长的一篇故事,令他自己也殚精竭虑。他回忆说:“
为了写作《讲不完的故事》,我几乎把半条性命搭进去。这个故事险些把我送进精神病院。
”既然如此辛苦,为何还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

在幻想国的故事一开始,幻想国里每一个国家的信使,都给童女皇带去同一个消息:“整个
幻想国都面临着危险。”而童女皇正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身染重病。只有人类的孩子才能拯
救这一切。

巴斯蒂安被神奇的力量卷入他所读的书中,他要去拯救那个幻想国,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出路
。恩德想做的也是同样一件事,他想把读这本书的孩子也卷入其中,因为只有孩子才能拯救
幻想国,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出路。

与恩德在《毛毛》中所要表达的相同,那个幻想世界正在被虚无吞噬。在现实世界里,追名
逐利成为时尚,人们没有时间去读书、去思想、去追求理想——就像在幻想的世界里,虚无
正在蚕食着一切。在现实的世界里,像巴斯蒂安这样的孩子,除了酷爱读书、耽于幻想之外
,几乎一无是处,他受同学的讥笑,老师的责骂。恩德在自己创造的幻想世界里给这孩子以
无比的力量,嘱托他按照自己的愿望去追求,从一个愿望到另一个愿望,直到找到真正的愿
望。因为只有它能带来拯救。

到底这个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不能说,你得自己到故事里去找,答案就在这本书的结尾
。书有结尾,故事却没有结尾,因为这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图书信息】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英] 伊迪丝·内斯比特 /著 任溶溶 /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适合年龄:9-15岁
家长提示:这是英国女作家内斯比特的四部魔幻小说的第一部,后面的三部是《四个孩子和
一个护身符》、《五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魔堡》。这部小说是20世纪幻想小说的开山
之作。
内斯比特也是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她的语言风格是比较典雅的古典风格,娓娓道来中
略带幽默味道,还有一丝怀旧情结。今天喜欢快节奏的孩子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有些沉闷,但
只要细细品尝,就会回味无穷。

《5月35日》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 刘冬瑜 /译 明天出版社1999年出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凯斯特纳被誉为“德国战后儿童文学之父”,主要活跃于德国二战前后,影响延
至近日。他曾于196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根据他的少
年侦探名著《埃米尔擒贼记》改编的电影曾经在中国放映过,成长于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应该
对他的作品并不陌生。
凯斯特纳的作品极富想象力,这在《5月35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因为这部小说而成
为幻想小说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凯斯特纳也是一位很严肃的作家,不习惯规整、含蓄的表述
方式的小读者还是会感到有些沉闷。不过只要小读者们能耐心地跨越起步的沉闷,就会发现
他的作品也非常幽默,情节扣人心弦,而且作品的背后富涵哲理。这是一位非常值得认识的
经典作家。

《纳尼亚王国传奇》
[英]C.S.刘易斯 /著 [英]贝恩斯 /图 陈良廷 刘文澜 米友梅 吴力新 徐海燕 吴岩 /译 译
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
适合年龄:7-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如果你是一位“哈利·波特迷”,那么不读纳尼亚是非常遗憾的。当魔法妈妈罗
琳接受记者的采访,被问及“谁是她最崇拜的作家”时,她列了三位:内斯比特、刘易斯和
保罗·加里科(美国作家,童话代表作有《无尾鼠》)。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出版后,英
国的评论界也有评论家将“哈利·波特”与“纳尼亚”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倡导基督教中
的“忠诚、勇气、诚实、正义、公平”等美德观念的意义上,完全可相媲美。
幻想小说在西方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流派,有许多创意、叙述方式和作品内在的寓意,都是在
不断的重复、继承和发展之中。对于刘易斯而言,他的精神导师是活跃于19世纪中叶英国文
坛的麦克唐纳德(代表作是《北风的背后》),而他本人又成为不少后辈的导师,其中就有
J.K.罗琳。如果仔细比较这三位大师的幻想作品,你会发现他们在骨子里何其相似。麦克唐
纳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牧师,他在作品中很露骨地宣扬基督教义;刘易斯是一位热诚的皈依
者,他把阅读导师麦克唐纳德称为一种“洗礼”,而他的“纳尼亚王国”也堪称一部“圣经
寓言”。而罗琳的“哈利·波特”虽然不再那么露骨,但也继承了两位导师作品中的深刻内
涵。
在幻想世界的“入口”问题上,三位大师虽然各有创意,但本质上也很相近:《北风的背后
》中,入口是男孩小钻石房间板壁上的一个小洞,那是北风的“窗口”;《纳尼亚王国传奇
》中,最经典的入口是大衣柜;而在《哈利·波特》中,93/4站台成为另一个别致的入口。
通过这些入口,我们将从现实世界转瞬间进入另一个并行的第二世界。
早在哈利·波特之前,纳尼亚王国传奇在英文世界中就已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名著
,它虽然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语言风格却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今天的孩子要想习惯它的
叙述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但一旦跨越这个门坎,孩子们就会深陷其中,乐不思返。它的魔
力所及,几乎毫无例外。

《魔戒前传》·《魔戒三部曲》
 [英]托尔金 /著 李尧 丁棣 姚锦镕 汤定九 /译 译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需要特别提示,《魔戒前传》和《魔戒》三部曲是两部不同的作品。《魔戒前传
》原名《霍比特人》(又译为《小矮人历险记》),它是在托尔金创作《魔戒》的20年前专
门为孩子而创作的幻想故事,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魔幻巨著”通常只包括《魔戒再现
》、《双塔奇兵》和《王者无敌》。从语言的角度,前者更适合孩子阅读,后者则更为适合
成熟的读者。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更喜欢阅读《魔戒》三部曲。
这种现象并不稀奇,中国的孩子们即使字也没有认全,也非常热衷于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三国演义》和《水浒》。他们常常跳过不大容易理解的字句,而一口气把长长的巨著
读完。所以我们说,从儿童阅读的角度看,语言是否适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故事本身
的魔力。
与大多数幻想作品不同,《魔戒》创造了一个完全不依赖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托尔金以渊
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语言功力,甚至为这个世界创造了独立的气候、地理、居民和语言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魔幻巨著的知识性价值也是难以比拟的。
曾经有不少人(也许今天还会有不少人)批评这部作品,认为它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孩子们阅读这样的幻想作品会得到负面的影响。托尔金本人理直气壮地反驳道:“现实是这
样的丑陋,从那里逃避就是一种勇气。”实际上,他并不是真正的逃避,而是在一个纯幻想
的世界中给人以启发和激励,作品中那种以弱抗恶的抗争勇气、在探险中不断认识和超越自
我的勇气,还有小矮人世界田园牧歌似的理想生活,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
,和对未来的一种深切寄望。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部“逃避”的幻想作品,能在举世混
沌的越战期间在美国大行其道。我们前面曾提到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的作者塞尔登,就是
在那个时代接触到托尔金,并将他奉为毕生崇拜偶像的作家。
不要在混沌的世界中磨灭了自己的勇气和理想——恐怕是这部作品给予大人和孩子们最大的
教益。

《哈利·波特系列》
[英]J.K.罗琳 /著 马爱新 苏农 郑须弥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001年出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这个系列将会有七部小说,目前已经完成的有五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自从哈利·波特出版和引入中国后,有关它的话题和争论很多,前面已经谈及。这部小说的
出现引起国内对儿童文学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大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应
该让孩子们更早地阅读属于大人世界的经典”。不过真正关注儿童阅读的人们应当知道,“
我们认为孩子应该阅读”和“孩子自己愿意阅读”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当今这个
电子媒体的威力远远超过纸媒体的威力的时代,孩子们正在离书本越来越远。如果不信的话
,你可以统计一下,身边的孩子在电视和电脑前花费的时间和他们在书本(课外书籍)前花
费的时间,你就会感到这种距离是多么的恐怖。
有一位妈妈讲述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说自己的女儿在学校是个典型的好学生,但在五
年级之前很少自己独立阅读。在一次学校的作文竞赛中,女儿获得优胜奖,校长亲自为孩子
们颁发奖品,女儿获得的奖品就是《哈利·波特》四册小说。女儿把这套书翻了多遍,并从
此迷上了阅读,如今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已经接近了成人的水平。
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校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这样一位校长,如果你的孩子没
有遇到,那么你就是最佳的候选人。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德]瓦尔特·莫尔斯 /著·画 李士勋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适合年龄:9-99岁,幻想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莫尔斯是近几年开始活跃于德国文坛的魔幻小说家,他的天才光芒四射,令人惊
叹。中国的幻想小说作家彭懿把他的作品称为“来自外星球”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之后,他
还创作了另一部“查莫宁和周边地区”的系列小说《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也由人民文学
出版社翻译引进到国内。
在他的作品的阅读群体中,青少年读者居多,特别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由于它的厚度,小学
生和初中生往往感到有点儿高不可及。不过自从经历了纳尼亚、魔戒和哈利·波特的洗礼后
,这种厚度已经算不上什么难度了,只要大人不抱什么偏见,让孩子去接触的话,他们也会
迷上这部作品的。
“除了性和暴力以外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这样的书你很难找到第二本。

鸡皮疙瘩系列
[美]R·L·斯坦 /著 崔莲花、单微等 /译 接力出版社和美国金桃子出版公司2001年联袂出

适合年龄:9岁以上。尤其是大胆淘气的的孩子。
家长建议:“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由137种小说组成。从1991年第一本问世之后,它在90年
代称霸于美国童书市场,1999年鸡皮疙瘩系列丛书被翻译成27种文字版本,年销售3000万册
,全球销量2.2亿册,并被吉尼斯世界大全评为历史上销售量最大的儿童系列图书。
说到这个系列丛书的成功之处,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它在写作上特意走了“反经典”的套路。一般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应该更多地接
触经典作品,从经典作品中学习语言和知识,但在电视文化熏陶下未经阅读训练的孩子,往
往无法忍受经典作品的舒缓节奏。“鸡皮疙瘩”系列采用快节奏的叙述方式,平均每句话只
有8 个词语,即使从不阅读的孩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一口气将它读完。
第二,它特别注重对校园文化的适应。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恐惧”的
心理历程,他们对未知的和不能控制的事情会感到害怕。但是在学校的群体生活中,孩子们
又往往要努力表现出自己勇敢的一面,有时甚至会拿自己感到“恐怖”的东西去吓唬别人。
“鸡皮疙瘩”系列小说有意标榜自己“恐怖”的一面,号称“胆大的翻开,胆小的走开!”
于是惹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阅读,深怕被别人看作胆小,并以此来衡量同伴的勇敢程度。这
也是它获得商业上巨大成功的秘诀之一。
不过作家斯坦是一个真诚的人,他首先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所以他并不是真的要“吓唬”
孩子。他在写作上非常娴熟地使用儿童文学中“安全着陆”的手法,在历经惊奇、恐怖之后
,读者发现原来都是游戏和有惊无险的体验。《鸡皮疙瘩》最大的长处在于能让平时不愿读
书的孩子,疯狂地去读一读。

《吸血侠达伦·山传奇》
[英]达伦·山 /著 麦秸 马爱新 周莉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003年出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恐怖小说迷必读。
家长提示:这是一部仍在不断创作中的系列小说,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排列,目前已经完成
的包括:初变吸血鬼、吸血鬼的助手、吸血魔、吸血鬼圣堡、死亡测试、吸血鬼王子、吸血
鬼杀手、黑色陷阱、吸血魔王。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翻译引进中,将三本小说合为一册,这样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三册。
从名字上看,这套书绝对是非常恐怖的,即使对于大人也不例外。许多大人对儿童阅读恐怖
小说是相当忌讳的,他们认为儿童的阅读素材应该是光明的、甜蜜的。不过,如果我们暂时
抛开自己的观点来观察孩子,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恐怖事件”又怕又爱。绝大多数孩子都爱
听适度的恐怖故事,比如鬼的故事,如果你愿意给他们讲的话,他们在夜里会吓得不敢上厕
所,但一到白天又会缠着你“再讲一个”。实际上,虚构的恐怖故事是对人紧张心理的一种
舒缓和发泄,那种在恐怖中的特有经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深深地迷恋。
有一部迪斯尼的动画大片《怪物公司》,怪物们的工作就是去“吓唬”孩子,搜集孩子的尖
叫声,可是它们发现如今的孩子们越来越难以被“吓着”了,反而是怪物们自己常常被孩子
们吓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你要知道,不经历恐怖,怎么能战胜恐怖呢?
达伦·山的吸血鬼故事,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他用天才的想像力为孩子们设计了“令人
发指”的恐怖情节,但是在恐怖中却充满了幽默感,而且赋予主人公以一种古道热肠般的侠
义精神,让读者在一个个战胜黑暗、超越自我的故事中获得久久的感动。我认为,这样的“
恐怖”对于孩子来说,真是多多益善!

魔法学校系列
葛竞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2002出版
适合年龄:8-15岁
家长提示:葛竞的“魔法学校” 系列小说包括第一部《魔法学校》和后续的《三眼猫》、
《禁林幽灵》、《黑翼之谜》、《影子面具》,总共五部。这套魔幻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地带
有模仿的色彩,但充满创意,而且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也深受中国孩子的喜爱。
它不但在国内是畅销书,而且也被评为优秀的课外读物。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魔法学校
》更像是一部童话,而后续的作品更像是魔幻小说。葛竞的“魔法学校”胜在施展不尽的创
意上,而在“恐怖气氛”方面作家往往是点到即止。如果大人希望孩子阅读“魔法”故事,
又对“恐怖”抱有一定的戒心的话,她的“魔法学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女巫》、《好心眼儿巨人》、《玛蒂尔达》
[英]罗尔德·达尔 /著 任溶溶 /译 明天出版社2000年出版
适合年龄:6-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达尔的作品堪称“最适合为孩子大声读”的作品。他的故事往往直接诞生于给孩
子讲的故事,而在作品中他时不时插入“交互式”的语言,故事的节奏明快,情节丝丝入扣
,语言非常幽默好玩,无论是读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会感到非常愉快。大体上说,他的故事可
以直接为五、六岁的小孩子大声读,而即使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也会听来格外有趣。
达尔在为孩子们创作作品之前也是一位一流的侦探小说家。强烈建议大人们来读一读达尔的
作品,我相信他的作品足以触动大人们对“儿童读物”的固有观念。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
成人读者认为儿童读物只是孩子在阅读成长中的过渡性读物,他们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
,这样就可以阅读“真正的”读物了。达尔的作品是可以同时让6岁和60岁的读者感到愉悦
并深受启发的作品,即使在成年人的读物的相同领域中,也罕能遇到更为优秀的作品。这并
不等于说,孩子的读物一定要是大师级的杰作。但正如在成年人的阅读世界里,也有普通的
作品和杰作的区分。
儿童的阅读世界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世界。孩子不是大人的缩影,他们是具有独立主体的人,
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他们有权力也有能力去接触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按
照大人的方式和依赖大人的意图。达尔正是在为孩子们创作的群体中,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
一。
正如拥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是我们这些成年读者的福份
一样,能拥有达尔、林格伦、恩德这样的文学大师,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米切尔·恩德魔幻作品三种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李士勋 /译 21世纪出版社2000年出版
《愿望潘趣酒》 王佩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
《讲不完的故事》 王佩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出版
适合年龄:9-99岁
家长提示:恩德的主要作品大多数都被翻译引进到国内。他的处女作兼成名作《小纽扣杰姆
和火车司机卢卡斯》及后续作品《小纽扣杰姆和十三个海盗》,也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
引进的,另外他的童话小说集《犟龟》由21世纪出版社翻译引进。
恩德是一位风格十分严谨、个性非常独特的作家,在交稿准备出版时,他甚至不允许编辑去
修改他的文字,并声明自己已经充分考虑到儿童读者的阅读接受能力。他的作品完全能被孩
子所接受,在这一点上,读者完全不必担心。
不过恩德确实并不单纯为孩子们创作,他希望童心未泯的大人也来阅读自己的作品。他是一
位哲学修养很高的作家,尤其对“时间”和“存在”这样的哲学概念特别着迷,在他的作品
中,即使是在童话里也到处渗透了他的哲学观念。他的作品也非常适合勤于思考的大人阅读
,特别是当大人有条件与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与孩子一起来深入讨论。
“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这是对恩
德及其作品的最经典的评价。







--
 ___    ___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  ↖╱  ┘  │        │   └││┘      └ +│┘   └││┘  ╟┘       
     丅       │        │     ││            │       ││    ║         
     │       ├──┤→┘     │▼            │       │▼    ╟───   
     │       │      ╲      _││_          _│      _││_   ║         
     =       └       〨    └┴┴┘  └───┘     └┴┴┘  ╙         


※ 修改:·trijif 于 Jun 25 21:18:02 修改本文·[FROM: 218.9.121.110]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1.1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5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