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ryTale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elia (小丑·地狱天堂), 信区: FairyTales
标  题: 他的翅膀有点冷——朗读安徒生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5日12:33:1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作者: 维妙
 发表日期: 2003-04-05 00:10:37
 返回《王小波门下走狗大联盟》 快速返回
    “我的一生是一部美丽的童话,童话的情节曲折动人,主人公幸福无比。”这也许
是世界上千万自传当中,最迷人的开篇吧。安徒生,这个名字,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孩子
都熟悉、喜爱、向往;即使我们长大成人,这个名字仍然能触动心灵最温柔的角落,于
是,重温他的童话,就像在与自己的童年轻轻拥抱,所有美好的东西仿佛并未真的烟消
云散……
    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得安徒生,几乎可将他列为自己人生最早接触并最为熟悉的作者
,直到某一天,一个孩子央我给他讲安徒生的童话,便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好象
信手拈来一般,然而讲着讲着,突然心生疑惑:原来,从小到大,几乎并没有亲眼阅读
过安徒生的童话,而是听爸爸妈妈讲,听别人讲,听,听,听,听了一遍又一遍,竟至
耳熟能详,竟至张口即来。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心中的安徒生童话,都是听来
的;其实,这多好,代代相传,奔走相告,老少皆闻,天下尽知,这竟是童话所能产生
的魅力。
    我很快就去书店觅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集》,叶君健译的,这令我放心。没
想到不久又偶得了一本安徒生的自传《我生命的故事》,是的,我很想知道他生命的故
事,他美丽童话背后的“童话”。于是两本齐头并进,日读自传,夜读童话,倒也怡然

    每个夜晚,那些熟悉的童话带给我无限温馨的感觉,仿佛小小一本书有着非凡魔力
,令我的周围时光倒流。也有很多我从来都不知晓的童话故事,读起来新鲜有趣,回味
无穷。
    每个白天,我却追随着安徒生一生孤独的足迹四处流浪漂泊。我开始质疑起他开篇
的那句美好的句子来:情节确乎曲折动人,而主人公真的幸福无比吗?待我看到传记的
最后一页,才找到了似乎合情合理的答案,他写道:“我们走近上帝的时候,所有的痛
苦和艰辛都将消失,留下的是美丽的东西。我们把她视为冲破乌云的一道彩虹。”这就
是了!所有的美丽背后都充满了痛苦和艰辛,所有的童话背后,并不真的全是美好的童
话。
    还是先来说说他的童话吧。从小最喜欢他的童话有三篇:《海的女儿》、《野天鹅
》、《坚定的锡兵》。
    《海的女儿》:迄今为止,我听到很多女孩子说过,最喜欢这个故事,也许它应承
了女孩对爱情的某种悲剧式幻想,浪漫,专一,奉献,孤独,忧伤,这些都是足以刻骨
铭心的心灵体会。小时候每每听到小人鱼自愿剪去了头发失去了声音,便悲从心来,头
发剪便剪了,痛苦的是从此不能说话,不能将真相挑明,不能争取自己的幸福,这在年
幼的我心里是何等委屈。总觉得,世上一切都该清楚明白至情至理,后来才慢慢懂得,
其实很多时候,即使口舌具全也无用,不能说,不愿说,不敢说,不忍说,终于也只能
和小人鱼一样,失去很多很多,亲人、爱人、甚至自己。
    《野天鹅》:这是个亲情多于爱情的故事。小公主艾丽莎为了救她那被后母变成野
天鹅的十一个哥哥,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用荀麻织出十一件衣服披到哥哥们的身上,才
能令他们恢复人形。和小人鱼一样,她也是一句话也不能讲,否则就无法救她的哥哥,
于是受到猜疑、侮辱,甚至差点失去心爱的人。看来安徒生是深谙有口难言的痛苦的。
幸而结局还不算坏,艾丽莎救出哥哥们之后,终于能开口说话,澄清了事实,并且和心
爱的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是这个故事仍然是我从小就难以释怀的一桩遗憾,为
了艾丽莎的小哥哥——时间不够了,最后一件荀麻的衣服没有能完工,还差只袖子,所
以最小的哥哥将终身保留野天鹅的一只翅膀。一个年轻的王子,带着一只孤独的翅膀,
无法飞翔,也无法着陆,这是我每每想起这篇童话就会立刻产生的幻想。也许这并非安
徒生最想告诉我的。这个故事里另有一个细节也是我念念不忘的:艾丽莎小时候有一本
画册,那需要半个王国的代价才能买得到。
    《坚定的锡兵》:这就是童话里的“暗恋”吧?一个独腿的锡兵,就这样爱着一个
纸姑娘,沉默地、执着地、坚定地,直到生命的终结。也许纸姑娘也是爱他的,也许纸
姑娘并不真的爱他,只是把他的爱当作虚荣的点缀,但对于锡兵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锡兵就是锡兵,坚定的锡兵!这样的爱情最后是必须熔化成一颗悲壮的锡心。懵懂的时
候听了这个故事,朦胧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爱,就应该是这样的:坚定的。
    欧登塞这个地名,因为安徒生而流芳百世。我想,那一定是个童话般美丽的地方。
1805年,安徒生出生在那里。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家里并不富裕,但日子也算过得去。
最难得的是,安徒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可以“游手好闲”,可以“想入
非非”,虽然母亲一心希望他成为一个裁缝,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自己的诗人梦,不影响
他沉迷于木偶戏和唱歌,甚至终于被允许独自去哥本哈根闯荡,开始他“最初的流浪”

    《冰姑娘》这一篇,以前我从来没有读到过或听到过。应该说,这是一篇并不适合
儿童阅读的童话,一是因为其篇幅较长,可以算作中篇小说的长度,二是因为它那夺人
的抑郁、忧伤的色调,当然,这后一点也许在安徒生的很多童话中都并不鲜见,抑郁和
忧伤有史以来就存活在他的字里行间,绵绵不绝。看到这个名字,我一下就想起了安徒
生的自传中,开篇第一章中提到的关于他父亲去世的记忆:当时他的母亲告诉他:是“
冰姑娘”将父亲带走了。那么,这个与死亡有关的“冰姑娘”从此就深深留在安徒生的
脑中了吧,直到1862年,他写出这篇漫长的童话的时候,他是否还没有原谅这个幻想中
决绝的、残酷的女人呢?
    按世俗的眼光来看,安徒生的事业之路可以算是比较顺利的,少年时代,在首都总
是有贵人帮助他,使他得以生存、得以去语法学校上学、得以在他向往的剧院里厮混。
1833年,他得到了国王的“旅行津贴”,离开哥本哈根,离开丹麦,开始了于他至关重
要的游历。
    安徒生早年是以诗人的面目出现的,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也是他本人的意愿,虽
然后世的人们更多的是记取他的童话。感谢他对诗歌的热爱吧,我们才得以获得那么美
妙的童话。随手翻开一篇,总能读到诗一般优美的文字。看这篇短短的《凤凰》:“这
只凤凰!你不认识它吗?这只天国的鸟儿,这只歌中的神圣的天鹅!它作为一个多嘴的
乌鸦,坐在泰斯庀斯的车上,拍着粘满了渣滓的黑翅膀。它用天鹅的红嘴在冰岛的竖琴
上弹出声音;作为奥丁的乌鸦坐在莎士比亚的肩上,同时在他耳边低声地说:‘不朽!
’……”(读到最后,才发现随手捡出的这篇《凤凰》恰巧是安徒生为“诗”而写的,
所谓“凤凰”,就是他心目中神圣的、不朽的“诗”。)
    安徒生首先游历了巴黎、意大利等地。在此期间、及归国初期,他获得了极大的灵
感,创作了很多轰动一时的作品。按他自己的说法:他获得了“最初的成功”。但是,
就象几乎每一个刚刚成功的作者一样,在他最初的成功中,不可避免也有着种种反对的
、批评的声音。安徒生似乎是一个敏感的完美主义者,即使在他多年后写作的自传中,
他也无法对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人表示释然。这令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早年的约翰.克利斯
朵夫,也是这般尖锐和敏感。真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奇异的相似。当我看到安
徒生在1852年写的童话《完全是真的》,我不禁笑了:安徒生在用这种方法刻薄那些不
懂装懂、制造流言的人呢!就像他在自传中写的那样:“我得忍受无数愚蠢的人的自作
聪明,不管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都得忍受。我就是唯一的那只替罪羊,人们不
会也不可能理解我。”
    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前期,安徒生在童话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他最著名
的童话作品都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海的女儿》《野天鹅》《坚定的
锡兵》,还有脍炙人口的《豌豆公主》《夜莺》《皇帝的新装》等。可以说,在那段时
间,他达到了创作事业的颠峰。彼时,他和上流社会甚至皇室都往来密切,同时也开始
了新的周游列国的旅程。
    赖长功写道:“安徒生的一生都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在漂
泊中写作,在写作中漂泊。”是的,这就是安徒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吧:漂泊,写
作。游历是他写作的最博大的灵感来源。他的自传中记载了很多瑰丽的旅程,令人悠然
神往。我甚至第一次对北欧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当然,他的足迹远远超过了北欧的范围
),那一定是个刺骨寒冷却致命浪漫的地方。
    在很多作品中,安徒生都在扮演着柔情似水的痴心王子,然而现实生活中,安徒生
终身未娶。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为我的童话付出一笔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估计
的代价,为了童话,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因为在他的自
传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过关于感情的话题,所以我无法知道他是怎样放弃了他的“幸福
”。唯一点到即止的一段是提到了1830年夏天,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写得很晦涩:“
我眼前突然展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广阔的天地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凸现出来。
我当时的四行诗歌里就包罗了这个广袤的世界:我瞥见一双棕色的明眸/那里有我的归宿
和整个世界/那里有孩童般的安宁与天资/它们的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消失。”后
来他很快又提到了这段感情的无疾而终:“等待我的是失望。她爱的是别人,后来嫁给
他了。只是在许多年以后,我才感觉到,并且也承认,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她,这都是最
好的结局。”关于原因,似乎只是简单的“她爱的是别人”几个字,可是我们可以从另
一句话中看出门第和金钱的作怪:“我将不再写诗,毕竟,这会有什么前途呢?我要去
深造,然后成为一个牧师;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她。”显然,当时尚未功成名
就的安徒生,只有放弃他的梦想,规规矩矩挣钱养家,才能得到爱情和婚姻。也许我们
得庆幸他最后的选择,虽然这种庆幸有点自私,但真的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的安徒生放弃
了文学,放弃了童话,今天的世界该寂寞多少。
    在他自传的后半部分,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了:燕妮.林德,一只唱歌剧
的“瑞典夜莺”。他们保持了终身的友谊,然而,仅止于“友谊”。他们甚至以兄妹相
称。他们之间的感情很浓厚。在1847年,安徒生和燕妮在伦敦相遇的时候,是那么的兴
奋,那么的快乐,那段日子,她为他唱歌,他为她读童话故事。他们一个要四处游历,
一个不得不周游演出,所以他们每一次的相逢几乎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总是那么偶然、
那么匆匆。但可以肯定,燕妮在安徒生的生命中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如安徒生在自传中
写到的那样:“因为她,我仿佛更进一步忘了自我,体会到了艺术的神圣,意识到上帝
赋予我这个诗人的是怎样的重任。”
    最后,我终于要说到《柳树下的梦》了。这篇小说并不是安徒生的作品中最为出名
的,所以在得到他这本童话故事集之前,我从没有读到过它。但当我读了一遍之后,我
发现这竟是给予我最大震撼的一篇童话。一个叫克努得的男孩和一个叫约翰妮的女孩从
小一起长大,非常快乐。小时候他们听过一个关于姜饼的故事:姜饼男孩和姜饼女孩在
柜台上呆了很久,发生了爱情,但是谁也不说出口,直到姜饼女孩干裂成了两半。这就
是姜饼的故事。后来约翰妮随着爸爸迁居到京城去了,而克努得留在家乡成了鞋匠的学
徒,但他一直希望能去哥本哈根寻找约翰妮,终于当他自己成了皮鞋师傅的时候,他去
了。约翰妮在首都成了歌唱家。他们的见面很开心,几乎和以前一样。克努得想起了姜
饼的故事,决定吸取姜饼们的教训,不让爱情沉默下去。可是,当他向约翰妮表白,约
翰妮却不肯接受,而要他将她永远当作好妹妹看待。约翰妮去了法国,追寻她的成就;
克努得开始四处漂泊,治疗心中的忧愁。“他对谁也不提起约翰妮——他只是把自己的
忧愁秘密地藏在心里。那两块姜饼的故事对他特别有深刻的意义。现在他懂得了那个男
子为什么胸口上有一颗苦味的杏仁——他现在自己尝到这苦味了。约翰妮永远是那么温
柔和微笑着的,但她只是一块姜饼。”有一天,克努得突然渴望回家,回到童年和约翰
妮一起玩耍的那棵大柳树下。他收拾行囊,向久违的家乡走去。可是他没能走到家。在
途中的某一棵柳树下,他睡着了,做了个梦,梦里有姜饼人,有他的约翰妮。在这个落
雪的夜晚,他冻死在异乡的柳树下。
    是谁给了安徒生那份丝丝入扣的忧伤,永远在他的童话中扇动着冰冷的翅膀?是燕
妮吗?是丹麦吗?是整个世界?或者是安徒生自己?也许,每个人胸口上都有一颗苦味
的杏仁。


--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
 整个城市笼罩在阴沥的雨里。
 灰蒙蒙的天空,迟迟不见着阳光,
 让人感到莫名的沮丧,
 常常在街上就有一种落泪的感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0.1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