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版 (精华区)

谈起赵家帅为克林顿总统预备的“接待餐”,赵家帅津津
乐道,首先向我介绍了下酒菜“炸漓江蟹”。我夜泊渔村
那晚,不仅吃了,还亲自跟随赵家帅的两个女儿,下江去
捕捉江蟹。抓蟹的地方是著名风景点“螺蛳山”对面河滩,
叫夹洲。它不在漓江的主流上,而是紧挨漓江边的叉河滩。
这滩的大小江石和地貌“此起彼伏”,江水不深,约有尺
余,清澈透底,鱼、虾、蟹的活动看得清清楚楚。捉蟹要
翻江中的石头,小石头不怎么有,那种比脑袋还大的石头
就有一些了。运气好一点的,翻个石头,一般有二、三个
螃蟹,捉时动作要快捷敏锐,要从蟹的后面去抓,不易被
蟹的大钳足夹伤。慢的话,那螃蟹虽不大,却灵活得很,
一边挥舞着一双大足钳,不让捉的人的手靠拢,一边横着
迅速跑游到另一块大石头下,藏在旮旯缝里,你又得费一
番功夫寻找,实在是划不来。

  漓江蟹的生活环境十分洁净,基本不受什么污染,蟹
的肉质鲜甜味爽,壳不硬肉不腥。无论煎炒烹炸,皆香鲜
适口。观它的色,褐黑青黄;视其形,大若两个拇指。炸
前要掀掉盖壳,摘去屎肠,方可裹面糊捞盐炸制。过程虽
说简单一些,但要比我在游资江时见到的“炸整蟹”要稍
为讲究一些。

  在捉蟹的同一个地方,还生活着相当多的滩螺。捡螺
蛳又有些不同,虽然这些螺蛳也生活在石头边(上),没人
指点,还是有些难找的。像石头迎着水冲的那边,一般是
没有的。原因是螺蛳体积小,小到10岁左右小孩的尾指般
大小,呈圆锥体形,极易被水冲走。因此,背水的那边,
水流不急,滩螺就吸附在石头下(上),有时三、五颗在一
起,有时一公一母在一起。由于外壳长期被水草冲刷,似
长有青苔,里面的褐黑色壳根本显露不出来,因而在水石
中与水草混在一起,比较难以辩认。水深的地方,一般不
会很多,二、三十厘米深的河水石滩,生长比较多。当然,
花得半个钟头,捡个二、三斤是不成问题的。

  不知是外面的人没有认识到滩螺的价值,还是嫌它体
积太小,反正在大大小小的饭店是没有卖的。只有生活在
江边的“贫穷”农(渔)民,偶尔捡来吃。但也不是个个喜
欢吃,像赵家帅妻子帮我们一家煮炒了一大锅滩螺,放在
那里,她是一颗也没有尝。问她,她居然说有什么吃头。
因而这滩螺就是在不太富裕的农村,也是不拿它当作菜的。
但滩螺与田螺最不同的地方,是其肉质细嫩又爽脆,没有
什么泥沙腥味,而田螺和福寿螺尿肠多,仔螺多,泥沙也
多,腥味较重,肉也不“爽”,质地跟滩螺没法比。好在
我已吃过两回滩螺,对它的味道已有所了解,认为它是一
个潜力“巨大”的有一定食用价值的烹饪原料品种,若用
漓江滩螺这块“金字”招牌作诱饵,烹出的菜,多多少少
会有人捧场的。

--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