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版 (精华区)
“吃在广州”是一句老话,至于“住在杭州,死在柳州”者,
无非是因了杭州的环境好,有山有水,一年四季无聊的活动特多,
怎么住也不闷;柳州的棺木好,死了以后,尸体可得较长时间的
保鲜。
今天看来,这种追求不仅过时,而且非常的老土。杭州好不
好住,已经很难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在各地火葬场火力大致相
若的情况下,更没有人会专门跑到柳州去死。唯独在吃的问题上,
尽管国人对粤菜以及广州人的吃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观感,
不过,“吃在广州”这四个字无疑仍具说服力,大家也懒得去争
论有无改写的必要,有吃就好。
事实上,广州的全国美食中心之地位,正在发生动摇。首先,
粤菜之名,近20年来已遭过度开发,严重滥用,远至拉萨的八
角街,亦有“生猛海鲜”供应;其二,各路菜系大举涌入广州,
不让粤菜专美,而在广州落户的京、川、沪菜,亦无不出现程度
不一的枳变,“吃在广州”的纯洁性被进一步稀释。在这种情况
下,广州的吃,如果还想寻找什么个性,只有在文字上做点手脚,
将“吃在广州”调整为“广州在吃”,就仍然能保住全国领先的
江湖地位。“风在吼,马在啸”,“广州在吃”不再迷恋往昔的
光荣,强调的是吃的现在进行式以及吃的可持续发展性,并且被
赋予一种现代化的联想,有“广州在线”的味道。
“在吃”是动感的,全息的。术业有专攻,食量有大小,但
是在一天24小时面前,却是人人平等的————唯广州人例外。
一个正常的广州人,可以在24小时里从容不迫把自己置身处于
“吃”或“类吃”的情境之中。如果健康和时间允许,可以从早
茶开始直接进入午饭,然后不着痕迹地转入下午茶,再势如破竹
地“直落”到晚饭,宵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安坐于饭桌前,
细水长流地续着昨天早上的那壶菊花普洱。其实,这种无论什么
事情都可以边吃边做的“饭桌解决方案”,早已是全国性的普及
文化,但是广州人的高深,在于即使是不做什么事情,也可以像
正在做着什么事情一样地流连于餐桌,不舍昼夜。同时,要做的
大小事情好像也没有怎么耽搁。
在广州人不变的信念之外,饮食业日趋繁复的业态,为“广
州在吃”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尽管从名词到实质,广式的大排档
已经推向全国各地,但是,像凉茶铺、糖水店这一类广州独有的
店铺,却一直在不动声色、勤勤恳恳地连接、补充着正餐之间的
不能承受之空白。在24小时营业的Seven Eleven
(7—11便利店),微波炉在雪白的灯光下24小时地叮叮作
响,什么鱼蛋、虾饺、叉烧包,为那些不想回家的人提供着快速
加温的慰藉。交通的便利,使广州人可以算好了时间,在半小时
之内驱车赶到番禺、顺德等地,享用凌晨12点从猪腹和屠房里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