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llocat (waiting for......), 信区: Food
标 题: 写食主义:绝妙下酒菜东北黄瓜拍得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1日21:16:1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
东北人里之所以能出萧红这样擅写黄瓜的女人,主要是因为东北人普遍会吃黄瓜。只有
普及,才有提高。东北人的普遍会吃黄瓜,又主要是因为东北的黄瓜长得普遍的好。至
于东北菜里的黄瓜菜,则以“拍黄瓜”最得我心。这是因为,烹饪的技术指数在这道菜
里几乎降到了零。
动词在中国菜的名字里并不罕见,只是这个不太文雅的“拍苍蝇”、“拍板砖”和
“
拍马屁”的“拍”字倒是少用————当然,“拍”照片和“拍”电影还是很文雅的行
为。其实,“拍黄瓜”里的那个“拍”字,指的是一种刀功,即先用刀锋把黄瓜一剖为
四,再以刀背将这四段黄瓜拍碎成块。至此,“拍黄瓜”便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接下来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油盐,蒜蓉,糖醋,香菜或者辣椒,豪华一点,再邀牛肉片或
卤水花生加盟,最后放进冰箱略冰一下即可上桌。
如此之低的技术含量,使“拍黄瓜”成为东北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一道最家常也是
最好吃的冷盘小菜。前面说过,“拍”黄瓜虽然在烹饪的意义上略嫌“低B”,不过拍照
片和拍电影还是十分高深而且高雅的技艺。如果一定要把“拍黄瓜”比之于拍照的话,
是不是可以把它称之为烹饪上的“拍立得”?不过类似的黄瓜料理,也可以极其复杂,
“拍”出一部好莱坞大片来。来看汪曾祺先生于1989年记录的“扦瓜皮”之法:“黄瓜(
不太老即可)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剩下黄籽的瓜心不用
。酱油、糖、花椒、大料、桂皮、胡椒(破粒)、干红辣椒(整个)、味精、料酒(不可缺)
调匀。将扦好的瓜皮投入料汁,不时以筷子翻动,待瓜皮蘸透料汁,腌约1小时,取出瓜
皮装盘。先装中心,然后以瓜皮瓜面朝外,层层码好,如一小馒头,仍以所余料汁自馒
头顶淋下。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
1988年夏天,我在北京曾与汪先生共饭,不过是在外面吃的,吃了什么,早就忘得
一清二楚。日前有汪老生前旧交自京来穗,饭后谈到汪老的住家饮食,言及其简其陋,
难以置信。又说文人故穷,历来如此,云云。闻之不禁悲从心来。回家后检出汪老美食
美文于灯下重温,倍觉其字字嚼之有声,句句诸味均透,音容宛在,仍有瓜香。
--
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无数生命接受着这无情的安排,匆匆来过,又匆匆离去,也许
经不起情感的牵绊,有过依恋,有过无奈,可是该走的注定要离开,错过了便是永远!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hen.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