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tman (飘逸), 信区: Food
标 题: 会做才会吃(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30 15:11:25 1999), 转信
标 题: 会做才会吃(10)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at Jan 30 14:11:58 1999), 站内信件
————————————————————————————
◇◆◇会做才会吃◇◆◇
————————————————————————————
【再谈“酸”--兼谈《四川泡菜》】
◇愚人◇
上周食栏大伙响应芳姑娘的号召,大谈特谈醋和酸。引出了
这方面的两位大学问家任丁兄与黄花姑娘古今上下的求索,使蔽
人大开眼界。遗憾的是,鸣姑娘是否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
并未真正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首先回答任丁兄质疑我的问题。我何尚不知道“保宁醋”是
誉满四川的,但我似乎觉得它在全国的名气不如“老陈醋”。再
者也不能在这食栏上过分宣传地方主义,我们还是要在这食栏上
坚持“搞五湖四海”才对。故蔽人对“保宁醋”(即阆中醋)便
隐而不提了。不过在后面我还是忍不住要犯一次错误,有什么办
法呢?芳姑娘的“酸”病好象还没有医好,所以我再给她开一付
咱们四川的偏方。
因为读到黄花姑娘的酸酸的萝卜丝儿,造成了唾液分泌的条
件反射,这一反射又反馈回大脑皮层,开始SEARCH酸类食
物的DATABASE,最佳搜寻的结果之一是“酸萝卜皮”,
又香又清脆。于是联带着LIST出它所属的一个大类--《四
川泡菜》。
家常烹饪专家黄花姑娘想必是知道四川泡菜的,而且想必众
姑娘还有任丁兄也是知道的。但是否认为,四川泡菜是泡菜中的
高档,恐怕就没有几人了,更不用说有几人亲口尝过高品位的四
川泡菜!
还得回到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乡土作家李(吉力)
人(1891--1962,香港著名文艺评论家司马长风将他
的名字列在其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位)在他的描写
清末成都社会变迁的史诗般的长篇三部曲之一--《大波》(另
外两部是《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中,他写到了在四川总
督衙门工作的一位中级吏员黄澜生是一位美食家。他家里雇用了
两名厨师:小王和老兰(真实人物,后来成了民初蓉城著名的两
位厨艺大师),其中小王最擅长制作泡菜,他的泡菜精致可口。
每一次黄某宴请客人以后,为了去除饱食大鱼大肉后的油腻感觉
,总得端出泡菜来让客人们品尝。这些泡菜色彩鲜艳,呈蔬菜原
来的本色(泡白萝卜除外,呈菲红色)。又为了不因刀切留下铁
锈的杂味(那时候还没有不锈钢刀),总是叫他的妻子,那位美
丽而又风情万种的黄太太龙婉君用她的纤纤玉指将大块的泡菜撕
成小条以饷客人。想起来,泡菜的色香味和婉君的容貌真是交相
辉映,秀色可餐了。
制作四川泡菜的蔬菜种类是很多的,除了很少数几样如葱,
土豆,西红柿以外,大多数蔬菜都能作原料。而且本来要丢弃的
边角废料如白菜头,萝卜皮也可用来做泡菜。特别是上面提到的
“泡萝卜皮”,甚至比萝卜本身做的泡菜还好吃,因为它的口感
更脆。最佳的做泡菜的原料是:大青芥菜的头,茎,叶,莴笋去
皮后的茎,细豇豆,洋姜(美超市有卖,但太贵),嫩姜,打霜
后的白萝卜(京产“心里美”),黄瓜,中国芹菜。注意:萝卜
和黄瓜必须另用坛泡,否则会影响泡菜母水的质量。中档的原料
是:大白菜(韩国泡菜的唯一原料),卷心菜,胡萝卜,灯笼辣
椒等等。
专业的泡菜制作分两步走。首先,将所用的菜洗净,凉干然
后放入有稀盐水的大罐中浸泡一夜,目的是去除蔬菜中的涩水。
然后将菜分门别类,同时也根据味道的不同喜好放入不同的
泡菜坛中。这些泡菜坛中盛的是不同味道的发酵了的有乳酸的浓
盐水。常用的味道是:微辣,微甜等。泡菜坛是四川人民在生产
实践中创造出的理想的食物发酵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一种
陶罐,它的开口处有一圈环绕开口的水漕,陶盖盖上开口恰好置
于水漕之中,而又不会和底部密接。这样,当原料在罐中发酵酸
化时所产生的气体将通过这圈“护城河”向外逸出,却又不会让
外面的空气渗入(请任丁兄作一次有关的学术报告)。
一般说来,依照蔬菜的品质不同,“泡熟”的时间长短也不
一样。如黄瓜,仅放在坛中一夜即可食用,放久了则过酸,而且
也不脆了。但莴笋则要两天或三天。最长的是胡萝卜,非得要五
六天不可。总之,以取出尝到咸而又不过咸,微酸最宜。特别是
上等泡菜应给人以新鲜的蔬菜颜色观感。例如,莴笋绿如翡翠,
芥菜头白如美玉,大辣椒红如玛瑙。
据说,成都旧时著名餐馆之一--《朵颐》(白话:咀巴吃
得鼓鼓的),曾有十二种之多的不同味道的泡菜出售,今已逝矣
!
不要说这种专业泡菜,就是蔽人在美试验成功的自制泡菜,
也比泛滥于海外超市中的“韩国泡菜”强多了。韩国泡菜既不脆
又不新鲜,而且还掺杂些辣椒面其间,食后有口燥之感。
我最喜欢吃的泡菜之一是泡的嫩姜,道地的泡姜带有姜本身
的辛辣,又有泡过的微酸,入口后似乎象吃雪梨一样化掉了,十
分开胃。尤其在盛夏的傍晚,在故乡老屋小院里高大的苹果树下
,风吹着树叶沙沙地响。这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矮矮的小桌边,
一边喝着凉稀粥,一边吃着泡嫩姜,既解渴,又解搀。可惜这样
的童年日子永远不复返了。
泡久了的酸菜如芥菜,萝卜,卷心菜可以切成碎粒,加上干
辣椒在菜油中猛火炒后,也很佐饭。最后,泡得更久的芥菜可以
用来做酸菜汤,特别是做近年来流行的新式川菜--泡菜鱼(另
文),别有风味。泡久了的小红辣椒可以用来做正宗川菜宫保鸡
丁的作料,同样地,也是川味糖醋鱼的作料之一。又,泡熟了的
细豇豆,可切成碎粒合猪肉馅在热油中炒熟,是一道风味独特的
四川家常小菜。
下一期,我打算给诸位介绍如何在海外的条件下自制四川泡
菜。
【任丁评:愚人兄在这吊胃口不是?我的泡菜水坏了,正在
上下求索地找配方,看来只好等到下期了。说真的,我那瓶泡菜
水可是不远万里带来的,在海关为证明不是什么违禁品,我咬着
牙喝了一口那关员才肯放行。】
【芳评:越说越酸,越酸越咽口水,现在我又馋上愚人兄弟
的四川泡菜了。咱这奢醋的习性,看来是改不了的了。:)】
【巫评:捞糟也是酸的,那好东西怎样做?】
【任丁评:这个简单。
1.蒸一锅米饭,比平时硬一点,放凉。
2.买一包醪糟曲,放的量比说明稍多一点。
3.将米饭和醪糟曲拌匀,放到一有盖的盆中,将盆放到比
较暖和的地方(比如热水箱的旁边)。
4.没事就揭开盖闻闻,到有酒味为止,放到冰箱中保存(
不是冻结器)。
5.早晨起来。烧一碗水,加一大勺醪糟,卧一个鸡蛋,放
一勺白糖,烧开,然后,开吃。
6.把碗往水池一放,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该送
孩子的送孩子。
7.开车时小心,毕竟是酒。
注:1.醪糟曲也叫酒药,在中国店能买到。
2.如果米饭太热,会把醪糟曲烫死,太凉发酵所需的时间
要长些,但对你我这种非专业人员来说,凉比热好。】
——— ~ ※ ~ —— ~ ※ ~ ———
【姜醋蛋】
◇任丁◇
正如愚人兄所言,广东菜不错,但醋不行。不知是否是这个
原因,广东菜用醋调味的确不如其它菜系那么普遍。一次,去一
个广东朋友开的餐馆玩,朋友让我炒个家乡菜,我搞了个醋熘土
豆丝给大家尝。饭后,朋友说他的确不会用醋。
广东菜少醋,难到广东人就不吃醋?特别是广东的女同胞会
对醋敬而远之吗?要真是这样,我真不知是广东男人的祸还是福
。大凡不吃醋的人都给别人准备了一坛陈年老醋。当然也有例外
,但很少。那些自己不吃醋又不给别人吃的当在圣人之列。
一日去朋友家,朋友端了一碗广东特产上来,尝了一口,酸
的要命,因想起广东人不吃醋,忙问何物,朋友说是姜醋蛋,专
门给女同胞吃的。听后恍然大悟,广东女同胞不但吃醋,而且吃
的很多。
姜醋蛋不好算是一道菜,说是药也不确切,应该算是保健食
品,功能有三。对一般人来讲,姜醋蛋养颜,因其原料有大量的
猪蹄和醋,二是暖胃,这主要是生姜的作用。这第三点、也是最
重要的一点是产前保胎,产后健身,少花奶粉钱。什么原因我不
知道,反正都这么说、这么用。信不信当然由您自己了。
姜醋蛋制作很简单。买很多的生姜,去皮。很多的猪蹄,刮
毛。将猪蹄在水中煮过,换清水,加生姜、去皮的熟鸡蛋共煮。
加很多的醋,酸到不能忍受为止,再加糖(最好有点红糖)调味
到您认为合适,小火煮到猪蹄很烂。关火就好了。
要是家里有产孕妇,不防试试。管不管用不好说,但最少没
有任何坏处。
【芳评:这位广东朋友怎么能拿广东女人月子里的吃食来引
诱任丁兄弟?坐月子跟“母猪催肥”,“死捂死吃”大概是同义
词。凡是正经坐过月子的女人,月子后身体甚至面部都多少变了
形,原因大概就是吃这些保健养颜的食品太多的原故。】
——— ~ ※ ~ —— ~ ※ ~ ———
【黄花菜(九)】
◇黄花◇
恭喜发财玉米糕
胃酸多要吃点发面食品,上周让大家倒牙,最好再来点甜的
。现在中和一下,也好实现国父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
还需努力加餐。”
家伙:带屉蒸锅一个。
用料:1.自发白面粉,一杯半。
2.玉米面粉,一杯半。这在美国超市就有卖。一般是一磅
纸筒装和五磅袋装两种。筒装的比较细,我选袋装的颗粒粗,煮
粥也很好。
3.白糖。
做法:1.自发白面粉,玉米面,加你希望多甜的白糖,象
做其它面食样的一搅和。扔一边呆会儿。半小时,半天都行。
2.蒸锅放够水(冷热均可),屉布放好。
3.抓起面团稍揉,用手捏鼓成直径不大于锅的饼状。摊入
锅内。
4.开火。待有蒸气外冒再蒸十五到二十分钟即可。吃时切
块儿。
注意事项:玉米面有白和黄两种,买时可根据个人爱好去选
。我喜欢黄的,好像格外香。面和好后,要盖,不然表面会干。
剩的发糕,还可以切片后在平底锅里煎来吃。那股脆甜的味儿,
还用我形容吗?如果你稍有些想象力。
本讲结束语: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玉米自美洲传入中国,
逐渐成为农业最重要的种植物之一。早年,城里人吃粮靠粮票,
粗粮票比例很高的时侯,说谁谁谁光啃窝头,打嗝都带棒子面味
,是句贬人的话。现在,人们可选择的食品多了,棒子面又成了
好东西,我希望大家多吃一点各种粗粮,有利健康。
关于糖,甜、、、、我就想起来这么一首歌谣:
糖甜不如蜜,棉暖不如皮。父母恩情深,难比毛主席。
【芳评:醋多了,就要用糖来中和,这就叫声东击西矫枉过
正吧。花絮厨房的黄花大掌勺就是能干,这么酸甜一搭配,就把
咱们姑娘们从醋海里给救出来了,功德无量啊!】
--
.dWW.dMMb.dMMb.
OMMMOMMMMMMMMMO
"OMM"OMMMMMMMO"
"VMM"VMMMMMV" 我心依旧...........
"Y" "Y"
※ 修改:.dancing 于 Oct 30 15:17: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12]
※ 来源:.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bbs.zsu.edu.cn.[FROM: 202.103.138.33]
--
※ 转寄:.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bbs.zsu.edu.cn.[FROM: 202.118.224.21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ancing.bbs@argo.zs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6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