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xl (小亮), 信区: Health
标  题: 瘟疫的遗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13 08:40:11 2005), 转信

  约十分之一的欧洲人天生对艾滋病有抵抗力,这该归功于黑死病还是天花?
  

  瘟疫之村

  英格兰德比郡的小村亚姆(Eyam)有一个别号,叫“瘟疫之村”。这名字并不是耻辱,而是荣耀。1665年9月初,村里的裁缝收到了一包从伦敦寄来的布料,4天后他死了。月底又有5人死亡,村民们醒悟到那包布料已将黑死病从伦敦带到了这个小村。在瘟疫袭来的恐慌中,本地教区长说服村民做出了一个勇气惊人的决定:与外界断绝来往,以免疾病扩散。此举无异于自杀。一年后首次有外人来到此地,他们本来以为会看到一座鬼村,却惊讶地发现,尽管全村350名居民有260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毕竟还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


  有一位妇人在一星期内送走了丈夫和6个孩子,自己却从未发病。村里的掘墓人亲手埋葬了几百名死者,却并未受这种致死率100%的疾病影响。这些幸存者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与死者一样多,是否存在什么遗传因素使他们不易被感染?由于亚姆村从1630年代起就实施死亡登记制度,而且几百年来人口流动较少,历史学家可以根据家谱准确地追踪幸存者的后代。以此为基础,科学家于1996年分析了瘟疫幸存者后代的DNA,发现约14%的人带有一个特别的基因变异,称为CCR5-Δ32。


  这个变异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此前不久它已在有关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与人类照面。它阻止HIV进入免疫细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三百多年前的瘟疫,与艾滋病这种诞生未久的“现代瘟疫”,通过这个基因变异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入侵的通道

  HIV只袭击特定的细胞。不同的细胞表面有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称为“受体”的蛋白质是细胞身份的标识,好像士兵不同颜色和式样的盔甲。HIV进入免疫细胞、摧毁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通道,是称为CD4和CCR5的两个受体。CCR5-Δ32变异,就是编码CCR5受体的基因发生的一个微小变异——丢失了32个碱基对。其结果是形成一种较小的蛋白质,它并不位于免疫细胞表面。这样,大多数HIV毒株就失去门路,无法感染细胞。


  一般地,人体中每个基因都有两个副本。拥有一个CCR5-Δ32变异副本,人对HIV的抵抗力就会增强,即使受到感染,发病过程也会比普通人缓慢。如果有两个变异副本,就基本上对HIV免疫了(并非完全免疫,有两个变异副本而仍死于艾滋病,这样的例子虽然罕见但的确存在。有的HIV毒株可能并不需要以CCR5为通道)。
  这个变异对HIV以及古代瘟疫的抵抗力,促使科学家调查了它在不同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结果显示,非洲土著、东亚、印度等人群里都不存在这个变异,它仅仅存在于欧洲人和居住在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中。也就是说,它是欧洲人特有的。在欧洲不同地区,它出现的频率也不一样,其中以北欧高达14%,地中海沿岸则仅为2%。平均说来,约有10%的欧洲人拥有一个变异副本,1%的人拥有两个副本。
  

  适者生存

  感染动物的艾滋病可能几百万年前就诞生了,但直到1930年左右才变异到能够传染人类。有可能是西非人在猎杀黑猩猩时,从猎物的血液中感染了HIV。1960年代,非洲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病毒开始传染开来。现在全世界约有4000万感染者,在某些非洲国家,感染率已经超过30%。这种注定致死的疾病并不直接杀死人,而是摧毁免疫系统,使人体成为不设防的城市,面对一个充满细菌和病毒的世界。
  CCR5-Δ32刚被发现,制药企业就纷纷试着模拟它的作用,来制造新的抗艾滋病疫苗或药物。很多拥有两个变异副本的人健康地活着,似乎显示该变异并无有害影响,这一点尤其有利。不过,它究竟从何而来?这个变异仅在欧洲人中广泛存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在历史上的欧洲,拥有这个变异的人有更大的机会生存下来、留存后代。它是偶然出现的,起初只存在于极少数人身上,但某种严酷事件产生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得这个能带来一定生存优势的变异在人群中频率不断升高。
  这个变异可以增进人对HIV的抵抗力,但据估计它有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了,出现仅几十年艾滋病不可能是选择压力的来源。那么历史上有什么疾病足以产生这样的压力?流感、麻疹、猩红热、伤寒、霍乱……许多传染病袭击过欧洲,但致死率和流行程度足够高的,目前只有两个候选者:黑死病和天花。
  

  鼠疫VS天花

  黑死病于1347年出现在西西里,此后3年内横扫欧洲,长驱直入北欧,甚至可能到达了冰岛和格陵兰。没有人知道这场瘟疫到底杀死了多少人,后世的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估算出,欧洲当时的人口约减少了25%到75%。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说,1347年欧洲有8000万人,6年后变成了3000万。此后300年间,黑死病还曾多次暴发,可能总共杀死了多达2亿人,直到1670年以后——谢天谢地,它神秘消失了。但欧洲已经为之改变。劳动力骤然稀缺,工资暴涨,生产关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与殖民活动的扩张,都与黑死病有关联。

  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发现了引起鼠疫的病原体,命名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从那以后,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死病就是鼠疫杆菌袭击淋巴腺导致的腺鼠疫。它可以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但主要传播途径是老鼠和跳蚤。病菌致老鼠于死地,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离开死鼠去寻找下一个宿主。但老鼠大量死亡时,新的老鼠很不容易寻到,跳蚤便退而求其次,袭击人类,从而把病菌传染给人。现在,鼠疫杆菌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不过由于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它传染给人类的机会减少了,即使感染也可以治愈。

  1998年,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对CCR5-Δ32变异在人群中的频率进行分析,估算它可能诞生于700年前(上下限为275至1875年前),提出很可能是黑死病/腺鼠疫促进了这个变异的传播。这个观点起初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它有一个问题:鼠疫由细菌引起,而艾滋病由病毒导致,两类完全不同的疾病被同一个基因变异所阻截,这样的想法不容易让人接受。而寻找证据的努力带来的是致命一击:2004年2月,美国斯克里普斯(Scripps)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一项实验结果:不管实验鼠体内有没有这个变异,它们感染鼠疫杆菌后都死得一样快。

  天平似乎朝天花倾斜了。199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名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显示,黑死病/腺鼠疫并不能使这个变异的频率升高到今天的水平,因为它是间歇式暴发的,虽然能一次在短时间内杀死很多人,但300多年间的年平均死亡率仅为百分之几,不足以形成强大的选择压力。相反,威胁欧洲2000年之久的天花,对欧洲人的进化影响可能更大。天花致死率为30%,它的受害者主要是尚未到达生育年龄的儿童。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杀死一个儿童与杀死一个老人,对基因的选择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天花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比起腺鼠疫来,它与艾滋病更相像。而且,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于1999年12月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天花病毒的一种远亲,可以用与HIV相同的通道侵入细胞,其中一个就是CCR5受体。这种病毒称为粘液瘤痘病毒(myxoma poxvirus),会使兔子出现艾滋病类似症状。这意味着天花病毒也有可能利用CCR5受体,从而加速CCR5-Δ32变异的传播。但这一点很难证实,因为人类已经消灭天花,世上只剩下最后两份天花病毒样本,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被严密看管,基本上不可能拿出来做试验。或许可以通过DNA重组技术拼合出一些天花病毒的片断,看它们是否会与CCR5受体发生作用。
  

  出血热黑死病

  不过最近,两名英国科学家又为黑死病这一方增加了新的砝码。鼠疫与CCR5-Δ32的关系被实验推翻,这并不妨碍利物浦大学的苏珊·斯科特(Susan Scott)和克里斯托弗·邓肯(Christopher Duncan)把黑死病同这个变异联系起来。因为他俩早就提出,黑死病并非腺鼠疫,而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出血热,可能与埃博拉出血热类似。他们曾出版《瘟疫生物学》和《黑死病的回归》等著作,详细阐述有关观点。

  斯科特和邓肯在2005年3月的《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了欧洲人口变化与上述基因变异频率变化的关系,显示驱动这个变异扩散的压力来自“出血热瘟疫”。而天花只在1700至1830年间对欧洲形成较大威胁,其流行时间和频率并没有达到此前研究认为的程度,不可能是造成这个基因变异频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斯科特和邓肯告诉记者说:“1996年有关(CCR5-Δ32变异)的成果发表,我们马上就认识到,欧洲的瘟疫促进了这个变异的频率升高。”他们说:“事实上,这其中的推理很明显:Δ32变异的分布情况与瘟疫在欧洲的分布情况相同,这很好地显示了后者促进了(变异频率)上升,”在谈到欧洲的黑死病瘟疫时,他们说:“我们提出,这些传染病是由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导致,后者也使用CCR5受体来进入免疫系统。Δ32变异为病毒性出血热感染提供了类似的遗传抵抗力。”
  纸莎草文献的记载显示,公元前1500至1350年,在法老时代的埃及,尼罗河谷就存在出血热。此后2000多年间,地中海东岸不断大面积暴发出血热。例如公元前700至450年、公元前250年,美索不达米亚曾发生出血热。据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描述,公元前430至427年雅典瘟疫的症状与黑死病非常相似。“查士丁尼瘟疫”从埃塞俄比亚发源,沿尼罗河谷而下,于公元541年到达叙利亚,然后是小亚细亚、非洲和欧洲,542年抵达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持续到公元700年,其间反复暴发,拜占庭历史学普罗科匹厄斯记载了这场瘟疫的细节,其症状与雅典瘟疫和黑死病都很像。
  CCR5-Δ32变异可能出现于2500至3000年前,人类文明早期这些反复暴发的出血热使其频率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单个变异达到1347年黑死病袭来之前的2万分之一。然后,经过黑死病的大清洗,其频率增加到了现在约10%的水平。人们一般认为1665至1666年伦敦大瘟疫是黑死病最后的罪行,但斯科特和邓肯说,出血热瘟疫在这以后并没有消失,持续在北欧和俄罗斯活动,直至19世纪,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北欧和俄罗斯人中的变异频率最高。
  斯科特和邓肯认为,要追溯出血热的来源,要回到人类的摇篮——东非大裂谷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地,在那里,人类祖先与动物共生的历史最为悠久。“我们相信病毒性出血热瘟疫是一种源自非洲的动物宿主的疾病。它们现在可能仍然与其哺乳动物宿主和谐共处,等待着传染与这些动物宿主密切接触的人,”斯科特和邓肯说。这种病的潜伏期长达37至38天(这与意大利人于14世纪率先发现的40天有效隔离期吻合,而与腺鼠疫的特征不合),即使在中世纪,这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让感染者将病毒带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它在跨国交通非常便利的当代再度暴发,将造成巨大灾难。
  
  注释:“叮当、叮当、玫瑰/口袋装满花/啊嚏、啊嚏、啊嚏/我们都倒下。”这首英国儿歌经常被用来描述黑死病。尽管有人考证说其成歌年代太晚、应该与黑死病无关,不应成为童话之残酷面目的又一例证,但它似乎的确很相称。“玫瑰”是内脏出血、聚集于皮肤之下形成的红色斑痕,中世纪称之为“上帝的印记”,典型的黑死病症状。教堂钟声与花朵香气都是时人用于驱赶瘟疫的手段,当然这与祈祷、苦修、迫害犹太人等手段一样无效。喷嚏是黑死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由于发病过程非常迅速,“啊嚏”之后紧接着就是“我们都倒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2.1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