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临●举轻若重), 信区: Health
标 题: 骨质疏松症防治要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11 18:45:58 2007), 转信
嵇汝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院士
在人的一生中,20岁以前骨骼生长逐渐完成,大量的钙积聚在骨骼内。在其后15年,骨骼会更加强化。这样,在中年以前,骨骼最为强壮。到了中年以后,骨的新陈代谢逐渐发生变化,骨对钙的吸收逐渐减少,造成排泄多于吸收,亦即负钙平衡,于是骨的再建和新骨的形成逐渐减少,或速度减慢。骨的溶解破坏相对增加,骨量便逐渐流失,这种现象称为骨质疏松。
治疗要诀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内钙流失而形成,因而补充钙是本症的基本治疗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比正常人摄入量更高的钙剂,因为肠道钙的吸收随着摄入钙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是,钙剂的服用也不可过量,因为钙摄入太多了,可能会造成肾结石,或使关节钙化。停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成因是雌激素不足,单用钙剂还不足以治疗。
停经后妇女雌激素的分泌已经锐减,补充雌激素比服用钙剂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更有效果。常用的雌激素有雌二醇、乙炔雌二醇、乙烯雌酚等。与钙剂合用,更能发挥效用。在欧美各国,雌激素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停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不过,雌激素久用有诱发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而现在与孕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雌激素用量,从而减少致癌的风险;即使这样,患者仍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降钙素抑制溶骨细胞作用,可阻止骨内钙溶解。患者每天注射一次降钙素,可预防停经前小梁骨流失钙,也可治疗停经后和增龄性骨质疏松,并减少骨折的发生,还有镇痛作用。对于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也有满意的疗效。但降钙素可产生皮疹、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副作用。如在临睡前吃药,可减少副作用。
沉积在骨内的钙盐主要是磷酸钙,因而钙与磷要以一定比例同时吸收。除了补充钙以外,补充磷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双磷酸盐是焦磷酸盐的活性类似物,可明显减少停经后和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流失,增高椎骨密度,避免其骨折;可是,过量使用,反会导致衰老骨的堆积,从而引起骨折。
氟化合物可促进骨的形成,使小梁骨大量增加,促使成骨细胞增殖。氟化合物多用后,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可发生恶心、腹泻、贫血、关节痛、滑膜炎等。开始服用时先用小剂量,可减少副作用。
维生素D也是治疗骨质疏松用药,能增进钙的吸收与在骨组织的沉积,有效地阻止骨质流失。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健全,不能将这维生素转化为活性产物,就只能使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但其价格远高于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虽将骨钙溶解,转化为血钙,从而减低骨密度;但另一方面又作用于肾小管,使排出的钙重新吸收,还能刺激肾脏产生1,25-二羟基维生素D,然后增高肠道对钙的吸收。钙吸收增加,有利于避免骨钙流失。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源于肾虚,因而采用补肾益精、补骨益肝、健脾补肾、补肾活血、强筋壮骨、补肾壮骨等疗法。常用的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预防之道 随着高龄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会日益升高,为了避免病患的痛苦与麻烦,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症是合宜的。
长期缺乏蛋白质,骨基质的合成会不足,新骨形成将趋缓慢,如果同时缺钙,将加速出现骨质疏松。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是增强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的首要。
青年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在减肥时往往矫枉过正,摄入蛋白质不足,导致中年后易患骨质疏松症。不过也不要大吃大喝,进食过多蛋白质,因为蛋白过量,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携带钙、镁等元素自尿中排泄。高糖与高脂肪的饮食减少血内钙离子,于是从骨中抽取钙,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出现。
钙是增强骨骼的主要因素。预防发生骨质疏松,要经常在饮食中增加钙的供给。增加钙的摄入。要从年轻时就注意,因为青少年在膳食中缺钙,就会影响青春期骨的生长发育,使峰值骨量减低。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而且易为人体所吸收,临睡前喝牛奶,有利于纠正晚间空腹时血中钙含量过低,而过低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释出骨中的钙。膳食合理搭配,多食富含钙的食物,例如虾皮、豆制品、鸡蛋、肉骨、田螺、海带、卷心菜、萝卜、山楂、红枣等。
一些食用菌富含钙与维生素D、B1、B2,并含有磷。钙与磷要以一定比例吸收入骨,而维生素则会加速钙的吸收,这些成分共存在食用菌中相得益彰,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食用菌中还含有高蛋白,有利于骨基质的生成。这类食用菌包括香菇、金针菇、凤尾菇、银耳、猴头菇等。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常发生在久坐后顿然起立,或夜间自卧床起来时。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在气候条件适合时,要增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练能促进骨骼发育,使骨量增加,延迟骨骼老化。
--
欢迎访问
社会信息区 ┬─┐┌─╮┬ ┬ ┬ ╭╮┬┬─┐╭─╮
├┤ │ ││ │ │ │││├┤ │ │
┴─┘└─╯╰─╯ ┴ ┴╰╯┴ ╰─╯ 教育论坛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