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tianjiaoQ (Roline之超级FANS), 信区: Health
标  题: 亚健康的结论不能轻易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8 13:40:57 2005), 转信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05.04.08



  所谓亚健康是处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从健康到疾病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人15%是健康者, 15%是病人,而多达70%属于亚健康者。 
     
  亚健康之中可能隐藏恶疾

  一位年轻白领,经常感到疲乏、精神紧张,有时腹胀,排便次数多,睡眠差。他做了多次体检,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医生告诉他这是功能性疾病,属于亚健康状态,只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增加体育运动就可以了。半年后,他患了结肠癌。

  另一位中年男职员因疲劳、无力、厌食、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工作效率低,一年中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大多告知为亚健康状态。后来笔者详细回顾了其病史,并为他进行了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施以甲状腺素等治疗,其病情大为改观。

  近年来,不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所谓的亚健康者,实际上是疾病患者,有的还相当严重。当初的亚健康状态其实是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亚临床(隐性)阶段。所以,当患者出现一系列原因未明的不适时,不要轻易下亚健康的结论,这样容易放松诊治。

  亚健康不是不明诊断的“废纸篓”

  目前,亚健康无准确的定义,且无明确的判断标准,我国更未做过系统、正规的人群普查,而且国内尚有4亿人因贫困和其他各种原因从不就医检查,所以这70%的结论可能是在特定(亚健康多多)的人群中抽样调查的结果,或是不科学地估计、推算。把不够健康标准的人和没有被认真排除重要疾病的人,轻率地归到亚健康人群中是不对的,因为其中有可能存在隐性疾病患者。

  亚健康一词,英文词典查不到,它与发达国家所指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近似。近期,美国几个疾病控制中心报道,18岁以上成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004%~0.2%,与国内目前估计的70%悬殊甚大。

  健康的标准是三维的

  健康的标准是人为划定的,并无真正的“金标准”。有些人某个器官的形态、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即被认为患有相应的疾病;有些人可能有心理问题,心情不舒畅,也会造成身体不舒服,是身心方面的疾病;有些人躯体与心理都健康,但不能适应社会工作,见到同事或领导就感觉别扭,不合群,因此不愿意去上班,工作无效率,这叫社会适应不良,也属于不健康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现代健康的标准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均完美才能称为健康。故评估人们是否健康应从这三方面综合判断,而不是仅看躯体是否有病。目前大多数体检机构的健康评估,仍然是只针对躯体健康状况。只要检查未发现躯体疾病,被体检者又有症状,便下“亚健康”的结论。这不但会漏诊一些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碍性疾病,更会漏诊一些亚临床(隐性)阶段的疾病,尤其是各种恶性肿瘤早期阶段和其他重要疾病。

  亚健康不是功能性疾病的新病种

  有人认为亚健康属于功能性疾病。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功能性疾病也是一大类疾病。是指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一类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肠易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这类患者很痛苦,理应受到关爱。亚健康状态只不过是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一种反应,是混杂的,不是独立的单病种功能性疾病。

  有些人因果倒置地把亚健康本身看成是“生病之源”和“罪魁祸首”。其实,引发多种疾病的根源是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健康服务不到位等。

  确定亚健康的前提是必须排除疾病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过程都有隐性阶段。它们悄悄袭来的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不会引起人们警觉,或慢慢地出现类似慢性疲劳综合征样的非特异性症状。本文开始介绍的就是将亚临床期的癌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亚健康的实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特别指出,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前必须严格除外其他已知和常见的疾病,病程至少超过6个月;还要排除可能出现类似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其他许多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发作性睡眠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额叶脑瘤、亚急性感染、酒精依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健康是动态变化的

  很多人目前可能基本健康,以后可能就不健康了。因此,人们不要仅满足于亚健康的结论,特别要警惕某些疾病的亚临床期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出现原因未明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血、贫血、头痛、胸痛、腹痛、下咽困难、呕吐、腹泻、便秘、抑郁、发热、晕厥等报警信号时,要立即就医,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大多数恶性疾病是多因素、多阶段的从健康向疾病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复杂过程。人们出现不适症状时,不要私自用药,以免掩盖病情。若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最后,还要提醒健康管理机构,对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应给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全方位的监控计划,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和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杨昭徐 



--
             孩                      是                            歌
 ┃       ◥◣◢◤      子        ◥◣◢◤                      ◥◣◢◤   ┃
 ┃           ▎     ◥◣◢◤    ●   ▎              首     ●     ▎     ┃
 ┃  ●       ▎●       ▎       ▎  ▎   ●●    ◥◣◢◤   ▎    ▎     ┃
 ┗━━━━我们都是━━━━━━━━━━━━━━━━━━━━━━━好孩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