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sila (临), 信区: Health
标 题: 医生最怕患者十个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Dec 19 13:34:14 2006), 转信
“医生最害怕患者提出的问题”中,前三位分别是:“这个药不会有副作用吧?”选择率为17.90%;“为什么都是一种病,我住了这么久,他住了三天就出院了?/为什么他花了五千,我花了一万?”选择率为15.37%;“能换个经验丰富的大夫吗?”选择率为14.66%。在“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哪些话”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跟你说了你也不懂。”选择率为18.26%;“想不想治?想治就回去准备钱吧。”选择率为17.40%;“我推荐的药你不吃,后果自负。”选择率为14.93%。同时,在读者来信和网上论坛中,不少医生、患者纷纷留言,不仅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而且说出了各自的心里话。有的患者诚恳地表示,希望医患之间能够“多一份理解、信任,少一份抱怨、挑剔”;有的患者则直言,希望医生对自己讲话“不要像领导教训下属那样”;还有的医生表示,希望患者能够体谅一下自己的辛苦。在此基础上,本报记者深入北京几家大型医院,倾听了更多患者和医生的看法。
患者:医生能不能多体谅病人
在北京一家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一听说记者采访的内容是关于医患关系的,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围拢了过来,纷纷向记者诉说他们的遭遇。一些人告诉记者,
虽然他们能理解医生每天工作繁忙,碰到患者问相同的问题,很可能就懒得解释了,不过,像“跟你说你也不懂”这样的话,还是让人很不愉快。因为“一些和病情有关的知识虽然自己也能了解到,但还是希望从大夫的嘴里说出来印证一下”。
还有的患者告诉记者,医院里人那么多,挂个号又不容易,特别是专家号,往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所以看病的时候特别关心前面还有几个人,总想凑近去看看;还有就是唯恐叫过号,自己的队就白排了,所以希望离得近一些。
可有些医生一句粗暴的“到外面等着去”,让他们觉得这非常不体谅病人。
一位患者家属说,他最反感医生说“要治回家拿钱去”。他的一个亲戚住在肿瘤病房,探视时经常看到其他病人家属哭着从医生办公室里出来,“那肯定是医生跟病人谈钱的事了,没有钱就没有命,对肿瘤病人来说这非常残酷。”
除了调查中我们所列出的那些话,很多患者也反映,有些医生说话特别“噎人”。比如一个患者去年在一家肿瘤医院住院时,听一位即将出院的病人跟主治大夫说:“谢谢您,再见。”结果那个医生却说:“你就别谢我了,过一年你要还能见到我就不错了。”另一个患者因为心脏病犯了,要做导管介入治疗,听说要把很长的管子从大腿根插到心脏里去,心里直打鼓,就问大夫:“这个技术没什么问题吧。”本来是想让医生安慰自己一下,结果对方非但不解释,反过来说:“我们还担心你有问题呢。”这些患者指出,医生说话一定要照顾病人的感受,有时候虽然说的是大实话,但说话的方式却过于伤人。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反映,现在医生说话比以前客气多了,太“噎人”的话已经很少听到了。
医生:很多话没错,关键看怎么说
采访中,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一位医生说:“调查中的这些问题的确很符合实际,我们确实害怕患者问这些问题。比如说,‘病能否去根?’现在医学进步了,但是很多病,甚至非常常见的病还是没有找到病因,在治疗中是除不了根的。不过病人花了很多钱后,期望值也随之变高,这种心情我们能理解。”
至于医生为什么有时会说出一些让患者反感的话来,一位传染病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有一次,科里一位医生接诊刚入院的病人,这个病人问了医生好多问题,比如能不能除根、多长时间能好、哪个药最灵等,那天医生可能心情不好,并且比较忙,被问烦了,就很不耐烦地对病人说:‘你这个病一辈子好不了了,让家里人赶紧凑钱去吧。’后来,这个病人跑到医院的小花园里哭了很长时间。”医生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她认为:“现在很多病人伴有抑郁症状,医生对此应该负一定的责任。”
在同仁医院眼科,记者确实看到,病人将诊室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只要诊室的门一打开,就有患者将头探进去,或者干脆走进去问医生还有多久才能轮到自己。负责叫号的护士一边把人往外赶,一边无奈地告诉记者,像“到外边等着去”这样的话,其实她们也不愿意说,但大家都拥到诊室里,一来侵犯了正在就医者的隐私,二来也干扰了医生的工作。不过,她们也承认,如果说这些话时语气更和蔼一些,不那么生硬,可能矛盾就会少些,“很多话没有错,关键看怎么说”。
说到如何与患者交流,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的王吉云博士列出了三种情况:一是缺乏医学知识,会问很多烦琐问题的患者。这样的患者如果用“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之类的话来打发,必然引起纠纷,不如通过比较形象的方式讲述病情,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说清楚。二是有一定知识、爱发疑问的患者。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尽量解释,如果患者实在问题太多,可以请他留下电话,告诉他相关健康讲座的时间,到时候通知他去听。三是医生比较“怕”的一种患者,往往带着明显的对立情绪。他们会不断询问医生会不会“故意开这种药”之类的问题。王大夫说,其实,这种情况下最后都是医生让步。她的同事就遇到过这种病人,难听的话一句接一句。这位同事还是请对方冷静下来,告诉他自己会努力治疗,把问题向他一一解释清楚。
医患矛盾可以缓解
在采访医生和患者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些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医患交流中的矛盾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吗?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认为,医生应该在这里面起到关键作用。他说,过去医生可以只管看病,不管其他,有关病情的话题,也可以对患者不说明、不解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更强调自己的“知情权”,对医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医学教育往往让医生把病人看成一个简单的生物体,而不是具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医院不妨为医生开设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
另外,他认为,医患矛盾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国民素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还比较紧缺,医生的职业环境也比较差,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和病人交流,患者对这一点应该给予一定的谅解。实际上,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可能把患者要求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尤其对一些身患重病的人来说,能否将他们治好,不是简单的医生是否“无能”的问题。患者和家属不应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医生身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高润霖一看到本报的调查结果就笑了,他告诉记者,“这个结果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患者不相信医生,医生需要提防患者,这样的关系是不正常的。
对于调查中列出的“医生最害怕患者提出的问题”,高院士认为,医生应本着尽责的态度,对患者尽量解释。而那些“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的话”确实不应该从医生口中说出。“病人不是专业人士,他提出任何关于疾病的问题都是合理的”,即使是质疑医生的“经验”,也可能是因为“医生没有给患者足够的信心”。高院士说,面对病人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医生不能责怪,因为患者交给医生的,是“生命之托”。他们本身已很痛苦,医生再不注意言行,只能加重这种痛苦,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此外,高院士也指出,虽然医生要为维护医患关系多出力,但现实中患者也不全是“受害者”。最近几年,我们时常能听到患者带着录音机、摄像机去看病,把棺材抬到医院甚至殴打医生的新闻。对这些现象,高院士认为,说得轻点,这是患者不理解医生;说得重点,是在侮辱医生。道理很简单,“既然来看病,就要相信医生”。他希望记者告诉广大患者,有几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一定要改变:一是既然花了钱就一定要治好。“医学本身非常复杂,不可预见,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科学”,它本身有局限性,这决定了不是所有病都治得好;二是临床上不可能“看到什么症状,就一定对应什么疾病”,有太多疾病有相同的症状,为了检查清楚,必须使用一些诊疗手段。很多时候,检查起的是“排除”作用,不是说一定要查出问题才说明医生没有“故意检查”。三是医学技术本身的进步会带来治疗费用的上升。像心梗,40年前没疗法,患者只能疼了吃止痛药,心衰了进行相应治疗,一个月住院费只要100多元,但死亡率高达35%;现在有溶栓、介入等治疗手段,做一个支架可能就要五六万,但死亡率只有5%。这价格值不值,答案很明显。
高院士说,医生和患者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惟有互相配合、多多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战胜病魔,彼此不和谐只会有害无益。
--
人没有牺牲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炼金术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那时的我们坚信那就是世界的真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