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ra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osay (☆纯中纯⊙冰红茶☆), 信区: IQrace
标  题: 五、从欧美侦探到日本推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2日22:42:4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由柯南道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树起的侦探小说两面旗帜,给欧美文坛带来了一股
新鲜的空气,世界各国争相掀起“侦探小说热”。
    据不完全统计,欧美侦探小说在1000部以上。我们不妨认识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
    美国作家雷蒙德·昌德勒(1888——1959年)与达谢尔·哈梅特(1894——1961年)
先后涉足侦探题材,他们分别塑造了硬汉侦探菲利普·马洛(见雷蒙德·昌德勒的《长
眠不醒》、《永别》)和奥普(见达谢尔·哈梅特的《血腥的收获》、《诅咒》)。昌
德勒是个爱尔兰裔的美国人,出生在美国的伊利诺斯州。在他幼年时,父母离异,他随
母亲去英国读书,并在法国和德国留学一年,也曾在海军服役。因为爱好文学,23岁那
年回到美国,在一家石油公司当高级职员。昌德勒的性格有点怪,36岁时与一个比他大
18岁的女人结婚。那个54岁的女人叫思思,是洛杉矾名人之妻,婚后一年离异。昌德勒
在45岁开始写作,他一共写了8部长篇与20个短篇,作品人物愤世嫉俗,四处飘泊,有
点伤感的情调。哈梅特生于马里兰州,家境贫困,从小失学,干过许多职业。20岁在一
家侦探社当私人侦探。1923年开始其文学生涯,两年私人侦探生活,为他创作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梅特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反法西斯主义战士。后来
因受牵累入狱,他的晚年很不幸。昌德勒与哈梅特笔下的侦探普利普·马洛与奥普都是
性格倔强、敢作敢为的热血汉子,不依靠机械推理,而是用抗争的行为向暴力挑战,他
们共同开创了野蛮派侦探时代。
    西欧的文坛也不甘寂寞。瑞士作家杜伦·马特写出了《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与《诺
言》;比利时作家乔治·西默农则写出了《梅格雷探案》。前者突破了侦探将凶手缉拿
归案、绳之以法的结局。在杜伦·马特的笔下,侦探的推理是正确的,但凶手却逍遥法
外,最后以侦探身败名裂的悲剧而告终。这就充分揭示了上层社会的黑暗和制度的腐败。
也为今天出现许多反映侦探悲剧的题材开了先河。后者把梅格雷探长放置在枪林弹雨的
危境之中,叙述了代表正义的侦探被迫在黑暗社会中进行顽强反抗,同样对抨击当时社
会制度与揭露上层社会的肮脏交易赋予了作品积极的意义。乔治·西默农一生发表小说
300部, 2/3是侦探小说。他以每月写一部侦探小说的速度,引起世界注目。他的文风
朴实,推理严谨,文字精炼,书中对“小人物”给予了同情,大量作品被搬上银幕。
1952年被选为比利时皇家文学院院士。他的自传《一个平凡的人》也引起读者欢迎。西
默农笔下的梅格雷探长也在荷兰塑起了一尊铜像。
    由此可见,杜伦·马特与乔治,西默农开创了一个新的侦探时代。如果说波洛的破
案始终得到警方的支持,福尔摩斯的对手只是个别罪犯,那么新一代的侦探则面临社会
和国家机器对他们的压抑与迫害,他们的对手更加强大,犯罪更加有恃无恐。这一点,
无疑使他们的侦探小说有更深的社会意义。
    但是,如以情节曲折而言,他们都未能突破柯南道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故
事结构,在推理方面也略为逊色。因此,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并没有出现第三个侦探小
说的高潮。
    如果说柯南道尔开创了第一个侦探小说时代,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第二个侦探
小说时代,那么,第三个侦探小说时代是在日本拉开的序幕。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
开始到赤川次郎的崛起,前后60年间(1925——1985年),日本文坛出现了30多位专攻
侦探小说的作家,颇有影响的侦探小说多达2000篇以上。如松本清张、森村诚一两位作
家就各有100部作品问世。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将侦探小说改为推理小说,从内容到
形式乃至风格,都形成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妨先从日本早期的侦探小说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美国家由于政治变革与工业革命浪潮的影响,资产阶级的
统治为侦探登上文学舞台提供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侦探小说进入亚洲,
中国学者林琴南首先翻译欧美侦探小说,并推动中国出现了霍桑探案、李飞探案、鲁平
探案。中国除程小青之外,还有孙了红、陆澹安、赵苕狂、汪剑鸣等十几位作家涉足侦
探题材。据统计,当时由沈知方创办的《侦探世界》大受欢迎。另有《大侦探》、《福
尔摩斯报》,上海各大报纸的副刊也以刊登侦探小说来吸引读者。据魏绍昌编的《鸳鸯
蝴蝶派研究资料》统计,侦探小说作家多达20余人,有作品150余部。著名作家阿英在
《晚清小说史》也提及欧美侦探小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晚清小说2/3是译作,侦探小
说在译作中占了很大比例。
    但是,中国的侦探小说并没有形成气候,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相反,日本从明
治时代开始,“侦探小说热”一浪高过一浪。在明治之前,井原西鹤模仿中国公案小说,
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神田孝平则翻译了荷兰刑事案件小说《杨牙儿奇谈》。明
治年间,日本作家丸亭素人、原抱一庵、水田南阳外史将欧美侦探小说改头换面,把西
欧的人名、地名、服饰,换上日本的人名、地名、服饰,移花接木,改装为日本版侦探
小说出版,想不到赢得广大读者欢迎。于是,日本作家黑岩泪香首先写了《无惨》(上
篇为《疑团》、中篇为《忖度》、下篇为《冰解》)。小说以海军基地发现一具男尸展
开情节,两个警官通过各自的推理,几乎同时查出了凶手。这可以说是日本最早的侦探
小说。在大正年间,日本一些著名作家也有意无意地把侦探小说结构引入作品之中,从
而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这就为日本出现一个推理小说的时代打下了基础。
    1925年左右,日本文坛先后出现两位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他们各
自开创了“本格派”与“变格派”侦探小说。从他们开始,日本逐渐形成推理小说的风
格。
    以横沟正史为首的“变格派”,在注重逻辑推理的同时,在小说中更注重恐怖气氛
的描绘,用揭示人物的心理变态来突破传统手法,有的作品中还出现神鬼妖魔,形成了
阴森诡秘的艺术流派。横沟正史1902年生于神户。毕业于大阪药专。后担任《新青年》、
《侦探小说》杂志主编。他1922年发表处女作《可怕的愚人节傻瓜》。1926年出版《广
告偶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侦探推理小说创作,开创了解谜与推理相结合的侦
探小说,将逻辑与浪漫情趣熔为一炉。其代表作有《本阵杀人事件》、《八墓村》、
《犬神家的悲剧》、《半耳男人》、《芙蓉公馆的秘密》、《迷宫之门》、《怪兽男
爵》、《女明星的奇特婚姻》等200部作品。横沟正史笔下的侦探人形佐七是个风度翩
翩的美男子,有位好吃醋的妻子,并带了两个徒弟破案;另一位侦探金田一耕助则是一
位学者,他有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口吃的毛病,但料事如神。他自称是直观形侦探,
与人形佐七都擅长推理。“变格派”作家有小酒井不木、大下宇陀儿、水谷准、城昌幸、
梦野久作、海野十三、小栗虫太郎、本本高太郎、久生十兰等十几位。
    “变格派”推理小说奇幻莫测,它代表了侦探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很受欢
迎。但是,“变格派”作品在逻辑推理方面毕竟有不够严密之处,其影响远不如“本格
派”推理小说那么大。
    我们在介绍“本格派”推理小说之前,先来介绍江户川乱步。从1925年至1955年,
在日本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江户川乱步时代。
    江户川乱步(1894——1965年),本名叫平井太郎。生于日本三重县.位父亲平井
繁男曾创办了平井商社。江户川乱步自幼体弱多病,不善运动,酷爱读书。在他幼年时,
就由母亲念给他听黑岩泪香泽的外国侦探小说,在小学时就是一个侦探小说迷。在他高
中时,平井商社倒闭,江户川乱步弃学务家。但他不甘心做个农民,1937年考入早稻田
大学经济系。半工半读,在印刷厂当过徒工,在图书馆当过管理员,为人补习英文,替
刊物撰稿.由于打工花的时间太多,江户川乱步在大学毕业时未拿到学位。
    但半工半读的生活给江户川乱步很大教益,他通过去图书馆打工,读了不少书,开
拓了知识面.大学毕业后,他曾想去美国留学,从事侦探小说创作,但他是长于,生活
的重担使他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在大阪一家银行当小职员。
    20岁出头的江户川乱步先后经历了两次恋爱:初恋只开花不结果;第二次恋爱的对
象是村山隆子。由于他当时一贫如洗,婚事差些吹掉,幸亏村山隆子一往情深,终于结
成伉俪。隆子的哥哥又介绍江户川乱步到东京都政府社会局工作。
    江户川乱步是个除了写作对其他工作都不感兴趣的人,他几次辞去工作.弄得家境
十分困难。其间、他得到川崎的鼓励.从事写作,但他写的《石头的秘密》投出后如石
沉大海,江户川乱步不甘心,到《时事新闻》报社当了半年记者,又换了几次工作,都
未称心如意,他当时的境遇令他入不敷出。
    1923年,江户川乱步写成两个短篇推理《两个铜板》和《一张车票》投寄给作家马
场孤蝶,马场孤蝶对这个无名小卒不予理睬。江户川乱步一气之下,讨回原稿,又投寄
给《新青年》杂志主是森下雨森。森下雨森对作品很感兴趣,认为作者很有才气,当晚
前去访问江户川乱步,两人谈得颇为投机。小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后,江户川乱步
的名字终于引起注目。
    江户川乱步接连写了《D圾杀人事件》、《心理试器》、《人间椅子》,由于森下
雨森发表了评论,使江户川乱步在文坛上站稳了脚跟。他的《奇幻岛》、《矮人》也在
《朝日新闻》上相继发表。
    但有位署名川口松太郎的评论家在报上撰文批评江户川乱步,认为他的作品粗糙而
缺乏文学性,并用尽挖苦嘲讽之词。与此同时,另一位作家甲贺三郎写了同情江户川乱
步的文章,这些文章使更多的读者关注江户川乱步的作品。
    江户川乱步为了证明自己的文学才华,又写出了《黄金面具》、《地狱的滑稽大
师》、《化人幻戏》等作品,终于受到读者欢迎。他塑造的明智小五郎,也成了日本家
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在江户川乱步受到打击之时,“变格派”领袖横沟正史对他提出了善意的批评,深
刻指出江户川乱步是个“常常被自卑左右,对事业不尽职,是个可怜的悲剧人物”,这
对江户川乱步去掉自卑、振作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门户之见并未阻止他们建立真挚的
友谊。
    1947年日本成立了侦探作家协会。53岁的江户川乱步出任会长。1949年日本文艺界
举办纪念爱伦·坡逝世100周年,江户川乱步出版了《侦探小说三十年》。他总结了从
事侦探椎理小说创作30年的生活,客观地评价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1952年他被选为日
本侦探小说作家协会名誉会长。
    因为写作获得了大量稿酬,1954年江户川乱步决定设立100万日元的“江户川乱步
小说奖”,为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61年,日本天皇授予江户川乱步紫绶
褒章。
    1963年,日本成立了推理作家协会,江户川乱步出任理事长。1965年,江户川乱步
因患脑溢血病逝,时年71岁。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江户川乱步是一个情绪很容易波动的作家。他在贫困中寻求自
己的理想,在工作中不能尽职,即使在写作中,也时好时坏,但他毕竟为开创日本的推
理小说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晚年声誉蒸蒸日上,这是日本人喜爱侦探小说的一个反映。
    从侦探小说到推理小说,江户川乱步无疑是有功绩的。“本格派”侦探小说讲究写
实,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为侦破的主要手段,在侦探小说中运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该派
作家有角田喜久、甲贺三郎、平林初之辅、滨尾四郎等。综观江户川乱步等人的推理小
说,严格来看,还是没有超出欧美侦探小说的范畴,无论是“本格派”还是“变格派”
小说多少带有离奇性;在内容上对现实的揭露不够,在手法上也缺乏严密的推理成份。
应该说,一直到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的崛起,日本的侦探小说才真正转入推理小说。也
正因为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人的努力,使日本的推理小说面目一新。于是,欧美侦探
小说的高潮,终于转向日本文坛,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
  精灵族头号强援 
 水族最佳同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24.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