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race 版 (精华区)

作  家: compus (蓝天) on board 'IQrace'
题  目: 用谜格(5)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Thu Jun  5 23:38:27 1997
出  处: compus.bbs@bbs.xmu.edu.cn

发信人: laoniu (老牛), 信区: Riddle
标  题: 用谜格(5)
发信站: 鼓浪听涛 (Thu Sep  5 13:31:58 1996)

增字类
    
    谜底须耍增加文字、标点、谜目或另一个谜底。
    
    (1)回文(锦书)
    
    用法:两字以上,先顺读后倒读(12→1221,  123→123321),
等于常规加卷帘,谜底为一组顺读句,解时必须加倒读句。倒读
必须成文。

    举例:徐徐                         成语一        人人为我
    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增损体徐字由双人和我
(余)组成。灯谜中拆字的顺序不计,故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都能
扣徐字。
          晚间有雨次日晴               成语一        下落不明
    读成:“下落不明明不落下”。下与落均别指下雨落雨,不明指
不是天明亮的时候扣晚。后一个明字扣明天。

    附注:回文源于回文诗,回文诗回环往复,排列成文,无不
可读。此诗相传为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妻苏蕙所作。窦弃妻赴襄阳
就任,音讯断绝,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滔,共计八百四十一字,排
成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可得诗纵横三千七百五十二首。词甚凄
惋,滔读锦书后备车迎苏,重归于好。后世效仿者很多,今仅取
其回复倒读为格意。由于此诗是织锦成字,后来有不少诗文将“回
文”与“锦字”借作书信代词,如《梁元帝赋》有“妾怨回文之锦,君
思出塞之歌”,故此格又名锦字格。
    
    (2)红豆
    
    用法:谜底中增加一逗号,需将谜底点断来读,有注明位置
的如一、三红豆,则知谜底共四字,先读一个字,后读三个字。
    
    举例:返老还童(一、三)           成语一        小大由之
    读成:“小,大由之”。别解为这个小童是大人返来的。
          晴天不肯定(三、一)         剧目二        雷雨、日出
    读成:“雷雨日、出”。谜面为谚语,下旬为“只等雨淋头”,故谜
底别解为雷雨之日始出走。如不加格,按文义“日”作太阳解,加
格后自然地解成“这一天”了。

    附注:红豆本是植物,相传古代有人死于戍边,其妻思之,哭
于树下而死,因名红豆为相思子。唐温庭筠有诗,“玲珑骰子安红
豆,入骨相思知未知”句,以红豆喻相思。谜格则用其象形如逗号。
    
    (3)重门
    
    用法:重门为复射格,对其中某一字作两次猜射,但第一次
猜出的不能成文,必须再翻猜一次成文后方能成立。
    
    举例:上海冠军                     茶叶名一      猴魁
    “上海”,第一次猜出“申”,翻射成“猴”,再将冠军射成“魁”才
能成立。
          灯谜晚会                     字一          夤
    “灯谜”与“寅”之间无直接联系,必须先猜“虎”,“虎”再扣“寅”。
    
    附注:“重门”取自晋左思《蜀都赋》:“华阕双邈,重门洞开”,喻
一层层的门。

    (4)骊珠(探骊、隐目)

    用法:骊珠是隐目格。它把谜目不标在面上而隐在谜底中,因
而先耍把谜目猜出来。谜底第一部分是谜目,它对另一部分谜底
要起作用。

    举例:史载明成祖登基               古书永乐大典
    谜底中“古书”是谜目,由“史载”猜出。“永乐大典”是文书名,
明成祖先橡,年号永乐。登基是大典。
          饭后又饮茶,欢聚到深夜       食品散子
    谜底中食品是谜目,由“饭后又饮茶”猜出。饭是食,茶是品;
散子是食品名,深夜为子时,欢聚到深夜,即子时方散。

    附注:骊珠,取探骊得珠之急。《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
重之渊,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此格是说谜目须
探而得之。

    (5)帷灯(内附、暗附)

    用法:帷灯为隐格格。它把变化谜底的谜格不标在面上而隐
在谜底中。谜底句子中包含谜格名,它对后面的词句要起作用。

    举例:旧履                         成语一        白头偕老
    读成:“鞋老”,扣合谜面。白头是谜格名,它对后面词句的第
一字作谐音变化,故偕老成鞋老。
          闹钟不响运动                 项目二        秋千、哑铃
    读成:“铃哑”,扣合谜面。秋千是谜格名,它规定后面词旬作
对调的变化,故哑铃成铃哑。



--

革命的老黄牛

※ 来源:.鼓浪听涛 bbs.xmu.edu.cn.[FROM: 202.121.2.134]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compus.bbs@bbs.xmu.e]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