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nbinger (寒冰儿), 信区: TV
标  题: “皇家礼炮”19年, ──罗嘉良之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n 19 19:26:26 2003)


有一种离别是为了重聚,有一种沉默是为了爆发。
香港,举世闻名的动感之都;TVB,动感之都的无冕之王;而我所要说的这个人,曾经与T
VB相濡以沫16年,历经风雨无数,有诗为证:
罗湖岸边争渡急,
时逢嘉岁众生求,
独有一人良久觉,
纵身洪流甘为牛。
在这世界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些男子,让我们充满嫉妒而又无可奈何地承认,他们是趋向
于完美的。虽然时间已经跨越了几个世纪,到了一个快节奏、浮夸的时代,一个充满泡沫
虚荣的时代。而那些人们,如闪亮的钻石一般,总是在时光的流水中安静地散发光芒。

抱歉的是这得把绝大部分的同性从这一定义中排除,也包括自己。
那些男子永远是目光的焦点:他们该是敏锐而干炼的,他们当然感情丰富细腻,他们是彬
彬有礼的绅士,同时也是成功的勇敢的开拓者,他们同样能把容貌和气质这两者完美的结
合,并且还有一个高于世人的灵魂,他们……
罗嘉良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究竟用什么事物才能确切地涵盖他所带给我的丰富感受呢?的确挠头。想了半天都难以找
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顺手翻起一本杂志,居然有所收获:我发现这优秀的男人和久富盛
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家族中的极品──“皇家礼炮”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皇家礼炮”,1953年特为向英女皇伊莎白二世加冕典礼致意而创制,这是一种口味丰富
,完美而又沉着似水的威士忌。它让你的嗅觉敏感,橡木的干涩混合麦芽的清香,那种整
体上的平衡感让人印象深刻,是一种值得鉴赏家们拿在手里慢慢品味的酒。
然而,在“皇家礼炮”完美的表象下,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另一面:酿制过程中的筛选几
近到了残酷的地步。首先配料中麦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必须蒸馏后取其最为精华部分,而
到装桶后,它还需经过至少21年酝酿,这些橡木桶中的精华将再次减少40%;只有到这时候
,“皇家礼炮”才可以进行真正地调和。
“皇家礼炮”发酵的漫长岁月,不就像捞家在事业中逐渐成长的时光吗?淘汰,是精华存
在的必然过程。纵观捞家的演艺之路(1984-2003,整整十九年),无时不是行走在淘汰
与被淘汰之间的那段钢丝绳上……
正如“皇家礼炮”源自苏格兰高地山泉般的平凡,捞家出自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年少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怪病在带给他口吃的同时几乎摧毁了他所有的理想和渴望,他只
有埋头于练毛笔字和绘画中。(现在看来捞家应该感谢这场病,给他增加了几个特长,也
更添了几分魅力。)上学、工作、娶妻、生子而后老去本该是他的一生,他没有想过应该
如何去改变,因为容不得他多想,直到有一天。
“浩良,提前送给你的生日礼物。”1984年11月的一天,在夜校结识的女友方敏怡面带神
秘地递给当时还未改名罗嘉良的捞家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的是第三届全港新秀歌唱比赛的
参赛通知。
半个月后,罗浩良登场了,他选择的歌曲是由最喜欢的歌神许冠杰原唱的《借来的美梦》
。美梦本来已经虚无缥缈了,更何况是借来的?罗浩良的第一步摔了重重的一跤,当时的
他无论唱功还是台型实在青涩,毫无过人之处。看着被镁光灯包围的金奖得主张卫健,他
心里默默念了一句:“这里不是属于我的”,扭头回家,继续原来的生活。
日子又过去了几个月,突然电话铃响了,传来一个陌生的男人声音:“我是卢国沾,想请
你唱首歌,怎么样?”“哪个卢国沾?”“写词的。”罗浩良的脑子嗡了一声,瞬间一片
空白……
想不到红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凭着金牌词人卢国沾的精心打造,改名为罗嘉良的捞家和
他唱的那首《秦始皇》一时间在香港街知巷闻。如歌中所唱,“大地在我脚下”,捞家的
心中首次涌起了如此甜蜜的滋味。
1986年,卢国沾与ATV闹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捞家几乎不假思索地跟随恩师兼经理人
,迈入了人生最漫长、最曲折同样是最有收获的阶段,签约电视业老大TVB,开始了演艺圈
多元化发展的尝试。孰料其中沉浮,纵使想象力最丰富的小说家都难以尽数,完全印证了
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0年代中后期的TVB可谓空前的星光熠熠,既有功成名就的金牌演员诸如周润发、郑少秋、
万梓良,又有镇台之宝──五虎将,更有一群资质卓越的青年小生:任达华、林俊贤、温
兆伦、刘青云、周星驰等等。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留给捞家和比他早几年加入TVB的陶大
宇、欧阳震华、吴启华恐怕只有一道夹缝,他们的第一要务是生存。
很快,ATV的辉煌淹没在TVB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在荧屏上经常看到的是第三男主角罗嘉良
,花花公子罗嘉良,第三者罗嘉良,木独佬罗嘉良,懦夫罗嘉良,《秦始皇》的歌声渐渐
飞到九霄云外。在这段时间,捞家选择的是沉默,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内力还不够。
这种局面到1989年似乎有了转机,由于周润发、郑少秋、刘德华、梁朝伟先后离开,当家
小生出现了真空。以拍金庸剧闻名的监制李添胜找到捞家请他出演《龙庭争霸》的第一男
主角,机会就这样来了。或许这部剧集,即使最资深的TVB迷都不会有太多的印象,但对于
捞家而言,终生难忘。许多年后,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到:“当你以为自己就要攀到
顶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这种失意和无助的感觉真的缠人。”
《龙庭争霸》后,热切期待着成为下一部电视剧主角的捞家再次被冷却,重新沦为配角,
原因是TVB迅速找到了新的可以依赖的支柱──后来成为四大天王的黎明和郭富城,TVB需
要的正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攫取最多眼球的演员,而这时的罗嘉良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

眼见TVB星途不顺,捞家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台湾。1989至1992的四年间,他先后发行了《患
难见真情》、《别离后》、《不做情人做朋友》、《你的心让我来疼》等六张国语专辑,
无奈反响平平,势利的唱片公司一家家弃捞家而去。人前风光,背后辛酸,这时的捞家甚
至要四处举债来维持生计,每个月的收入连演出、应酬的服装都不足以维系,他陷入了人
生的谷底。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捞家喜欢上了旺角地摊的馄饨面,这一习惯至今未变。
说起馄饨面,捞家曾这样回忆到自己的矛盾心理:“你说如果兜里只有二十块钱,不吃地
摊还能去哪儿?可是一开始面子又拉不下来,自己虽然不太红,可好歹也是个明星吧,有
不少人认识。想来想去,结果在地摊附近转了十几个圈,最后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心一横
终于进去了。”
在黑暗和苦闷中徘徊的捞家意外地凭1992年《火玫瑰》中有些神经和下贱的乔三少一角使
TVB的高层和监制们意识到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竟然有如此高的反派天分,而这正是TVB所急
缺的。自从苗侨伟的杨康获得空前成功后,TVB发现一个英俊潇洒的反派是重头戏所必需的
,温兆伦就是由此而被发掘。由于黎明转向歌坛发展、黄日华转投ATV和万梓良的减产,温
兆伦逐渐担纲正面角色,反派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片约开始纷至沓来,1993到1995这三年堪称捞家演艺生涯中最高产的时段,尽管依然摇摆
于一二线之间,尽管依然没有突出的角色和剧集,尽管饱受新老小生郑伊健、张智霖、陶
大宇、欧阳震华等人的夹击,捞家迈着坚实的脚步前进着,他拿到了TVB的全经理人合约,
提升了地位,同时逐渐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主要过程,磨练了演技,积累了经验,更重
要的是学会了与人相处;距离成功他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窗户纸需要捅破了。
漫长的等待在1996年晚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对港剧反派的集大成者徐家立的成功塑造使
所有人惊讶:这个已经过了而立半红不黑了多年的罗嘉良竟然蕴藏了如此大的能量,而且
以前也没注意到这家伙原来穿上西装不是一般滴英挺。
1997年捞家又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怀旧喜剧《难兄难弟》和金庸剧《天龙八步
》中他选择了前者。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时代选择了李奇,尽管黄日华的乔峰一样异常出
色,甚至更加出色,捞家扼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在对比自己和李奇的相似经历时,捞家
说了一句极具深意的话:有机会不代表你会成功,因为你需要更加地努力。
自此以后,捞家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树立并巩固了自己在TVB首席小生的地位,“一哥”的
称号和风范更是深入人心。回顾TVB的历史,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其中他遭遇
了一系列的波折:1998年击败吴启华荣膺最佳男主角后被人指责靠关系;1999年重头戏《
创世纪》收视率受到重挫,大败于《茶是故乡浓》;2001年因续约问题与TVB产生分歧,两
部剧集遭到封杀;2002年婚姻发生危机,与多位女星传出诽闻,台庆第三度获奖却遭到嘘
声,生日当天酒后撞车,形象受到严重质疑。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路上走来,捞家说过要感谢的人数都数不尽,其中几位令他记忆
深刻,因为他们给予了他最可贵的自信。
沈殿霞:《誓不低头》片场,大赞捞家眼神功力非凡,预言捞家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成龙:拍《中神通王重阳》时,一出戏毕,忽然听见有人击掌叫好,转身一看,竟然是成
龙大哥,只见他冲捞家竖了竖大拇指。
张学友:歌坛的大哥大一次到清水湾做节目,碰到迎面走来的一众演员,当时还是寂寂无
名的捞家就在其中,学友唯独伸手主动与捞家握手,真乃英雄识豪杰。
戚其义:《天地男儿》原本意属郑伊健和吴镇宇饰演罗子建和徐家立,结果两人分别因故
退出,很快张智霖顶上罗子建的空缺,只剩下徐家立一角悬而未决。戚其义在很短时间内
调看了之前三年TVB的20部剧集,终于把目光对准了捞家。开戏前,戚其义又专门为捞家打
气:整部戏成败的关键在徐家立,罗嘉良要么创造历史,要么从此在TVB消失。
经历了这么多,捞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力与美完美结合的“罗氏”表演风格:
他的表演是冰,传递着理智与情感的绝妙平衡;是火,燃烧着绵绵无尽的激情;是澎湃的
大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是涓涓的溪流,融入我们的血液。
如今,捞家选择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对此我不想作任何评价,只有祝他好运。不过我的内
心深处仍然藏着一个梦:2007年11月19日,TVB40周年台庆夜,重返TVB的捞家第四次荣膺
“我最喜爱的男主角”;在获奖致辞中他动情地说道:“回家的感觉真好。记得今年年初
我拿到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时候,脑子里只闪过一句话:感谢生命中的第二个家──TVB。
是的,只要在TVB能做到,在别的地方就一定能做到,我终于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之后,
我迫不及待地回家了。也许,尽管这里同样有很多遗憾,但它始终提醒我们不要放弃它所
代表的一切;这一切,即梦想、勇气、远见还有希望。谢谢!”
HE WILL BE BACK!
日忆流金倍添情,
月行天地创世纪,
任你五(吴)鼓(古)震(华)天动(栋),
不辞长作捞家迷。

--
爱港剧,爱生活!让我们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港剧中吧!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97.239.1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