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xiaozi (功夫小子), 信区: Travel
标  题: 萧红故居印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15 19:34:37 2003) , 转信

    转自龙游网
    
    在哈尔滨,好客的朋友带我逛过太阳岛、索菲亚大教堂、虎林园、秋林商场后,问我
还想去哪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去拜谒一下萧红故居。”“我听说步行街的某某
号就是萧红生活过的地方,何必远去外县呼兰?更何况我还没时间陪你。”“也许,萧红
的故居并不欢迎成群结队的造访者。”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安慰朋友。 
    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去呼兰四十多分钟保证到。别看我的家在哈尔滨,找呼
兰县的任何地方都难不住我。”当我告诉他去萧红故居时,他自我解嘲地笑着摇了摇头。
看着他尴尬的笑容,我似乎在心底预感到了萧红故居那一份旷久的清冷。车入小城,司机
稍费口舌就找到了萧红故居。临下车时,他又恢复了自信,“实际上,这个地方我路过多
少遍了,只不过没太留意。” 
   “几间草屋,几分萧瑟,几分疏朗。凉意袭人的北风呼叫着吹动房顶挺立的枯草。房前
的小院散生着些许叫不出名的杂木,没有虫鸣,没有鸟叫。”这是临来前我心底无数次勾
勒过的画面。不想,我的先入为主竟出奇地暗合了这里的氛围。在暮秋若无若有的细雨中
,我仿佛触到了已经飘逝的几十年前的岁月。一进院,迎面是一尊白色的萧红坐姿塑像,
以手托腮的萧红一副凝神思索的神态,无形中让人感到一份厚重。故居的五间正房是1988
年修复的,里面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萧红著作,以及一些照片和其用过的一些物品。由正房
可入后园,这里没有可供瞻仰的陈列物,满眼是随意生长的植物。尽管时值晚秋,但葱茏
的绿、醉人的黄、夺目的红还是在清冷的氛围中让人感到无限盎然的生机。对于萧红的作
品,我没系统地读过,即使是其代表作———《呼兰河传》,我也只是囫囵吞枣地翻了翻
。因此,没资格去品评其作品,更不敢论及其在学史上的地位。但我看过若干篇关于介绍
她的作品以及怀念她的文字,特别是那本《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这些使我
深刻地感受到其短暂的生命所寓含的厚重质量。真正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逝去的,也
可能正是萧红生命本身的流离与短暂注定的浓重悲剧彰显了其文字与精神的不朽。中午,
我和司机走进了“萧红大酒店”,三间简陋的民房及硕大的牌匾与这个响亮的名称极不相
称。我点过一个“得莫利”活鱼之后,兼作服务员的老板便合上菜谱,厚道地连说两个人
吃足够了。菜端上来,果然量大得惊人,炖在一起的鲜鱼、宽粉、豆腐满满地盛于大若茶
盘的盘子中。吃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萧红家乡的人民对她的爱与日俱增,但以萧红的名
字为招牌的店铺并不多,可能闭塞小城淳朴的民风并没意识到炒作的重要,否则,早就有
了诸如“萧红一条街”之类的命名了罢。或许,这正是萧红之幸。 
    返程的车驶离小城不久,司机即示意我前方就是呼兰河。我执意让其停车,走近这条
瘦窄的河流,回望憩在其臂弯间的呼兰小城,我想如果真有灵魂的话,那么,生前曾背叛
了家庭的萧红在其肉体永远地殒灭之后,其精神是否会愿意将这里当作永久的家园。这时
,不仅依稀想起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碑口占》中的一段话,“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
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海涛闲话……”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8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