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作 家: xian (专心致志) on board 'Travel'
题 目: 华夏采风 -- 葫芦文化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un Nov 2 00:17:05 1997
出 处: bbs@bbs.orange.sjtu.edu.cn
发信人: irwin (往事如烟), 信区: travel
标 题: 华夏采风 -- 葫芦文化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Wed Oct 15 06:57:25 1997) , 转信
画葫芦·葫芦文化
李运亨
葫芦,古称瓠(音户)、匏(音袍),其体肥、肉嫩,可食用。《诗·卫风》
中云:“齿如瓠犀,螓首娥媚,”喻葫芦干枯后籽的洁白;“瓠体肥”,是说葫芦
鲜嫩时,肉嫩鲜美、白胖丰腴,可食用。现代经过科学嫁接,葫芦被培育成“西葫
芦”,成为一种上好的蔬菜。《诗·小雅·瓠叶》云:“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亨,烹也),是说葫芦嫩叶亦可食用。又云:“甘瓠累累”,是说葫芦干枯后剖为
大瓢,可做容器,饮酒、舀水、盛物,其用甚广;大者常做为泅渡之器。渡河时,
系于腰间,浮于水面,称之为腰瓠、腰舟。庄子《逍遥游》中云:“今子有五石之
匏,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八年抗战时期,黄河一带,八路军即有“葫
芦兵”:腰系大壶,泅于水面。山东微山湖一带水上人家,亦有给孩子身上系上葫
芦之俗,以保安全。现在青岛海水浴场尚偶见用葫芦代救生圈者。
葫芦,道家视为神物,在生活中称为“壶天”、“壶中日月”。“壶”即瓠,
就是葫芦。道士随身携带葫芦,盛以“仙丹妙药”,是为“法器”。传奇小说中的
李铁拐、张果老、麻姑等仙人,皆携带葫芦,作为“法器”,称为“宝葫芦”。长
期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的风俗、习惯中把葫芦看成一种安全长命的吉
祥物。传说中葫芦为神圣之物,不可渎亵。正月初七用葫芦祈祥求寿;七月七日戴
“瓢面具”向七仙姑乞巧;端午节门前挂葫芦,消灾免难;年幼小娃娃背上、胸前
戴小葫芦,以祈长命富贵……所有这些,说明葫芦在人民群众中已形成了一种文化
象征,并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深入人心。至宋代,更以葫芦入画,诸多名
家,多有名作传世,并皆题跋作赋,即景抒怀,融会于葫芦文化之中。虚谷大师常
画葫芦并题曰:“无极长生”,寓意“吉祥”,体现了他忧国忧民之心。昌硕缶翁
画葫芦常题:“葫芦、葫芦,尔安所伐;剖为大瓢,醉我斗室”,借葫芦的实用价
值,抒发胸怀。现代以来,绘画艺术与葫芦文化融合日益密切,无知草木的葫芦已
更多地注入众多画家的笔墨之中,使葫芦文化的内涵更加广泛深厚。
齐白石大师喜欢画葫芦,并题曰:“涂黄抹绿再三看,岁岁寻常汗满颜。凡欲
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反映了白石先生现实主义的创造思想。白石老人
作画的题材以日常能见到的为多。他认为不常见的,总是虚无缥缈,画的再好,也
是不切实际;这就是“舍真作怪此生难”。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难能可贵。
书法大师启功老先生为百岁画家朱屺瞻先生画葫芦题曰:“造化随人笔仗,到
处天机奔放。谁云依样葫芦,未有葫芦一掌”。古人画葫芦多题“依样”。这里启
功老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说明一切事务没有一模一样的,更没有一样的葫芦
;谁说画葫芦一定要“依样”?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耐人寻味。
余学画葫芦,亦戏题曰:“依样不一样,非依样也。”也反映了自己“以我之
笔墨、写我之丹青”,不是“照葫芦画瓢”,更不是照像机的翻版,而是兴之所至
“师造化”也。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tornado.seas.uc]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orange.sjt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