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tman (飘逸), 信区: Travel
标 题: 华夏采风 -- 中国园林文化述略(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Feb 1 15:58:57 2000), 转信
标 题: 华夏采风 -- 中国园林文化述略(中)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Sun Oct 31 10:46:11 1999), 站内信件
中国园林文化述略(中)
本期特约撰稿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 贺海
宋代的园林建筑多追求山林真趣。因此,后世成书的《五杂俎》曾记载,“宋
时巨室,治园作假山,多用雄黄、焰硝和土筑之,每阴雨之候,云气郁,如真山矣
!”当时帝王的营苑以宋徽宗时的寿山艮岳为最。营建艮岳的原因一方面出于所谓
“风水”,一方面也是为了追求山林之美。寿山艮岳,不仅集天下名花异卉,珍禽
奇兽,而且建造得所谓“穿石出,岗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右水”,
可见当时造园的艺术已经相当成熟,不仅有景区,而且也出现了“对景”的概念。
到了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是我国历史上造园最多的时期,北方的皇家园林和
江南的私家园林,同为我国古代后期园林发展史上两个高峰。清代所建皇家园囿之
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建筑之华丽,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及。
清代定鼎北京以后,承继了明代的城池宫阙,作了一些修葺,并没有大的变动
。主要是集中财力、物力、人力,重新开拓京城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
北京西北郊的西山东麓和海淀丹一带,除玉泉水汇注其间外,遍地皆泉,早有
“江南水乡”、“钱塘西湖”之誉。从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玉泉山澄清园
(后改称静明园)开始,历经180余年,营造起以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为骨架
的西郊园林。三山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清
漪园、静宜园。仅圆明园的建筑面积就相当于紫禁城(故宫)全部建筑面积的总和
,气势浩瀚,规模宏伟。在这三山五园区内,还建造了许多大小不等的附园和寺庙
园林,形成了众星捧月之势。因此,有“北京园林甲天下,京西园林甲北京”之说
。在这百多平方公里之内,名园古寺鳞次栉比,向称名园四十,古庙三百。终清一
代,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史最大也是最后一个高潮。
我国古典园林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形成,每个时期有它不同的特点。从种类上
说,园林专家曾把它分为皇家园林、私人宅园、寺庙园林、名胜园林等等。可以说
种类齐全,内容深厚。从建筑艺术上讲,南北方各具不同的特色。北方建筑一般都
具有粗犷、浑厚、雄伟的气派。南方则不同,讲的是“青砖小瓦乌头墙,回廊挂落
花格窗”。但江南园林在造园艺术上也各有千秋,如早已闻名于世的杭州西湖,在
江南园林中可谓精粹,椭圆形的湖面,有白、苏二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
、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以西湖为中心的园林风景区自宋代形成了“西湖十景
”。环湖山峦迭翠,花木葱茏,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
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湖光山色,如在画中。苏州园林则以
小巧著称,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拙政园,其特点是“意在笔先”、“复归自然”,
以水见长。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主要建筑均在水的周围。池水交汇与转弯处以
廊桥相联,令人有尽而不尽之感。扬州园林向以亭胜,又以叠石为主。如建于清代
中叶著名的个园,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座七楹长楼和谐地将东西两座假山相连在一
起,东侧假山以黄山石叠成,山中因势构有石室、石桥和小院,在有限的空间给人
以无限之感。江南园林远不止这些,无锡的寄畅园、惠山园,扬州的瘦西湖,镇江
的金山寺等等,都是我国江南园林中的珍品。
北方的园林建筑形式品种就更加繁多。就以鼎盛时期的圆明园来说,建筑形式
可谓千变万化,集中了南北名园风格,形成了集锦式的园林体系。殿宇屋顶就有四
注庑殿顶、歇山顶、石山顶、挑山顶、悬山顶、卷棚顶等等,桥梁有圆孔、莲瓣孔
、拱尖孔以及亭桥、石板桥、木栏杆桥等等,而且还将西洋园林的文化精品引入到
中国这座皇家园囿。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向以自然美与建筑美相结合。总体布局,一般都是
以庄严、恬静、古朴、典雅、山(包括假山)水相间、布局严整对称为其标准。这
种集锦式园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不仅具备民族形式,而
且在世界园林文化艺术当中也称得上一绝。(未完待续)
--
--
※ 修改:.dancing 于 Feb 1 16:04:2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31]
※ 来源:.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bbs.zsu.edu.cn.[FROM: 202.116.92.241]
--
※ 转寄:.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bbs.zsu.edu.cn.[FROM: 202.118.224.23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ancing.bbs@argo.zs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