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作  家: xian (去日留痕) on board 'Travel'
题  目: 青色之城呼和浩特(一)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Fri Sep 26 22:52:00 1997
出  处: bbs@s1000e.whnet.edu.cn

        呼和浩特市名的由来  话说昭君墓  古老的万部华严经塔
                                                           
        神秘的金刚座舍利宝塔  土默川上的“二人台”  赛马场上观赛马
                                                           
              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草原旅游节

       
                         呼和浩特市名的由来
 
    呼和浩特原名归绥。归绥是原绥远省的省会,其名有安抚边陲、让异族归
顺之意。这是封建统治者岐视少数民族的结果。195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
根据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
指示》精神,组织民政、民委、文教、语委、公安、检查、参事室、编译室等
22个部门和土默特旗蒙汉各族各界群众及知名人士,对更改市名进行了广泛
的讨论,并征询了对新市名的意见。经过讨论,各族各界提出了40多种更名
意见。
  
    1954年4月,归绥市四届七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把“归绥”改
为“呼和浩特”,它含有加强民族团结,青壮、兴盛之意。归绥人民政府将大
会决议和群众意见,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
院批准,自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改称“呼和浩特”。



                           话说昭君墓

    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之滨。这一带地势平坦,墓身巍然矗立,
远望墓表黛色 x x“若泼浓墨”,因而昭君墓又有“青冢”一名。“青冢拥黛”
曾被雀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墓南向,高约33米,全部由人工夯筑而成。顶部甚平,呈台体状,上建
琉璃瓦凉亭。墓前的两层平台之间有阶梯连接.第一层正中立巨大石碑一通,碑
上用蒙、汉文铭刻着董必武同志游览昭君墓时的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
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墓的两侧建有历史文物
陈列室,分别陈列着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文物和有关昭君的文物,如“汉明妃
之墓”、“昭君青冢”、“汉明妃冢”、“塞外流芳”、“ x夫愧色”等碑刻
和颂扬照君的诗文。第二层筑有六角凉亭,顺凉亭的阶梯可登至墓巅。墓园内,
松柏苍翠,杨柳参天,百花繁茂。
    据汉王记载,王昭君名嫱,晋代因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改称“明妃”或
“明君”.王照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元帝初(公元前48
年—33年)入宫为待诏。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元
帝提出“愿婿汉氏以自亲”的要求;昭君毅然自请成行,遂同呼韩邪单于成亲,
宁胡阏氏。此次和亲,对当时汉、匈和平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呼韩邪单于曾主动提出要为汉朝保卫边塞:汉朝也在这一年将年号改为竟宁.汉、
匈和好,对汉、匈等各族人民带来了安宁:匈奴也从此“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因之,昭君一向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出土的汉代“单于和亲”铭砖瓦,反映了
了当时人们对汉、匈之间这一壮举的广泛赞颂。据说,在内蒙古有好几处传说
中的昭君墓。很明显,这些昭君墓的出现,正是说明了人们对昭君的敬意和怀
念,大家都希望将昭君的名字与自己的家乡联系在一起。
    在好几处传说的昭君墓中,以呼和浩特的昭君墓最为知名。自唐代以来,历
代都有关于它的记载。
    早在盛唐时,诗人李白、杜甫等在歌颂昭君的诗篇里,已将“青冢”当作
昭君墓的同义词了。稍晚于李白、杜甫的杜佑,在他所著的《通典》卷179
中,也记载了金河县(今呼和浩特以南地区)有王昭君墓,这是现存文南中对
昭君墓所在地理位置的最早记载。宋代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38,振武
军金河县词、条下说:“青冢在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据考证,唐宋金
河县,就在今呼和浩特以南地区。
    《辽史·地理志》记载着丰州有“青冢”即王昭君墓。金代王元节在《青
冢》中提到的黑江,就是今天的黑河,也就是杜佑和乐史所说的唐、宋金河县
的金河。元初耶律楚材,不仅提到黑河,还将黑河与青冢联系起来。清代以来
的文献,对昭君墓作了更具体的描述。据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的
记载,当时墓巅还有一座土筑方亭,里面藏着佛画、绸布、豆麦等物;墓前有
石虎、石马、石狮和镌有蒙古文字的石幢各一具;墓旁有围径3米左右的大柳
一株,枝叶茂密,“浓阴复地,苍翠扑人”;墓南还有成堆的琉璃瓦片。后来,
昭君墓的建筑逐渐荒废,只留下一匹石马,一座石幢和几方石碑。到呼和浩特
解放时,仅有一匹残缺不全的石马和七方石碑,伴随着一座荒草丛生的墓堆。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墓园进行了多次修葺,在墓的四周也陆续种植了各
种树木花草,许多党政领导同志都参加了绿化昭君墓的活动。现在人们见到的
所有地面建筑,都是建国以来兴建的。昭君墓将作为各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永
远保持它美丽的青春。



                         古老的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又名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此塔建于辽代
(公元907年—1125年),高约40米,八角七层,呈楼阁形,雄伟壮
严。“白塔耸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华严经塔用直纹砖与方砖筑成,石灰灌注。基台为莲花形,上承第一层平
座.第一层之南门上有石额一方,刻“万部华严经塔”六个字。塔的第一层、二
层各面皆塑有菩萨、天王、力士等像,形态各异,生动如具。第三层以上,塔
身外壁皆素面无装饰。塔之各层各面皆设门、窗,各组斗拱各不相同。现在,各
层之檐椽及一、二层之塑像已残破,但塔身仍巍然屹立。人民政府为保护古迹,
在周围筑了围墙,并有专人管理。
    华严经塔可能为藏经而建,但现在除各层壁上的游客题记外,塔内已空无
所有。题字中有的还墨迹如新。文字有汉文、蒙古文、藏文、契丹文、西夏文、
女真文、八思巴文等,时间最早的是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题的。
    塔的第一层壁间,原嵌有石碑11方,现尚剩6方。碑系汉文,字体有工
整,记、款部分已被窃,内容全是人名、村名、族名等.从“完颜”、“蒲察”、
“谋克”等名称中,可以断定碑为金代所立。据清康熙初人钱良择所著《出塞
经略》记载,当时在第七层东壁,曾看到有“大金大定二年奉敕重修”文字。此
行题字现已泯灭。据此,这些碑文当是此次出资重修的施主姓名。这些碑文的
内容虽然简单,但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塔所在的古城的四周城墙尚隐约可辨,估计周围十里许。从地下出土文物
及文献记载看,此城可能为辽金两代的丰州城。至今当地老乡还称古城废墟为
“丰城”,就是一个证明。
    辽金时代的丰州,是辽金王朝西部的军事重镇,为内地与漠北诸部贸易交
换的重要孔道。从城墙的规模及遗址地面存在的大量陶片、瓷片、琉璃瓦片看,
可以想象这个城市当时的繁荣景况。清代,康熙在公元1696年(康熙三十
五年)西征噶尔丹时,曾在白塔驻军。
    华严经是佛教华严宗的主要经典。华严宗在辽代非常流行,尤以道宗(公
元1055年——1101年)为最盛。道宗本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史称
他“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社发三千”。咸雍四年(公元 1068年)
二月,他曾亲制“大方广佛华严经随品赞”。咸雍八年(公元1072年)七
月,他又亲笔写华严经五颂出示群臣。道宗朝曾在各地大建佛寺、佛塔,如现
在山西应县的佛宫寺、河北涿县云居寺塔、辽宁锦州大广济寺的白塔等,都是
在这一时期建成的。据辽史地理志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道宗始
在辽王朝的西京大同建华严寺“奉安(辽)诸帝石像铜像”。



                          神秘的金刚座舍利宝塔

    在呼和浩特旧城的东南,有一挺拔秀丽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即著名的五塔。
这里原有一座三重院落的喇嘛教庙宇,俗名五塔召。蒙古人称它为“塔木斯普
尔罕”,是巴甲召(即小召)的下院。
    五塔召始建于清雍正五年 (公元 1727年), 落成于雍正十年(公元
1732年),清朝以“慈灯寺”命名。五塔座落于三重殿宇的后面,是稍晚于
该庙的建筑.这里的最后一个主持阳察尔济格根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
年)去世。从此,庙宇衰落,但玲珑的五塔独存至今。
    五塔造型精巧,线条和谐,比例适当,庄严优美,在建筑艺术上体现了较
高的造诣。
    这座塔是砖石构筑,呈“凸”形,分上下两部分组成,通高16.50米。
下部为金刚宝座,上部有五个方形舍利宝塔。金刚宝座承托在一个仰、覆莲瓣
装饰的束腰须弥座上。
    须弥座东、西、北三面都有装饰性浮雕。东西两面图案相同,中间均为法
轮,左右对称,依次为飞马、金刚杵、三牌、宝瓶、金刚杵结。北面的图案,中
间为宝瓶,左右对称依次为人戏狮子、狮子、孔雀、法轮、金刚杵结。须弥座
和金刚宝座之间镶一周汉白玉石,上用蒙、藏两种文字刻着一些吉祥语。
    须弥座和金刚宝座的南面为一券门.沿券门镶以汉白玉石,上饰狮、象、龙、
飞天等浮雕,左右对称。门上,金刚宝座第五层的中间,嵌一汉白玉石匾额,上
面用蒙、藏、汉三种文字刻有“金刚座舍利宝塔”字样。券门两侧嵌有琉璃雕
塑的四天王像,它的下面嵌有狮、象、伎乐和经变故事的砖雕图像。
    金刚宝座共有七层,高7.82米。每层都挑出窄檐,装以绿色琉璃的瓦
当和滴水。第一层上用蒙文、藏文和梵文三种文字刻写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
罗蜜多行》(简称《金刚经》,笔锋圆润,技法娴熟。从第二层到第七层,均塑
鎏金佛像共1119龛。每龛一佛,坐于束腰莲座上,竖以碑尖状汉白玉石栏
额,上面以梵文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和其它咒语。
    缘门而入,东侧小室有石阶可至金刚座顶。上有一座四角方形小亭,亭北
有五座方形舍利宝塔。中央一塔最高,下有以仰、覆莲瓣装饰的束腰须弥座,上
有七层塔身和黄琉璃顶,通高6.62米。四隅之塔略低,塔身五层。
    金刚座舍利宝塔的北边有一砖砌照壁。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央一
幅是“须弥山分布图”,西南一幅是“六道轮回图”。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东面
的一幅“天文图”。该图直径1.5米,图上以蒙文标明十二宫天干、二十四
节气、三百六十度方位和二十八宿名称。蒙文题铭上记述,这幅图是雍正三年
(公元1725年)根据钦天监制定的天文图刻成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
的仅有的一幅以少数民族文字标注的天文图刻石,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目前,五塔已重加整修,正以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客。



                          土默川上的“二人台”
 
    “二人台”是土默特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初期是一种化妆表演唱。
在逢年过节或丰收以后的农闲时期,民间常举行这种演唱。
    “二人台”从演唱向戏曲过渡,大致在清末民初。那时,“二人台”出现
了一批萌芽状态的小戏,演出人员也发展到了由七八个人组成的业余演出班子,
老百姓管他们叫“打小班儿的”。农闲季节或过年过节,他们自愿搭班儿,起
初在本村或临近村庄演出,后来到外地城乡演出。由于这种小班儿灵活机动,节
目生动活泼,所到之处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在那些人少户稀的边远山村演出,更
受老百姓的欢迎。
    再往后,便出现了半职业小班儿,俗称“打玩艺儿”。他们的活动范围也
逐渐扩大到城乡的街头、巷口、各种庙会、骡马大会,以及河畔、码头、烟市、
宝局(赌场)等,但仍是流动演出,没有舞台,也不售票。演出结束后,观众
给什么要什么,有给钱的,有给粮食的,也有给食物的,艺人过得是一种半卖
艺、半乞讨的生活。
    “二人台”演出的节目,或者是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或者揭露旧社
会的腐败与黑时间,或者歌颂劳动人民健康、纯真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或者反映某些历史真情. 其中比较流行的节目有: 《走西口》、 《打樱桃》、
《打金钱》、《打秋千》、《打连城》、《挂红灯》、《牧牛》、《压糕面》、
《尼姑思凡》、《卖菜》、《卖饺子》、《祝英台下山》、《拜大年》、《水
刮西包头》、《打后套》等百十来个小戏.但也有封建的、色情的和庸俗的,如
《听房》、《吃醋》、《二姑娘得病》、《要女婿》、《叫大娘》、《小叔子
挎嫂嫂》等格调低下的剧目,这些是为了给兵营、地主、商行、赌徒演出,用
以糊口度日而编写的。
    这种小班,是一出戏两人演,一个丑角,一个旦角,俗称“滚鞭的”、“抹
粉的”,而且这两个角色都是由男角扮演。乐器是枚、四胡、杨琴三大件,还
有三弦,二胡等,打击乐有四块瓦、梆子。服装是简单的彩衣,只有红绿两种
色调。化妆也很简单,旦角脸上扑点红色,丑角脸上抹上白色以作区别。道具
以霸王鞭、手绢、扇子为主。演唱的语言是从山西话演变而成的土默川话。有
些节目也用蒙话演唱,如《阿拉奔花》、《三百六十只黄羊》等。表演是载歌
载舞的民间舞蹈及说唱形式。
    解放前夕,“二人台”已有了职业性的流动小班,上演的节目丰富,技艺
较高,而且有了女演员。相传早年有个“大脚二女子”,是蒙古族人,曾演唱
过“二人台”。但只是相传并不可靠。最早从小学唱“二人台”,并常年参加
演出活动的女演员只有班玉莲。1946年,著名的“二人台”演员计子玉收
了从河北流落到武川的孤苦伶仃的女孩子班玉莲为徒,后来一同在土默川一带
演出,很有名望。班玉莲是第一位二人台女演员。解放前,“二人台”的知名
老艺人是荣双羊。他是土默特云姓蒙古族,祖籍萨拉剂县孤雁圪里更,后迁居
协盛永村,被艺人们奉为“二人台”的开山祖师。有名气的乐器演奏员有张挨
宾(被誉为“吹塌天”)、周汉哝(被誉为“拉塌地”)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正式走上舞台,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
   


                         赛马场上观赛马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赛马场位于呼和浩特市北效,建于1959年.1986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改建。改建后的内蒙古赛马场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
建筑标准最高的综合性赛马场,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29平方米。
比赛场分别设有60×120米的障碍马术场,15×300米的技巧表演场,
15×1000米的标准环形速度赛马跑道。跑道内为150×250米的马
球场。场地西侧是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训练场地,东侧是主席台、观众台组
成的建筑体,长达275米.主席台总高36米,两侧均为4层,能容纳3000
人,附设12个贵宾休息室、2个健身房、45间运动员宿舍及会议室、舞厅、
游艺厅、展览厅等。观礼台下有22间器材仓库。观众台高11.5米,可容
纳7000多名观众。
    赛马主要有“压走马”、“赛跑马”两种。
    压走马以马的步法而论。走马是前后蹄交错前进的一种马,是善于骑术的
人驯出来的。压走马要备鞍,骑手都是成年人。压走马比赛主要比马走快、稳、
美几方面。
    赛跑马,也叫竞速赛马。跑马的步法是四蹄成双地奔跑。骑手多是青少年,
不备鞍。赛跑马比赛主要比马的速度和耐力,按赛程规定,以先到终点者为胜。
    赛跑马比赛将开始时,骑手们一字摆开,个个腰扎彩色腰带,头缠彩巾,英
俊潇洒。热情的观众们聚集在起点和终点旁,起点和终点插满了各种鲜艳的彩
旗。听到号角长鸣,骑手们便飞身上马,扬鞭竞驰,如箭矢齐发,争先恐后。刹
时观众欢呼呐喊,声震天空。正像歌颂的赞词中说的:
        “它飞过路旁人们来不及观看,
          奔驰起来四蹄一尘不染,
     鬃毛如同高原上的青草随风旋转……”
    赛跑马结束时,一位口才超众的民间老艺人端着奶子,捧着哈达,向得了
第一名的骏马即兴吟诵。老艺人对马的英姿,甚至马的每一个部位倍加赞扬。
    老艺人吟唱道:
    “它有一对天鹅的翅膀,
     沿着高空的航路飞旋。
     它有四只梅花鹿的捷足,
     在高山峻岭上撒欢。
     它有一种鲤鱼的风度,
     在清澈的江水里游玩。
     它有一副松鼠的面目,
     欢跳在松林之间。
     它有一身光亮的毛色,
     随着季节变得美丽壮观。
     这是一匹神速的骏马,
     牧人珍惜如命的伙伴……”
    老艺人吟唱完,将奶子抹在骏马的脑门上,再将哈达系在骏马的脖子或缰
绳上。


                   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青年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时,他们的亲属就为他们特
色对象。男方家若看中某一家的少女,即请人去女方家求婚。若女方家应允,两
家即开始议婚。也有男方家有钱有势,女方家虽不愿意,但最终强迫而成的情况,
不过不常见。一般经求婚,女方的家长同意后,男方家即托媒人议婚,双方家
长作主决定订婚的日期和其他问题。
    订婚要送订婚礼,又叫“献彩礼”,即由男方家备置砖茶、白酒、点心(以
上都要双数)和“羊背子”(蒙人敬神、待客用绵羊煮的全羊肉食)一只,以
及给女方的金银首饰、衣料等物,有时还要送若干钱。这些订礼,由媒人送到
女方家,女方家父母将礼物收下,这叫“小定”。
    小定后数月或年余举行“大定礼”。男方家馈送“羊背子”两只,用以招
待女方家的亲戚;大馒头百余个送给女方家的亲戚,以代通知;另外,还要送
白干酒两大瓶、金银首饰数套、哈达两块及四季衣服等。“大定”这天,女方
家要杀羊摆宴款待客人和亲友。俟亲朋安席后,媒人就单膝跪在炕沿边,面向
亲友持壶敬酒,并以蒙语高声朗诵联姻的祝词。祝词的大意是:
    “奉上,奉上,敬献酒席宴上,送来美丽的衣服,宝贵的首饰,请贵方收
下。礼物虽然微薄却表诚恳心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祖代相传。男才女貌、
匹配相当,天定良缘,配偶成双,美满幸福,白头到老。谨向亲家宾客臻以贺
枕!”接着媒人给诸宾客逐一敬酒,并把哈达和首饰、衣料等物献给女方家长.
女方家长喜笑颜开地接受了哈达,便算答应了婚配。这时媒人要求女方家把女
方的出生年月日及时辰八字写给男方家。之后,媒人入席上座,共同饮酒进餐,
大家猜拳行令一直到席散。
    “大定”之后,男方家写明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请
人(一般是喇嘛)选择吉日。日子选定后,托媒人送交女方家查对,若女方家
无议,婚娶日子就算定了。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婚姻,男方家往往有送女家牛、马、羊、衣物、首饰的
习俗。送牛羊头数的多寡,一般多以九为起点,从一九起,以至六九、七九、最
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其九九长寿的意思。遇到贫苦人家,无力备足九数,也
可备送一头、两头或五头的。
    在选定日子的前一个月,男方家应把礼物给女方家送去,女方家是不能主
动要的。礼分全份、半份两种:全份是二十四数或二百四十;半份是十二数或
一百二十;马、牛、骆驼、羊都可以,由男方家自定。男方家送礼时与女方家
商定娶亲事宜,以便双方各自做好准备。
    近代蒙族人的迎亲婚礼,仍沿用古时的抢亲配婚仪式。因男女双方居住距
离较远,到女方家迎亲,一般要在女方家住宿一夜,其间进行各种习俗礼节活动。
    迎亲时,新郎家要筹备酒席,通知亲属朋友。迎亲那日,新郎、伴郎均穿
礼服,先行祭祖之礼,然后提前一天出发到新娘家去,新郎、伴郎和迎亲的随
行人员都骑马前往。早年间新娘也是骑马而来,后来有了骡马轿车,新郎家就
另备轿车一辆篷上蒙红毡迎娶新娘。迎亲时,新郎身穿长袍、束腰带,足登马
靴,身翱长幻箭壶。伴郎是武士模样,与新郎并排骑马前行,其余随行人员乘
马随轿车同行。迎亲的人数必须是双数,取成双配对之意。迎亲出发的时间在
婚礼的头一日晚间或深夜,这大概是沿用过去抢婚的旧习俗而来的。
    在新郎尚未到达新娘家之前,新郎家先派一人牵羊一只送到新娘家,谓之
“碰门羊”。另备“羊背子”二只、酒两瓶、大馒头百余个,一并带给新娘家。
    迎亲的人到达新娘家时,即由媒人领着新郎把弓箭等物挂在新娘住室的窗
外。然后,把迎亲的人让入客房,入座献茶,简作介绍,并以“羊背子”款待。
同时,另室设宴招待新娘的亲友宾客。男坐炕席,妇坐地席,新娘坐于两席中
间器润,表示对双亲恋恋不舍之意。这时,亲友用对唱劝说安慰新娘,之后由
新娘的同辈姊妹把新娘挽扶到她的房中,卧在炕上,许多姑娘围坐周围,名曰:
“围闺女”。目的是待新郎和伴郎进来讨亲(即讨新娘的芳名)时,先不让他们
看到新娘,并以各种方式捉弄、耍笑、为难新郎。
    宴席结束后,新郎和伴郎到新娘房中进行“讨名字”的仪式,新郎和伴郎
先要跪向神佛行叩拜礼。然后,众人捉弄新郎的“节目”就开始了,什么“绕
口令”、“唱情歌”、“试智慧”、“考膂力”、“罚饮酒”、“罚磕头”等
皆依例一一进行。讨名字时,新娘的嫂子故意往远处攫,能说会道的伴郎用话
往回截,经过多次交锋,直到新娘的嫂子把新娘的真名报出来,引得众人哄堂
大笑。这时,伴郎向新娘的嫂子及“围闺女”的姑娘们敬酒致谢,并让新郎给
她们施礼。
    讨完名字,新娘的弟弟给新郎行“赠束腰带”礼,这也是内弟们耍笑新郎
的一个项目。内弟们使尽气力把腰带紧束新郎腰间,这时有经验的伴郎即把两
臂插入新郎腰间,到腰带事紧时再把两手抽出,从而松宽了新郎的腰带,使新
郎不到受窘。此后,新郎坐酒席前,左手拿“羊背子”一块,右手拿刀一把,做
出吃肉的样子,要做三次才行。到此,宾主尽欢而散。新娘要一直等到娶亲的
人们退出之后才起来吃饭。
    同一天,新娘家要派车把陪送新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新郎家。
    次日清晨,新娘家安排送亲的宾客,其人数与新郎家迎亲的宾客数相等。行
前,要款待送亲的人,另给新郎和伴郎备“上马宴”一桌,要吃水饺,谓之“
上马饺子”。不地在水饺中故意包辣椒面、盐面以捉弄新郎。此时,伴郎又要
替新郎把辣或盐饺子夹处自己碗中,替新郎解围。
    新娘出嫁时,新娘家还要聘请一位精通礼节的老妈妈(蒙语称“毕力更”)
随新娘去陪住几日。新娘按喇嘛选定的上车时辰上车,穿的全是新郎家送的衣
服。冬天,新娘头戴筒状的帽子,夏天则用绸绢罩头,由长辈亲属(如舅舅等
人)背送上马或安坐车上。新娘临出门前要发出哭声,表示不愿离别双亲,并
把一双筷子和一些食物扔在门前,意思是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
    在新娘上马或上车前,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家的祖先敬香叩头,并
进行“掰羊脖”礼。行此礼前,新娘的嫂妇们故意在羊脖中穿一根小木棍,不
让新郎一下子折断羊脖,以此耍笑新郎。伴郎为使新郎不受奚落,就偷偷用刀
子把羊脖子中间的筋络和木棍割断,以便新一掰即断,表示新郎有臂力,对新
娘有诚意。
    “掰羊脖”后,新郎手执弓箭到新娘房中虚放一箭,并用弓挑开新娘头巾
察看,然后挎着弓箭(也叫包袋)走出房间。新郎依指定的方向张弓搭箭,将
箭射过喜车。之后,把弓箭系在新娘的车篷上,新郎等骑马先行,喜车随之起
动了.新娘和新郎先按照喇嘛推定的喜神方位走100步,然后才走入正道。娶
亲的、送亲的都围绕着喜车前进。
    新郎家的人估计喜车快到村口时,派一骑术高明者,带着上贴“喜”字的
羊头一个、酒一壶迎接。待喜车到时,把酒洒到喜车的马头、马背上,把羊头
扔到车下,然后向送亲的人一一问候,然后引导喜车继续前进。迎亲的人一上
马,送亲的人就来抢帽子(不上马不能抢),叫做“叼帽子”。如帽子被抢走,
迎亲的人就得在婚礼筵席上给送亲的人敬酒、唱歌,不然帽子拿不回来。抢帽
子的过程就是一种马术表演,表现了蒙古族的强悍精神,极为有趣。
    喜车将进院时,新郎家大门前横置一椽,两端束有哈达。门外有四至六人
相迎,叫做“接媳妇”,其中二至四人是青年妇女,她们头戴钿子,身穿大褂,
举手致意。另外,还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招待新娘家送亲的人。喜车一到,
新郎家院内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娶亲的陪伴送亲的用过茶点之后
再上喜面,略休息后就入席了。
    新娘下喜车后,头上有筒帽(或绸绢)罩着,不露面。新郎和新娘跪在神
位前行礼。神位前有两个带柄的银杯,柄上用红绸互系着,肉盛牛奶。一位年
长者手持两银杯,递到新郎和新娘面前给新人喝。接着由新郎家的近亲、属相
相同的人抱新娘入喜房。新娘坐在选定的地方,新郎用箭挑开新娘头上的筒帽
(或绸绢)。稍事休息,新人便开始拜灶。
    拜灶时,新郎和新娘在炉灶口并排跪在一张羊皮上,给灶神敬香行礼,然
后由“梳头妈”(新郎家邀请的专给新娘分发梳头的长辈妇女)给新娘把头发
分开,梳成“媳妇头”。拜灶需先用白布做好一个能伸进两手的口袋,上贴着
红布剪的日形、月形图案各一。日形图案贴左方,月形图案贴右方(意为阴阳
和气袋)。再备一盘肉块、糖枣、奶酪、奶油、点心、羊骨等。灶里生火,男
右手插入袋的日形图案处,女左手插入袋的月形图案处。两人合捧盘,把各种
食物少许放入灶里。一老妇人在旁,口中不住声地用蒙语念着吉语:“贷来—
—贷来,疆施门更益来——益来……宝音克实益来——益来……”另一旁的喇
嘛也在不住声地念经。最后,两人把盘子供在灶前,并合饮一杯喜酒,相对施
一礼,新郎引导新娘入喜房。新娘重新梳头打扮后更换新衣。
    拜灶后,新郎、新娘要给各席宾客敬酒,并跪地叩拜(新娘有时仅行请安
礼)。
    新娘在未梳洗前,任何人是不许耍笑的。当新娘拜了灶神,梳了“媳妇头”
后,人们才能开始耍笑新。中午新娘出去给宾客们敬酒后,再想回到新房就很困
难了。在新房门外,围着小叔子、小姑子等许多人,要新娘“说令子”、“唱
情歌”,或新郎新娘接吻。新娘为了解围,便给拦门的人赠送一些亲手缝制的
“钱褡裢”、“烟荷包”和糖果等。
    午饭后送亲的宾客就走了,新郎、新娘进行“拜人”仪式。拜人时,院中
置一木桌,旁边生火一盆。桌上除香烛外,还放弓箭、羊骨,或在桌旁放一只
羊及其它物件。根据家人和亲戚的尊长辈份,由司仪逐一呼请上坐,受新人跪
拜认识礼。长辈受礼后,则要给人一些点心食品或银钱等物。同姑嫂姊妹认识
时,新娘要给她们赠送一些亲手制做的绣花鞋、花褡裢(装钱用的荷包)等物。
拜人完毕,摆“羊背子”或普通饭菜席招待大家,一直到太阳西沉,新郎家来
的亲戚陆续离开,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新婚之夜也有闹洞房的习俗。
    新娘过门三天后,新娘的长辈亲属(包括父、母、姑、婶、叔、舅等)来
新郎家,蒙语称为“益勒圪庆”。会亲的来宾将到时,新婚夫妇需上前请安施
礼,把来宾迎到家中。亲家互换鼻烟壶,寒暄问安、让座敬茶。新婚夫妇上前
献哈达行跪拜,然后摆席款待。会亲宾客离开时,要在大门口摆桌置酒欢送。
    新娘在婆家住一个月后,可以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对月”。一般是娘
家派人来接,新郎可以不去。新娘离家前和回来时,必须给本族长辈行礼,以
后凡出门都是这样,直到生了孩子才不用行礼了。住对月时,新娘给婆家老年
近亲每人做一双鞋。回婆家后,新娘把鞋交给婆婆,由她转送。
    (二)丧  葬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的丧葬形式,大致分为土葬(又叫生葬)、火葬(即熟
葬)与天葬三种。
    天葬:人死后,用布把尸体缠裹起来,请喇嘛念经超度。过一二日,把尸
体放在马车上,让尸体偏向车后,由死者家属赶着马车到野外,按照喇嘛指定
的方向、地点驱车前进。尸体因车的波动,自行跌落在地面或山坡上,跌落处
就是葬处。尸体落地,如果脸朝天,就是死者“升天”;如果背部朝天,就认
为死者“不得善”,要再请喇嘛来念经,替死者超度。对落地的尸体,三天后
亲人再来查看。尸体如已被野兽吃掉,就算无罪归天;如尸体仍在原处,被认
为是有罪的人,“天不收”,需请喇嘛再给死者念免罪的超度经,并将尸体移
于另外的地方,直至尸体被野兽或飞禽吃掉才算无罪归天。因为蒙古族有一句
俗语:“生时食肉,死后还肉。”
    近代,土默特旗蒙族丧礼有所改变。贫苦的人死后,家属把死者和喜爱的
马鞍、袍子、弓箭等遗物放在尸体旁。请喇嘛念经,使死者早日升天。三天后,
家属将死者生前骑的马备好鞍,喇嘛在马的脖子上戴上有颜色的丝绸甩子,然
后把尸体驮在马上,其家人另骑一匹马,跟在后边向偏僻的野外缓慢地行进。到
了人们不常游牧的地方时,家人把尸体放在地上,把马鞍卸下放好,让尸体安
稳地躺在马鞍上,表示它永远跟着主人的灵魂奔跑。最后,家人用一块颜色深
暗的哈达把尸体盖好,磕头后翻身上马而去。
    火葬(即熟葬):父母死后,移尸于帐门内左侧,上盖褐单。家中请喇嘛
数人诵经。三日后,再由喇嘛选择时辰,将死者身上衣物脱下,送给送尸的人。
以皮绳缚尸,用牛奶数碗泼在门外,烧柏树熏室内,然后将尸体驮至山后或比
较高的地方,置于挖就的坑上,下架木柴点火烧化。烧化后以土盖之,但不起
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吉日,在家请喇嘛诵经七日
或五日,以示追悼,但不上坟祭扫。
    后来,入殓仪式有所变化,棺木也被采用。棺木共分两种形式,一般平民
用长形棺木(即普通的棺材),而仕官贵族和信仰喇嘛教的信徒及喇嘛,多采
用正方形的“轿式”棺林,蒙语叫“散德勒”。这种棺木先制作一个三尺见方、
四尺多高的凸顶寿具,叫做“轿子”.“轿子”分底、盖两部分,底部有一个三
尺五寸的架子,架子前后各有一对把手,架上有五寸高、略小于盖子的平台。台
的后方立一固定的木板,板上刻有花草。盖是三尺见方、四尺高的凸顶、中空、
无底的长方形体。凡装用这种棺木的尸体,在死者未断气前或尸体尚未僵硬前,
要赶快把尸体盘膝成坐姿,两手相抱置于怀中,把头用枕头或其它衣物支垂于
胸前,行其僵硬后,再入殓装棺。
    入殓前要请喇嘛一二人念免罪的“超度经”.这时不准其亲人嚎啕痛哭.喇
嘛认为,亡魂脱离肉体,最好快快离去,若家人哭泣留恋,亡魂不能安心离开。
    入殓时,家人跪在周围低头默祷、烧纸磕头,而后依喇嘛教所规定的三心
(心、手心、足心)的位置,将尸体立坐平台上,背靠木板,额部用哈达扎靠
在木板上。给死者嘴里含上金银之类的东西,手边放些死者生前喜爱之物。一
切安置好后,把棺盖盖上,停放到选定的地方。直到这里,死者的亲人才可嚎
啕痛哭。
    亡人棺木一般在三日内就得出殡埋葬。入殓后,死者的晚辈亲属都要身穿
黑布孝衣跪灵致哀。有的富户在灵柩停放院中时,每日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开
始是念“洗脸经”、“引魂经”,后来念“免罪经”。当喇嘛给死者念“免罪
经”时,需将死者生前所爱的衣物、日常用品摆放在桌上。念经完毕,这些东
西都要献给念经的喇嘛,据说这是为死者免罪而赠的衣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
到本世纪的三十年代。
    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出殡仪式与其他地方蒙民不同。从前,抬棺木不雇
用外人,而是由死者的亲属和乡亲们帮助抬埋,有时也用畜力车拉运。出殡前,
死者的儿子要给诸亲友报丧。来送葬的关友都带来祭奠的食品,有的还给喇嘛
一些念经钱,表示对死者的关怀使其免罪。由远地来奔丧的女性亲戚,未进院
中先得嚎啕大哭,直至在灵前的烧纸祭奠仪礼行毕才停止哭声。
    发丧日,男女晚辈亲属分左右两排跪在灵前致哀。发灵时,灵前由一个孝
子牵一匹鞍具齐备的“引魂马”带路,灵后是家人和喇嘛,再后是前来送葬的
亲友。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对喇嘛教很虔诚,亡人用过的衣服及“引魂马”等,都
要奉送给喇嘛。因此,在蒙民的丧礼中,给喇嘛的酬劳占去开支的绝大部分。
    火葬时,把“轿子”放到柴禾上再点火。点火时,孝子们在向“轿子”磕
头后一律回家,不能在葬场停留。只留一个有经验的人照管,以全部烧成灰为
止。烧过之后,周围垒一圈子,上面用草席盖好。第三天清早,由死者的亲属
去拣骨灰。去时每人带白面薄饼一张,筷子一双(两头用金银铂包裹),拣骨
灰时用筷子按脚、腿、胯、腰、胸、臂、颈、头挟起,分别放在饼上。拣骨灰
时,要留心有没有火烧成的圆珠,据说这是舍利子,应另放。待全部拣完,按
人体部位的顺序放入瓦罐或木匣里,用饼填满,红布扎口,连同剩余的薄饼,一
起捧送到僻静的洼地或山沟,用大石盖压,然后磕头致祭。蒙古族习俗,一般
不起坟,只在上面插木杆,挂上写有经文的布旗,每逢节日,在家请喇嘛诵经
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
    埋葬棺木或骨灰后,三年内每逢周年日去坟地祭祀,有的人家还要邀请亲
友大摆宴席,也有的人家只在第三个周年祭祀。过了三周年以后就不再过周年
了。以后是按每年的节令——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七月十五日和腊月三十日
才去坟地祭祀。祭祀时,带死者生前爱吃的食物,除用一部分祭奠外,余下的
分放两处,男女各坐一处,分享祭奠的食物。此时,年长者把坟谱、家族史讲
给年轻人听。祭祀日,即使迁往外地的人也必须回来祭祀。
    到了民国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完全改为土葬。备棺罩、弄烧纸、做纸
扎、过百天,但戴孝仍戴黑孝布而不戴白布,也不在外边贴孝子薄。有的蒙古
族人家在起灵时,孝子们趴在路的中心,让棺木朝身上舁过。葬礼、祭祀仍沿
用旧习。
    (三)  年节习俗和宗教信仰活动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回、汉等民族有很大的区别,在各
种时节进行的祭礼和娱乐活动也完全不同。
    腊月初,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春节吃的各种食物---牛羊肉、“羊背子”、奶
制品、油炸的各种茶食(如馓子、油蛋子等)、细粮、炒米、年糕、馒头等食
品。同时,家家户户准备换新衣,每人都要有一套行礼的长袍蒙装。腊月二十
三日祭灶时,蒙民用黄油奶饼代替糖果供在灶君之前,名曰:“献灶”。他们
还用黄油抹在大灶里,用蒙语唱类似汉族所说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的词句。各家平时交往中互借的东西,在此之前必须还清。过了大年初二、初
三后,才可以交往互借。
    农历腊月三十的晚饭前,人们都要穿戴新衣准备安神。外出的家人,一家
要赶回家中团聚。年节盛餐一般都安排在年三十晚上。安神后,家人围坐炕桌
旁,白面烙成一张大饼,但每人只许吃一口,名曰:“新年饼”。他们以此祝
福全家永无离别之苦,永久团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吃过新年饼后就开始吃年
餐——水饺或“手抓羊”。桌上点燃两支红蜡,摆满肉食、奶酪、鲜茶等,桌
上还放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蒙文写着祝福的吉庆之语。家人中有的弹三弦,有
的拉四胡,有的唱歌跳舞,通霄达旦。
    接神前,每家都在院中垒一堆旺火,旁置柏叶一堆。半夜接神点火后,旺
火旁放一炕桌,上置供品、香纸、食物等,另准备清茶一壶、木碗一个。这家
的主人(须男性)跪在桌前,其他家人环跪旺火周围。主人上香敬表后,口中
念着美好的祝词,将备好的食物,捏一些于木碗中,再冲少许清茶,向四面八
方的“神灵”泼撒叩头,其他人也跟着叩拜。最后就着旺火点燃黄表纸三张,再
领着大家入室,向神龛奠酒,行三跪九叩礼后,就算接回财神了。这时室外鞭
炮齐鸣,旺火加添柏叶,满院芳香。接神前后有三忌:忌说不吉利的怪话;忌
泼污水在地;忌扫院、扫地。年节期间严防家人打破东西,以表示敬重神灵,赐
福全家人一年顺利。
    接神后,家人互问安好,长者正坐炕中,晚辈依次向长者献哈达、请安、磕
头。然后,长者给晚辈、孩童们发些“压岁钱”,愿他们增福长寿。初一清晨
是不吃水饺饭菜的,一般都是喝奶茶、吃茶食,中午才摆蒙餐饭菜。年节期间,
亲友们都要互相登门拜年。老人们相见要互换鼻烟壶、问安,年青人给长者递
哈达,磕头行礼。到亲友家拜年不能吃饭,只能喝些砖茶,抽些叶子烟。要是
能包一小包茶叶带回家,那就最好了,意思是“带喜回家”。蒙古族认为茶叶
是一种上等物品,视其为极珍贵、极有价值的饮料。
    (四)“跳布战”
    土默特地区过去喇嘛台庙很多,每年都有几次固定的庙会。庙会期间,喇
嘛除在经堂敲击法器诵经外,有些台庙还要举办“跳布战”(蒙语称切木;俗
语称跳查玛、跳神、跳鬼)。“跳布战”有大小之分。大型“跳布战”共28
套,内有伊克塔克木(骷髅)、伊克阿吉勒(印度神,解释为舞神)、扎木苏
荣(天将)、切布更(又称包格,意即鹿神)、尤勒(土地神)、查干乌贡(
老寿星)、玛亥(水牛)、钢嘎拉(白蝴蝶神)、哈兴哈(欢乐神)等,先后
出场达40多次。而小型“跳布战”仅有7至8套,最多至10套左右,出场
者10到20人。
    大小“跳布战”,跳时饰各种奇异形状的服装面具,有菩萨、罗汉;有弥
勒、沙弥;有披头散发、佝偻如老人者;有独角黑面、踊跃如魑魅者;还有牛
头马面者;衰迈老怪、行动摇曳觅捕小妖者;也有骷髅惨白、眼眶洞然、持鞭
巡逻者。光怪陆离,不一而足。
    演跳时,扮演者默诵藏文口诀作为快、慢之节拍。热烈之际,只见那牛神
与鹿神多次出场表演,在鼓号声中一次比一次跳得狂烈。高潮之处,时而爷天
发指,时而举扬圣体。最后,所有参加表演的“神”全部出动绕个圆场结束。
    土默物左族白只户村的银安庙,这里跳的是“伊克塔克木”。表演者两人,
其演出大意是:两个骷髅奉命到人间拿妖魔,几经周折。表演者头戴骷髅面具,
身穿白衣,脚穿高腰靴,手持“抹得”(一尺左右长的彩棍)在鼓号声中蹦跳
出场。其基本动作有看抹得、看月亮、对望、向北看等,每一磋商动作都有固
定的节奏。最后众“神”将一个用面团捏就的、浑身涂抹得五颜六色的“恶鬼”
抬至庙门口,由一“天魔”(或称天神)手持木剑把它砍为碎块,表示驱逐邪
恶之意,喇嘛庙会即告结束。
    每年的喇嘛庙会,附近的 民都要来观赏。远道来敬香拜佛赶会的,台上都
给招待茶点和饭食,香客们则要给台上布施。土默特地区这种赶庙会的习俗,后
来日渐少见了。
    (五)“诵经会”
    蒙民除了上庙赶会,敬神拜佛以外,每年还要在家举办春秋两季的“平安
经会”。这种“诵经会”规模有大有小,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的蒙
民户,每年在春秋两季最少要请喇嘛念经两次。经会的大小,以所请喇嘛人数
和举办经会的天数为别。喇嘛五至八人,念经三至五天的为“大经会”;喇嘛
一二人,念经一天的为“小经会”。不论大小经会,主家都要用上等的饮食款
待喇嘛和宾客,并给喇嘛优厚的念经费。
    “诵经会”的最后一天,全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排坐在经堂地上,手
持旗幡或供神食品。每听到喇嘛的法器一响,大家就同声高呼:“呼赖!呼赖!”
连续数次,意思是祝贺吉祥。经会末了,喇嘛还要把一个用莜面捏成的三棱形
状的“伯令”(蒙语译音,是凶神恶煞之意)抬出野外,投入火中烧掉,算是
把“鬼”送走了,主家就能平安顺利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近代。
    (六)“祭敖包”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祭敖包”的风俗活动由来已久。“敖包”是疆域地界
的一种标志,有的利用突出地面的自然物,有的则是人工筑起的土包、石包、柴
包等。
    在每年夏季或秋季的固定祭日,“敖包”附近的蒙族居民,不约而同地带
上祭品(包括熟羊肉、牛奶、白酒、油饼等),从四面八方骑马或徒步而来.他
们把所祭食品摆在敖包前,人们一起跪下,虔诚地静默祝愿:“民族兴盛,疆
城安定,人畜两旺,永保太平。”祭毕,大家环坐敖包前,共同分食祭品。有
的还边喝酒边唱歌,谈笑娱乐。
    (七)高灯节
    高灯节也是土默特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每年阴历十月二十五日,是黄教始
祖宗喀巴的诞辰日,台庙和蒙民各户都要备置灯具。这天晚上,人们在自家院
中放一张高桌,高桌上放一座用黄米糕做成的方形大盘灯,周围列放用糕捏成
的小灯100个。家人各执香火,一起燃灯。当糕灯全部点亮后,由老者带头,
口诵“玛尼经”(即阿弥陀佛),并带领全家人环绕糕灯桌转三周,再向糕灯
叩头礼拜。仪式完成后并不散场,特别是儿童少年,多在糕灯光下互相追逐嬉
戏,等糕灯油尽、自行熄灭才散场。有的人家还把糕灯揉在一起,炸成油糕让
家人分食,取吉祥之意。
    (八)蒙人的鼻烟壶
    过去,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同其他地方的蒙古族一样,身边都有一个鼻烟
壶。这个小瓶儿是很讲究的,虽不过一寸上下大小,但瓶的质料不是玛瑙的,但
是玉石的;瓶塞不是犀角的,便是陈香木的;瓶上雕刻的花样、描的颜色也很
讲究。瓶内装着香料、卫生药品之类。人们见面谈话时,都要彼此嗅嗅对方的
鼻烟壶,比较鼻烟壶的样式、颜色和雕刻,并以优胜为荣。



                             草原旅游节

    内蒙古自治区1991年“那达慕”大会决定,每年7月15日——8月
15日为“草原旅游节”。
    内蒙的草原旅游独具特色。游人可以领略内蒙草原辽阔迷人的风情;领略
北方山河湖泊粗犷、深 x的风彩;领略内蒙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长城遗址、
名胜寺庙、阴山岩画和莽莽森林……
    内蒙的草原风情,有大兴安岭的山地草原,呼伦贝尔、科尔沁和锡林郭勒
草原,还有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在草原与社
会人文的连接点上,屹立着一个英雄的蒙古民族。
    内蒙的山有东西绵亘数百里的大青山;有山峦重叠、群峰峥嵘、自古以来
就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夹山;有被昆都伦河分开的狼山和乌拉山;有因13
世纪以“蟒汗”为首领的蒙古部落而得名的蛮汉山;有蒙古语意为“被繁茂的
树木所笼罩”的“合剌温只敦”---大兴安岭。河流有大、小黑河和石门水---
昆都伦河:西有祁连山积雪消融而成的额济纳河;东有蒙古民族的发祥地---额
尔古纳河;中部有美丽的西拉木伦河和锡林河;更有九曲十八弯“唯富一套”
的黄河.湖泊有呼伦湖、吉兰泰盐湖、额吉淖匀湖---母亲湖、达里湖、新开湖
和哈日卓---草原褐煤糊,还有哈素海、黄旗海、岱海、乌溧素海和居延海……
    内蒙的古文化,有恐龙墓地、猛玛象化石:有“大窑文化”、“河套文化”、
“兴隆文化”、“红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遗址……
    这里还有周长城、赵长城、魏长城、燕长城、秦长城和金、元、辽长城遗
址……
    内蒙的古代岩画,有绵延21000平方公里的阴山岩画;有行猎、舞蹈
图案栩栩如生的狼山岩画;有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驯鹿岩画;更有大诗人白乐
天“风笺书五色、马鬃剪三花”的突厥三花马岩画……
    内蒙的召庙古寺,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七个画面召”、五当召、王
爱召和将近300年历史的昆都伦召;有清真寺、慈灯寺、兴源寺和座落在桃
石山山 的真寂寺……
    内蒙古的风景名胜,有举世罕见和“无字天书”为第一景的“大窑八景”;
有以“石头棋杆木头庙”著称的“九边第一泉”.有喇嘛洞124级的台阶:有
喷珠吐玉的转龙藏、美丽的希拉穆伦敖包,薛刚山上的飞来峰;有伊金霍洛成
吉思汗陵穹式庐式宫殿建筑……
    首届“草原旅游节”开放了鄂尔多斯草原的伊金霍洛、鹿城包头、锡林郭
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希拉穆仁、葛根塔拉等旅游点。举办了成吉思汗祭典、
沙漠旅游、鄂尔多斯歌舞、诈马宴、鄂尔多斯婚礼、鹿城经贸消夏文化节、草
原那达慕、参观成吉思汗行军大帐、贝子庙马奶酒节、民族美食节、民族服装
表演、民俗旅游、钓鱼、中苏边界旅游、扎兰屯自然风光、庙会、祭敖包等旅
游项目。
    “草原旅游节”是历史与历史连接的桥梁,是文化与文化沟通的桥梁,更
是友谊交流的桥梁。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s1000e.whnet.edu] 
※ 修改:.raphael 于 Aug  8 13:12:20 修改本文.[FROM: vector.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1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