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作 家: xian (世界最后一个和尚) on board 'Travel'
题 目: 华夏采风--话说成都(1) 成都的名字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Fri Oct 3 23:54:19 1997
出 处: bbs@bbs.orange.sjtu.edu.cn
成都城的名字多
成都最早的名字叫“蜀王城”。从古蜀国的出土文物考究,成都北门的文
殊院一带,可能是古代蜀国蜀王城的中心区。在北较场五担山,有蜀王妃的墓
冢、石镜和王女墓;在西北桥、罗家碾、百花潭附近,也先后发现不少古蜀国
的墓群。在羊子山土台发掘的城墙,高约10米,说明蜀王城城池的规模不小。
到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改蜀国为郡,由郡守张若和张仪指挥建筑“秦城”。
城围6公里,城墙高七丈(古时的一丈相当于现在的六尺多).城下修有仓库,城
墙上有观察哨所、垛楼和碉楼,城内修了街道和官府衙门。整个秦城由太城和
少城两部分组成。
秦城又叫“龟城".传说张仪指挥修城墙屡垮,后发现一乌龟绕城而行,便按
其足迹修筑,果然牢固,因此叫龟城。
到汉代,在成都织锦业最休中的地方设置官署,任命锦官,修筑了“锦官
城”。据东晋李膺《益州记》载:“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水南岸,昔蜀
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推想其城旧址,很可能就在现在的百花
潭花园一带。又因唐、宋诗从多以“锦江”、“锦城”作为成都的象征,所以
成都又有“锦城”的称呼。
到汉末至蜀汉时期,在锦官城的西面修建了“车官城”,是车官衙门的所
在地。当时盐、铁、蜀锦等生产都具有相当规模,成都是西南地区物资集散地
和交通枢纽,靠车马运输同外地交流,设车官统一管理车辆的制造、修理和调
配使用,修建的车官城也就因此得名。
在唐代,由西川节度使高骈主持修建的城叫“罗城”。于唐僖宗乾符三年
(公元876年)开始扩建,城墙周长12.5公里,高达二丈六尺,共有10道城门. 城
墙上面有楼、橹、廊、庑5600多间,是规模较大的一次扩建。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西川节度副使孟知详想割据四川称霸一方,
在罗城外修建了一座“羊马城”。城周长21公里,高一丈七尺,墙基宽二丈二尺,
共有9道城门。因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肉食,粮食充足而肉食不易征集,所以
修筑着马城用来饲养牛羊马匹。
公元934年,孟知详称后蜀皇帝,不久病死,由第三子孟昶继但。孟昶喜爱
芙蓉花,动用大批人力,在成都城墙上下遍种芙蓉。每到芙蓉化开季节,红芙
蓉、白芙蓉、醉芙蓉、五色芙蓉等竞相美称。至今成都人对芙蓉花仍怀有深厚
的感情,依然称成都为“芙蓉城”或“蓉城”。
明代洪武十一年,由蜀郡指挥使赵清等在蜀城基础上扩建了“明城”,城
墙都加高八尺,周长近15公里,有5道城门,在明末时毁于战火。
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在明城废墟上重建了“清城”,城墙高三丈,宽一丈
八尺,周长6公里长;城区面积南北长35公里长,东西宽45公里多。 在城
西南角隔出一座给八旗官兵及家属居住的“满城”,城周长2公里多,有5道城
门,其范围约在如今的西大街、八宝街、东夺根街、君平街、包家巷的区域内。
辛亥革命后,满城被称为“少城”。
据说:“成都”这名字的来源,是在早期开发建设城市时,“一年而所居
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发展速度下而取名为“成都”的。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orange.sjt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