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作  家: xian (去日留痕) on board 'Travel'
题  目: 峨嵋天下秀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at Sep 27 06:33:43 1997
出  处: bbs@s1000e.whnet.edu.cn

                    
                        峨眉天下秀

    “天下名山”   名山大门报国寺    密林深处伏虎寺
   
   山间流水清音阁   白水清风万年寺    古树逢春洪椿坪
   
   九老仙府仙峰寺   明月神兽洗象池    欲见佛光上金顶
   
    妙超横生峨眉猴   滑竿号子   
    


“天下名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距成都人160公里,位于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的
地方,因“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
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它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
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峨眉山与山西的
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之分.一般说的峨眉山专指大
峨山而言。大峨山有三个高峰: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
米。金顶海拔3077料,一般游人登山只到金顶即止,可观云海、佛光和日出。 
地质构造很古老的峨眉山有几亿年前的玄武岩、页岩、砂岩、石灰岩、白云岩、
花岗岩等.这里降水丰富、土壤、气候植物上下差异大,动、植物资源丰富,
如种子植物在3000多种左右,其中特有植物925种;杜鹃花就有60个品种,由
山下向上渐次开放,色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状如残叶的枯叶蝶,有二三尺长
的大蚯蚓,有额生胡须的胡子蛙, 有鸣声似琴的弹琴蛙,还有小熊猫、牛羚、
白娴鸡;开花如鸽子飞舞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是美丽的观赏植物;特
别是顽皮的猴群,常常向游人讨吃或嬉戏。
   
    峨眉山开发的历史悠久,在东汉时就已经开山初建,经晋、唐宋续建,直至
明、清。峨眉山的文物古迹繁多,有不少是珍奇国宝。主要庙宇及风景区有报
国寺、万年寺、洗象池、金顶等十多处,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大胜景。峨眉山既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又研究动植物和古代建筑的好地方。
   


名山大门报国寺

    报国寺原名会宗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寺内供奉佛家普贤菩萨、道家
广成子、儒家楚狂接舆。反映了佛、道、儒三教合一。庙名以“三教会一宗”
的含义取名“会宗堂”.庙址原在伏虎寺旁副瑜珈河畔,在清代顺治十一年(公
元1654年),闻达和尚重建时,迁到现在的地方。康熙皇帝御题“报国寺”匾
额,从此会宗堂更名为报国寺专门供祀普贤菩萨,成为佛教寺庙。
   
    报国寺的主要殿宇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等. 在七佛殿后,
有明你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烧制的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佛座为千叶莲
台,其身缀佛莲衣,生动形象、线条流畅、色泽晶莹.大雄殿的后平台上,有
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14层紫铜塔,高7 米.塔上铸有4700多尊佛像和《华严经》
全文.藏经楼两侧有文物、书画、工艺美术品、生物标本陈列室和峨眉山全境
模型,为游人了解峨眉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报国寺左右各有两条路可上山,走左路经伏虎寺、清音阁可到达金顶,全
程63.5公里;走右路经万年寺、洗象池可到金顶,全程为44公里。
 

   
密林深处伏虎寺

    从报国寺左侧沿瑜珈河而上,走1公里多进入林海,连登三个石坡,便到
了伏虎寺。它是峨眉山最大的寺庙。于南宋绍兴年间,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
初建时因常有锰虎出现,庙里和尚建“尊胜幛”(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 )用
来镇慑虎患,从此虎患绝迹,因而称为“伏虎寺”。人们也有另一种说法,说
寺后的山像一只伏卧的老虎,所以寺庙叫做“伏虎寺”。

    到了明末清初,伏虎寺庙宇荒废。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贯之和尚
在此建虎溪精舍,花20年建成,殿阁一新。康熙年间,寺里的第二代主持寂玩
和尚又在寺周围广种榛、楠、杉、柏树,按照《大乘经》字数,一字一株,共
植树109000多株,根据佛经黄故。取名为“布金林”。百年之后,这些树长成
绿翠隐寺的莽莽林海。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寺庙隐在密林之中,而房顶的瓦上
却无一片落叶,成了一尘不染的洞天福地。为此,康熙皇帝御题了“离垢园”
三字赠予伏虎寺,意思是远离尘垢的佛门静地。
 


山间流水清音阁

    经神水阁再过中峰寺,就到了清音阁。它离报国寺约15公里,是峨眉山胜
景之一。清音阁位于牛心岭下黑白二水之间,建于唐代,原叫牛心寺,手改名
卧云寺。清代康熙初年重建,根据唐诗“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而更名
为“清音阁”。
    
    清音阁下有两条急流奔出,一水来自传说中的青蛇修炼的黑龙潭,叫黑水;
一水来自白娘子修炼的白龙洞,叫白水。在黑、白二水上各架有一座石拱桥,
似凤凰展翅,因此叫“双飞桥”。清音阁前有“双飞亭”, 又名“接御亭”,
相传是清代康熙皇帝曾派头等待卫海亲伍格亲王来峨眉山各大寺庙赠送经卷、
楹联,众僧修建此亭迎接而得名。往下为牛心亭,原名琉璃水亭或洗心亭。清
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曾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
一牛心”。正是这高约数料,状牛心的大石,与飞流直下的溪水相撞,音似雷
鸣,浪花飞溅,激起飘飘洒洒的水雾,使人感到空气格外请新。

    牛心亭的对面是洗心台,台外两水合流处为宝现溪,溪中有五彩石,光彩
夺目。从清音阁西上行1公里进入白云峡,两侧峭壁凌空、危崖欲坠、浓荫蔽
日、天光一线,人称“一线天”。这里的栈道只能容一人行走 。相传峡中深
水处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采药时常在此淘米的地方,叫淘米泉。清音阁四周景
色奇绝,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白水清风万年寺

    万年寺离报国寺14公里,晋代初建时定名普贤寺,唐代改名白水寺,宋代
更名白水普贤寺,明代万历年间改名为圣寿万年寺,以后人们习惯称之为万年
寺。相传这里不汉代采药老人蒲公事佛之地,原有殿宇七重,1946年遭火毁.仅
留下明代砖殿,1953年重建两重殿宇。
   
    坐落在观心峰下的万年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殿宇布局的佛教风格浓
厚。庙前的白水池又叫明月池,相传是唐代诗人李白与寺里广浚和尚弹琴吟诗
的地方。池里的青蛙常听他们弹琴,后来竟能鸣叫出琴声般的叫声,人们叫它
们“弹琴蛙”,也尊称为“仙姑弹琴”。
 
    在建筑工艺上,万年寺的方形圆顶建筑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无梁砖殿”。
殿外部通高16米,殿顶由砖券拱成,在殿顶上还建有5座白塔和4只吉祥兽。殿
的底部是正方形,每边长15.6米,面积243平方米。殿内没有支柱,半圆形的殿
顶直接建筑在砖墙之上。除殿门外,没有再用一点木料,全部有砖砌成,就连
殿外的椽、仿、斗拱、横眉、垂柱等,都是用砖仿木砌成的。整个庙宇没有一
根梁柱,展示了我国明代的建筑设计、工艺的高水平。

    寺内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铜铸的普贤菩萨骑象形态的铸像.白
象身高3米多,四脚踏在4只彩色莲花上,长鼻下垂微向后弯曲。象背上安放着
金色莲座,高1.3米,宽2.53米。莲座上坐着身披袈裟、头戴五佛冠、手拿如意
的普贤菩萨。整个普贤骑象的的铸像通高7.35米,重62吨。这样庞大的铜佛铸
像在1000多年前能铸造得如此精美,充分反蚋了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和铸造工
艺的精湛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万年寺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砖殿内壁的下部有24个佛,每个龛内放有铁铸佛像;在砖殿内壁
的中、上部砌有横龛6道,也放有许多小佛像,与砖殿一桥之隔的宝殿分前后二
殿,两侧厢房相连,内有许多铜铸佛像,其中有3尊高3米多,制作精巧。寺外
古木参天,翠竹丛生,有“深山藏古寺”之感。特别到秋高气爽、枫叶遍红之
际,更显出“白水清风”景色之美妙。
   


古树逢春洪椿坪

    过“一线天”,越“洞天首步”木质牌坊,就来到了洪椿坪。它初建于宋,
原名千佛庵,明代崇祯四年继建,曾毁于火,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因寺前生长
有洪椿古树3株。所以人称洪椿坪,是地名也是庙名。

    洪椿坪四周群峰环绕、绿树成荫、清静幽雅,不失为避暑胜地。每当夏季
后的早晨,常有霏霏牛毛细雨如烟似雾、佛面湿衣,但仔细观察,并无雨声.这就
是“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洪椿晓雨”.其原因是,这里草木茂盛,雨后
地面潮湿,水汽不断蒸发到空中。因四周环山,潮湿空气并不易扩散。晚间山
上的冷空气下沉,至山售货谷地带,将暖空气抬升起来,温度降低,水汽在日
出前凝结,便下起“洪椿晓雨”来。

    这里有一泓清泉,叫“锡杖泉”。传说从前庙里缺水,德心禅师用锡杖凿
岩引水,感动了天池仙女,就给庙里送来一股清泉。在大雄宝殿楼上,有一具
造型奇特的七方千佛莲灯,据说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创制的。灯有七角,高
一米多,上下刻有几百尊佛像;七方角柱上刻有龙怪兽及神话故事图案。莲灯
设计巧妙、工艺精细,令人称颂,是寺内珍藏的艺术珍品之一。
 


九老仙府仙峰寺

    由洪椿坪上行,经“九十九道拐”后,便到达仙峰寺.该寺古名慈延寺,又名
天峰禅院或仙峰禅院。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6112年)由本炯和尚创建,后毁于
火,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寺背靠仙峰岩,海拔1752米。为了抗御山风,用锡瓦
铅皮盖殿富有房顶。每当阳光灿烂的日子,万绿丛中银光交烁、十分壮观。

    人们习惯把“仙峰寺”犯法为“九老洞”,其实,九老洞离仙峰寺还有一
公里。从九莲池经餐秀山房,穿翠竹小路,再沿石栏杆而下,才到九老洞。传
说轩辕皇帝访天皇真人到此,遇到一位老人便问:“这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老人
回答:“不止我一个,是九位老人住在这里。”因此称为:“九龙洞”。也有
说,从前有一个樵夫背着柴经过山洞前,见九位老人正在下棋,樵夫放下紫禾
在旁观看。九位邀樵夫进洞玩耍,樵夫挑柴回家后再去洞里找九老时,已不见
九位老人的踪迹,后人就把这个洞叫做“九龙洞”。暂不研究哪种说法更确切,
步入洞内,只见大洞小洞相连,纵横交错,深邃莫测。
  
    据考察,九老洞在六亿年前早寒武纪地层中,发育有白云岩内。这洞穴是
在两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初形成。最初是地下河,后因地壳抬升,长期经河水冲
刷、溶蚀而成。从洞口至洞的尽头,高差80多米,人进入的可行长度大约1500
米。洞内有大、小支洞67个,各种化学沉积物颇多。洞外右边有天皇台,是观
日出的好地方。
  


明月神兽洗象池

                峨眉山有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朝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歌颂峨眉山月的诗,这里的月是指洗象池的月亮,叫体
做“象池夜月”。 象池是峨眉山上赏月的最好地方。
   
    洗象池建于明代末年,最初只是个小亭子叫“初喜亭”,意思是告诉人们
离金顶已经不远了,但还有15公里陡坡,不能太乐观,只能是小欢喜,所以叫
“初喜亭”。以后扩建为寺,又被焚毁。到清代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时,改名为
“洗象池”.因在庙前有一小池,传说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曾在池中洗象.所以
叫做“洗象池”,寺庙名称同样也叫洗象池。

    寺内供奉观音、地藏王等菩萨,雕刻工艺精致。这里海拔2150米,四周冷
杉树林立,空气清新。每当月明星稀之夜,月光将出林笼罩在迷蒙飘渺之中,使
人有静谧幽雅之感。这一带常有猴群出入,向人要东西吃。如果旅游者与之嬉
戏但给食物。则会遭到猴群恶作剧式的报复。  



欲见佛光上金顶

    从洗象池向上行,过了七里坡就到金顶了。金顶海拔3077米,是游人到达
的最高处。这里原有铜铸的佛殿,在阳光照耀下铜殿金光闪闪,所以叫“金顶”。
在东汉时,这里已建有普光殿寺,为峨眉山古寺之一。金顶海拔高,易遭雷电,
建寺屡毁,如华藏寺与金殿就毁于雷火。金顶是观日出、观云海,观佛光的好
地方。

    当风平云静或雨雪初晴时,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七色光环就出现在“舍
身岩"下的云雾中。光环慢慢地向上升腾,色彩也愈加鲜艳.更为奇特的是:虽数
人并肩而立,但只能见到自己在光环中的身影,而举手投足,影皆随形,人影
被圈在光环之中,所以有“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说法。人们认为若受
到“佛光”的普照,就会吉祥如意,因而人们称之这“金顶祥光”。

    晴天的早晨,在金顶观日出也很壮观。起初,东方一抹彩霞慢慢浸染天边,
接着一道道红光从地平线下射向天空,染红片片云层.霞光喷射、五彩缤纷。忽
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下冉冉升起,如赤色的火球。宽广的平原托着红日,轻纱
白雾中红日放射出金光万道,顿时,大地阳光灿烂。每年的一月份是金顶看日
出的最好时间。

    只要天气晴朗,在金顶整天都能看到云海。云海变化多端,有时如万匹白
马奔腾,气势壮阔;有时似棉山、棉海,给人以柔软、舒适之感;有时在云海
中显露出“岛屿”般的山峰,给人以飘渺变幻的感觉。游人观云海,如同在天
空中“腾云驾雾”一般。
 


妙趣横生峨眉猴

    游遍众多的名山,唯有峨眉山猴子自成一景。峨眉猴见人不惊,向有索食,
与人嬉戏,是很有趣的动物。
  
    峨眉山的猴子人称“灵猴”、“猕猴”、“山儿”、“猴居士”等。峨眉
猴共有四群,约四五百只,分布在九老洞、洪椿坪、遇仙寺与洗象池一带。每
群猴各有一个猴王,巡视监督丰猴群的行动,如发现猴子有越轨行为,轨则怒
目而视、呲牙咧嘴以示警告;重则猛扑过去,撕咬一番以示惩罚。因此,群猴
总是看猴王的脸色行事,不敢乱来。

    峨眉猴虽“占山为王”,但又“划地为域”,每群猴子都各有自己王国领
地。如九老洞的猴群不敢上洗象池.反之,洗象池的猴君也不敢去九老洞;同样,
遇仙寺的猴群和洪椿坪的猴群也不敢乱窜,超越自己的领地疆域,否则猴群之
间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猴群之间一旦打起仗来,猴王要身先士卒、不怕
牺牲。就是平日拦路索食中牺牲时,猴王也要“身体力行,带头做示范”。猴
王老了或在战斗中牺牲,猴群内的雄性成年猴就会进行武斗较量,取得最后胜
利的雄性猴子就被猴群拥为猴王,有十几年“连选连任”的,当然也有不胜任
很快退位的。

    洪椿坪、洗象池和猴群行为举止比较文明,它们常在庙外与游人嬉戏玩耍。
向游人索要食物时不强抢,而是伸爪鼓肋,乞讨之相令人可怜、可爱,获得人
们称之为“学士”的好评。还有猴儿学游人样在寺内外漫步游览,或坐在殿堂
里看善男女们焚香祷告,然后模仿着磕起头来。如果游人给猴儿吃的,猴子会
与游人握手表示友好,或与游人合影留念。而遇仙寺、九老洞的猴群就不同了
它们常在路旁向游人强行索食、有时还搜游人的口袋,甚至抢起提包、拿走相
机和衣物,再把相机挂在树枝上,让游人又恼又怒但又无可奈何。
    


滑竿号子

    过去, 轿子和滑竿都是四川地区人们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轿子起源早,据
说是受四轮车子的影响,去掉四轮,改装成轿。到了交通发达的现代,轿子被
淘汰了。滑竿是简易的轿子,产生较晚. 据说在民国初年,蔡锷征过袁世凯,在
用南打仗时,因伤兵多、担架少,于是砍竹子扎成临时担架应急。以后人们以
此加以改进,首先在川南一带流行开来,逐渐风行全川。

  “滑竿"名是怎么来的呢?有两种解释:一说是用滑溜溜的竹竿绑扎成,所以叫
滑竿;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它轻快速,便即快,所以滑竿。上述两种说法都有
道理。

    滑竿的制作比较简单,先砍两根两米多长的斑竹,在两端各绑上两尺长的
短杠作为抬肩,中间用竹片和绳子编成软扎,前面系上一个脚踏就成滑竿。根
据季节的不同,可在滑竿上增减一些物件。如冬季,在软扎上垫一床被褥可保
暖;到了夏季,去掉保暖的被褥,撑一白布篷可遮太阳。人在滑竿上可坐可卧,
视野开阔、安逸舒适。抬滑竿比抬轿子轻松得多。返回放空时,可以把滑竿收
好,两人轮流扛回。

    滑秆轻巧灵活,大道小路皆可行走,尤其适合山区小路,所以至今在偏僻
山材,人们仍用滑竿抬病人或孕妇去医院。在峨眉山、青城山等山区旅游景点,
现时兴用滑竿抬送旅游者。被抬的或因为身体不适,上山、下山困难;或想尝
试坐滑竿的滋味。
  
    在后面抬滑竿的人的视线被挡住,要靠前面抬滑竿的人传话,告知路上的
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报点子”,也叫滑竿号子。

--



           玉  赠  佳  人

               龙  腾  四  海

※ 来源:.华中地区网络中心 s1000e.whnet.edu.cn.[FROM: 202.114.6.214]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s1000e.whnet.edu] 
※ 修改:.raphael 于 Aug  8 14:12:56 修改本文.[FROM: vector.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