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gnorance (温柔一陷), 信区: Travel
标  题: 吐鲁番随笔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Apr 28 09:33:45 1998), 转信

发信人: Coala (丛林思想者), 信区: Travel 
标  题: 吐鲁番随笔 
日  期: Tue Sep 24 20:35:33 1996 
 
                                        吐鲁番随笔 
 
        虽然是凌晨,一到吐鲁番火车站(实际地名是大河沿,此处离吐鲁番市区 
还有五十多公里),就感受到它的热烈的气氛和斑镧的色彩了。终于可以领略一 
番吐鲁番的美景了。 
        前往市区的路上,汽车一路地下坡,气温也渐渐地转热。等到到达市区 
时,火红的太阳已经升起,照射在脸上火辣辣的。大街两旁的白杨树绿得发亮, 
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维吾尔族妇女三、五成群,健步走过。她们的紫的红的裙子, 
她们的鹅黄的粉红的上衣和那彩色头巾上的金线银线在阳光下闪烁。这里的风貌 
果然与内地大不相同。真是到了火焰山,整个情调都是热的,闻名于世的"火 
洲"果然不同反响。 
        我的心情也跟着热了起来,换上短袖短裤,买上充足的矿泉水,登上一 
辆旅游"面的",开始了我的吐鲁番之行。 
 
                                        高昌古城 
 
        吐鲁番往东四十公里,便到了高昌古城。高昌之所以叫高昌,是因其"地 
势高敞,人物昌盛"。而今,这座古城却已毁灭了六百余年,但也保存得相当完整。 
        自汉代在此设戍己校尉,经营屯垦以来,直至明代,一千五百年间,先后 
曾有的五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此设立高昌国。该城周长十里,有外城,内城,宫 
城之分,城中建筑,全都仿造唐都长安。穿行于段壁残垣间,还依稀可辨何为酒 
楼,何为曲巷,何为商市,何为作房,可以想象,当时,作为丝绸之路北道的中 
转站和王都,其市井之繁华,人物之殷实。 
        古城的西南角还有座寺庙的遗址:那雄伟的大殿;那高耸的宝塔,塔上密 
密的佛龛中彩色斑斓的佛像,可想见当初庙貌之庄严,香火之繁盛。遥想唐初那位 
有志于佛法的和尚,为了弄清经典的真义,不惜跋涉十万八千里,往西天取经,来 
到高昌。好客的高昌王文泰,延请他升座讲法。在这穹顶如盖的大厅里,幡旗招 
展,烛炬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齐鸣。数十名和尚击磬摇铃,扬起梵歌;数百名 
善男信女,闭目合什,虔诚礼拜。那二十六岁的和尚,登上宝座,口吐莲花,宣 
讲度世救人之法,直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于是,国王与之结为兄弟,赠送 
了足够和尚二十年用度的物资,派人护送到天竺。遂成就了一代佛家大宗师。吴 
承恩也以此为典,演出了一部《西游记》。 
        然而,高昌城却终于毁灭了。 
 
                                        火焰山 
 
        高昌城北面的晴空下,横着一片赤色,那便是著名的火焰山。当年铁扇 
公主的芭蕉扇并未把它煽灭,它依然烈焰腾腾,满山是火。一阵狂风吹来,火焰 
随风跳起数十丈高,有如火鸦乱飞,火马奔驰。是否是那里飞来的无情的火团, 
使繁荣的高昌付之一炬呢? 
        等到离山更近了,山完全变成了赭红色,纯净到连一颗小草都不长,这 
一带红色的山峦背衬着蓝天向远方延伸开去,它庄严而不宁静,强劲的似乎永不 
停息的风,从山脚卷着红色的灰沙延着沟槽向山顶刮去,山顶背衬蓝天的一线, 
确有红色的雾蔼蒸腾,在阳光的照耀下,它跳跃着,仿佛熊熊的火焰。火焰山的 
得名想来是得自于此。 
 
                                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火焰山的山谷里,有一个叫木头沟的地方,自公元六世纪到公元十三 
世纪,当时信佛教的维吾尔族人曾开凿了许多洞窟,这就是现在的伯孜克里克 
千佛洞。 
        说它是千佛洞,其实不过是黄土罢了。洞内的塑像几乎全毁,壁画也大 
都污损。原因是十四世纪以后,伊斯兰教自南疆凭借武力传入北疆,遂发生了 
大规模捣毁佛教寺院的事。但从残存的壁画中,也仍然能窥见一些当时社会生 
活的图景。是啊!维吾尔族人民的祖先,曾在千佛洞的开凿上,以宗教的虔诚, 
历经几百年不懈的努力,去描绘一座天上的乐园,但那个乐园是不存在的,就 
连那泥塑的众神也都化为泥土了。而今,我们各民族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 
业,却一定能够建立一个没有民族仇恨的、富足欢乐的地上乐园。 
 
                                阿斯塔那古墓 
 
        在离高昌古城不远的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干尸中,有一具身体魁梧的 
男性,他叫张雄,是古高昌时期(公元四六○——六四○年)的名将。张雄 
祖籍河南南阳,世居西域,生于高昌,他的墓志中记载着他的多次征战。他的 
一生都是在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斗争中度过的。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的规模小于高昌,但地势险要,这个城堡建立在两条河道交汇处 
的一个陡峭的高地上,所以,宋代人陈诚有诗:“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 
上头。段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据说,这个城市的建筑不是夯 
土筑墙的,而是在黄粘土大地上,自上而下挖出街道和掏镂出房屋的。以两千年 
前的技术条件,用这样的手段开发这样的一座城池,那智慧和毅力都是很了不起 
的。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很少有的。 
 
                                葡萄沟 
 
        凡是到吐鲁番的人,谁不想看看葡萄园呢?我来得巧,正是葡萄收成的 
季节。漫天的葡萄架上有浅绿的和淡黄的马奶葡萄,有淡紫得如紫水晶的紫葡萄, 
还有碧绿的挂着白霜的无核葡萄,真是琳琅满目,珠玉晶莹,看着让人无比珍爱。 
不用说吃,便是看着也心满意足了。这时候,远处飘来了熟悉的歌曲——《吐鲁番 
的葡萄熟了》,我循声而去,眼前突然一亮,原来是一群维吾尔少女正在给游人表 
演民族舞蹈。她们那因旋转而张开的紫的绿的裙子,一条条因舞蹈而飞舞起来的 
辫子,还有那花儿一般微笑的脸庞,在葡萄架绿影的掩映下更显得无比的娇媚。 
我不禁看呆了。 
 
                                坎儿井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出产的水果不仅汁多而且甜。在新疆这样 
的干热酷暑的气候条件下,应该有很好的水利才是。吐鲁番就有人民渠,还有全 
市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水利工程——坎儿井。坎儿井是一条地下河,它是深埋在地 
下一,二十米处,然后,每隔几十米在地面开个通气孔。从地面上看,几乎是等 
距离地排列着一个个梯形的土堆,一直绵延几十公里。坎儿井汇集地下天山融雪 
的水,联成网络一样的渠道引向灌区,实行地下灌溉。聪明的祖先创造出这样高 
明的工程,该付出多大的艰辛,又是何等的智慧啊! 
        说到新疆的水利工程,我又不禁想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人 
们大都只知道他虎门销烟,却少有人知晓,他即便是被强加上“别生事端,误国 
病民”的罪名流放到新疆时,还为新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水利上,他的功绩 
就不小。他带领新疆人民广修水渠,屯田戍边,他还改良了坎儿井。如今,在新 
疆的许多地方,还有人亲切地称之为“林公渠”,“林公井“。 
        林则徐身在边疆,他热爱边疆的人民,他更热爱祖国的边疆。由于林则徐 
有着与帝国主义斗争的丰富的经验,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他首先就想到离 
他身边不远的“北极熊“,提出:“终为中国患者,是俄罗斯呵!”。遗憾的是 
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历史不幸地被林则徐言中了。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不会不知 
道,沙皇俄国利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我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土地!我 
又不得不惊服林工的高瞻远瞩。 
        林则徐其人其事,随着时间的消逝,可能已经被人遗忘。但从他在新疆各 
族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崇高威望,他的反帝斗争的功绩,特别是他高度的爱国主义思 
想,是不能磨灭的,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的! 
 
        …… 
 
        归来的时候,夕阳西下,晚风习习,而我的心却依然暖烘烘的。 
 
 
NOTE: This article is posted with the authorization of  
ms@mm.cs.tsinghua.edu.cn.  
 
The Kashar travelog is coming soon....... 
 
-- 
 
  /\_/\     
  | * *\     
  \   ~/    Coala does not like cola, but 茶 and 酸梅汤. 
   ^^^^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