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u (baobao), 信区: Travel
标  题: 美丽的凤凰古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r  9 13:37:53 2002) , 转信

湘西凤凰,从沈从文、黄永玉先生的妙笔下灿烂了很久,在我年轻的心里怀想了很久之后
,终于在不久前走进了自己的怀抱。   

  古城凤凰,山水相依,苍郁青山作冠,碧水沱江为带,棕黄色的吊脚楼是你生动的容
颜。木柱作架纵纵横横的杉木板组装,支撑起湘西赋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叠叠仄仄的黑
瓦把所有的相依相偎、高低错落的楼房连成一片,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谈
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和水墨画中才寻得见。河畔,阵阵杵声与浣衣女的欢声笑语相
应和。江心,渔舟双桨点水,欸声声,几点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里,荡起圈圈
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思绪。   

  踏上被脚板打磨得光滑发亮的青石板路,走进临江老街,走进比戴望舒《雨巷》还长
的小巷,满眼是坚定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少有店铺,少有逼人的广告、
招牌,几乎家家户户肆意敞开门扉和窗子,坦然充满信心地任你观览,这是城里找不到的
亲切与温情。几束斜阳投射的光影里,偶尔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飘过,门边窗前
,不时发现有老妪、孩童好奇且毫无戒备的眼睛闪亮。“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
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风景的我分明成为他们陌生的风景
,从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我对久远年代纯朴民风的回忆,恍然依稀,让我回复
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风月。

  凤凰古城,虽有季风永远不能更改的风情,但不会拒绝现代风带来的繁荣,城里的集
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恰逢苗族赶场的日子,大清早从山旯旮启程的人们,快到正午
才四面八方汇聚在墟场,或买卖东西,或探亲会友,大家身着盛装,双肩挎上苗家特色的
背篓,只有装扮喜气的媳妇背着竹制的坐篮或棉织的背袋,里面坐着她一生的希望--可爱
的娃娃。苗家服饰的主色调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海,视野里翻滚起黑色、白色和蓝青色的波
涛。黑色的是苗族人的头帕,折叠有致高高耸起,戴出苗家人的潇洒和精神,穿越市场常
看到成双成对的小伙姑娘,买来丝帕,一分为二,相互缠头,包裹着他们承担的友谊和爱
情;白色的,是苗家姑娘配带的银饰和服装上的剌绣花边,多是传情达意的载体,阳光下
,举手投足,银光闪烁,叮当作响,撩动小伙们对美好感情无限的向往;蓝青色,是苗家
人的衣裳,好像只有选择大海般的颜色,才足以穿出苗人沉着性格。市场里,随处看得见
山里人憨厚,无论是面带着羞色的新娘,还是落落大方的老板,都是实打实的报价省略了
讨价还价的过程,交易在双方以出自心底的微笑中成交,这一切令我这一个所谓从遥远而
来的文明都市人感动不已。是的,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凭着山里人的憨直与耐性与命运
不屈的抗争,即使是小小的凤凰。怎能走不出像熊希龄、郑国鸿、田从恕、沈从文、黄永
玉等众多的名人名家。   

  古城凤凰,装点你的美丽风景,不仅是你独特的风俗,更是那方土地上的坚韧、勤劳
和纯朴的人们。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5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