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u (baobao), 信区: Travel
标 题: 最后的风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r 9 13:41:15 2002) , 转信
天蒙蒙亮,一骨溜地爬下床,跑出房间,昨晚的小演员已经伴着音乐在楼下的广场上练起
功来。晨曦中的德夯仿佛是一幅剪纸画,远处的山脉有一团雾气缠绕腰间,近处是少女轻
柔的舞姿脆人的“一二三”,再有那高高低低的稻田一路欢歌着的河流穿插其中……美是
流动着的。
悄悄跑去叫醒睡得正酣的小C :“起来!起来!!我们再去流纱瀑布。”
一路小跑在石板路上。大雨过后,群峰盖秀,积翠凝蓝,颜色无可形容;山中云雾缭
绕,无异于神仙境地。刚经大雨漱洗过的青石,愈发显得清滑透亮。我们就在山中薄雾间
奔跑,偶尔停下身来,仿若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
C 在不远的前方催促着:“要下雨了。快快快。”果然,有柔细的水粉撒落在眉眼间
。然而,哪里是雨!转过一道山梁,银河轻纱薄缎般的长幅飘在天际,216 米高的“流纱
”就在眼前。愈是近前,水粉愈浓,头上身上眨眼间覆盖上一层水雾。由山峰直泻而下的
流水在山腰被微微突出的岩石拦阻,飞雾四射;然后以更恢宏的力度落入深潭,喷雾冲波
。
跑回村寨的途中,才见一二山里人往深处去。一路相伴的防晒霜,在小C 的蹦跳中挣
开了拉链一角跳出了小挎包自作主张地留在了那片峡谷。我愿是它。 与伙伴、司机们
会合,我们下山。途经矮寨,也去赶了趟“公路奇观”。车子在山的一侧曲折而上,得绕
十三个弯才到山顶。据说不熟路线的司机到近山顶的一八字路口一不留神就会把车回开下
山。在司机的哈哈笑声里,我们折回往大龙洞。
一路是高山杉树村落河流渡船。尚有不知名的小鸟,从山谷中竹篁里飞出来,在石头
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悦耳的曲子,直到有人近身,方从从容容向林中飞去。也在河岸
,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或木料作成一盘盘大小不一形似车轮的筒车,引河中流水,灌溉
高处的山田;经过时,有老牛般轻微的喘息声传来,引你好奇长聆。不远处你或许还能看
到溪沟河旁,茅草搭就的茅屋或青瓦盖好的小木屋里,有一个用大青石雕钻成的大岩轮,
随着水声飞转,发出单调重复的哐啷声;或许,它早已成了天地间的一种摆设,静静地等
待岁月的流逝。
“我要摆渡。”一路叫嚣着。司机终于“不耐烦”地表示要“从此”放下我。也罢,
就让我做那个清丽的翠翠吧。拉动横贯河中的水面缆索,船向对岸去。水是静止的吧,山
却流动起来。我是这片山水的主人。从岸的这边到岸的那边,从岸的那边到岸的这边。但
愿我是那傩送,满口浮荡着歌声在这片山林里。
也是有人烟的。当我们穿过路边的小村庄,三三两两的男人们围在土堆上,或坐或立
,也不言语。再往前去,一群高高低低的男孩子争抢着一粒篮球在篮球场上。在他们身边
,突兀地伫立着一座白墙红瓦的楼房。司机开玩笑地说,比较漂亮的房子准是希望小学。
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路边挑的、抬的、负荷的、推挽的,几乎全是女子。男子呢?
出远门或者在家纳福看孩子?或许他们就坐在门前望着青山碧水等着农忙的那一天吧。据
说,过去这儿的女子甚至连
开路这样的活都干得有声有色。我们这一路也有修路凿石的,不过已经是清一色的壮丁了
。
一路让大家忙忙碌碌的还有那到处可以觅见的各类标语,在路的拐角处扑面而来硕大
的红字在灰色的墙上的,或者是有横幅穿越公路的两端就在车子的前方和后方,有时你一
抬眼就会看到前方的车身后亦有让你心动的文字。此类广告以电话、义务教育的最多,类
似于
“要想致富奔小康,上学读书不要懒”这样的文字,鲜活轻快,朗朗上口,随处可以掇拾
。
阔阔的江面上,已布满了暮色。江中的渡船各自溜来溜去,偶有飞鸟从水面向对河飞
去的声响传来。那份从容那份愉快啊……就到了我们的心底。
回望来处,隐在丛树后的小小村落静美如昔,渡口悬崖罅缝间绿茸茸的,生长有许多
虎耳草,峒河深蓝,在阳光下跳跃着百片碎光,切割着我们离别的情绪。
天边逐渐淡化成一抹深紫,人渡船筒车水碾和万重群山一道在逐渐地睡去……只有我
们,一群到此流浪的人,贪婪地四处张大五官,在一切光景的静美中略带忧郁,记忆是否
经得起随意割切?
“什么时候我们一定再回来。”暗夜里我们听到了彼此的情绪。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5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