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eedspeed (天外飞仙), 信区: Travel
标  题: 走近世界第一大峡谷---惨烈十英雄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3 14:04:31 2000), 转信

发信人: caiwei (采薇), 信区: Travel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May 12 23:24:10 200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Earth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iwei 所发表 】
过了东久,沿东久河前行。由于山的坡度很缓很缓,穿行在林间的路也没有什么大

的起伏,望望路两侧不尽的莽林,吸一口沁人心脾的清新的空气,一种舒适之感油
然而
生。我多么希望前方的路一直这样延续下去。然而,行了20多分钟,为左侧直立的
山地
所限,右面又紧临咆哮的东久河,路面明显变窄,有的地方仅容两辆车勉强错过。

    再前行,东久河右岩的峭壁与路左边的峭壁高高并立,明显形成了峡谷,加上
东久
河猛烈的回响,又使此地多了一份慑人的力量。
    我们过了林芝县排龙门巴族自治乡政府,来到通麦大桥,一座饰有低矮廊首,
砌着
基座的长方形高大石碑猛地映入眼帘。我很是诧异,便问随行队员,“怎么这儿还
立着
一个碑呢?”“你可不知道,这就是为有名的拉月大塌方牺牲者所立的碑呀!”
    拉月,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地方,在排龙村的前方。一般说来,纪念碑通常立在
事发
地点,但拉月大塌方纪念碑却距拉月15公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猜想,一是途经
拉月
的东久至帕隆段的公路都紧靠路边的山崖,很窄,没地方可修;二是如果硬要在拉
月修
筑,碑体只能顺着路的方向构筑,来往车辆很难注意到。通麦大桥的桥头是一处非
常好
的地方,它背靠一座隆起的郁郁葱葱的小山,这山后又有秀峰相衬。前方是日夜奔
腾的
易贡河。一条横跨两岸,使易贡河变为通途。左前方是拐向通麦的路。依山、临河
,前
方开阔,所以把碑立在此处,真是一块难得的地方。
    下得车来,我走向纪念碑,但见正面写着“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
英雄
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纪念碑的本底被漆成红色,岁月的流逝已冲淡其色彩,有些
泛白。
转到碑的背面,上面竖刻着烈士的英雄事迹。然而,不管大自然如何侵蚀这块纪念
碑,
历史已永远记住了拉月大塌方,记住了十位解放军指战员,他们分别是:营副教导
员李
显文,连长杨星春,副连长陈洪光,副指导员陈德凤、谭仁贵,排长曲月伦,班长
杨庆
忠、李荣昌,战士陈昌元、李兴富。
    1967年,那时部队的着装,有别于现在的军衔制,是“红色的帽徽红领章”的
年代。
为了保卫祖国边疆,总后勤部某部三营副教导员李显文同志奉命带领十一连和十二
连车
队执行战备运输任务,由东向西,飞驰在千里川藏运输线上。
    这年的8月25日,十二连车队来到川藏线著名的险区——帕隆拉月大塌方区。
当时,
险区中心烟雾沉沉,响声隆隆,巨石纷纷飞向公路,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为了
完成
上级交给的战备物资运输任务,李显文同志带领连队干部战士驱动车辆不畏艰险,
迎难
而上,数次冲入险区,冒着滚滚飞石,排除路面积石,与塌方顽强搏斗,终于强行
通过
险区。
    26日,当一连连长杨星春带领十一连车队赶到这里时,公路已被土石完全阻塞
。他
虽然组织连队多次清除路障,但由于塌方越来越严重,始终未能通过,被阻在险区
东端。
为了保证全连人员、车辆和战备物资的安全,杨星春同志果断决定车队后撤到1.5
公里外
的安全地带。在受阻的日子里,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杨星春几次把战士们召集在一
起,
介绍险情,然后严肃的命令道,未经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准擅自到险区去。他自己
则不
惧险情,每天总要和干部们深入险区三四次,迎着滚滚飞石,观察和记录险情,研
究塌
方规律,随时准备带领连队强行通过险区。
    28日,由李显文率领的十二连车队把前运物资送到目的地后,返回拉月塌方区
,又
被阻在险区西端。为了勘察塌方情况,十二连副连长陈洪光与副指导员谭仁贵,冒
着生
命危险,当天穿过险区,同被阻在险区东端的十一连会合,共同研究强行通过的方
案。
    29日下午,塌方加剧,险情扩大。山上飞下的巨石掉入河中,溅起一两丈高的
水柱,
显然,更大的塌方即将爆发。为了进一步摸清险区情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
行”,
李显文不顾个人安危,从西端冲进险区。看着飞石不断从他头顶呼啸而过,一位战
士喊
道:“副教导员,快转回来!”他摆了摆手,继续前行。
    处于险区东端的杨星春、陈洪光、程德凤、谭仁贵、曲月伦,从电话中得知李
显文
已冲进塌方险区,一致决定:立即去险区同李显文会合,一起研究车队通过险区的
方案。
共产党员、班长杨庆忠、李荣昌,共青团员、新战士陈昌元和李兴富听到这个消息
后,
也要求一起到险区中心去勘察道路。于是,10人一起冲进了险区。
    正当李显文、杨星春等十同志分别从东西两端向险区中心前进时,突然一阵惊
天动
地的巨响,特大山崩爆发了。
    山崩之下,飞鹰难逃。十位解放军战士全部牺牲,无一幸免。当时的情况是,
一山
体突然崩倒下来,猛烈撞击公路对面山体,对面山体又反撞崩塌。自此,拉月山河
为之
骤变,倒下的山体塞满了东久河,迫使东久河改道。我们路过拉月时,只能看到一
座整
体已落架、仅余桥头石碑的桥位,有关研究人员估计,拉月山体崩塌土方量达
2000万立
方米。
    我是1965年从辽宁铁岭参军的,在当时的工兵五十一师一一五团一营三连服兵
役。
1967年,是我服兵役的第三年,因此,我记得,拉月大崩塌一度轰动全国,为表彰
十烈
士的先进思想和英雄事迹,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某汽
车部队三营副教导员李显文等十烈士以“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
光荣
称号,并于1969年2月20日在北京举行隆重的命名大会。
    大会庄严的《东方红》歌声中开始。全体到会同志齐声朗读毛主席语录:“这
个军
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
难困
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成千上万的先烈,为
着人
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
迹前
进吧!”
    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长代表中央军委宣读了授予李显
文、
杨星春等十烈士“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光荣称号的命令,并把
“无
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的锦旗授给十烈士生前所在部队。
    会上,总后勤部另一负责人宣读了总后勤部党委《关于向“无限忠于毛主席的
川藏
运输线上十英雄”学习的决定》。十英雄生前所在部队代表王守富、总后勤部所属
单位
代表年四旺先后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一致表示:一定要继承烈士的遗志,走英雄的
道路。
    十英雄作为部队的先进典型,我所在的部队也学习过。“含泪继承英雄志,誓
将遗
愿化宏图”,这是我们当时学习这类先进典型时说过的话。我决没有想到,31年后
,我
来到英雄们献身的地方。所想到的是,如果他们还活着,李显文、杨星春等该是
60多岁,
杨庆忠等该是50多岁。1967年,我在部队也是任班长。可以在年龄上对他们作出比
较准
确的估量。然而,他们尸骨无存地被埋在大山之下,惨烈地早早地走向了另一个世
界,
我觉得,我应该表达一下我对烈士们的敬仰之意,顺手从碑旁采几朵小花,庄重地
放在
碑前,愿他们的灵魂安息。
--
I go to the hills when my heart feels lonely,
I know i can hear what i heard before.
And i will be pleasure with the songs of music,
And i will sing once more...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k.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