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eedspeed (天外飞仙), 信区: Travel
标  题: 走近世界大峡谷---古乡灾痕今犹在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3 14:05:46 2000), 转信

发信人: caiwei (采薇), 信区: Travel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May 12 23:26:05 200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Earth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iwei 所发表 】
车东行至波密县的故乡沟,只见湿云低垂,紧压树梢。目力所及,满是黑色的石砾

堆中稀疏地长的小树,空旷中陡添一份凄凉。
    面对此情此景,我很是惊异,便向同车的杜泽泉询问,这是什么地方?老杜告
诉我,
这就是50年代初爆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40多人死亡的古乡沟泥石流区。让我吃惊的
是40多
年后,这里的泥石流的遗迹仍然如此触目惊心!好像着意向后人展示它的暴虐。
    有沟就有水,古乡沟亦是如此。它是帕隆藏布江下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念青
唐古
拉山系海拔6000余米的雪山。这里雪线较低,只有海拔4300多米。山上有冰川发育
,包
括第四纪山地古冰川。科学考察表明,这里的冰川带至少发生过两次古冰川作用,
即根
据是在山上的不同海拔处留下了两处古冰川痕迹。
    未赴藏以前,我与一些读者一样,也不大明白什么是古冰川或围谷盆底。但此
次飞
越珠峰地区,坐在飞机上,俯视不尽的冰峰雪岭,在科学家的指教下,方明白古冰
川和
围谷盆地的含义。原来,这些冰山随着小块冰体的下滑,将原先冻结的后来又松动
的石
块,同时向下方搬运。这些冰体下移时,往往寻找下面山体的口部,时间一长,发
展成
了围谷。冰川的长期作用,又使得山脊如同利刃,同内地坡度较缓的山脊相比,形
成明
显区别。
    古乡沟的水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6298米,最低处海拔2530米,
相对
高度3768米,山坡平均坡度37度。由于雪崩给冰川带来大量的岩块碎屑,加上山地
风化
物与冰碛物等堆积深厚,围谷盆地堆积物竟厚达40余米。因此可以说,流域内松散
物质
的储存极为丰富。同时,古乡沟通流域又深受西南季风吹来的暖湿气团的影响,降
水十
分丰富,这些均为泥石流大爆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有关科学家介绍说,古乡泥石流爆发,诱因很多。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
,使
藏东南地质活动十分剧烈。古乡沟恰好又位于藏东南强地震带的中部,属于察隅—
—波
密——林芝深大断裂带的西段。1950年,察隅发生8.5级大地震,导致古乡沟上游
流域产
生了大规模的冰崩、雪崩,形成了堵塞堆积石坝高达40米。之后几年,这里崩滑不
断发
生,哗哗流动的冰雪融水自然地往下搬运着冰碛台地的碎屑物质,加上雪水和雨水
的浸
润,使得堵塞在堆石坝上游库区的淤积物处于饱和状态。1953年,古乡沟流域内降
雨量
大而集中,以及持续高温,造成冰雪消融与洪水增大,接着又出现过坝溢流。水流
对坝
面严重的冲刷,使坝体推动稳定,最终导致突然溃决。
    这是入夏的一天,堆石坝体和库区内的饱和泥沙石块突然涌动,一场特大型粘
性冰
川泥石流发生了。龙头高达几十米的泥石流似一条黑色的泥龙,裹挟着沿河扫荡下
来的
树木,奔腾下泄,不可阻挡,无情地吞噬了来不及躲开的当地140余位居民的生命
,冲埋
了8户民房及大片耕地。直径一二十米的巨石夹杂在汹涌的泥石流里,就似漂浮在
水面上
的木块。科学估算表明,古乡沟这次泥石流冲出的泥沙石块达1100万平方米,其中
最大
石块重达200~1000吨。泥石流冲著山口后,淤埋了川藏公路,并形成了一个宽4公
里的
泥石流堆积扇形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扇形地堵塞帕隆藏布江河道,又形成堵塞
湖——
古乡湖。
    不用去看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殷红所拍影片《泥石流》,眼前那40多年后依然
堆积
的或巨大或细小的累累石块,已让我深深体验到泥石流可怕的毁灭力量。
    泥石流的破坏具有毁灭性,它也是西藏主要的山地灾害。这引起了有关研究人
员的
关注。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西藏的泥石流地区主要位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
山—
—昌都沿线以南,西自阿里西南边境,东至金沙江以西地区。从西藏西北部往东南
方向,
泥石流水平分布依次为:高原暴雨型——冰湖溃决型——冰川积雪消融型——雨水
型;
有高山地带到河谷,垂直分布依次是:冰湖溃决型——冰川积雪消融型——暴雨型
——
持续阴雨型。
    泥石流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农田水利建设。不用说古乡沟1953年爆发的
规模
罕见的特大型泥石流,就是规模小的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1954年7
月7日
凌晨,江孜地区爆发的泥石流致使年楚河、尼洋河水位猛涨,冲毁大量房屋,淹没
了许
多村庄和土地,这就是有名的“江孜大水”。1980年9月10日夜,墨脱公路88公里
处发生
暴雨泥石流,几乎摧毁了当地工程指挥部的帐号。1981年6月24日,西藏洛扎县的
一个地
方发生泥石流,严重破坏了许多桥梁、水电站和草场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困难

    不仅如此,泥石流还严重影响着西藏的交通。据统计调查,西藏的14条主要公
路干、
支线沿线分布有泥石流沟1064条,特别到了夏秋季节,泥石流更是活跃。
    川藏公路在西藏境内路段1490公里,经常受泥石流影响道路段约500公里,灾
害性泥
石流近200处,主要分布在从怒江到林芝之间。
    怒江桥至然乌路段,分布着40多处泥石流沟,大型泥石流沟主要有瓦达、拉庚
、森
格宗等。然乌至林芝路段,公路紧贴波都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和东久河的岩壁而行
,泥
石流居高而下,经常破山而出,淤埋道路。该段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河有60多处,其
中主
要是古乡沟、忠坝沟、大兴沟、新冰川沟、曲则弄巴沟、卡姆弄巴沟、嘎哇弄巴沟
、扎
头西沟、索通沟、毕通沟、通德沟、白隆沟、加马齐美沟、东久河畔拉月大塌方区
等等。
林芝至拉萨路段,泥石流多发生在尼洋河沿岸,其中尤以工布江达西面的唐不朗沟
最为
严重。
    川藏公路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主要道路之一,不时发生的泥石流经常使川藏公路
受阻,
影响了交通运输。数据虽然枯燥,但能直地的说明这一点,且让我们以川藏公路帕
隆沟
泥石流为例,看一看它是如何不时截断公路,堵塞车辆的。
    1984年,阻车67天。
    1985年,阻车270天。而且6月24日爆发的泥石流还冲毁5座桥涵,埋没汽车80
辆。
    1986年,阻车175天。
    1987年,阻车177天。
    还有,1964年9月,川藏公路达门拉咳冰碛湖溃决,泥石流冲出160万立方米的
砂石
世砾,堵断尼洋河十几小时,沟中公路设施被冲毁,交通堵塞45天。
    在川藏公路上阻车,可不似内地塞车那么简单,一是时间长;二是许多路段前
不着
村,后不着店,一些路面的过度窄小,往往不能掉头往回开,只能等待道班抢修后
才能
继续前行。想想看,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一堵就是两个月甚至近半年,该是
多么
的熬人!
    司机扎西师傅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几年前,扎西在川藏线上开卡
车。
一次他在四川给妻子买了许多物品,也为孩子买了许多好吃的,然后往拉萨回赶。
行至
帕隆的一座大桥前时,桥突然断裂,驶在扎西前面的一辆大卡车随之附入滔滔的帕
隆藏
布江中。那位司机因此步入黄泉。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扎西后面的车一辆辆多了起来,断桥对面被沮滞的车辆也
日益
增多。大家除了干等,等待道班修复断桥,没有别的办法。四周荒无人烟,没有旅
社。
吃完了他自己所带备的食品,不得已,扎西只好吃给孩子买的食品。等到桥重新架
好,
已整整过了一个月,为孩子买的好吃的已被他吃得光光的。可以想象,在家中等待
爸爸
归来,见到爸爸的车肯定会欢呼雀跃的孩子该是多么的失望!虽然扎西被阻的经历
不是
泥石流造成的,但由此可知,泥石流阻断道路所带来的不便是多么严重。
    读者也许会问,既然泥石流有极大的危害,为什么不像预报天气那样对它进行
预报
并加以预防呢?历史发展到今天,从东汉的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开始,科技人员努
力不
止,至今依然不能完全准确的预报地震的发生。同样,对泥石流的预报也是困难的
。尽
管如此,科研人员对泥石流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对泥石流进行监测、预报、警报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降雨因素来预报泥石流发生。暴雨泥石流的发生,主要是取决于泥石
流沟
前期含水量情况及本次降雨条件;其次是土、石、冰块等固体其物质的累积及补给
状况;
再次是根据降雨因素预报泥石流的发生及其时间。
    1982年至1984年3年中,有关人员在某地共预报泥石流24次,其中报准25次,
错报1
次,漏报1次,准确率为86%,提前40分钟左右。
    二是根据地声预报泥石流。泥石流发生前,会产生特殊的震动声波频率及振幅
。在
泥石流沟道中上游的沟岸处埋设声仪及接收装置,将泥石流的震动信号发回受灾地
点,
可提前预报泥石流进入危险区的时间。1983年至1985年,科研人员在蒋家沟泥石流
观察
站采用地声传感器收集了18次泥石流的地声资料,找到泥石流的特殊震动强度频率
范围。
研究人员又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制出NJ-2型遥测警报器,遥测距离达8~12公里。
1985年
成功的预测了12次泥石流,平均提前报警时间7分44秒。
    三是根据上断面泥位预报下游泥石流。这又分为接触式泥位报警和非接触式超
声波
泥位报警,也有一定的效果。
    藏东南的泥石流是严重的,尤其是夏季到这个地区工作,预定要给以应有的重
视,
不但要考虑车辆的通行与受阻,更要顾及泥石流对人身的伤害。而要有效的防御泥
石流,
必须综合地考虑到降雨、所处山势、历史上有无泥石流的爆发等等。或谓之,虑之
在前,
以防后患。

--
I go to the hills when my heart feels lonely,
I know i can hear what i heard before.
And i will be pleasure with the songs of music,
And i will sing once more...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k.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