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eedspeed (天外飞仙), 信区: Travel
标  题: 走近世界第一大峡谷---何日轻车到墨脱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3 14:07:11 2000), 转信

发信人: caiwei (采薇), 信区: Travel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May 12 23:27:39 200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Earth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iwei 所发表 】
墨脱,这个地处西藏东南部的边陲小镇,地势险峻,环境优美,只是因为交通极其
不便,才素有“高原孤岛”之称。它是我国两千多个县中最后一个没有通车的“处女地
”。
    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活空间,大大减少甚至阻隔了墨脱与外围世界的联系。

外边的人想进去,除了借直升机偶尔飞进的机会,进入“孤岛”一趟,再就是靠徒步跋

涉。然而路之狭窄陡峭,稍不留神即坠入深渊;再加上沿途人烟稀少,行迹寥寥,,各

种毒蛇怪兽出没无常,更是令行人苦不堪言。对于车辆而言,要想进入墨脱简直是难于

上青天。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难攀援”来形容也不为过。
    由于缺少与现代文明的联系,使墨脱人经常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不可能像北

京人、上海人、广州人、西安人那样,了解瞬息万变的世界。有些消息,或者说有些新

鲜事事,如远程诊断、GPS定位等,在他们听来不亚于海外奇谈,似乎是发生在另外一个

星系的事,令人费解。
    交通的不便也造成了当地物资奇缺匮乏,老百姓生活的清苦。每家一些必备的生产

和生活用品,多是由男子汉们,把家里的农畜产品背到外边换了钱,买些回来,以保证

生活的需要。这样一趟趟来回折腾,风餐露宿,爬山涉石,没有好的体力是难以承受的

因而,墨脱姑娘找对象似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条件:必须是身强力壮,且善走山路的小

伙子。为了生活,墨脱人要常年走路爬山。过度的行走,使得很多人的脚变了形。唯有

迈开双腿,才能与外围世界是沟通,就连这个县的显要人物也是如此。曾经有个全国人

大代表赴北京开会,在会前的一个月他就出发了。由于大雪封山,道路艰难险阻,他只

能绕道行走,结果花了14天才走出墨脱县境。可以断定,在偌大的中华大地上,再也找

不到需要花14天时间才能走出县境的地方。
    以前听从墨脱回来的人说,墨脱县机关所在地无所谓街道,与其说这是一个县城,

不如说是个村庄。县城只有为数不多的居民住宅,就连县委机关的几排平房也是建在荒

山野岭之中。在县城里,看到的报纸往往是隔年隔月的。同时也找不到营业性的旅馆饭

馆,买不到香皂、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墨脱县的机关人员了解外部世界,比如克林顿访

华、世界杯足球赛等,靠的是几台电视机,这还是在县里办起小水电之后。
    交通的闭塞也造成了墨脱县文盲比例过高。据统计,到70年代末,全县识字人口比

例尚不足1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寥若星辰。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墨脱县

境,更不知西藏以外的广阔天地。
    如此落后的交通条件窒息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内地经济腾飞和文明程度的

不断提高形成明显对比。显然,不解决墨脱的交通,不利于实现祖国共同富裕和共同繁

荣的目标。建国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文化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地靠修路致富,靠

修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果到头来有一个县仍未通邮通车,不能不说这是我

们国党和政府的一大心病。还应看到,没有公路与墨脱相通,不仅现代文明输不进,同

时,墨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也得不到开发利用,当然也影响国防建

设。因此,修筑墨脱公路,在西藏,以至在全国,一度也成为大事。
    可以说,从60年代开始,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就一直为修筑墨脱公路做出努力。他们

反复勘探,寻找通往墨脱的公路线位,并确定这条公路以波密县城的扎木镇为起始点。

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计划整个波墨公路分两期施工,第一

期从1975至1979年,第二期从1989年至1993年。
    总算取得重大进展,到1989年,波密——墨脱公路已从波密县城延伸到前往墨脱方

向的80公里处,并在这80公里处建立了物质转运站。有了这段路,墨脱县所需物资先由

汽车从波密县扎木镇运抵转运站,再由民工运至墨脱县城,由此大大缩短了人背畜驮的

距离。据计算,波墨公路以波密县的扎木镇为起程点,到墨脱县城,长为140多公里。转

运站的出现,意味着用人力和畜力,将物资运到目的地还有60多公里。可千万别小看这

已通的80公里的路程,它使得每公斤物资的运费从16元降至2.4元,开通5年间共节约运

费2700余万元。并由此结束了政府组织林芝、波密、米林、工布江达、郎县上千民工和

2000多匹骡马为墨脱县军民运送物资的历史。也改变了县长批条子才能买蜡烛、白酒、

胶鞋等生活用品的惯例。如果波墨公路全线贯通,必然会在物资运输上节约大量人力、

物力和财力,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1989年,中共墨脱县委书记坚争再次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修建墨脱公路的建议

国家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决心克服艰难险阻加紧实施这一工程。
    在以往筑路的基础上,我筑路员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又在108公里路成功建造了达

国桥和在134公里处建造了西姆龙桥,只得墨脱公路全线基本贯通。试通车阶段,也就是

1993年9月以后,有3辆车先后开进墨脱县城并运进物资,这在中国的公路史上是个了不

起的突破。汽车驶进墨脱,县城附近的居民奔走相告,上到至耄耋老者,下至三岁顽童

如同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一般眉开眼笑。他们扶老携幼围观着这对他们而言并不亚于天外

来客的庞然大物,看也看不够。他们也许在想,这东西不用吃草吃料,只消灌一下水那

样的东西就可以隆隆地开动,简直太神奇了。有的人又惊又喜,用手摸着汽车,老泪纵

横地跪倒在汽车旁,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庆幸墨脱从此有了幸福路。波墨公路通车典

礼是1994年2月举行的。交通部为此发了贺电。当时一些报纸纷纷以“汽车开进墨脱,我

国大陆实现县县通公路”。“汽车开进墨脱,我国县县通了公路”。“高原孤岛传喜讯

无路墨脱今有路”等为题,作了报道。墨脱人更是大发感慨:“只有共产党才能把公路

修到墨脱!”“修通了墨脱公路,是墨脱各族人民的第二次解放,标志着墨脱县生产力

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由此可见,波墨公路的初通,不仅在我国公路发展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繁荣边疆经济,巩固国防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人哪里知道,为了修通这条路,先后耗资3000多万元,数十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因工致伤者上百人。然而好景不长,这条公路的寿命并未如人所愿,也没能继续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确切的说,公路只通行了一段时间便宣告失败。在宣布通车的当

年,雪崩、泥石流、塌方等各种自然灾害频频袭来,极其严重的毁坏了公路。别说车辆

就是行人也举步维艰,波墨公路也由此名存实亡。
    宣告波墨公路通车的当年9月,有位记者乘车从波密支墨脱,沿途公路凹凸不平,汽

车盘旋在陡峭的嘎隆拉雪山,挨着悬崖缓缓行进,短短50公里内,直上直下落差就在15

00米开外。据他说,当车行至68公里处,车轮陷入大坑,几乎翻倒,幸好旁边有大树挡

住,否则小命休矣。他共乘车行70公里路,竟走了8个小时,可见路况之差。由于不堪如

此折磨,剩下的8公里路他干脆下车步行,免受颠簸之苦。
    这次,我们科学探险队也登上被毁的波墨公路,试图从波密县城到嘎隆拉山口。根

据老队员的预测,从波密县城到嘎隆拉山口这段路,公路还是可以通行的。可是,我们

行不到5公里,即被眼前的雪崩带所阻挡,公路被拦腰截断,去嘎隆拉山口的计划由此告

吹。据科学家说,此处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剧烈频繁,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雪崩、滑

坡、泥石流。80公里处的物资转运站现在也难以派上用场,墨脱又恢复历史落后局面。

不知何日才能轻车进墨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墨脱县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交通极为困难的成件

下,靠人背肩抬,把发电机运至墨脱县,并建设了一个有28千瓦的小水电站,结束了全

县夜晚一片漆黑的历史。还于1994年,一度结束了不通车的历史。全县居民的收入有了

一定幅度的提高。尽管如此,比起内地的一些县市来说,墨脱仍是极端闭塞,极端落后

的,离现代文明相当遥远,这一切源于落后的交通条件。
      墨脱作为“高原孤岛”,近斯内是难以摆脱这一局面的。这是由波——墨
    公路屡屡被自然灾害所阻断,徒步前往墨脱又受季节限制,只能在夏季进行决
    定的。针对这一问题,不屈从于大自然安排的人们,又进行新的探索,开辟前
    往墨脱的空中航线。

--
I go to the hills when my heart feels lonely,
I know i can hear what i heard before.
And i will be pleasure with the songs of music,
And i will sing once more...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k.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