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版 (精华区)
作 家: xian (世界最后一个和尚) on board 'Travel'
题 目: 长城精品——司马台长城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at Oct 4 00:08:49 1997
出 处: bbs@bbs.orange.sjtu.edu.cn
发信人: linbin.bbs@bbs.whnet.edu.cn (king), 信区: travel
标 题: 长城精品——司马台长城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Thu Jun 26 10:14:04 1997)
转信站: sjtubbs!sjtunews!ustcnews!rjgcnews!whbbs
长城精品——司马台长城
我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长城的,但这些年的周末,我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周围的长
城度过的。本刊这一期有关长城的照片都是我迷长城的结果。
中国的长城上下两千多年,纵横10万余里。从保存完整、工程坚固、结构合理、防御力强
来说,以明长城为最。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的智慧创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司马台
长城堪称明长城中的精品。198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司马台长城列
入《世界遗产目录》。这是北京界内627公里长城唯一获此殊荣的。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北部的密云县和河北省的交界处,离北京市区约125公里。来到司马台
长城就可见到由冷、热矿泉水汇成的湖,湖上可以钓鱼、划船,在湖区还可以免费饮用矿
泉水,洗温泉浴。湖边果树成荫,绝对是休闲旅游、度假野营、观赏长城的好去处。这是
司马台长城第一段的游法,很适宜老少旅游者。
第二段是东边的四个敌楼,登楼要费些力气。具体走法是,花几元钱坐5分钟的船或走20
分钟的山路到达长城的东一号敌楼,这是一座浮出水面的楼。
向东是第二、第三号敌楼,这段墙很宽,当年骑兵可以在墙上驰行,但有些陡。往上走一
个小时,便可到东四楼了。这座楼看上去很破旧,事实上它是1988年当地政府按照历史模
样精心地整旧如旧。在水库东、西两边各修复了四座楼的边墙,总长839米,这是1577年建
这长城以来第一次修葺。站在东四号楼向西望,长城起伏多姿的景象真是美不可言,令人
心情激动。游客到此该止步了。管理部门在此立有告示:再往东为禁止登临区。一则为了
保护没有修过的长城,二则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这就游完了第二段。
第三段是从东边第四楼到东十六楼的“望京楼”。这是管理部门不允许涉足的地段,因为
太危险。除非是考察研究长城的专业人员或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放羊的百姓。另外就是那些
爱长城爱得发疯的、敢于冒生命危险的长城发烧友们也合理不合法地去过。长城学会的严
先生及我和我儿子就属于这三种人中的第一、第三种。在严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东进
。一离开四号楼,边墙就只剩下单边的了,墙上不能行走,墙面上有向外的射击孔,墙砖
上还刻有“万历五年石塘路造”的字样。严先生说,这是1577年驻守石塘岭关城的士兵造
的砖。史书上记载,建造这么一个敌楼要500名士兵、加上用50两白银雇的专业工匠,劳动
三个月完成。如完不成就乱棍打50下。当时的条件非常困难,不知有多少人为修建长城惨
死在棍棒之下。
从东四楼到十二楼中间的边墙没有重修过。虽然司马台长城的敌楼和边墙有些破旧,但总
的来说保存得还算好。严先生说,这是与明朝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分不开的。明代
皇帝要保护他的皇宫和坟墓防止外强入侵,调来最出色的武官戚继光和他10多万人马修建
了从这里到山海关600多公里的长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司马台长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
地形特殊,这段长城在建筑上最壮观。当然,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差,防水不好,被遗弃
400多年的长城损坏严重,很多地段裂开,灌进了水,到了冬天一结冰,冰胀的作用使裂
缝越来越大,致使长城毁坏严重,加上地震以及附近的山民将被遗弃的长城砖和木料拆去
建房盖猪圈,更造成长城进一步的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情况早有些好转,但变化不大,
直到邓小平发出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才真正制止了人为地毁坏长城。
东十二楼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五眼楼,即有五个窗或射击孔的木楼台,是官位稍高的人驻守
的。就我所知,最多窗子的楼台有十个窗口。这东十二楼东边门上刻有很美丽的西番莲,
可能是当年引进的外国花。使我吃惊不小的是,我们进楼见到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准备
了帐篷、睡袋和一大堆照相器材,打算在此安营扎寨。这二位来自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由
北京市内租自行车骑到这里,前一天晚上住在四号楼,今天就住在十二号楼,明天再东
行。他们说,在美国就知道最好的长城是司马台长城,这次总算亲自来了。
告别了这二位“洋好汉”,我们接着向东前进,一过十二号楼就是带有障墙的天梯式的边
墙。这种墙外侧有射孔,内侧是每升一级阶梯有一个射孔的垛墙,用来射杀已攻上城墙的
敌人,而且可以边退边防守。
第十三楼东边有一景点叫窟窿山,这也是严先生带我们去看的。山体在高耸的半山腰上塌
出两个大窟窿,从城墙外侧北边向下走几步就到了窟窿边上。从窟窿口向下看,就像坐在
飞机上俯视大地一样,山、河、村庄都微缩了。当地老乡称这大窟窿上半米宽的边墙为“
天桥”。在东十三楼和东十四楼的东边陡峭的山梁上建着“天梯”式的边墙,说通俗些就
是把长城像梯子一样竖起来搭在天边。每级台阶有1.2到1.7米高,内侧不足20公分宽。用
砖和石头搭成单边通山顶的阶梯形的边墙,难以想像450年前建这样的梯子要克服多大的
困难。
我们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越过天梯到达山顶。现在第十五号仙女楼已近在咫尺了。这
里的边墙只有两块砖宽,离第十五号楼20几米处是非常危险的墙,这段墙的两边是万丈悬
崖。严先生从背包里拿出绳子,一头拴在树上,一头拴在我的腰上,我们先后到达了仙女
楼。
太阳偏西了,我们必须赶在太阳落山前走到有大路的地方,不然根本无法下山。我望着没能
登上的望京楼,感慨万分——这是司马台长城最东边的楼,有889.9米高,站在楼上,天
气晴好时可望见北京城。有朝一日,我一定会登上望京楼,做一个真正的好汉。
周幼马
--
※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 s1000e.whnet.edu.cn·[FROM: 202.197.144.14]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bbs@bbs.orange.sjtu.]
※ 修改:.raphael 于 Aug 8 17:16:32 修改本文.[FROM: vector.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