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sdf (变量), 信区: Music
标 题: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交响音乐的形象(转寄)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Feb 4 20:40:49 1998), 转信
发信人: bns (kitty), 信区: Music
标 题: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交响音乐的形象
发信站: 华南木棉站 (Fri Sep 19 20:18:48 1997)
【音乐学习】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交响音乐的形象
·朱践耳·
大家知道,音乐是听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哪来的形象呢?在音乐美学上
有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譬如音乐能不能表达什么内容。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两
种对立的观点,一派说:“音乐是什么都可以表达的。”另一派说:“音乐就是音
乐,除了音乐之外,什么也没有表达,也不能表达。”我认为:音乐的特长是抒发
感情,在感情这方面是可以表达的,而且可以表达得很细致,但是感情以外的东西
,要音乐表达就比较困难一些。
又如另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能不能用文字语言说清楚。莫
扎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用文字可以表达的,那我何必还写音乐呢?”这句
话说明了他写成音乐的正是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我们平时看电影常常看到这样
的镜头:两个人对望着一句话也没有。其实呢,心里有很多话要讲,就是觉得用千
言万语也说不清楚,还不如用眼睛来相互传达他们的感情更妙更好,这叫做“心照
不宣”。音乐也有这个特点。音乐家跟听众交流感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文学
可以通过文字表达明确的意念,绘画戏剧都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而音乐呢?这些都
没有。所以严格地说,“音乐形象”这个说法是不太科学的,不如说“音乐的性格
、情绪”还比较恰当一点。
许多听众往往有这样的一种要求:交响乐很难听懂,最好你给我讲讲清楚,这
里到底是表现什么?那儿又是表现什么?音乐更多的是靠我们去想象的,它本身并
不明确具体。比如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最后一段写抗敌胜利,它的主
题和马蹄声“哒哒啦、哒哒啦”的节奏很相似,我们一定会产生一种联想:喔,这
可能是军队,是骑兵队在奔驰。音乐本身根本看不到马,也看不到跑,只是从节奏
产生出联想而已。而这种联想的产生要有一个特定的条件,就是马必须在跑。如果
马不跑,站在那里,音乐就没有办法表现它了,你怎么知道它是马还是牛?还是别
的什么?从这可以看出,音乐的描绘性叙事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限于客观事物中
那些有音响的、有节奏的、有动态的也就是运动中的事物。
因为音乐是一种音响的、一种听觉的艺术,它存在于音响的运动之中。如果跟
音响和运动这两种特性没有联系的事务,音乐要想“描绘”它们就比较难了。所以
说,音乐的特长不在于描绘,也不在于叙事,它的长处是抒情。比如我们心情激动
了、情绪紧张了,心就跳得快。音乐表达这种心情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紧张的比较快
的节奏;如果心情平静的时候,自然就松弛下来缓慢下来,于是音乐的节奏、速度
也慢了。音乐还有一个特长,如在表现忧愁忧虑痛苦发怒盛怒这种情绪的时候,可
以把它们的各种层次很细微地表现出来。我写的《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中的一段
采用戏曲的哭腔描写痛苦。如果大家对戏曲的哭腔有点熟悉的话,能么听起来就会
有联想了。
音乐是通过作曲家主观的感受写出来的,因此它的主观性是很强的。而听的同
志呢,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音乐创作跟其它艺术有些不一样,文学写出一
部小说来,创作已经完成了。戏剧写出一个剧本还不够,还要演,这是二度创作。
音乐呢?除了这个二度创作外,还有一个三度创作,就是听众如何来欣赏和理解这
个作品,就是说听众也要投入到这个创作中间去,这样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才
算全部完成。
有些听众还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怎样描写外部世界?比方写大海怎么写?这
里可以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看看作曲家是怎样描写大海的。一个是里姆斯基·柯萨
科夫的“天方夜谭”,其中第一章就描写大海。这个乐章的引子有两个主题,一个
是代表苏丹王--沙赫里亚尔,是个很粗暴的形象;另一个是王妃“舍赫拉查德”
的形象。可妙就妙在这两个主题后来都变成海的形象了。人怎么会变成海呢?如果
我们听这段音乐就会发现:原来是音乐旋律的起伏使我们联想到海浪的起伏。这说
明交响音乐创作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用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节奏、和声、配
器的变化来改变音乐形象。
“天方夜谭”组曲是描写舍赫拉查德讲故事给那个苏丹王听,所以它就利用这
两个人物的主题来写大海,这不是真的大海,而是他们心目中的大海、故事里的大
海。这里人物主题变成大海,两者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有的。譬如苏丹王是很
残暴的,跟大海的汹涌可怕是可以联系上的。至于那个“舍赫拉查德”主题是个很
美的主题。我想作曲家写的时候,可能就是考虑到要把它稍加改变变成浪花的主题
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作曲家的本事来,他可以用很集中的一两个主题材料千变
万化地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写的一个“大海”。他的写法又不一
样了。这部作品叫作交响素描,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标题是“从破晓到中午的
海”,是写平静的海、从薄雾中慢慢显现的海。第二乐章是“浪的嬉戏”,写顽皮
的海,海浪在追啊、玩啊。第三章是“海与风的对白”,这是咆哮的海。这个海跟
刚才介绍的那个海性格上很不一样:首先它的内容不一样,另外作曲家的性格也不
一样。德彪西是一位印象派的作曲家,他的创作特征是着重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光和
色彩的变化、景象的变化。所以他的旋律都是断断续续的一会儿这样几个音、一会
儿那样几个音,变化多端,它是在描述大海那种变化无穷的色彩。里姆斯基·柯萨
科夫和德彪西都是交响乐色彩配器的大师,但各有所长,因此他们写出来的音乐也
是截然不同的。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总结出三条:第一条是,即使描绘性的音乐也都不是纯粹
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这些描写是被音乐化了的、性格化了的、感情化了的,而不
是事物的本身。因此一千个人写大海,就会写出一千个样子。第二条,音乐形象是
从联想产生的,这个联想是通过音乐对事物运动的形态及其发出的声响所作的一种
摹拟而来的。第三条呢,作品描述什么有时还要靠文字标题来提示,否则不能准确
判断它在写什么。比方柴科夫斯基的交响诗“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中的一段
描写地狱里的旋风。如果不讲这是旋风,也可能以为是大海,因为二者有着相似的
运动方式。所以确定音乐形象还要靠文字标题。同时也说明音乐的描绘只能近似,
不能逼真。
标题音乐可帮助大家理解作品形象,那么怎样去理解无标题音乐呢?这就更需
要从人的心里状态和感情上去理解。譬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这“
命运”标题是人家给加上的。音乐中“命运”主题,有人解说它是反面形象,是凶
恶残暴阴森的命运的形象。但也有人把它说成是贝多芬对封建势力的挑战,是怒吼
的贝多芬,是蛾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是一个正面形象。这不是截然相反吗?
总之,这个主题体现了作者自己的感情,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态度。第四乐章写贝多
芬理想中的胜利,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还写下了非常天才的一笔,就是在胜利高
潮的时候,突然命运的主题又出现了。有人说这是对过去斗争的回顾,也有人说这
是被打倒的奄奄一息的命运企图东山再起。但是我倾向于另外一种解释,即虽然胜
利了,仍然不能失掉警惕,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反动的东西说不定还要再来的。
这样的解释更符合贝多芬的实际,符合他的逻辑,也更好地显示出他作品的哲理性
。至于究竟怎么理解,大家还可以作出自己的解释。
交响乐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给你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无标题交响
曲更有这个特点,因为它没有标题的约束,概括性很强,内涵非常丰富。即使听一
百遍还会有新的发现。而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将
更加深刻。这就是无标题交响乐的一个长处。
最后讲两点结论:第一点,音乐的特长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绘。所以在欣赏它的
时候主要在于它的情绪如何感染我们,不一定追究它在写什么。乐曲解释只是作为
一种参考,主要还要发挥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二点,欣赏交响乐首先要充分调
动我们自己的想像力,我们越是善于想像思考,也就越容易理解作品。总之一句话
,音乐是听的,不是说的。交响乐只要多听,大胆发挥你的想像,你就一定会有更
多的收获。
(乐洋摘编自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响乐通俗讲座”,1987)
--
m;37m※ 来源: 华南木棉站 bbs.gznet.edu.cn .
--
※ 来源:.紫 丁 香 pclinux.hit.edu.cn.[FROM: quark.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