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9:50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发信人: yushhu (Mr.M.J.),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Nov 19 10:59:37 1999) m2mWWW-POST0m0m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Nov 15 10:31:08 1999) WWW-POST 
 
在音乐理解方面,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对音乐理解的神秘主
 
义倾向。  
至少是从孔子开始,国人对音乐一直持一种神秘主义观点。这种观点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
 
而愈发深化。认为音乐是圣人之作,从音乐中能感到一个人的内心等等,不一而足。甚至
 
在对乐器构造的解释上,都大量地充斥着这类观点。举例来说,古琴的尺寸是完全对应古
 
人的世界观的,如琴长三尺六寸,合周天三百六十度,高二寸四分,合二十四节气;五音
 
对五行,十二律对一年十二月等等。这种神秘主义发展到现在,则披上了一层现代的外衣
 
,而经一些音乐家(多是有一定影响的)之口说出后,则又多了一层权威的金光。但“假的
 
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神秘主义的音乐思想对于音乐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除了将音乐研究引入误区,给后人以困惑之外,便再没有任何作用了。在古筝教学研究
 
领域中,也充斥着这种现象。  
许多老师(甚至一些权威)在教学时,都会将音乐神秘化,大谈特谈“高山流水”的故 
事,或是津津乐道于孔明摆空城计时临危而琴声不乱的传说。当然,这些例子并不是不能
 
举,关键的是引用来干些什么。我所见过的多数音乐人是企图用类似的例子来说明,对音
 
乐理解的重要及音乐能表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的感情。这并无不妥之处,但强
 
调过分了,就会对学生或是没有接触过音乐的人造成一种“音乐神秘”的感觉。诸如“要
 
弹出古筝的韵味来”,“要仔细用心去弹,把感情加进去”,“你弹的只是谱,更深层次
 
的内容还没表现出来”,“熟练程度不错,但深度不够”,“弹得没味道”之类的话,是
 
经常出于一些名家之口的,大概每位老师也都讲过。这使原本就复杂的音乐又套上了一个
 
神圣的光环,令人望而生畏。这样的音乐研究会被引入歧途,被导向一个看似美丽的海市
 
蜃楼。它会严重影响音乐的正常发展,使学习者陷于一个“理解音乐”的怪圈,也会大大
 
延长学习时间,因为许多时间都被浪费在了无谓的“理解音乐”上。  
“理解音乐”这并不错误,并且是绝对的真理。但仅仅凭这四个字却丝毫不会对我们的演
 
奏起任何积极作用。比如,一位足球教练对他的队员们说:往对方的球门里踢。这位教练
 
的话当然绝对正确,但如果他只是不断重复这句话,或将其稍加改变再说,我想最后的结
 
果将是教练被队员踢进球门。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在我们古筝的教学中却充满了这种可
 
怕的现实。不过一位总是把“理解音乐”挂在嘴边上的古筝家却不会被踢进球门,而是受
 
到尊敬。而这现实,就是神秘主义倾向所造成的。自古以来,对音乐的神秘化,对乐曲空
 
洞乏味的说明,神秘的乐曲含义,无聊的音乐批评,以及错误的教学,归根到底是因为对
 
音乐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音乐”,只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目的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所以并不用多说
 
。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老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这里,而不是指出一个已广为
 
人知的目的。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理解音乐,达到目的,这是每个有志古筝事业乃至音
 
乐事业之人所应为之奋斗的。  
音乐并不是孤立的一种现象,它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这并
 
不单单是对音乐的一种赞美性描述,而是有一定含义的。从物理学来分析音乐和语言这两
 
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由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构成,如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节奏、音量等。而具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往往同当地的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使用不
 
同语言(包括地方方言)的区域,其音乐也必然不同。从目前为人所知的种种材料来看,我
 
们可以断定,语言与音乐是有着亲缘关系的。语言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到音乐,而音乐也一
 
定会对语言现象发生作用。十九世纪所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其重要的一个创举就是用音
 
乐的节奏、韵律来写诗,甚至像写乐队总谱那样来写,作家们极力试图将音乐与文学结合
 
在一起。二十世纪的巴赫金也提出了“复调小说”的概念,把音乐的组织形式融进小说创
 
作。在我国,从上古的《诗经》到汉乐府,诗和音乐都是始终在一起的。宋词就更是离不
 
开音乐,词牌的确定与音乐节奏是分不开的,而词的平仄、用韵则受曲牌旋律的影响。所
 
以,对音乐的理解并不能简单地去考虑音符。  
作曲家在作曲时,是必然要有一定规律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很好被掌握,如上行音程多用
 
表示喜悦激动,而下行音程则多用来表示叹息哀怨,这并不难。而一首乐曲的标题和作者
 
对于乐曲的说明则会给人以更大的启发。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乐曲内容。
 
多数的作曲者都会为自己的乐曲加注,有的甚至是详尽的解释说明,这确实帮了我们大忙
 
。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曲子没有这些原始资料,但问题也容易解决,音乐工作者会为我们
 
提供很多有关乐曲的资料。这些音乐家对曲子的理解和解释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意
 
图,但也不会相去甚远。  
要明白一点,虽然音乐不是神秘的,但却是主观的。任何一部作品在不同人听来都不会完
 
全相同。在理解作品方面,乐感是极重要的。如果一首作品的解释不能使你满意,那么你
 
就应该自己来解释一下。根据无意识创作论,作者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作品,就像人不
 
能绝对地选择婴儿性别一样。虽然最初的创作动机是这样或那样的,但创作过程中的突然
 
事件和潜意识的影响,会改变作品的形式,而使作品中包含了潜意识的内容,不再忠于作
 
者本我的意图。所以,也许你的解释会比作者的更能说明他的作品。贝多芬的《春天奏鸣
 
曲》就是一个例子。贝多芬并没有以歌颂赞美或是描绘春天为动机,或者说,贝多芬的这
 
部作品和春天并不一定有联系,但后人觉得这部作品中洋溢着春的色彩,春的气息,就给
 
了它一个“春天”的名字。这是贝多芬所想不到的。不过,这不是后人的主观臆断,而是
 
符合无意识理论的。  
要理解音乐,理解乐曲,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精通音乐知识,掌握有关乐曲资料,还
 
要有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头脑。这样,理解乐曲将是一件简单而充满乐趣的事情。但是,完
 
全具备上述条件的人是非常少的,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多数人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难
 
道他们就不能理解音乐了吗?严格地说,他们是不能。但是,这个缺憾可以通过其他的途 

径来弥补。请不要忘记,人是最具学习能力的动物。虽然自己不能真正地做到主动地理解
 
乐曲,但却可以通过被动接受来学习别人的成果。就像人可以发自内心地笑,也可以勉强
 
地笑一样。往往会有这种情况:即使老师讲了,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比如我们在讲一些
 
涉及人生、爱情之类的作品,而学生又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就要费 

心了,用类似的意图来代替原作的意图,以求学生理解。举个例子,《秦桑曲》是一首表
 
现盼妇思夫情感的古筝曲目,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则完全不会理解这种情感。我们可以用
 
想念亲人,来代替这种思夫的情感,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想一下几天前丢的那只可爱的小花
 
猫。《喜奔那达慕》表现了少女急切盼望见到恋人的那种微妙的心情。我们决不应该要求
 
一个孩子能深刻理解这种感情,而可以让她们去体会盼望妈妈下班时的那种心情(妈妈会 

带好吃的东西回来),或是想一想放暑假前的感觉。总之,我们可以利用替换的方法来达

我们的目的 ——使学生更好地表现乐曲。  
有时替换方法也并不一定就是百试百灵的。对于有些乐曲,似乎无从替换。这时,就要注
 
意另一个事实:人是最具模仿能力的动物。当一个学生不能够利用前面所讲过的几种方法
 
来掌握乐曲时,就应该让他模仿。老师以正确的演奏为示范,来供学生模仿学习。比如,
 
将正确的节奏、速度、强弱、音色对比等示范给学生,令其模仿。这种方法对儿童尤其适
 
用。  
在实际教学中,这几种方法是共同使用的,很少单独使用。替换、模仿这两种 
方法,其效果是不如主动理解乐曲的,但总比机械地弹奏音符要强。电子音乐被一些人斥
 
为“没有感情,没有生命,没有人性”,其实就是因为其缺少艺术性的变化。而人的演奏
 
是富于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产生在对音乐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只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将越来越多,加上各种经历的不断丰富,对音
 
乐的理解能力将随之不断提高。  
 


--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177.220] m


--
                     天空是蔚蓝的。                                             
                     蔚蓝的天空中,有一只快乐的鸟儿在飞翔.....                  
                     这样的世界是美丽的,                                       
                     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赞美的!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1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