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9:50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发信人: yushhu (Mr.M.J.),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Nov 19 10:59:37 1999) m2mWWW-POST0m0m
标 题: 关于音乐理解(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Nov 15 10:31:08 1999) WWW-POST
在音乐理解方面,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对音乐理解的神秘主
义倾向。
至少是从孔子开始,国人对音乐一直持一种神秘主义观点。这种观点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
而愈发深化。认为音乐是圣人之作,从音乐中能感到一个人的内心等等,不一而足。甚至
在对乐器构造的解释上,都大量地充斥着这类观点。举例来说,古琴的尺寸是完全对应古
人的世界观的,如琴长三尺六寸,合周天三百六十度,高二寸四分,合二十四节气;五音
对五行,十二律对一年十二月等等。这种神秘主义发展到现在,则披上了一层现代的外衣
,而经一些音乐家(多是有一定影响的)之口说出后,则又多了一层权威的金光。但“假的
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神秘主义的音乐思想对于音乐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除了将音乐研究引入误区,给后人以困惑之外,便再没有任何作用了。在古筝教学研究
领域中,也充斥着这种现象。
许多老师(甚至一些权威)在教学时,都会将音乐神秘化,大谈特谈“高山流水”的故
事,或是津津乐道于孔明摆空城计时临危而琴声不乱的传说。当然,这些例子并不是不能
举,关键的是引用来干些什么。我所见过的多数音乐人是企图用类似的例子来说明,对音
乐理解的重要及音乐能表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的感情。这并无不妥之处,但强
调过分了,就会对学生或是没有接触过音乐的人造成一种“音乐神秘”的感觉。诸如“要
弹出古筝的韵味来”,“要仔细用心去弹,把感情加进去”,“你弹的只是谱,更深层次
的内容还没表现出来”,“熟练程度不错,但深度不够”,“弹得没味道”之类的话,是
经常出于一些名家之口的,大概每位老师也都讲过。这使原本就复杂的音乐又套上了一个
神圣的光环,令人望而生畏。这样的音乐研究会被引入歧途,被导向一个看似美丽的海市
蜃楼。它会严重影响音乐的正常发展,使学习者陷于一个“理解音乐”的怪圈,也会大大
延长学习时间,因为许多时间都被浪费在了无谓的“理解音乐”上。
“理解音乐”这并不错误,并且是绝对的真理。但仅仅凭这四个字却丝毫不会对我们的演
奏起任何积极作用。比如,一位足球教练对他的队员们说:往对方的球门里踢。这位教练
的话当然绝对正确,但如果他只是不断重复这句话,或将其稍加改变再说,我想最后的结
果将是教练被队员踢进球门。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在我们古筝的教学中却充满了这种可
怕的现实。不过一位总是把“理解音乐”挂在嘴边上的古筝家却不会被踢进球门,而是受
到尊敬。而这现实,就是神秘主义倾向所造成的。自古以来,对音乐的神秘化,对乐曲空
洞乏味的说明,神秘的乐曲含义,无聊的音乐批评,以及错误的教学,归根到底是因为对
音乐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音乐”,只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目的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所以并不用多说
。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老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这里,而不是指出一个已广为
人知的目的。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理解音乐,达到目的,这是每个有志古筝事业乃至音
乐事业之人所应为之奋斗的。
音乐并不是孤立的一种现象,它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这并
不单单是对音乐的一种赞美性描述,而是有一定含义的。从物理学来分析音乐和语言这两
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由相同或相似的要素构成,如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节奏、音量等。而具有地域或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往往同当地的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使用不
同语言(包括地方方言)的区域,其音乐也必然不同。从目前为人所知的种种材料来看,我
们可以断定,语言与音乐是有着亲缘关系的。语言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到音乐,而音乐也一
定会对语言现象发生作用。十九世纪所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其重要的一个创举就是用音
乐的节奏、韵律来写诗,甚至像写乐队总谱那样来写,作家们极力试图将音乐与文学结合
在一起。二十世纪的巴赫金也提出了“复调小说”的概念,把音乐的组织形式融进小说创
作。在我国,从上古的《诗经》到汉乐府,诗和音乐都是始终在一起的。宋词就更是离不
开音乐,词牌的确定与音乐节奏是分不开的,而词的平仄、用韵则受曲牌旋律的影响。所
以,对音乐的理解并不能简单地去考虑音符。
作曲家在作曲时,是必然要有一定规律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很好被掌握,如上行音程多用
表示喜悦激动,而下行音程则多用来表示叹息哀怨,这并不难。而一首乐曲的标题和作者
对于乐曲的说明则会给人以更大的启发。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乐曲内容。
多数的作曲者都会为自己的乐曲加注,有的甚至是详尽的解释说明,这确实帮了我们大忙
。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曲子没有这些原始资料,但问题也容易解决,音乐工作者会为我们
提供很多有关乐曲的资料。这些音乐家对曲子的理解和解释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意
图,但也不会相去甚远。
要明白一点,虽然音乐不是神秘的,但却是主观的。任何一部作品在不同人听来都不会完
全相同。在理解作品方面,乐感是极重要的。如果一首作品的解释不能使你满意,那么你
就应该自己来解释一下。根据无意识创作论,作者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作品,就像人不
能绝对地选择婴儿性别一样。虽然最初的创作动机是这样或那样的,但创作过程中的突然
事件和潜意识的影响,会改变作品的形式,而使作品中包含了潜意识的内容,不再忠于作
者本我的意图。所以,也许你的解释会比作者的更能说明他的作品。贝多芬的《春天奏鸣
曲》就是一个例子。贝多芬并没有以歌颂赞美或是描绘春天为动机,或者说,贝多芬的这
部作品和春天并不一定有联系,但后人觉得这部作品中洋溢着春的色彩,春的气息,就给
了它一个“春天”的名字。这是贝多芬所想不到的。不过,这不是后人的主观臆断,而是
符合无意识理论的。
要理解音乐,理解乐曲,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精通音乐知识,掌握有关乐曲资料,还
要有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头脑。这样,理解乐曲将是一件简单而充满乐趣的事情。但是,完
全具备上述条件的人是非常少的,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多数人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难
道他们就不能理解音乐了吗?严格地说,他们是不能。但是,这个缺憾可以通过其他的途
径来弥补。请不要忘记,人是最具学习能力的动物。虽然自己不能真正地做到主动地理解
乐曲,但却可以通过被动接受来学习别人的成果。就像人可以发自内心地笑,也可以勉强
地笑一样。往往会有这种情况:即使老师讲了,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比如我们在讲一些
涉及人生、爱情之类的作品,而学生又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就要费
心了,用类似的意图来代替原作的意图,以求学生理解。举个例子,《秦桑曲》是一首表
现盼妇思夫情感的古筝曲目,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则完全不会理解这种情感。我们可以用
想念亲人,来代替这种思夫的情感,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想一下几天前丢的那只可爱的小花
猫。《喜奔那达慕》表现了少女急切盼望见到恋人的那种微妙的心情。我们决不应该要求
一个孩子能深刻理解这种感情,而可以让她们去体会盼望妈妈下班时的那种心情(妈妈会
带好吃的东西回来),或是想一想放暑假前的感觉。总之,我们可以利用替换的方法来达
到
我们的目的 ——使学生更好地表现乐曲。
有时替换方法也并不一定就是百试百灵的。对于有些乐曲,似乎无从替换。这时,就要注
意另一个事实:人是最具模仿能力的动物。当一个学生不能够利用前面所讲过的几种方法
来掌握乐曲时,就应该让他模仿。老师以正确的演奏为示范,来供学生模仿学习。比如,
将正确的节奏、速度、强弱、音色对比等示范给学生,令其模仿。这种方法对儿童尤其适
用。
在实际教学中,这几种方法是共同使用的,很少单独使用。替换、模仿这两种
方法,其效果是不如主动理解乐曲的,但总比机械地弹奏音符要强。电子音乐被一些人斥
为“没有感情,没有生命,没有人性”,其实就是因为其缺少艺术性的变化。而人的演奏
是富于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产生在对音乐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只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将越来越多,加上各种经历的不断丰富,对音
乐的理解能力将随之不断提高。
--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177.220] m
--
天空是蔚蓝的。
蔚蓝的天空中,有一只快乐的鸟儿在飞翔.....
这样的世界是美丽的,
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赞美的!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1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