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23:15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第九交响曲(《合唱》
                (d小调 作品第125号)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


  这部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就被彻底摧毁那艰难黑

暗的日子里写成的。这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始终以自己

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召。《第九交响曲》中,他

最后一次又回到英雄斗争主题上来。为使尽可能多的听众更能

明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他在最后乐章中利用人声歌唱席勒

《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引导听众通过了阴暗绝望、冲突和

斗争走向胜利和欢乐。


  这部交响乐作品从1794年至1824年孕育完成,历时30年,1824

年在维也纳首演获很大成功。作品构思宏伟,大大突破了原来四

个乐音的交响套曲框框;作品篇幅加大,全曲演奏长达七十分钟;

乐队编制扩大,在大型管弦乐队传统组合基础上,曲中又加入短

笛、低音大管、大鼓、钹和三角铁。贝多芬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交

响曲第二章、慢板乐章的习惯位置移到诙谐曲乐章之后。


  《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兼备英雄性和悲剧性。乐章第一主

题传达出的英雄同情和悲伤情绪,旋及被第二主题悲剧性的严峻

形象所替代,这个在弦乐器震音半音阶的伴奏下,在管乐器中澎

湃、咆哮的音调中,充分体现出无限痛苦中的坚强意志。接下来

第二乐章,贝多芬用急速活跃的诙谐曲代替一般常见的慢板乐章,

采用复三段体结构,前后两段各为奏鸣曲形式,总篇幅相当扩展,

反映出对歌乐茫然追求,最后却只是一种戏谑的基本内容。第三

乐章---如歌的柔板,这是经历过前面的悲剧性事件和暴风雨之后

哲理性的静观和沉思,它进行流畅,其中仿佛可以听到脆弱心灵

的轻微颤动的深藏的感情流露。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和声实际上

保持不变,只在曲调上增加许多温柔的花饰,显得优美、活泼有

生气。最后的人声是歌唱部分,从独唱或重唱开始到用合唱加以

重复,一直发展到宏伟高潮,欢乐情绪激昂亢奋,始终如一。最

后,音乐速度加快,打击乐爆发出更大感力,人声、乐队极度亢


奋,赞颂欢乐,号召万民团结凝聚在一起,交响曲在歌颂全人类

团结友爱的乐声和胜利的欢笑声中宣告结束。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