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流水落花皆是情__萧邦的二首钢琴协奏曲(6)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9:29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情深可人的戴维多薇奇
同样是女性的演奏,贝拉-戴维多薇奇(Bella Kavidovich)的演奏似乎更易
深植人心,而与其合作的马连纳也更能善体卿心,温柔婉约。戴维多薇奇是俄国
女钢琴家,曾于1949年第四届萧邦钢琴大赛上,与波兰女杰史蒂芳丝卡(Halina
Czerny Stefanska)共享金牌荣耀。事隔三十多年后录下萧邦第二,除去了年少
轻狂,过滤了狂思杂念,所剩下的就是明畅如昔的技巧和圆熟的智慧。从第一个
音开始,戴维多薇奇就为我们架构出一个格局宽广、骨干宏大的大师风范,但又
不落只是动态对比的俗套。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她处理的凄美优雅,带着高贵的
伤感;第二主题以一种温馨愉悦的装扮登场,但仔细一听,其实骨子里的内蕴仍
是一抹难掩的愁绪。到了呈示部,在她精巧的触键下,维系出原本应有的张力外,
更将一份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的情怀隐鸣暗放。可惜的是,马连纳的指挥
此处又显得太柔弱,绝不是听者爱挑毛病,但倘若9’38”起,弦乐的密度能厚
实些(尽管非常美),或许就可避免9’55”后,左手切分音节拍的突兀之处,令
人不免感到遗憾。幸而在呈示部后,钢琴的铨释毅然精彩万分,甚至比先前二主
题幅度更开敞,收尾亦更干净利落;第二乐章的甜美顺畅,又带点朴实纯真,转
至中段,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怀更足以用‘荡气回肠’来比拟。
6’43”一段下行音阶的设计则让人大感耳目一新;终乐章她匠心独具的弹性
‘旋律’配合原有的弹性速度,真像一个载歌载舞的波兰女孩打人面前走过,轻
盈可人,笑容可掬;戴维多薇奇慧心兰质地处理其中的调性转换,营造部分左手
旋律和右手旋律的唱喝,我衷心地感谢她为我们开创出一个视野更辽远的铨释空
间。
翩逸潇洒的吉列尔斯
大概是民族性吧!俄系的钢琴家很少小家子气。一个从小就生产在西伯利亚
万里荒原,或小亚细亚千倾草浪里的孩子,应该只知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壮志豪情,而不是纤纤玉手织就的江南丝绣。吉列尔斯和奥曼蒂的版本便
是如此,虽然琴音清细,清丽俊秀,却丝毫不觉得沾了脂粉,仍是顶天立地的男
儿本色。吉列尔斯录下此版萧邦第一,我想也绝非偶然,1967年录了如此柔情似
水的萧邦,而1968年就替EMI弹了神髓深刻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要是没有
萧邦的浪漫唯美,日子该是多么枯燥无趣;但奇怪的是,在此之后,他指下的萧
邦竟变得端正严肃,不复昔日春光;在此之前,他的萧邦还是纤细多情。我有一
张他1963年所演奏的‘叙事曲’第一号,就是最好的明证。巧得很,在1972和1976
年,于DG录制的布拉姆斯两首钢琴协奏曲间,1974年便出了格里格的抒情小品;
或许,这些均是吉列尔斯做自我调适、真情流露的绝响吧!话说这回第一号的
铨释,在吉列尔斯卓越的技巧下,一开头便爽朗明快的打响序曲,紧接其后的便
是他一贯清亮冷冽的琴音,踩着第一主题轻快的步子走来;第二主题的敦厚馨馥,
自在而感人,仔细听其间的八度和尾端的快速音群,鲜明活泼,清晰流畅,这
是一代绝技的表露。中段呈示部,吉列尔斯并没有以石破天惊的速度狂飙,而是
合宜的踏板而行,爽朗不造作,可爱得很!第二乐章,吉列尔斯发挥了他对变奏
曲式的掌握功力;最初只是觉得他线条流畅,毫无疑问,但仔细对比,便可察觉
他给了每一段小变奏一个鲜活生动的灵魂,象天真的孩子恣意嬉戏,却又能在保
姆无微不至的呵护下不过分逾限。转瞬间,似乎又象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奶奶,
为孙儿们诉说那自少女时就已熟稔的故事,洋溢着幸福愉悦,祥和自得。第三乐
章吉列尔斯一泻千里,顺畅无滞的超技在此获得极大的发展,但和第一乐章一样,
不狂不燥,而且气魄雄大,这是个值得我们回味再三、浅听深究的好演奏。
哲理思考的阿劳
不过同是五、六十岁的大师演奏,阿劳的铨释可就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
说实话,我个人并不很认同阿劳对萧邦作品德铨释,一是他足称‘迟沓延缓’的
速度,二是他的钢琴音质。这种音质在某些作品中,就如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
有一种丰盈肥厚的特别美感,何况阿劳还退去了花香胭红,而纯朴归真。但
这过于臃肿的音质对萧邦作品往往是一种戕害,再加上他又不厌其烦地强调这种
‘朴拙’和‘哲思’我以为,能把阿劳的萧邦反复聆赏之士,实属‘异类’;可
是,一旦你听过越多的铨释,对原谱细节了解越深,越经历了人间世事无常,你
或许就会慢慢爱上阿劳的萧邦,甚至有朝一日,成为你的珍藏!因此,对于阿劳
和殷巴尔的合作的一、二号,客观的说,触键是笨拙了点,但其间‘音乐’给人
的真诚感动,足以忘却他为人垢病的缺点,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殷巴尔的指挥似
乎也‘传神’地配合了阿劳的琴音,从第一号序曲起,浓厚而致密的弦乐就暗示
我们--独奏者是阿劳。第一主题前的序引,速度稳健不紊,威震八方,也能灵巧
地转入凄美的第一主题。在这短小的第一主题中,阿劳对此二首作品于技巧的处
理面上便已昭然若示:他是多么用心经营左手旋律的吟咏,却又是多么耗费苦心
地将其藏在右手的五彩缤纷下啊!弹性速度又运用得如此强韧,把转折处的棱锋
锐角化成内含的潜在张力,温柔但沉重地敲击在我的心灵。第二主题则是个非凡
的名演,我未曾想过,在这样短小精炼的一段旋律中,能融进深奥繁密的哲思!
回想当初听到此唱片时,第一印象也只不过是平和安适罢了,怎料在反复聆赏后,
竟能意外地得到许多难以言喻的领会悟解呢?看来阿劳的萧邦一向受人忽视,
恐怕就是此缘故吧!第一、二主题在呈示部后再现时,形貌未改,但神髓却变得
更悲凉,更深刻,转入终尾血泪相合的舞曲中嘎然静止,第二乐章起初充满了夭
夭和谐的温情,象是沐浴在冬日斜阳下,孩童脸上的可爱酒涡,但随着一个个变
奏踏开脚步,阿劳的琴音却越来越凄凉,甚至回到了首乐章的愁绪难解--不过决
不矫情做作,而是一种无入不自得的潇洒气魄!终乐章更展现了阿劳在弹性速度
上卓然成就,也洋溢着两鬓斑白下的赤子童心(虽然没有飞快的速度)。
第二号的铨释则较第一号更为精彩,也更可明了阿劳处理乐句的精要所在。
他大胆的将原有的表情、强弱记号暂先舍去,然后思考音乐的‘精神’为何?再
将各小乐句融合相连,紧密的程度只能用天衣无缝来形容。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
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当要转入发展部时,左手的装饰音和右手的音阶均有特殊
的见解,配合起来真是诗情盎然。不过,不同于第一号的是,阿劳完全以‘幸福
洋溢’做为第二号的重心:一种爱人与被爱的喜悦和满足!所以当发展部来临,
阿劳并没有营造迂回百折的旋律,而是淡淡地弹奏每个扣人心弦的音符,抓住每
个聆赏人的感情,似乎,这样的艺术境界是较一般‘优美’的铨释更高一层!第
二乐章阿劳巧妙地承上启下,将更敦厚纯真的琴音建构萧邦二十岁的少年情怀,
却又在中段,对自己是否只是一厢情愿陷入迷惘,牵引着忐忑不安的思绪,‘假
装’无事地结束第二乐章,而在第三乐章第一主题中爆发一连串的扣问!当然,
每个听众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我非常肯定阿劳在此处的情感交替的玄妙,早
已经超出我自己智性能完全掌握的范围。我一直不明白,从第三乐章开头的沉郁
顿挫,到结尾活泼欢乐的弹跳音阶,阿劳究竟是如何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转换,不
露痕迹?因此,我诚挚建议爱乐者,不管怎样,阿劳的这个版本是不能没有的!
(但对于萧邦的独奏作品,我认为,由于没有管弦乐团的约束,阿劳更能随心所
欲的铨释,却也丧失了‘萧邦’的神情气韵。)
转自classical.yinyue.com.cn的古典音乐论坛 作者:雨魂
--
天空是蔚蓝的。
蔚蓝的天空中,有一只快乐的鸟儿在飞翔.....
这样的世界是美丽的,
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赞美的!
(孤独一剑)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