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cb ( HMD),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现在到将来的爵士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06日23:38:1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现在到将来爵士乐的样子?
 
   我们很难描绘出下一个十年的爵士乐将会怎样进步,更不要说估计整个世纪的进程了
。众多的爵士乐主题和即兴重复段早已尝试逮尽,这在嬉皮跳动乐和说唱乐里最为显著
,当中以荷比.汗考克创作的《堪特鲁普岛》最受欢迎。但是《泛大洋》是独一无二的。
唱片出版商比尔.拉斯维尔重新推出了一大批麦而斯.戴维斯在1969年-1974年间发行的作
品,当时蒂奥.马塞罗一天又一天地埋头在录音棚里,把用了许多小时录制出来的乐曲拿
来制作唱片。音乐还是麦尔斯的音乐,但是马塞罗的构思已经换成了拉斯维尔的想法。
全靠翻录上一个世纪的音乐----难道这就是未来的爵士乐的样子吗?也许,未来的爵士
乐的样子----缩写为SOJTC----就存在于电子乐器的声音里;举例说:如小号手尼尔斯.
彼得.莫瓦尔创作的《高棉人》,他就是比尔.拉斯维尔炮制的唱片之一。也许,约翰.瑟
曼和演奏乌得琴的突尼斯乐师阿尔.布拉汗的合作会成为西方演奏会上的压轴好戏,而且
还试图达成某种融合。随着爵乐走了调(如果当真如此的话)他会到别处去寻找灵感吗
?我们也可以象乔治.曼莱里的手笔那样。利用乐符营造出一种序列主义的音符,而不是
蓝调,从而把SOJTC处理为微音程。他还可以是一门后现代主义考古学家、研究单簧管乐
手唐.拜伦对克莱兹莫的乐队领袖米琪.卡兹以及卡通片作曲家雷蒙德.斯考特研究有何贡
献,研究就结果你必然大怒;因为拜伦曾经说过“爵士乐是一句诅咒他叫黑人乐手留在
自己该呆的地方。我尤其反感这个词。”又或许保持原有的小型乐组形式,象肯尼.惠尔
勒的《天使的歌>>那样

--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
  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18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