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7日19:06:3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意大利
17、18世纪的意大利,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由以罗马城为中心教皇国、那
不勒斯、萨丁等王国、威尼斯、热那亚等由金融贵族统治的共和国以及数百个自由城邦
、主教领地组成。罗马教庭经过16世纪宗教改革的打击,权威一落千丈;教会的顽固派
在内部日益世俗化的同时,仍然力图保持形式上的"纯洁",对一些"离经叛道"的科学和
艺术进行压制;另一方面,教会中的一些开明分子在世界观上也倾向于人文主义,积极
赞助艺术(如科雷利的保护人潘费里主教和奥托博尼红衣主教),甚至一些音乐家本身
就是神职人员,如维瓦尔第和马蒂尼神父。
从经济上来说,意大利南临地中海,自古就有发达的造船业和海运业。延续几个世
纪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威尼斯等海运城市依靠运送士兵和打击竞争对手大发横财;马
可·波罗这样的商人把货物从遥远的东方源源输入欧洲,教庭每年从全欧征缴大量的赋
税和贡品……这一切都使意大利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时至巴洛克时期,由于土耳其帝国
的兴起,东西方贸易通路被切断;新航线、新大陆的发现造就了英国、西班牙、荷兰等
新兴的海上霸主,意大利的经济霸权开始衰落,但仍然依靠过去积累的财富维持着表面
的繁荣。
从意识形态上说,在这里诞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
潮举起了文艺复兴的的旗帜,为艺术摆脱神学的束缚清扫道路。滚滚的财源造就了一批
金融贵族和一个发达的市民阶层,给世俗音乐送去了听众,为巴洛克时期世俗音乐的大
发展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巴洛克音乐有两个突出特色-1:声乐方面,歌剧繁荣发展,取代了宗教音乐
的主导地位;2:器乐方面,以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器占有突出地位。 歌剧于16世纪
末脱胎于牧歌。1600年由佩里创作的歌剧《达芙尼》和《尤利狄斯》上演(前者部分已
亡佚,后者是现存完整的最早歌剧),此时已经有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分工,但从形式
和内容上看均属探索性质。1607年在曼图亚宫廷上演的由蒙特威尔第所作的《路婆》是
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歌剧作品。作者创新性地使用不协和音来造成紧张气氛和戏剧性的
效果,并且用管弦乐的音色烘托气氛,为此作者改组了管弦乐团以适应这种要求。在他
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乐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
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的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
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1637年,威尼斯向普通市民开放了圣卡西亚诺剧院,这是历史上第一家公共歌剧院
,歌剧从此开始走出王公贵族的宫廷。17世纪中期,威尼斯开始进入歌剧的黄金时期,
全市共有16家歌剧院全年分几个演出季上演歌剧,一大批有才华的音乐家和剧作家为之
谱曲和写作。此时歌剧舞台上开始注重使用舞台布景、照明、演员服装与音乐相配合,
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
17、18世纪之交,由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乐派继威尼斯之后兴起,并统治
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
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
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
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
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
立表现,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 Sinfornia),由快-慢-快
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正歌
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
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
最终走向了衰败。
另一方面,意大利器乐领域里迎来了以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器的繁荣。从中世纪起
就有几种弦乐器在欧洲民间广泛流传,如以手拨弦的吉他和鲁特琴,以弓毛擦弦的手提
式里拉琴、菲德尔琴(至今英语口语称小提琴为fiddle)等,而最接近小提琴的是维奥
拉琴。
十六世纪后期,小提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器开始定性。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里莫纳
,小提琴制造业兴起,出现了最早的制造家,他们把小提琴各部分的比例确定下来。到
了巴洛克时期,克里莫纳已经成为全欧洲最有名的的小提琴制作中心,几个世代相传的
家族(如瓜内利家族、阿玛蒂家族、瓜达尼尼家族)源源不断的为演奏家们造出堪称极
品的提琴,而斯特拉第瓦利(1644-1737)更是空前绝后的的制作大师。他们把小提琴制
作从一门技术变成了艺术,那时制作的名琴至今仍有很多在演奏家的手里大放异彩。
歌剧的繁荣同时提高了小提琴的的地位-因为她是最具歌唱性的乐器,使她从灰姑娘
一般的民间乐器变成了音乐殿堂里的白雪公主。16世纪后期,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演奏
家,小提琴演奏技术获得了发展。1607年,《路婆》上演时,蒙特威尔第在乐队编制中
突出使用了小提琴和维奥尔琴,使之在管弦乐队中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
17世纪初期出现了几个很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学派,最有名的是博洛尼亚学派和威尼
斯学派。博洛尼亚是意大利文化、艺术和科学中心之一,也是高等学府集中地。该学派
把人声作为审美的准绳,力求用小提琴表现歌唱性。他们使用小提琴不超过第三把位,
正好限制在女高音的音域范围之内。这个学派在17世纪后期达到极盛,期待代表人物有
A·科雷利、G·托雷利、G·巴萨尼等。这一学派的最大贡献在于奠定了小提琴奏鸣曲的
曲式。尤其科雷利,他的独奏奏鸣曲(附有古钢琴的数字低音伴奏)和三重奏鸣曲成为
巴洛克时期的典范。但到18世纪末,有越来越多的曲目超出了三个把位的适应范围,该
学派的洛卡台利、杰米尼亚尼最终突破了这一局限。
与学院派的博洛尼亚小提琴家们不同,威尼斯学派的小提琴家的演奏风格具有浓厚的民
间气息,他们经常在创作中采用民间舞曲的旋律并且经常使用高把位。(例如一位欣赏
过维瓦尔第演奏的学者记载,他的手指非常靠近琴马,甚至几乎连下弓的地方都没有)
这些音乐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尽管有时有哗众取宠之嫌),喜欢运用不同寻常的调
性、出人意料的转调和快速变换的节拍。天才的维瓦尔第是这一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一
生创作了500首左右的协奏曲,包括为几乎所有主流乐器而写的独奏协奏曲和大量大协奏
曲(concerto grosso,指并不特意突出某一种乐器而由几种乐器相互竞奏的协奏曲),
大大的发展了协奏曲这一新兴的音乐体裁和提琴的表现技巧,同时为配器学的发展做了
充分的尝试。协奏曲高度发展之后,开始呈现出一定的交响性;程式化的对位法规则逐
渐被理性的主题发展技巧所取代,脱胎形成了古典时期的交响曲。
--
携书弹剑走黄沙
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
江南八月看桂花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