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gnorance (孤独一剑), 信区: Music
标  题: 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9)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May 30 09:00:37 1999), 转信


      第六首《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op.18之六

  第六首是贝多芬早期弦乐四重奏的最后一首,降B大调。

  第一乐章  生动的快板  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在中声部跳音伴奏下轮流
奏出的生动的精力充沛的主题,几乎就是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主题的另一
种版本,风格接近于海顿,通过切分节奏的推动及和声在C大调上的扩展,出
现了和弦式的带点忧伤的第二主题,此后小提琴作了连续的八度下行和各声
部从低到高的分解和弦进行。呈示部结束在F大调。展开部开始带有一点神秘
色彩,然后不断出现音阶的上下进行,其中从降E大调过渡到降E小调是很有
特点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在主题再现之前,有一段安静的段落,这里贝
多芬在调的安排上出现了新的和声结构,就是在再现之前强调下属的和声功
能色彩,这个特点在贝多芬以后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也可以说是贝多
芬的和声特点之一。

  第二乐章  带有高贵的装饰性音符的慢板乐章是一首听起来悦耳,旋律蜿
蜒,细腻动人的乐曲。开始仅由第一小提琴在简单的伴奏下独奏,然后第二
提琴及大提琴,再是大提琴分别缓缓道来,不久以小提琴和大提琴以齐奏方
式极弱地奏出了第二主题,在降E小调上,十分安祥、深沉。展开部时大提琴
四次试图将这第二主题继续下去,但是每次都被叹息声微微打断,最后乐曲
终于走出了阴影,回到了原先的主题。这里四重奏的写法似乎是更接近于海
顿式的,当第一主题再度出现时,各声部奏出了装饰性的跳跃的变奏技巧,
十分精致、典雅。

  第三乐章  诙谐曲  这里贝多芬献出的是一首节奏复杂而强有力、充满诙谐
的乐曲。号角般的主题由两把小提琴三度并行的,过小节连续,重音错位的节
奏和中大提琴较固定的节奏相对峙,这里的节拍虽然作曲家标明是三四拍节拍
号,其实却包含有六八拍节拍的特征,而且从演奏的角度我建议可将第十九小
节以前的节拍打成六八拍,可能更容易些。这点从作曲家记谱方式也可以得到
证实。(乐谱略)
  三四拍和六八拍所不同的只是重音的位置,前者将六个八分音符分成三组,
而后者将其分为两组。贝多芬有意混合了这两种节拍的特点,加上重音移位,
犬牙交错,成了非常有独创的节奏设计。这种既不可能在交响乐也不能在钢琴
上出现的节奏配合,唯有在人数较少的室内乐演奏中才能听到。这种游戏式的
节奏对奏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日后对其他作曲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三声中
部的节奏型和作为18号的第二首相似,但小提琴的无穷动式连续八分音及十六
分音的节奏难度要大得多,巧妙的是贝多芬将这种单一性节奏与前面的交错节
奏得以很好的连接。

  第四乐章  是这首四重奏的高潮,贝多芬在还没有找到该乐章的快板主题前,
先安排了一段忧郁的慢板。这种象征性的用法成为当时音乐写作的范例,这种
做法在贝多芬后期四重奏,如作品127,作品130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这段慢板前,贝多芬用意大利语写下一段文字:“这乐章须极为敏感和微
妙的演奏。”在一种不确定的情绪中,这四十三小节的慢板就象是一种无中止
的寻求,不时插入的突如其来的和弦反映了一种烦躁的期待。当低声部以半音
逐渐上升时,似乎艰难的步伐底下蕴藏的是无限的悲伤,“振作起精神,太阳
走出了乌云,抛弃埋怨,跳起舞吧。”接着出现的是兴高采烈的旋转式的乡村
舞蹈,大提琴在第二拍上的重音加强了舞蹈的粗犷,然而不时插入的忧郁主题
似乎不断提醒人们,快乐并不时永恒的,在乐曲结束时以飞快的速度直至乐曲
结束,好象是忘却了一切痛苦和欢乐,不顾一切地冲向目的地,

(待续)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