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安东.布鲁克纳的交响音乐世界(3)(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0:13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三、布鲁克纳交响曲概述
著名音乐评论家杨民望先生曾经说过:"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好象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中派
生出来的。"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统御他的作品的是一种严肃深刻的宗教情感。无论他
要表现的是人的复杂的精神体验,还是对奥地利自然风光的赞颂的欣悦,无不渗透着对
天主的虔诚之情。他特有的音响,也处处展现出教堂管风琴的色彩。可以说:他创作交
响曲的目的不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娱情娱性,而是尊奉上帝的使命。布鲁克纳的作品体裁
多样,数量不少,但内容却相当单纯。除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和声乐作品外,就只有两首
弦乐重奏和11部交响曲了(包括习作f小调交响曲)。而其中的交响曲则占有了尤其重
要的地位。
在这11部交响曲中,其中包括"第零号"至"第九号"的十首编号交响曲和一首f小调习作
。以下分别简介这些交响曲:
1. f小调交响曲,是布鲁克纳于1863年随林茨歌剧院指挥奇茨勒(Otto Kitzler,1834
--1915)学习作曲时的产物。
2. d小调"第零号"交响曲,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影响所作。相当忠实的遵循了古典乐
派的交响曲传统。布鲁克纳特有的风琴化的音响,"布鲁克纳式的开始","布鲁克纳式的
休止"的特点尚未形成。其中许多部分为日后交响曲提供了新的动机和旋律。
3.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被布鲁克纳称之为"任性的流浪儿"("das kecke Beserl")
。风格与后面的作品迥异其趣,但其交响曲的典型特征已开始显现,如:弦乐震音的开
始,圆号的引子和抒情旋律以及铜管的圣咏风格等。
4. c小调"第二号"交响曲,是最受听众冷落的一部作品,篇幅较短,结构单纯,缺乏布
鲁克纳的独有气势,但具有布鲁克纳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大休止符区
分主要乐句、突然放弃一个乐念转入其他乐念等特征。故又被称为"休止"交响曲("Pau
sensifonie")。该作品曾呈现给维也纳爱乐乐团,遭到拒绝。后又呈现给李斯特,因其
无故将总谱丢失,故憾而作罢。
前三部交响曲因具有浓厚的布鲁克纳弥撒曲的气氛,故总称为"弥撒交响曲"。
5. d小调"第三号"交响曲,因呈现给瓦格纳,而被世人称为"瓦格纳"交响曲。布鲁克纳
由此曲正式确立了他的独特风格。该作品与"贝六"和"贝九"有很多相通之处。
6. E大调"第四号"交响曲,即"浪漫"交响曲,是唯一一部由作者标题的交响曲。由于作
品反映了对大自然及森林的种种情趣,故又被称为"大自然"交响曲或"森林"交响曲。是
最通俗易懂,最受欢迎的一部交响曲。
7. B大调"第五号"交响曲,深奥古雅,充满悲怆。布鲁克纳曾称之为"幻想"交响曲。布
鲁克纳的传记撰写人格勒立克则称之为"悲剧"交响曲。又因其末乐章有铜管的庄严圣咏
,而被称之为"教堂"交响曲。
8. A大调"第六号"交响曲。呈现给布鲁克纳"亲切的房东"。此曲具有平静爽朗的明澈。
因除谐谑曲外的所有乐章均没有全休止符而去除了沉重和悲壮的感觉。布鲁克纳称其"在
曲式及和声上均极为大胆"。作品因流露出一种"逆来顺受"的感觉而被称为"哲学"交响曲
。
9. E大调"第七号"交响曲,被世人称之为布鲁克纳的"英雄"交响曲。布鲁克纳凭其首演
而一举成名,它也是推动布鲁克纳全部交响曲为世人所知的原动力。
10. c小调"第八号"交响曲。布鲁克纳认为是其所有交响曲中最完美的一部。因末乐章
有作者"宇宙末日的景象"的题记,而被称为"启示"交响曲。这部作品具有英雄般的宏伟
规模、对其敌对者怀疑论提出的反抗以及对年老机体衰退的抗拒意向。布鲁克纳的信徒
称其为"十九世纪音乐之冠"。
11.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是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总结,也是他一生哲学、宗教思考的
总结。这部作品集英雄斗争和对生死思考于一体,被称之为"哥特式"交响曲。
在这些交响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布鲁克纳非常偏爱用c小调和d小调创
作交响曲。应该说,这与贝多芬的影响息息相关。在布鲁克纳的创作生涯中,贝多芬对
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布鲁克纳在交响曲中所展现的英雄气概继承了贝多芬的衣钵。
在"第零号"交响曲中,我们甚至可以处处看到对贝多芬的模仿。而对贝多芬本人而言,
就特别喜爱用c小调来表现英雄性、革命斗争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限热爱(比如他的传世
之作"命运"交响曲和"热情"奏鸣曲)。至于d小调,贝多芬则运用这个调在"合唱"交响曲
中讴歌了全人类自由解放时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的光明王国。这在某种程度上于布
鲁克纳所向往的美好天国的宗教情绪是十分贴近的。难怪瓦格纳会留下"只有布鲁克纳同
贝多芬最相近"的精辟之言。
归纳起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有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一、 管风琴化的音响色彩。
这个特征与布鲁克纳本人的职业出身有关。他在还未以作曲家的身份扬名的时候,就已
经是一个技艺超群的管风琴家了,其声名甚至还远播至欧陆之外的英伦三岛。直至35岁
那年,他仍然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继续升造管风琴的演奏。有人据此批评布鲁克纳的配
器受了太多管风琴的影响,以至于音色就象在模仿管风琴一样。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唐
纳德h弗朗西斯h托维(Donald Francis Tovey)就作过中肯的评论:"他本人的配器显示
出他的音乐素养要比70年代英国任何音乐作品要精深的多。"此外,当时著名指挥家温加
特纳也有过恰如其分的形容:"他的总谱里布满了乖戾的音乐,然而他的每一行乐谱里却
都流露出管弦乐优美的特色。"
其实,管风琴化的音色往往非常适合表现布鲁克纳对于宗教的虔诚情绪。另外,布鲁克
纳作品无处不在的恢宏气势已经不是自古典乐派直至浪漫乐派所公认的传统配器法所能
满足的。而自巴赫以来的教堂管风琴的宏伟风格无疑是其乐思的最好载体和代言人。布
鲁克纳的管风琴色彩从配器法角度来说大多是类似由三个长号和两把(或三把)小号的
齐奏而产生的结果。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独特的音色,形成了布鲁克纳别具一格的厚实庄严的音响。
二、 深受瓦格纳音乐的影响。
早在布鲁克纳在学习古典音乐作曲技法的时候 ,他就知道了有瓦格纳这个人,布鲁克纳
本人深深的受其在和声和乐器法上的吸引,在初期作品中不以模仿为耻,甚至有大段引
用瓦格纳作品的现象。他们两人都偏好宏大的编制以谋取眩目的效果,在和声使用上,
也是具有近代性,支持线条性的对位法,甚至有复调性的倾向。(对于自幼学习和声和
对位的布鲁克纳来说,几十年的创作和研究使其运用自如。所以在其作品中的发展部中
,往往是将主题以对位手法作立体处理,从而达到作品的高潮。布鲁克纳的对位技巧相
当洗练,从技术角度而言,并无特别高超之处。但却天真纯朴,听起来别有一种浪漫情
调。)
有人说,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象是排除了冲突和情爱的瓦格纳的作品(据说布鲁克纳观摩
瓦格纳歌剧时,对剧情不感兴趣,甚至眼睛不看舞台),此言虽有贬义,但一语中地的
到出了瓦格纳和布鲁克纳在音乐上的渊源。
三、 带有哲学意味的慢(柔)板乐章和高屋建瓴的终乐章。
或许是迟缓的本性使然,布鲁克纳写作慢(柔)板乐章是最得心应手,也是最先得到乐
评家公允评价的乐章。
布鲁克纳的慢(柔)板乐章一般总是有一个气息宽广的主题和一个出现两次的插段。主
部主题每反复一次,伴奏总是增添了更大的动力,而最后一次反复则进入了宏伟的高潮
,并接上一个庄严和悲怆的渐逝的结尾。
关键尚不在慢(柔)板乐章如何布局,而在于布鲁克纳的这个乐章使整部作品主题表达
的中心,具有严肃的哲学思辨意味。因此对于理解作品格外重要。到了他晚期创作的"第
八号"和"第九号"交响曲,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布鲁克纳甚至在这两部作品中,突破了交
响曲的传统,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为慢板乐章而第三乐章为谐谑曲乐章的次序颠倒了过
来。其目的是把听众从第一乐章的戏剧性冲突中引开,在代表了深刻哲学思维的慢板乐
章到来之前有一个歇息的机会。
至于末乐章,则是布鲁克纳整部作品的一个大一统的总结。他惯于在末乐章里把以前的
各个主题都浓缩在乐章中,用以概括整首交响曲。除"第零号"交响曲不是如此之外,布
鲁克纳的每部交响曲的末乐章皆如此处理。"第九号"交响曲则把这个传统发挥到了极致
。在末乐章(第三乐章)中,甚至引用了"第七号" 、"第八号"以及B小调弥撒曲的主题
,几乎达到了概括他创作生涯和哲学思想的程度。
四、 宗教情感驾驭作品。
布鲁克纳是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在他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对天主的顶礼膜拜。比如
"第零号"交响曲中第二乐章悲伤的动机,在1860年他所谱写的e小调弥撒的"荣福经"(G
loria)里,就已被用到"免除世罪者,求你垂怜我们"上面。其第四乐章中的第二主题则
使用了降B大调弥撒的"祝福经"(Benedictus)中"万岁"(Hosanna)一句的旋律。进入
发展部前,则引用了1861年所谱的 "圣母颂"(Ave Maria)的曲调。又如"第二号"交响
曲中的第四乐章,出现了f小调弥撒中"上主,求你垂怜"(Kyrie eleison)的动机。第
九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中则引用了B小调弥撒曲"荣福经"(Gloria)的主题。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总之,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于宗教气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五、 独特的管弦乐法。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除了有以上独特的地方,还有一些明显的别具一格的的特征。所谓的
"布鲁克纳式开始"、 "布鲁克纳式休止"和主题中频繁使用三连音的"布鲁克纳式节奏"等
都是一望而知的布鲁克纳作品的标签。
"布鲁克纳式开始"指的是在乐章第一主题开始时以弦乐平静的震音泰然出场的方式。应
该说,这显然是受到了"贝九"中弦乐震音开始第一乐章的影响。布鲁克纳对这种处理异
常痴迷,甚至到了如果不用一个漫长的震音,简直不知道第一或第四乐章该如何开头的
地步。
"布鲁克纳式休止"则指的是用全音符休止来划分段落的休止方式。
此外,偏爱使用持续低音;在主题处屡屡喜用大齐奏,以期明确;偏重用圆号作乐曲引
子及抒情旋律乐器;注重小结尾,发展成第三主题;突然放弃一个乐念而进入其他乐念
;加入铜管圣咏风格的插句以及在末乐章对前面乐章进行总结的种种做法,均可称之为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特色。
可以说,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风格从贝多芬出发,复调从巴赫出发,管弦乐技法从瓦格
纳出发。同时还把交响曲传统技法同古代众赞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布鲁克纳交
响曲独树一帜的特色。
以下对布鲁克纳中在各个创作时期中的交响曲代表作进行简要的分析。它们分别是:早
期的"第一号"交响曲,中期的"第三号"交响曲和"第四号"交响曲以及晚期的"第八号"交
响曲和"第九号"交响曲。限于资料,布鲁克纳的另一步杰作"第七号"交响曲不能在此给
予解说。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