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nslot (衰衰网虫─→颓废书生·转型中......), 信区: ClassicMusic
标 题: 安东.布鲁克纳的交响音乐世界(7)(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6日10:30:15 星期三),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usic 讨论区 】
【 原文由 ignorance 所发表 】
七、"第八号"交响曲
1884年12月3日,对布鲁克纳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由阿图尔h尼基什指挥维也纳
爱乐乐团在莱比锡市立剧院首演了他的"第七号"交响曲。翌年又在曼海姆演出成功。这
使布鲁克纳得以名扬德奥,正式跃升为一线交响曲作曲家的行列。这段时期无疑是布鲁
克纳意气风发、平步青云的幸福时期。而"第八号"交响曲则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产物。
布鲁克纳老骥伏枥,以英雄般的宏伟规模,一心要反映英雄的伟大精神。其管弦乐编制
则较以往更为庞大,但结构却毫不紊乱、散漫之感。在这部作品完成之后的两天(1887
年8月12日)。布鲁克纳便又开始了"第九号"交响曲的创作工作。
然而到了10月,几乎所有布鲁克纳最亲近的伙伴均提出要删订"第八号"交响曲的请求。
也难怪,这部作品的庞大为当时世人所罕见,即使较快的演奏也要80多分钟,几乎占用
了整整一台音乐会的时间。由于朋友及弟子们的强烈要求,使布鲁克纳本人也产生了对
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因而变得有些神经衰弱、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即便如此,他仍然
勤奋工作,未予妥协。当然,作品还是免不了多次删订。整个修改1889年8月直至翌年4
月才予以完成,整整耗费了9个月的时间。其中的多处均被布鲁克纳推倒重来。布鲁克纳
自认为"第八号"交响曲为其作品中最为完美的一部,对其钟爱之情可见一斑。
作品于1892年12月18日由汉斯i李希特于维也纳首演。而此时的布鲁克纳已是身患重病
,在医生的勉强同意下,出席了这次初演,亲眼目睹了这次大获成功的盛况,但还是遭
到了以汉斯利克等人的尖刻指责。
由于这部作品构思宏大,他的信徒们夸张的将其称为"19世纪音乐之冠"。更有人为其作
了文字说明,把作品的内容构思归结为:为人类文明和最高理想的斗争,并认为第一乐
章描绘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战士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在第二乐章则说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
顺利完成了他的斗争。布鲁克纳则未对此解释给予手肯,并特意在第二乐章谐谑曲的总
谱上写下了一个有趣的标题――"德国的米歇尔"。所谓"米歇尔"是指一个叫米歇尔的农
民,他拙苯粗莽,却心地善良、性格刚毅,被誉为奥地利民族的象征。这无疑给解释者
出了一个难题。应该说:"第八号"交响曲也同他的其他作品相同,基本上并无关联的文
学情节,只是在内容上,有着深刻、严肃的哲学意趣和丰富的内心思索反省这些总的特
征。
乐曲的第一乐章如但丁"神曲"中的地域深渊,第二乐章仍为第一乐章的悲剧色彩所覆盖
。直到第三乐章才开始呈现宗教净化的气息。第四乐章则是光芒万丈的结尾。另外,在
布鲁克纳1891年1月27日给指挥家温加特纳的书信中,指出第一乐章结尾小号与圆号的演
奏中,含有死亡预告的寓意。这可能是本交响曲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认为:这部作品
是意在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辨,以及布鲁克纳不惜生命将尽,永远与命运抗争的积极人生
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中用到了色彩性乐器――竖琴,这在布鲁克纳的作品中
是及其罕见的。
第一乐章 c小调 中庸的快板。乐章开始,小提琴细若游丝的震音和从远方传来的圆号
低吟将听众带入了严肃庄严的氛围,音型的结构象是对人生的疑问。音乐在反复的积蓄
之中,爆发出亮丽堂皇的激情旋律,犹如远古史诗中的勇士振臂高呼。然而强大的热情
未能持续多久,音乐就被叹息般的音型纳入了忧郁彷徨的境地。这是十九世纪所有浪漫
主义者不满怀疑性格的真实写照。小提琴宽广温暖的咏唱暂时冲散了阴霾的气氛,在由
木管和铜管转奏之后,力量渐增,好似一首英雄激越的抒情诗。虽然悲戚的叹息再次如
阴云一般四处飘荡,但是继之而来由小号愤怒的呼喊出的第三主题确立了英雄胜利般的
高潮,仿佛是对人世一切疾苦、烦恼的正面回答和对创伤心灵的疗治。
发展部中,次中音大号在弦乐似波光粼粼的音型中咏唱出神圣的乐曲。木管和弦乐的光
辉音响生动的描述了一个绚烂宏伟的宇宙。在哲学式的静观之中,音乐渐渐积蓄力量,
并最终汇聚成史诗一般的规模,爆发出激越昂扬的顶点。这也是人类的力量、意志和理
性凯旋的欢腾时刻。然而,峰回路转,长笛的幽幽叹息好似风雨飘摇中零落的树叶,孤
独无援。情形急转直下,尽管再现部中,英雄刚猛严峻的与命运作着不屈抗争,斗争却
以无奈的失败而告终。乐曲在布鲁克纳所说的"死亡"感之中结束。
第二乐章 c小调 中庸的快板,谐谑曲。小提琴轻柔的颤音仿佛神秘森林中的精灵四处
游荡,构筑了乐章的奇幻色彩。大提琴略带笨拙但乐观自信的跳起质朴粗野的乡村舞蹈
。木管与圆号在应答转调之后,音乐由铜管支持达到了短暂的高潮。随后,乐章又将人
们带入了神界一般晶莹的幻景之中,小提琴热切诚挚的抒情诗真挚而明朗。竖琴轻盈的
拨奏衬托出梦幻的诗意,平添了一份华丽的气质。根据布鲁克纳的解释,这是在描写"野
蛮人梦想农村"。乐曲在短暂的穿插之后,重新回到了先前奇幻的场景,并以欢乐的民间
节日场面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 D大调 慢板。这个乐章篇幅长大,多达300小节。乐章开始弦乐庄严静谧的和
弦,气息宽广悠长。第一小提琴如流浪的叙事诗人一般,悠悠的诉说着千年的往事,平
静中透着动人的深沉,无尽的沧桑掩不住炙列的热情。竖琴明净的琶音在悠远的天边闪
着圣洁的光芒,一阕圣咏在低音区反复吟唱,小提琴则在高音区现出亮丽的身影。布鲁
克纳对此曾经说过:"我在这里凝视着一个小女孩的眼睛。"这是为了纪念每天给布鲁克
纳送花的一个老朋友的女儿。
第二主题则象是一位思索人生的哲学家,沉浸于对人世的冥想和对智慧与善的渴望和追
求。音乐具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安谧和神圣,展示了布鲁克纳精神世界的崇高和峻美。两
个主题交替出现,渐渐欢乐的感情取得了优势,迸发出渴望自由的热情。欢乐的光明赞
歌征服了悲剧性的惶惑和不安,使英雄获得了坚强的力量和明哲的思绪。一切的一切是
那样的柔和、清新。音乐在一片安然平静的情绪中悄然结束。
第四乐章 c小调 庄重不快的。这个乐章是对乐观主义、英雄热情的最终肯定。音乐开
始,弦乐器跳跃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张力。俄罗斯哈萨克军队风格的进行曲预示着威武的
力量和斗争的决心。"阅兵式"连续掀起三次高潮之后便悄然隐退。圆号和弦乐器奏出的
舒缓流畅的第二主题颇有严肃沉思的请调。在诚挚感人的主题陈述之后,长笛谐谑性的
加花并不能挡住由单簧管、大管和弦乐奏出的简朴生硬的第三主题。这个主题象征着义
无反顾的投入斗争的英雄形象。这个主题时而成为庄严的颂歌,时而化做铜管胜利的欢
呼。再现部中,所有主题如史前岩画一般线条粗旷、风格质朴却别具生命力。在尾声时
,有短暂的悲剧性沉思,但这已不能阻挡英雄最后的胜利。霎那间,前四个乐章的主题
乐思纷至沓来,汇成辉煌的结局响彻四方。大调的耀眼光华如九天之日,驱散了所有阴
霾和邪恶,统御着全曲奔向狂热而欢乐的终点!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lanslot.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