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gnorance (孤独一剑 之 最后的寒冷), 信区: Music
标 题: 中国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比较(6)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Dec 8 15:08:12 1999), 转信
2-2. 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则与西方人大不相同。这世界既是不可认识的,
万物又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似乎既不可能
又无必要。中国人的艺术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诗言志”三个字
是最精炼的说明。因此在中国画里历来提倡传神写意。在南宋画家梁
楷的《泼墨仙人图》里可以看民族部落遭到外族统治、在反抗的过程
中建立的,到人物的变形处理。当然,与此相对的工笔画亦是有的。
但一则它在中国画品中地位并不高,二则纤毫毕现地描画出鸟羽叶脉,
这本身亦属于一种主观的想象,日常视觉中并不可能同时看到事物
的全部细微末节。我们不妨把这看成是被压抑的创作热情作消耗性的
扭曲发泄。农家生活是单调的,不像商旅海盗牧蛮的奇异惊险那般引
人入胜,因此中国的小说从未享受过文学史的首席地位,倒是诗歌成
了最正宗的文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用声音以描绘景物的作品
亦不多,即使“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之类的音乐,摹仿亦只
是片断性的。这些手法带有写意的性质。某些乐句,竟然可在几个截
然不同意境的标题乐曲中找到,这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象征。
中国的艺术又是重节制、重理念的。在“天人合一”中解脱了因
认识世界而感困惑的艺术家的心境,由于“道可道、非常道”的劝慰
而由“空间恐惧”心理趋向宁静。神秘的“道”既是一切的主宰,它
理当是艺术家表现的对象,然而它又是捉摸不到的。画家以画面的虚
白清冷暗示它的无所不在,诗人则以淡泊空灵的境界表现“纵身大化”
之后的“无我之境”。由于这一切并不是凭着感官就可能体味到的,
因此要得到审美的愉悦还得通过想象、顿悟才能达到理念的快感。
这就使艺术作品讲究含蓄,孔夫子教导我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冷冷七弦上几个长音慢悠悠地滑动、正是“大音必希”的结果。与
但丁逝于同一年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28字罗列了一
大堆名词,全凭暗示地使读者进入了作者未曾描述过的境界之中。
上述种种,使得中国艺术既以抒情为主而又不浪漫的特征延续千
年之久,并成为我们艺术家的智慧的深刻烙印了。
--
天空是蔚蓝的。
蔚蓝的天空中,有一只快乐的鸟儿在飞翔.....
这样的世界是美丽的,
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赞美的!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usic.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74毫秒